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瓣膜置换手术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纤颤(AF)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有瓣膜置换手术指征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瓣膜置换合并房颤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组20例(治疗组)和同期行经典迷宫组20例(对照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早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16例术后恢复窦性心律,转复率为80%。对照组12例术后恢复窦性心律,转复率为60%,两组相比房颤转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瓣膜置换手术期间使用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纤颤是安全有效的,能使绝大部分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及心房正常收缩功能。

  • 标签: 瓣膜置换手术 心房纤颤 双极射频消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和单侧膝关节置换的临床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膝关节置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行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术和选择性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失血量为(410.3±39.6)ml,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失血量(156.2±47.5)ml(t=24.3084,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3d内的ΔHb为(40.9±11.6)g/L,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3d内的ΔHb(17.3±7.9)g/L(t=5.7329,P<0.01);观察组患者的ΔHct为(12.3±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ΔHct(8.1±2.4)%(t=6.7377,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的ROM为(117.8±3.5)°,膝关节屈曲挛缩度为(0.5±0.0)°,HSS评分为(92.5±14.7)分,均较术前ROM(85.5±13.6)°、膝关节屈曲挛缩度(12.8±5.0)°及HSS评分(55.1±20.6)分均明显改善(t=13.6073、10.0324、8.7431,P<0.01),对照组患者术后的ROM为(118.3±2.9)°,膝关节屈曲挛缩度为(2.1±0.8)°,HSS评分为(81.3±15.2)分,均较术前ROM(86.8±14.1)°、膝关节屈曲挛缩度(13.1±5.9)°及HSS评分(58.9±23.1)分均明显改善(t=12.9458、10.9300、4.7924,P<0.01),两组患者术后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08,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屈曲挛缩度及H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4.5916、3.1335,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23,P>0.05)。结论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效果更好,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置换 双侧 单侧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杨女士患心脏病多年,不久前因胸闷、喘憋等症状加重,到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中心心外科治疗。该院专家为患者进行了相关检查后,病情明确,主要病变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三支血管病变)、二尖瓣重度返流。患者病情严重,入院后在救治过程还多次心绞痛发作,数次心衰,心功能极差,同时还伴有肺炎、糖尿病、多发脑血管腔梗等病症。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二尖瓣置换术 搭桥 北京友谊医院 血管病变 心绞痛发作
  • 简介:摘要报告了2例双侧全髋关节同期置换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两名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20天、21天,术后7~10天扶双拐行走。手术前后做好各种并发症的预防,遵循个性化护理原则进行康复指导,及辅以关节被动活动训练(CPM)和下肢气压治疗仪的合理运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双侧髋关节同期置换术后护理 关节被动活动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进行冠状动脉搭桥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在临床上的术后护理进行相应的分析。结果对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并细致以及密切的对患者进行相应的监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同时在术后的早期康复训练也是保证患者能够快速康复的重要手段。结论在对冠状动脉搭桥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实施高质量的术后护理时保证患者能够尽快恢复的前提条件。

  • 标签: 冠状动脉搭桥 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 术后 护理
  • 简介:随着关节手术技术的提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而双侧全髋关节同期置换治疗髋关节疾病,因其给机体造成的创伤大,易出现多种严重并发症,导致手术失败,甚至危及生命,术后护理难度极高,因此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0年1月至2004年4月我院同期THR病例26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双侧全髋关节同期置换 术后护理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疾病 严重并发症 2004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和单侧膝关节置换的优劣。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行膝关节置换患者94例,将其临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单侧膝关节置患者46例为单侧组;行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患者48例为双侧组。对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失血量、输血量和膝关节恢复进行比较,进行优劣分析。结果双侧组患者术后失血量、输血量高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单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单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双侧组患者的HSS评分显著高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需要膝关节置换患者的治疗,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和单侧膝关节置换各有优劣,需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予以治疗,相对而言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经济、高效,但需要更高质量的护理予以配合。

  • 标签: 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 单侧膝关节置换 优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期双膝人工关节表面置换术中手术配合技巧。方法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结果本组共施行同期人工双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42例,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无菌技术与医生密切配合,缩短手术时间,是提高手术质量的关键。

