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中,淋巴结清扫效力和吻合口血供是影响患者远期生存期和近期有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的关键因素,也是术者的关注要点。近年来,吲哚绿荧光显像技术逐步应用于胃肠手术中,在术中淋巴结定位和吻合口处血管造影等方面效果明显。本文对吲哚绿荧光显像技术在胃肠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前景作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肝脏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切除,而能否在术中实现精准定位肿瘤、界定切缘是影响术后恢复的主要因素。吲哚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显像技术自2009年由Ishizawa首次应用于肝肿瘤切除术以来,在肝脏肿瘤的分型、识别、定界等方面表现出独特优势,显著提高肿瘤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但其仍存在探测深度有限、假阳性等缺陷,尤其是对肝硬化患者的使用规范还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就ICG荧光显像技术在肝脏肿瘤诊治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吲哚绿(ICG)荧光直肠镜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的初步效果。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6月期间,广东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行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5例直肠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腹腔镜荧光系统+ICG荧光直肠镜系统双系统评估直肠吻合口血运情况。年龄(62.4±7.9)岁,其中男性2例,女性3例,体质指数(23.1±4.2) kg/m2,肿瘤距肛门距离(9±1) cm。结果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4.0±9.6) min。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后下床时间为(1.2±0.4) d,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为(1.6±0.6) d,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饮食时间为(3.0±0.7) d,术后均未出现吻合口漏情况,术后淋巴结获取总数为(18.0±1.6)枚。术后病理分期:Ⅱa期3例,Ⅲa期2例,术后30 d门诊随访,患者均恢复良好,均未再次住院。结论使用荧光腹腔镜+ICG荧光直肠镜双系统可以较好地对吻合口血运进行全面判断,初步效果较好。

  • 标签: 直肠肿瘤 吲哚菁绿 荧光直肠镜 荧光腹腔镜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外科技术和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吲哚绿荧光造影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临床,其在结直肠外科手术中获得了初步良好的效果。笔者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和万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有关吲哚绿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应用于结直肠外科领域的研究文献,并行归纳总结,以综述吲哚绿荧光造影技术的应用现状及不足。

