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周围面瘫属于临床最常见的疾病,其是常见的神经内科系统疾病,患者会出现目不能抬、口眼歪斜等表现,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目前,周围面瘫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但随着研究发现,采用中医诊疗技术治疗周围面瘫,可以提升治疗效果,而且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对提升治疗与预后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周围面瘫的现代中医诊疗展开综述,为临床提供有效的依据。

  • 标签: 周围型面瘫 现代中医 诊疗 进展
  • 简介:摘要:艾灸是中国传统医学方式的一种,在许多古代书籍之中都有艾灸使用的方法、方式、艾灸应用及治疗疾病的相关记录。随着医疗系统、生活方式等改变,艾灸在疾病治疗的发展空间逐渐狭小,在现代多数人的观念中,艾灸变成了中医保健的方法、辅助治疗的工具,却忽视他在古代曾经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现代相关的科学研究证实,艾灸对治疗周围面瘫(风寒)有明确的效果,艾灸在治疗风寒周围面瘫中可以作为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治疗方式。由于艾灸具有不需要进入人体,无痛苦,治疗操作方法简单,治疗的工具取得极为容易等特点,病员接受度大。然而,艾灸治疗周围面瘫缺少系统的统计与相关文献的整合。

  • 标签: 艾灸 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炎 面神经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风寒周围面瘫治疗过程中,针灸与中药协同治疗的疗效优势。方法:纳选对象为2023.01至2023.12在院治疗的风寒周围面瘫患者80例,按随机法分作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单用中药疗法及针灸+中药疗法,比对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针灸及中药联用后,可促进患者症状改善的同时,还能增强疗效,应当推广。

  • 标签: 周围性面瘫 风寒型 中药 针灸 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周围面瘫的诊疗情况作一综述。处方选穴以手足阳明经和面部等穴位为主;治疗方法有以针刺为主和针刺结合其它疗法两大类。可见针刺治疗面瘫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面瘫 针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风寒周围面瘫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 60例风寒周围面瘫患者有关资料,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针灸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温针灸治疗方法。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量表和面部残疾指数评分、免疫细胞水平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面神经功能量表和面部残疾指数身体与社会评分相比较存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 P>0. 05),治疗后在面神经功能量表和面部残疾指数社会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低( P<0.05),在面部残疾指数躯体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高( P<0.05)。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高( P<0.05)。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IgA、 IgG、 IgM等免疫细胞水平,存在的差异无统计意义( P>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低( P<0.05)。结论:风寒周围面瘫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方法可使患者面部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免疫能力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比较明显。

  • 标签: 风寒型周围性面瘫 温针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近10年来针灸治疗面瘫的状况。方法从辩证分、分期治疗等方面对针灸治疗面瘫的文献报道做一综述。结论针刺治疗面瘫时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分期、辩证、随症相结合,选择合理适当的针法选穴,是提高治愈率、避免后遗症的关键所在。

  • 标签: 周围性面瘫 针刺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周围面瘫体会;方法对周围面瘫行针灸治疗;结论采用针灸对周围面瘫患者的治疗,疗效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周围性面瘫 穴位 针灸体会
  • 简介:摘要周围面瘫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引起广泛关注。我国“面瘫”的发病率为4.26‰,为神经内科,针灸科常见病,多发病。此病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治疗不及时与治疗不当会导致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不完全;或者在后期出现面瘫到错;面肌痉挛等难以调控的局面,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受到极大的障碍;为了更好、更快、更完全的治愈此病,并更经济、尽可能少的不良反应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本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报道和文献研究进行整理,并查找探讨其未来可能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 标签: 针灸 面瘫 概况 周围性面瘫
  • 简介:摘要探讨针灸治疗周围面瘫的常用方法及其机理;根据前期研究结果总结出临床上针灸治疗本病常选穴位及其经脉;并根据本病在急性期、静止期、恢复期不同的病理特点,探讨不同的针刺手法,以最佳的治疗方案促进该病的恢复。

  • 标签: 周围性面瘫 针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观察应用针刺及推拿,配合远端取穴治疗面瘫的疗效针刺、推拿,循经远取大椎、翳风、足三里、合谷、太冲等穴治疗面瘫38例,总有效率97.4%,本法二联结合有消肿、通络、结痉祛风改善面部血运的功效,且可疏通经络,调和全身上下气血,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 标签: 针刺 推拿 面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周围面瘫采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周围面瘫80例,均为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单纯中药治疗(对照组,n=40)与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周围面瘫病例临床总有效率经统计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70%,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无差异(P>0.05),疗后均有程度不等增高,但观察组增高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周围面瘫患者,在中医治疗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可显著提高总有效率,且促面神经功能明显改善,对保障患者预后意义显著,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中药 针灸 周围性面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治疗周围面瘫的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98例周围面瘫患者为对象,均接受针灸治疗。将其随机分组,针灸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情绪状态和针灸治疗效果。结果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灸治疗周围面瘫期间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可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有利于积极配合治疗,提高针灸治疗效果。

  • 标签: 针灸 周围性面瘫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周围面瘫治疗中,使用温针灸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内80例周围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疗+温针灸治疗);治疗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7.5%,两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周围面瘫的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周围性面瘫 温针灸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针灸治疗在面瘫不同时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周围面瘫的早期及恢复期采用针刺面部及全身穴位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针灸治疗周围面瘫的总有效率为98.82%。结论针灸是治疗周围面瘫的一种有效手段,早期及恢复期在取穴及针法上有所区别,早期应用效果优于恢复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

  • 标签: 周围性面瘫 病损程度 治疗 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