  • 标签: 同期 双膝关节 表面置换 手术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髋关节疾患终末期治疗的有效方法。它能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疼痛,从而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但当双髋关节同时受累时,是一次置换或双侧同时置换,目前存有争议。因手术时间长、失血多、容易引起伤口感染。但双侧一次手术能减少病人两次手术打击及减轻经济负担。我科在2003年3月~2005年4月,行双侧髋关节置换术7例,由于实施了整体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术后无感染、无褥疮形成。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 整体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时间 髋关节疾患 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报告了22例同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人工膝关节可矫正膝关节畸形,改善患膝关节的功能状态,同期双侧人工全膝置换术,通过术前心理护理、术前一般准备、术前康复指导,术后病情观察、伤口疼痛护理、预防并发症及康复指导;解除膝关节疼痛,从而提高总体生存质量。

  • 标签: 同期 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人工全髋关节同期置换术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11月19例双侧人工全髋关节同期置换术患者,观察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手术经过均顺利,术后经过1-3年的随访,Harris评分其中优11例(57.9%),良6例(31.58%),可1例(5.26%),差1例(5.26%);从表格中看出,治疗前后患者在各个评分比较上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侧人工全髋关节同期置换术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髋部疾患 双侧 人工全髋关节同期置换术
  • 简介:总结了双膝关节同期置换病人负极板摆放的安全方法。主要包括摆放位置、时间和方法,认为正确的负极板摆放可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 标签: 双膝关节 置换术 负极板摆放 护理配合
  • 简介:目的:研究瓣膜置换同期实施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和脑钠肽(BNP)的关系。方法:对60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行瓣膜置换手术和射频消融手术,根据患者术后6个月内房颤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房颤复发组(AF组)和房颤未复发组(SR组)。两组患者在性别、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和射血分数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七天抽血测定血浆中BNP,分析患者术后BNP水平与房颤复发的关系。结果:6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房颤复发组患者术后的BNP水平明显高于房颤未复发组,差异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BNP在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预测上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为临床干预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瓣膜置换 射频消融术 房颤 脑钠肽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术中护理配合。方法 回顾性选取在我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患者80例,时间2016年10月-2020年10月。回顾性分析患者的预后情况、满意度情况。结果 80例患者中,除2例患者未见房颤转复外,78例患者均在半年内转复,预后良好。8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满意度对比有差异,治疗后满意度评分明显增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开展的过程中,施以有效的术中护理配合措施,可以为理想手术效果的取得提供侧面支持。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 射频消融 房颤 术中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术中配合护理要点及护理体会。方法以我院收治的39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患者为研究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术中护理配合,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评价。结果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经术后随访,术后房颤转复率较高。结论对于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合并房颤患者进行术中护理配合,需要护理人员做好常规手术物品、器械准备,充分评估病情。同时也需要护理人员熟悉手术步骤,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射频消融 房颤 术中配合护理
  • 简介:  【摘要】目的:探析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术中配合护理要点及护理体会。方法:以我院收治的 39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患者为研究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术中护理配合,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评价。结果: 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经术后随访,术后房颤转复率较高。结论:对于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合并房颤患者进行术中护理配合,需要护理人员做好常规手术物品、器械准备,充分评估病情。同时也需要护理人员熟悉手术步骤,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射频消融;房颤;术中配合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key points and nursing experience of intraoperative cooper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by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 the same period of heart valve replacement. Methods: 39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who underwent cardiac valve replacement an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at the same tim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data.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intraoperative nursing cooperation, and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of all patients was evaluat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 All the 39 patient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he operation without death, and the recovery rate of AF was higher after the follow-up.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valve replacement combined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intraoperative nursing cooperation requires nurses to prepare routine surgical items and instruments and fully evaluate the condition of patients. At the same time, nurses need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surgical procedures, closely monitor the vital signs of patients, and cooperate with doctors to complete the opera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oper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 标签:
  • 简介:随着人工关节外科的不断发展和手术操作技术的日臻完善,髋、膝关节置换术已成为目前临床上一项非常成熟的手术。文献中有关多关节同期置换的报道较少,我院2004年7月为l例多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患者行双膝单髋关节同期置换术,随访1年,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关节置换术 功能训练 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