  • 标签: 吲哚菁绿 结直肠外科手术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肝细胞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我国肝细胞癌患者常同时伴有病毒性肝炎甚至肝硬化,术前肝功能及肝脏储备功能不佳,因此,对手术方式及切除范围有较高要求。解剖性肝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肝细胞癌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患者的远期疗效。解剖性肝切除术不同于规则性肝切除术,其可以在完整切除癌灶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肝实质,理论上是肝细胞癌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案。随着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发展与进步,实现了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但判断肝段之间的界面仍非常困难。采用吲哚绿荧光引导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安全、可行,有助于外科医师对肝段之间界面的识别和肝脏外科医师安全、规范地行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 标签: 肝肿瘤 解剖性肝切除术 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吲哚菁绿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吲哚绿荧光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ICGA)在采用扩张穿支皮瓣修复大面积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22例使用背部扩张穿支皮瓣行面颈部缺损修复的病例资料,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4~26岁,平均19岁,均为烧伤后下面部、颈部软组织损伤患者,以背部为供区,设计单蒂或多蒂扩张穿支皮瓣进行治疗。术中切取皮瓣后保留主要穿支进行ICGA,评价穿支的血供范围,确定是否采用增压方式将皮瓣设计为多蒂皮瓣,皮瓣转移至面颈部、切口缝合后,再次行ICGA,判断皮瓣血运情况。术后统计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2例皮瓣平均大小27 cm × 17 cm。在ICGA的指导下,15例设计为单蒂,其中5例带蒂颈浅动脉皮瓣,10例游离旋肩胛动脉穿支皮瓣;7例采用增压方式设计为多蒂皮瓣,包括2例带蒂颈浅动脉皮瓣+旋肩胛动脉穿支增压,5例游离旋肩胛动脉穿支皮瓣+胸背动脉穿支增压。术后静脉栓塞1例,重新吻合后血供恢复正常;术后1周20例皮瓣完全存活,2例尖端坏死,伤口换药后恢复。随访5~16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均良好,面颈部功能改善。结论ICGA可作为一项安全、有效的术中检测手段,指导选择合适的穿支,判断是否采用血管增压的临床决策,优化皮瓣设计,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吲哚菁绿 穿支皮瓣 组织扩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荧光显影效果最佳的术前吲哚绿注射时机。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1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2例患者资料,男性42例,女性60例,年龄范围15~87岁,平均年龄49岁。12、7、8、6、6、7、8、10、8、8、8、7、7例患者分别于术前0.5、1、2、3、4、5、6、7、8、9、10、11、12 h静脉注射吲哚绿1 ml(2.5 mg/ml),比较术中显影情况、胆囊管与肝脏荧光强度对比值。结果不同时间点注射的患者术中肝脏荧光强度,与0.5 h的患者比较,5、6、7、8、9、10、11、12 h的患者术中肝脏荧光强度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时间点注射的患者术中胆囊、胆囊管、胆总管及肝总管荧光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0.5 h的患者荧光强度对比值低于6、7、8、9、10、11、12 h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注射时间为7 h,荧光强度对比值可达峰值0.29。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7 h静脉注射2.5 mg吲哚绿,术中肝外胆道荧光显影效果最佳。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吲哚菁绿 荧光胆道显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吲哚绿荧光腹腔镜在根治性膀胱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初步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荧光腹腔镜系统行根治性膀胱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8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2例;年龄58~71岁,平均65.8岁。术前病理诊断均为尿路上皮癌,病理分期T2a期2例,T2b期4例,T3a期2例。患者术前经硬性膀胱镜使用18G膀胱镜注射针在膀胱肿瘤及其周围的膀胱黏膜下层和浅层逼尿肌注射荧光造影剂吲哚绿2 ml(浓度2.5 g/L),后利用PINPOINT内窥镜荧光摄像系统实时进行手术,每5分钟对近红外荧光下的手术区域进行一次系统性检查,观察和记录吲哚绿结合荧光腹腔镜对膀胱肿瘤区域及盆腔淋巴结的定位及识别。结果本组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在肿瘤标记方面,膀胱镜下注射吲哚绿后,8例中7例在荧光腹腔镜下识别肿瘤区域。8例中6例淋巴结显影,其中3例淋巴结阳性病例均有荧光显影。通过静脉注射吲哚绿观察代膀胱及输尿管末端血运均良好。手术时间190~310 min,平均235 min;出血量150~380 ml,平均180 ml;术后住院时间10~22 d,平均14.5 d。术后病理分期T2a期2例,T2b期3例,T3a期3例;清扫淋巴结数量8~14枚,平均10枚。