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芳烃是指只有芳香环和侧链的分子,包括单环以及多环缩合在一起的多环芳烃。芳烃是原油的主要组分之一,由于其较为稳定的性质及其反映出的大量信息,芳烃参数常用于判断油样母质类型、沉积环境和热成熟度等地球化学特征。利用稳定同位技术进行鉴别主要可分为全油碳稳定同位分析和单体烃碳稳定同位分析,而后者能体现出更加精确的油样信息。不同沉积环境决定了有机质的性质进而决定了原油的性质,这也充分反映了在碳同位的区别上。而单体烃碳同位[1]更能反映成油母质的性质及所处的沉积环境,从而为油—油、油—源岩提供更为直观的信息。

  • 标签: 芳烃 碳同位素 沉积环境
  • 简介:[摘要] 页岩气甲乙烷碳同位值与页岩气类型密切有关,通过对桂中坳陷下石炭统鹿寨组碳同位特征分析,目前开发区块的龙马溪组页岩气对比,发现鹿一段页岩气甲乙烷碳同位值普遍偏重,比丁山地区还要重,这与鹿一段页岩相对龙马溪组页岩偏腐植型的特征相符。同等成熟度下,偏腐植型页岩生成的气相对较干,但鹿一段页岩气湿度与威远地区类似比长宁昭通地区湿度更大,说明其演化程度与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相比要低一些。结合岩屑罐顶气气量及同位变化分析,鹿一段页岩气基本以Ⅱ、Ⅲ型页岩气储层为主,其内部存在破碎性夹层,表现出Ⅳ型页岩气储层特征,下部储层物性相对要好一些,表现出偏Ⅰ型页岩气储层的特征。

  • 标签: [] 桂中坳陷 下石炭系鹿寨组 碳同位素 页岩气 地质甜点
  • 作者: 周慧娟 张天娇 龙琪琛 曾洁 张江涛 周伟燕 张超 张传宝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30
  • 出处:《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 北京市临床检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100730,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 北京市临床检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同位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ID-LC/MS/MS)检测血清糖化白蛋白(GA)的准确定量方法。方法本研究在日本临床化学学会(JSCC)推荐的ID-LC/MS方法上进行优化,采用阴离子交换色谱柱提纯白蛋白(Alb),使用重量法准确称量提纯标本、赖氨酸(Lys)和糖化赖氨酸(DOF-Lys)的标准溶液及两种的混合内标,将Alb酸水解为氨基酸,检测Lys和DOF-Lys从而定值GA。根据C62-A文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并与常规方法进行比对研究。结果蛋白电泳鉴定标本Alb纯度结果为100%。Lys和DOF-Lys线性标准曲线R2范围分别为0.997 8~0.999 9、0.999 4~1.000 0。血清GA测定的批内、批间和总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0.69%~1.97%、1.13%~2.33%、1.37%~2.54%。正确度评价中三个浓度参考物质测定结果与认定值偏差分别为-2.56%、-1.87%、-2.94%。Lys和DOF-Lys的基质效应分别为89.92%、109.98%,携带污染率分别为-1.13%、-3.27%。Lys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75、0.248 nmol/g,DOF-Lys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07、0.024 nmol/g。方法 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1.60%~2.03%。与常规方法的拟合回归曲线R2为0.970 7。结论建立了一种基于ID-LC/MS/MS法检测血清GA的方法,方法学评价准确可靠,有望作为血清GA检测的候选参考方法。

  • 标签: 血清糖化白蛋白 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糖化赖氨酸
  • 简介:摘要:煤制油气化装置有宁煤炉和 GSP气化炉,每台气化炉均配置煤粉给料罐、煤锁斗及多条输煤管线,其中对连续料位、料位开关和密度的检测采用放射性同位仪表。鉴于此,本文对煤气化装置放射性同位仪表安全维护要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煤气化 放射性同位素仪表 安全维护
  • 简介:摘要:煤制油气化装置有宁煤炉和GSP气化炉,每台气化炉均配置煤粉给料罐、煤锁斗及多条输煤管线,其中对连续料位、料位开关和密度的检测采用放射性同位仪表。而放射源本身作为敏感而重要的危险源,对其日常安全维护有着更高要求。本文对放射性同位仪表的风险辨识、日常作业维护、人员管理以及应急响应做了总结、探讨,以达到对放射源进行有效安全管控的目的。

