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耳内镜下以骨蜡为材料行咽鼓管鼓口粘膜下半堵塞术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的疗效、复发率及其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2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45例(56侧)经保守治疗无效后采用耳内镜下手术治疗的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局部麻醉后,在耳内镜下分离外耳道皮瓣至鼓环,将鼓环连同鼓室粘膜一起分离开,暴露咽鼓管的鼓室口。取骨蜡少许,适形后置人分离开的鼓口粘膜下,至患者耳鸣消失。治愈标准:患者自觉症状消失,耳内镜检查鼓膜随呼吸扇动消失,鼓室压力曲线恢复正常;好转标准:患者自觉症状大部分消失或减轻,耳内镜检查呼吸时鼓膜偶有扇动,鼓室压力曲线基本正常;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呼吸时鼓膜扇动仍明显,鼓室压力曲线异常。术后门诊随访半年~9年。结果治愈40例48侧,治愈率85.7%;好转5例8侧(2例单侧,3例双侧),好转率14.3%;无效率0%。同时,未观察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耳内镜下以骨蜡为材料行咽鼓管鼓口粘膜下半堵塞术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疗效好且微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 外科手术 耳内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重度咽鼓管功能障碍行中耳手术结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4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重度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中耳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8%)相比于对照组(75.0%)更高,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取中耳手术结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重度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重度咽鼓管功能障碍 中耳手术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治疗效果
  • 简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治疗咽鼓管功能障碍类疾病手术方法。它主要针对咽鼓管软骨部进行扩张,具有创伤小,易于操作,有效率高且无严重并发症等特点,正在国内外广泛开展,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就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工作原理、手术方法、术后效果及并发症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 标签: 球囊 咽鼓管 手术
  • 简介:对于慢性咽鼓管功能障碍(Eustachiantubedysfunction,ETD)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经咽鼓管咽口的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alloondilationeustachiantuboplasty,BET)目前已成为治疗阻塞性ETD的新技术。目前的资料显示BET应用简单可行、安全,已使很多患者受益。BET的作用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今后应开展多中心的研究,统一手术适应证及疗效评估的标准,建立随机对照,并进行长期观察,才能较为全面的评价BET对ETD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咽鼓管 球囊扩张
  • 简介:丽江市人民医院,【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在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2023年3月-2024年2月我科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将44名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2名)和实验组(22名)。对照组接受常规保守治疗,实验组则进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听力、耳闷、耳鸣等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咽鼓管功能评分的变化,评估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在听力改善、症状缓解和咽鼓管功能评分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在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治疗 咽鼓管功能障碍 患者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迷离瘤是胚胎发育时期在非正常部位生长的正常组织,主要根据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本文报道1例源自左侧咽鼓管、生长至鼻咽部的迷离瘤病例。患儿,男,6月龄,因呼吸困难收入院,全身麻醉下内镜手术切除左侧咽鼓管及鼻咽部肿物,术后病理确诊为迷离瘤。随访2年,未见复发。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我科收治的咽鼓管畸胎瘤患者。患者男,48岁,因“左中耳乳突术后流脓3个月”就诊,术前颞骨CT提示左侧颞骨术后改变,咽鼓管骨性结构增宽,颞骨强化核磁提示左侧咽鼓管不规则形异常信号,边界清,考虑咽鼓管良性肿物。在全身麻醉下行左耳乳突根治术+咽鼓管肿物切除术+自体脂肪填塞术+外耳道封闭术,术后病理诊断咽鼓管畸胎瘤。术后恢复良好,目前随访4年,为干耳状态,未见肿瘤复发。

  • 标签:
  • 简介:摘要原发性咽鼓管结核为起源于中耳咽鼓管的结核,极为罕见,至今Pubmed上仅有2例报告。咽鼓管是连接鼻咽部和中耳腔的一个短而复杂的沙漏状结构,一旦出现功能障碍或闭塞可能导致分泌性中耳炎(OME),而OME可进展为乳突炎。本文报道1例导致OME及乳突炎的原发性咽鼓管结核,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桉柠蒎治疗咽鼓管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期间,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40例(46耳),按统计学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20例(24耳),对照组20例(22耳),对照组予以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组予以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对照组为基础,都在全麻下进行。结果 术后全部随访:鼓膜和中耳情况、声阻抗情况、Valsalva检查、TMM检测R值正常情况,全部随访3个月、6个月和9个月,治疗组对比术前和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术后6个月和9个月,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结论 治疗咽鼓管功能障碍,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具有良好效果,能有效改善咽鼓管功能,防止鼓室粘连、听力进一步下降,改善耳部症状及听力,使用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可行,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是目前治疗咽鼓管功能障碍的一种治疗手段。