术后随访4~12个月,平均5.5个月,无使用吲哚绿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吲哚绿荧光腹腔镜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中可对膀胱肿瘤区域及盆腔淋巴结进行准确定位及识别,可减少切缘阳性及不必要的扩大淋巴结清扫,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 标签: 膀胱肿瘤 腹腔镜 荧光 吲哚菁绿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荧光胆道成像技术在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腹腔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术、吲哚绿荧光染料、近红外、胆道造影、荧光胆道造影、近红外成像、胆道可视化、术中胆道造影、laparoscopic、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indocyanine green、ICG、fluorescent dyes、cholangiography、indocyanine green cholangiography、near-infrared、near-infrared imaging、biliary tract visualization、intraoperative cholangiography为检索词,在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超星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日期范围为从建库至2019年12月。3位作者独立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提取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分析。对研究中的连续性变量及二分类变量分别采用均数差(mean difference, MD)及优势比(odds ratio, OR)为效应指标计算合并值及95%CI,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用Mantel-Haenszel检验法对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以I2表示各研究之间的异质性。结果经筛选后共纳入9篇研究,包括935例患者。荟萃分析显示,在胆囊切除术中,与传统组相比,荧光胆道成像组识别胆道结构时间(MD=-7.35,95%CI:-9.70~-5.00,P<0.05)与手术时间(MD=-7.35,95%CI:-13.86~-0.83,P<0.05)均明显缩短,造影成功率(OR=2.98,95%CI:1.49~5.95,P<0.05)明显提高。然而在术中出血、中转开腹率、住院时间、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哚绿荧光胆道成像为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显影提供了一种新途径,而且安全可行。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吲哚菁绿 荧光胆道成像 荟萃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回顾分析了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收治的11例应用吲哚绿荧光胆道造影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选择已经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BD)或经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的患者,术中经PTGBD管或ENBD管行吲哚绿荧光胆道造影。11例患者均成功显影胆道系统,与高清白光模式相比,在腹腔粘连严重或者局部炎症水肿的情况下,吲哚绿标记的荧光模式更清楚显示了胆囊三角的解剖结构。所有患者术中均未发生胆管损伤、中转开腹,总出血量平均50(25~70)ml,术后无胆漏、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5(3~7)d后痊愈出院。吲哚绿荧光胆道造影在困难LC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较好地避免术中医源性胆道损伤,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吲哚绿(ICG)荧光显像技术在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对肝外胆管实时显像避免胆道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5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诊断为复杂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行LC的患者资料。按照显像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LC,试验组在ICG荧光显像技术导航下完成LC,术前12 h经外周静脉(肘静脉)注射ICG 5 mg,ICG荧光显像在行LC时识别胆囊管和肝外胆管系统。观察两组患者术前胆总管、肝总管和胆囊管识别率、建立胆囊三角时间、术中出血量、胆管损伤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试验组纳入45例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27例,年龄(60.9±9.3)岁,体质量指数(26.2±2.0)kg/m2。对照组纳入45例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57.5±8.7)岁,体质量指数(26.7±2.7)kg/m2。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中,40例(88.9%)成功显示胆总管,34例(75.6%)可显示胆囊管;对照组患者中,13例(28.9%)可观察到胆总管,12例(26.7%)可观察到胆囊管。试验组建立胆囊三角时间为(33.4±9.0)min,对照组建立胆囊三角时间为(52.7±15.0)min;试验组术中出血量为(15.5±5.4)ml,对照组为(23.0±15.6)ml。对照组1例患者中转开腹,试验组无患者中转开腹,对照组出现1例右肝管损伤、1例胆总管损伤,两组各有1例剑突下切口感染患者,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均无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术前胆总管、肝总管和胆囊管识别率、建立胆囊三角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道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复杂LC中早期利用ICG荧光显像观察胆囊管、胆总管有助于预防胆总管损伤,加快手术进度。

