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铅离子是一种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也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关键的毒理指标, 应当 得到重点关注,常见的检测方法如:火焰原子吸收、石墨炉原子吸收和氢化物发生 - 原子荧光。本文就石墨炉原子吸收与火焰原子吸收在地表水监测 中的应用 进行对比分析,包括测试原理、条件、仪器参数、预处理方式、干扰项等方面,以此找到最优的监测技术。

  • 标签: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火焰原子吸收法 地表水 铅离子
  • 简介:摘要:针对火力发电机组脱硫吸收塔大量起泡问题,从燃煤灼烧后的煤灰成分、石灰石成分、脱硫塔浆液以及泡沫成分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确认脱硫浆液起泡的根本原因是有机物(CODCr)含量偏高,通过调整运行方式并采取应对措施解决了该问题。

  • 标签: 燃煤发电 脱硫浆液 泡沫 石灰石 煤灰 成分分析 电除尘
  • 简介:摘要:原子吸收光谱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并处于持续发展过程中。原子吸收光谱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气态原子可以吸收一定波长的光辐射,使原子中外层的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的现象而建立的。由于各种原子中电子的能级不同,将有选择性地共振吸收一定波长的辐射光,这个共振吸收波长恰好等于该原子受激发后发射光谱的波长。目前,原子吸收光谱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冶金、机械、化工等多个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石油产品主要包括原油、各种油品及石油化工产品等,油品中某些金属元素的含量是衡量油品品质的重要指标,在石油化工分析中应用原子吸收光谱可以达到较高的准确度,并且分析速度快,受到的干扰比较少。

  • 标签: 石油化工 原子吸收光谱法 分析应用
  • 简介:摘要:原子吸收光谱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并处于持续发展过程中。原子吸收光谱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气态原子可以吸收一定波长的光辐射,使原子中外层的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的现象而建立的。由于各种原子中电子的能级不同,将有选择性地共振吸收一定波长的辐射光,这个共振吸收波长恰好等于该原子受激发后发射光谱的波长。目前,原子吸收光谱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冶金、机械、化工等多个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石油产品主要包括原油、各种油品及石油化工产品等,油品中某些金属元素的含量是衡量油品品质的重要指标,在石油化工分析中应用原子吸收光谱可以达到较高的准确度,并且分析速度快,受到的干扰比较少。

  • 标签: 石油化工 原子吸收光谱法 分析应用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逐步加快,同时居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基于此,人们对于食品安全意识逐步提高。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可能会有不法商家添加铬、镉、铅、汞等重金属的情况,这些重金属元素一旦进入人体会伤害到人的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因此加强对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尤为重要。原子吸收光谱检测的灵敏性较高,将该种方法应用于食品重金属检测能够提升检测的精准度。本文对原子吸收光谱在食品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旨在为之后的食品重金属检测提供帮助。

  • 标签: 原子吸收光谱法 食品重金属 重金属检测 应用
  • 简介:【摘要】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而人们对其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其中对水的质量关注度与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水环境的破坏是我国目前面临的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同时也是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生活用水质量直接关系着居民健康,水质检验也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主要工作。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就 原子吸收光谱应用于水质检验的具体措施与价值进行分析。

  • 标签: 原子吸收光谱法 水质检验 价值
  • 简介:摘要:原子吸收光谱很早就已应用于石油化工样品分析,随着原子光谱技术的发展,它在原油、中间产物和最终产品中微量元素的分析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一些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已成为美国 ASTM 和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分析方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 原子吸收光谱在石油化工分析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 标签: 原子吸收光谱法 石油化工 分析应用
  • 简介:摘要:食品重金属检测的重要作用在于确定重金属物质在可食用产品中的比例,进而判断检测食品是否达到食品安全的基本标准要求。目前在检测食品重金属元素的实践过程中,原子吸收光谱的食品元素成分测试方法已经得到普遍运用,充分展现了食品重金属检测实践领域的原子吸收光谱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检测技术人员必须要明确食品检测运用原子吸收光谱检测仪器与检测方法的具体操作流程,确保得到准确与完整的食品检测数据结论。

  • 标签: 原子吸收光谱法 食品重金属检测 应用要点
  • 简介:摘要: 在当前的土壤环境监测作业中,原子吸收光谱是一项重要技术。 本文联系实际,对原子吸收光谱的监测原理进行分析,并就原子吸收光谱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具体应用做重点的探究论述。希望能为相关工作带来些许帮助。