  • 标签:   咽鼓管功能障碍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鼻内镜下咽鼓管手术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 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我院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鼻内镜下咽鼓管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鼻内镜下咽鼓管手术治疗之下,效果显著,利于改善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症状,术后并发症也较少,较为安全。

  • 标签: 鼻内镜下咽鼓管手术 分泌性中耳炎 并发症 症状评分
  • 简介:咽鼓管功能障碍为耳科常见疾病之一,多表现为耳闷胀感、耳鸣、眩晕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等疾病。临床治疗方法繁多,疗效不一,特别是慢性咽鼓管功能障碍疗效较差。咽鼓管球囊扩术作为新方法治疗咽鼓管功能障碍取得了一定疗效。本文就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相关解剖生理、手术操作、适应证、疗效评估标准等方面予以综述。

  • 标签: 咽鼓管 咽鼓管功能障碍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适应证 咽鼓管功能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在咽鼓管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探析。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收治的 40 例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95 %,对照组 8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可有效减缓症状,疗效确切,具有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咽鼓管功能障碍 疗效
  • 简介:咽鼓管功能与中耳手术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但咽鼓管结构复杂,位置隐蔽,不易观察,目前有效研究较少。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清晰重现咽鼓管结构和功能状态,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内镜下咽鼓管内给药,激光咽鼓管成型术,球囊扩张咽鼓管成型术等治疗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可行性和有效性都需要进一步探讨。咽鼓管功能不良目前尚未有确切诊断标准,研究中多采用量表的方式进行评价,未来需要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来取得突破。

  • 标签: 咽鼓管球囊扩张成型术 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在鼻咽癌放疗后咽鼓管功能不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研究时间取2020年4月~2021年11月,选取我院行鼻咽癌放疗后咽鼓管功能不良的患者为观察对象,统计出6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鼓膜切开术治疗)和观察组(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咽鼓管功能。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鼻咽癌放疗 咽鼓管功能不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耳内镜下咽鼓管口粘膜下半堵塞术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4-2023.12期间我院收治的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患者20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10例,进行常规药物保守治疗)和观察组(10例,进行耳内镜下咽鼓管鼓口粘膜下半堵塞术治疗)。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内镜下咽鼓管口粘膜下半堵塞术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耳内镜 咽鼓管鼓口粘膜下半堵塞术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 效果
  • 简介:摘要咽鼓管黏膜由呼吸道黏膜延续而来,其内存在一种类似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复合物,在维持咽鼓管生理功能相对稳定中发挥特定的作用。一方面,表面活性物质可以通过降低咽鼓管管腔内气液界面表面张力及改善咽鼓管黏液的黏弹性以降低咽鼓管的开放压;另一方面,表面活性蛋白属于c型凝集素家族成员,在局部促进微生物清除、减轻炎症反应及提高咽鼓管免疫功能方面亦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但该功能目前研究尚不成熟,具体机制需进一步研究。本文综述表面活性物质调压作用和免疫作用,尤其是作用于咽鼓管黏膜机制方面的进展研究,以期为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咽鼓管 表面张力 肺表面活性物质类
  • 简介:摘要阻塞性咽鼓管功能障碍是常见的耳科疾病之一,由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既往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大量临床研究探索治疗阻塞性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新方法。在本综述中,我们将结合自身经验介绍阻塞性咽鼓管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吹张治疗、呼吸训练和手术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着重阐述球囊扩张技术的应用。

  • 标签: 咽鼓管 中耳通气 综合疗法 气囊扩张术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的诊治率。方法对我科18例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发病原因和诊疗措施。结果在医生的指导下,4例患者未用任何药物自行缓解;7例患者通过给予镇静安定药物和口服维生素AD等药物,2周后症状消失;3例通过喷药法或局部注射法在治疗后症状消失;2例通过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结论临床诊断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的误诊率较高3,需要耳鼻咽喉科医生应增强对该病的认识,防止误诊。

  • 标签: 咽鼓管 异常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