  • 标签: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吲哚菁绿 荧光显像 胆道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吲哚绿(ICG)荧光显像技术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7例应用ICG评估吻合口血供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和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等。结果本组7例患者中位手术时间为185 min,中位手术出血量为50 ml,注射ICG到吻合口肠管显像的中位时间为45 s。1例患者因ICG荧光显像提示肠管血运欠佳而行近端肠管扩大切除。中位淋巴结检出数目为16枚。术后中位进流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8 d。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吻合口漏、腹腔出血、腹腔感染、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无ICG相关不良事件。结论ICG荧光显像判断肠管血供是安全可行的,该技术的应用有望降低直肠癌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

  • 标签: 直肠肿瘤 吲哚花青绿 吻合口瘘 荧光显像 肠管血供
  • 简介:摘要吲哚绿血管造影(ICGA)是目前唯一用于术中定量评估灌注的技术,可降低术后皮瓣坏死率,广泛应用于皮瓣外科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其具有无创、无肾毒性、无辐射、既可定性又可定量等优势,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综述介绍了ICGA的应用方法及应用现状、总结了目前报道的应用指标,并分析了在结果准确度和缺少应用指南等方面的局限性。总体来说,ICGA在皮瓣外科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 皮瓣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吲哚绿(ICG)试验联合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 SWE)技术评估供肝质量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8年11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完成脑死亡器官捐献的21例供受者临床资料。供肝获取前均于本院ICU完成ICG试验和2D SWE检查。根据受者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恢复情况,将6例发生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受者列为观察组,将15例早期肝功能正常受者列为对照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受者年龄和移植前末次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以及供肝冷缺血时间、吲哚绿15 min滞留率(ICG-R15)、吲哚绿血浆清除率(ICG-PDR)和杨氏模量值。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两组受者移植前末次Child-Pugh评分和无肝期时间。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ICG试验、2D SWE及2D SWE联合ICG试验对肝移植受者术后发生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的预测效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受者平均年龄分别为(38±13)岁和(54±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0,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供者供肝ICG-R15分别为(5.5±3.0)%和(3.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6,P<0.05);ICG-PDR分别为(21±5)%/min和(24±4)%/min,杨氏模量值分别为(5.0±1.3)kPa和(3.9±2.6)kP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655和-0.930,P均>0.05)。ICG-R15预测肝移植术后发生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7(95%CI:0.490~1.000,P>0.05),ICG-PDR为0.789(95%CI:0.513~1.000,P<0.05),2D SWE为0.756(95%CI:0.5392~0.9719,P>0.05),ICG-R15联合ICG-PDR为0.767(95%CI:0.490~1.000,P>0.05)。ICG-R15及ICG-PDR联合2D SWE预测肝移植术后发生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2(95%CI:0.608~1.000,P<0.05),最佳阈值为ICG-R15=4.15%,ICG-PDR=21.7 %/min,杨氏模量值=3.00 kPa,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86.7%。结论ICG试验联合2D SWE技术对肝移植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的预测优于2D SWE或ICG试验,且具有无创、简便和可定量评估等优势。

  • 标签: 肝移植 供肝质量 吲哚菁绿 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 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淋巴结清扫目前存在不少争议,容易误诊和漏诊转移淋巴结。吲哚绿(ICG)荧光成像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对于淋巴结定位和清扫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探讨辅助切口注射ICG在荧光成像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广东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胃肠专业组收治的29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手术时先经辅助小切口注射ICG,继而行荧光成像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结果29例患者中,男13例,女16例;年龄为(60.8±7.7)岁,体质指数(24.3±2.8)kg/m2,术前肿瘤分期Ⅰ期3例、Ⅱ期19例、Ⅲ期7例。全组均有肠旁淋巴结、中间组淋巴结和中央组淋巴结显影,其中3例患者幽门下淋巴结(No.6)显影;均无肠系膜上静脉左侧淋巴结显影,显影淋巴结(14.2±6.1)枚;中央组淋巴结显影时间(36.2±3.7)min;清扫淋巴结(22.4±8.2)枚。手术中无显影剂外渗,未出现过敏、腹腔大出血、周围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手术时间为(113.1±10.7)min,术中出血量为(22.4±3.9)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2±0.4)d,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1.7±0.7)d,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为(0.7±0.4)d,术后住院天数为(5.8±1.5)d。手术后无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腹腔出血、腹腔感染、切口感染等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经辅助切口注射ICG荧光成像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安全可行。

  • 标签: 结肠肿瘤,右半 淋巴结清扫 吲哚菁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吲哚绿(ICG)荧光显像导航技术在复发性肝癌腹腔镜再次肝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腹腔镜再次肝切除的10例复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9例,女1例;年龄48~83岁,中位年龄62岁。所有患者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均为A级。采用ICG荧光显像导航技术行腹腔镜再次肝切除术,术前3~14 d通过外周静脉注射ICG(0.5 mg/kg),术中通过ICG荧光显像确定肿瘤位置后,距离肿瘤边缘1~2 cm处离断肝实质。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腹腔镜肝切除术,无中转开腹,肿瘤均达到根治性切除。其中行右半肝切除术1例,左半肝切除术1例,肝中叶切除术1例,左外叶切除术2例,左肝外叶+右肝局部切除术1例,肝局部切除术4例。无发生围手术期死亡。术中出血量中位数为75(20~500)ml,仅1例患者术中输血,1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无胆漏、肝衰竭等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5(2~11)d,均顺利出院。术后随访时间为1~1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9个月。随访期内均存活,1例患者术后9个月肿瘤再次复发,其余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在复发性肝癌腹腔镜再次肝切除中采用ICG荧光显像导航技术,具有微创化、可视化、精准化的优势,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癌,肝细胞 复发 腹腔镜 肝切除术 吲哚花青绿
  • 简介:摘要:放射性同位素注水剖面测井资料在单井分析、区块分析、编制与调整开发方案及工程监测评价等发面应用广泛。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测井资料,可以划分注水井的注入剖面,识别大孔道地层、检验油、水井存在的管外窜槽、套管技术状况及井下管柱工作状况等。