  • 标签: 原子吸收光谱法 土壤环境 环境监测
  • 简介:摘要:为了对于空气中铅原子吸收分光光度的不确定度进行有效分析,需要开展相关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对溶液的配比、样品消解的定容体积、消解流程和平行样本的检测进行确定,使其符合我国想要的空气中铅含量测量的管理标准。

  • 标签: 铅原子吸收 分光光度法 不确定性 评价研究
  • 简介:摘要:文章主要研究分析了矿石多金属元素测定中火焰原子吸收的应用方法和过程,首先介绍了试验所需的主要仪器及试剂,并分析了样品分析,之后试验条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合理选择 HCL、 HCL+NHCL以及硫脲介质、硝酸对溶液稳定性的影响、燃烧器角度的旋转、结果精密度、准确度以及结果回收率,最终的试验结果证明在矿石多金属元素的测定过程中火焰原子吸收是切实可行的,并且能够得出比较准确可靠的结果。 关键词:火焰原子吸收;金属元素;矿石测定

  • 标签:
  • 简介:摘要肌肉减少症(简称肌少症)是以广泛的、渐进的骨骼肌质量和力量减少或丧失为特点,并可能导致机体残疾、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死亡的综合征。肌少症可导致罹患者行动障碍、跌倒及骨折风险增加,从而造成日常生活能力丧失和残疾等严重后果。双能X线吸收(DXA)具有经济、快速、可重复性强、辐射剂量小及能同时呈现肌肉、脂肪和骨量等优点,现已成为研究及临床应用中估测肌肉质量的首选方法。笔者就DXA肌肉质量测定在肌少症诊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吸收测定法,光子 肌肉减少症 肌肉质量
  • 简介: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食品中重金属元素的超标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原子吸收光谱可以有效的检测出食品中重金属的含量,相较于传统的检验方法,原子吸收光谱的检测更加灵敏,它还可以有效的降低误差值。本文分析了原子吸收光谱在食品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希望为食品行业提升产品质量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 标签: 原子吸收光谱法 重金属检测 食品安全
  • 简介: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中各类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一直以来是国家大力结局和重视的问题,国家主席习近平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其中环境的检测在治理环境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基于原子吸收风光光度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 应用研究;环境检测    从我国目前的环境检测技术手段上来看,国内不少环境检测部门都逐渐引入了光度来辅助相关检测人员进行环境污染检测。因此,工作人员要十分熟悉相关工作仪器的使用及原理,减少人为因素所带来的结果误差。 伴随着当下电子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应用和飞速发展。当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已经成为环境检测的重要手段。原子分光光度,本身具有易操作,灵敏度高,测量精度好,准确度高,测量元素多等诸多优点。进行相关方法的应用和研究将为我国环境检测事业注入新的动力。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环境检测基本原理     原子分光光度进行环境检测,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测量微量金属元素的含量,通俗来讲,使用这种方法检测对象是成原子状态的元素, 检测人员利用仪器中特定的光源对原子进行照射,当试液转变为气态时,会被基态的元素逐渐吸收,之后再通过辐射光线不对所测试的元素含量进行检测。其主要原理是依据比尔定理,在通过标准溶液与测试溶液之间进行比对进一步的分析,测试溶液中所含的各类元素具体含量。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环境检测时所用到的仪器也较为复杂,检测仪器主要是由原子化器,校正系统,光源,单色器等多种结构共同组成。针对不同类型的原子化器对应的工作原理也会产生相应的差别,其主要内容包括火焰类原子化器以及石墨类原子化器。     具体来说,火焰的原子化器是将测试液进行雾化,使其呈现出气溶胶的基本状态,然后再将其融合燃气一同输至燃烧器内部,利用高温火焰将其原子化呈现出。原子的状态,之后,工作人员进行金属元素的检测作业。什么的原子化器主要是由电源什么等基本组成,工作人员将检测液进行灰化干燥处理,使得物质能够高温下原子化而显现出基态原子的状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根据具体实际情况的不同来采取相适应的检测仪器,进一步使得检测更加准确,细化,达到相应的检测效果。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环境检测的优势   1、检测结果准确,灵敏度高      根据以往的相关调查和实验分析报告显示,采用原子分光光度进行检测对应的灵敏度十分高,基本占据了所有检测金属原子总数的 99%以上,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采用这类方法能够使得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灵敏度方面与其他实验方法相比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另一方面,这种方法依托高温的实验条件环境,因此温度差异波动较大,但相关实验结果表明,温度的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这种方法的精密性也是十分可靠的,从检测结果的误差分析上来说,一般的检测方法往往误差在 1%到 2%之间,但是采用原子分光光度进行检测,可以将误差降低到 0.1%到 0.2%之间,检测结果的精密性更高。  2、检测操作简便,具有高效性     采用原子分光光度进行环境检测,首先应当要有特定的光源保证光源所发出的入射光能够被所测定的基态原子进行吸收,而在这整个过程当中,基态原子的吸收光的模式一般都是窄频吸收,这一特点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不同元素之间吸收入射光时的相互干扰和影响。对此,工作人员就可以进行简化分离的工作,可以大幅的简化传统检测方法中的工作流程,提高检测效率。这种方法得出检测结果的时间也十分的短,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几分钟或几秒内得出一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其高效性以及准确性是其他方法所不具备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离子液体微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锰含量。方法以乙醇为分散剂,8-羟基喹啉为螯合剂,离子液体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Omim] [PF6] )为萃取剂,萃取尿锰。采用单因素轮换试验确定萃取条件后,评价离子液体微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锰的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等性能指标。结果该方法测定尿锰线性范围为0.0~1.6 μg/L,相关系数为0.992,检出限为0.03 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4.90%~96.50%,相对标准偏差为0.36%~1.84%。结论该方法检出限低,灵敏度高,回收率高,可用于职业接触人群及普通人群尿锰的测定。