  • 标签: 存储示踪注水剖面 工程测试 资料应用 流量计
  • 作者: 樊茜 吝怡 马佳 朱森林 吴玉伟 牟星宜 邓博 康诗然 番敏 马锋 吕毅 严小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准外科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启德书院 71006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准外科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启德书院 71006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准外科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710061;陕西省人民医院肿瘤外科,西安 710068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准外科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宗濂书院 71006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准外科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71006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准外科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710061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基于磁技术的胃肿瘤标记定位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6只雄性健康Beagle犬,全麻后行胃镜检查,假定胃肿瘤部位,然后利用内镜下软组织夹将磁体钳夹并固定于胃肿瘤部位,退出胃镜。24 h后再次全麻,行腹腔镜胃肿瘤定位。常规建立腹腔镜戳孔并进镜后经操作孔置入寻踪磁体,将寻踪磁体置于胃表面肿瘤附近探查磁体,两个磁体相吸后,腹腔镜下所见寻踪磁体所在部位即为胃肿瘤的位置,从而完成病灶的标记和定位。结果6只Beagle犬在胃镜下均成功留置磁体,胃镜操作中无磁体滑脱、副损伤、出血等。胃镜术后24 h,在腹腔镜手术下顺利置入寻踪磁体,寻踪磁体与磁体自动相吸,形成"磁体-胃壁-寻踪磁体"的三明治样结构,完成腹腔镜下对胃肿瘤的定位和识别,整个过程操作顺利,未出现意外损伤。结论基于磁技术的胃镜联合腹腔镜胃肿瘤标记定位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安全可行。

  • 标签: 胃肿瘤 磁小体 胃镜 腹腔镜
  • 作者: 吝怡 樊茜 马佳 邓博 牟星宜 朱森林 吴玉伟 康诗然 马锋 吕毅 严小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5
  • 出处:《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20年第07期
  • 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启德书院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准外科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启德书院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准外科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准外科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710061;陕西省人民医院肿瘤外科,西安 710068,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准外科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宗濂书院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准外科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71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基于磁技术、用于结直肠肿瘤标记定位的磁体,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用于结直肠肿瘤标记定位的磁体包括磁体和寻踪磁体两部分,均为圆环状钕铁硼磁体。以8只健康Beagle犬为动物模型,结肠镜下假定结直肠不同部位为肿瘤位置,利用内镜下软组织夹将磁体送至假定的肿瘤附近,并钳夹固定于肿瘤附近的肠壁。24 h后行腹腔镜手术,经主操作孔置入寻踪磁体于待切除的结直肠附近,寻踪磁体与磁体相吸,从而完成腹腔镜下手术时对肿瘤位置的定位和识别。结果成功设计并加工了磁体与寻踪磁体,均采用N45烧结钕铁硼加工而成,表面镍镀层,磁体与寻踪磁体在零距离时的吸力为16 N。8只Beagle犬均顺利接受结肠镜下磁体的留置,24 h后均未出现磁体脱落、移位等。腹腔镜下置入寻踪磁体后,两个磁体迅速精准相吸,顺利完成对肿瘤所在部位的定位,术中未出现任何副损伤。结论基于磁技术的结肠镜联合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定位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安全可行。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结肠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 磁示踪技术
  • 简介:摘要: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大部分工程中的水文地质问题都需要技术的介入才能得以解决。这种技术可以帮助施工人员对工程进行实时监测,并对水文地质的参数,地下水来源,裂隙介质状态等进行跟踪测量。本文将会对技术在水文地质中的发展和应用进行探究。

  • 标签: 水文地质工程 示踪技术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