  • 标签: 离子液体 尿 光谱法 分散液液微萃取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超声辅助离子液体微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中镍的含量。方法于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以甲醇为分散剂,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盐为螯合剂,离子液体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Hmim] [PF6])为萃取剂,萃取尿中镍;加入pH 9缓冲溶液,超声10 min后,离心弃上清,加无水甲醇溶解沉淀,在涡旋混合仪上充分混匀,取15 μl混合液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尿镍浓度为2.0~10.0 μg/L线性关系良好,r=0.999,检出限为0.43 μg/L。加标回收率为95.6%~103.7%,相对标准偏差为2.53%~4.82%。结论超声辅助离子液体微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镍的检出限低、回收率高、精密度好,可用于镍职业接触人群和非职业接触人群的尿镍测定。

  • 标签: 尿 离子液体 超声辅助 石墨炉原子吸收
  • 简介:摘要目的以胶体钯作为基体改进剂,建立尿铊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方法尿样经硝酸-Triton X-100稀释液稀释后,以胶体钯作为基体改进剂,采用热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铊的含量。结果该方法测定尿铊的胶体钯用量为6μl,灰化和原子化温度分别为600~800℃和1 700~1 900℃;铊浓度在0.33~50.0 μg/L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2,检出限为0.33 μg/L,加标回收率为92.7%~102.3%,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分别为2.55%~3.66%、1.77%~3.85%。结论该方法测定尿中铊含量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均能满足检测的要求,可应用于职业接触铊工人的生物监测和铊应急中毒检测。

  • 标签: 尿 胶体钯 光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为水质检测提供一种准确,快速的重金属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比较标准曲线和标准添加法对水中锌、铜、镉和铅的影响。结果:在1-5mg/L的浓度范围内,使用两种方法测量锌,铜,镉和铅。线性关系良好(r为0.999或更高),检出限小于0.1mg/L,可重复RSD小于3。精密RSD小于1,稳定性RSD小于3,并且通过标准添加方法(100.95,101.04,100.71)测定的锌、铜和镉的回收率优于标准曲线(64.71,84.60,80.72),两种方法的铅回收率均为95-105。两种方法之间锌,铜和镉含量的测定存在显著差异(P小于0.55),铅含量的测定也无显著差异(P大于0.05)。结论:根据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操作的复杂性,应使用标准添加法测量水中的锌、铜和镉,而标准曲线可用于测量水中的铅。

  • 标签: 火焰原子 吸收光谱法 标准曲线法 重金属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