  • 标签: 煤气化 放射性同位素仪表 安全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同位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ID-UPLC-MSMS)同时测定血清中5种脂溶性维生的方法,以满足临床检测多种脂溶性维生的需要。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19年8月间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的血清样本并通过萃取法提取脂溶性维生,采用ID-UPLC-MSMS进行检测,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的相关文件,对该方法进行性能验证。结果提出并成功验证了ID-UPLC-MSMS快速检测血清中多种脂溶性维生的方法,该方法的检测线性范围分别为维生A(VA):25~2 500 μg/L,25-羟基维生D2[25(OH)D2]: 2~200 μg/L, 25-羟基维生D3[25(OH)D3]:2~200 μg/L,维生E(VE):0.25~50 mg/L,维生K1(VK1):0.1~20 μg/L。5种分析物的批内和批间精密度标准偏差均在±15%以内,25(OH)D2和25(OH)D3标准品测试结果的正确度为96.44%~102.37%。结论采用ID-UPLC-MSMS法同时测定5种脂溶性维生,方法学性能满意,结果准确可靠,适合临床样本分析。

  • 标签: 维生素类 色谱法,高压液相 串联质谱法
  • 简介:摘要:催化原料中包含的化学元素比较多,氮和氯在高温条件下会产生反应,高温会促使 HCl气体往外溢出,通过与催化原料中的化学元素进行反应,会在分馏塔内部产生一种化学气体,当分馏塔中的油气不断增加,会逐渐降低其温度系数,在低温环境下容易产生化学晶体,晶体的积累会堵塞降流管道,使得分馏塔液层加厚,使得分馏效果不理想。基于此,本文对分馏塔结盐原因和相关处理措施进行了一个较为详细的说明。

  • 标签: 分馏塔 结盐原因 处理探讨
  • 简介:摘要:先进过程控制技术的应用使石油化工生产过程控制由原来的常规控制过渡到多变量模型预估控制,它通过多变量预测协调控制,提高装置的运行平稳率,通过目标函数优化使工艺生产控制更加合理,先进控制系统在日常应用中必须结合装置生产工况进行控制方案和参数调优才能保持良好控制性能。

  • 标签: 分馏 控制模型 调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简单介绍离心泵的特点和原理,以及离心泵振动产生的危害,通过列举造成离心泵振动的几个因素,对天津石化3#柴油加氢装置分馏塔顶回流泵P-204运行过程中振动超标的问题进行分析,确认该泵振动超标的根本原因,制定处理方案并实施,最终机泵振动恢复正常值。

  • 标签: 离心泵 振动原因 解决方法
  • 简介:摘要:目前轻烃分馏装置在石油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能够借助有效的建模操作和先进的控制应用,将各个精馏塔进行有效的串联,对于轻烃原料进行一系列的工业处理,从而能够借助混合轻烃中各个组成部分沸点不同的特点进行有效的物理分离,从而提高轻烃分馏的产出量。鉴于此,本文将主要围绕轻烃分馏装置的建模与先进控制应用为中心展开论述,并用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 标签: 轻烃 分馏装置 先进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尿液游离型和分馏型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包括甲氧基肾上腺MN、甲氧基去甲肾上腺NMN,统称MNs)临床界值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诊断效能评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180例非嗜铬细胞瘤患者及54例嗜铬细胞瘤(PCC)患者尿液游离型和分馏型MNs分别进行检测,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建立不同形式MNs临床界值(cut-off值),评估并比较游离型、分馏型、总MNs诊断效能。结果(1)游离型MN(f-MN)和NMN(f-NMN)的cut-off值分别为48.7 μg/24 h和52.3 μg/24 h,分馏型MN(t-MN)和NMN(t-NMN)的cut-off值分别为224.9 μg/24 h和664 μg/24 h,总游离MNs(total f-MNs)和总分馏MNs(total t-MNs)的cut-off值分别为126 μg/24 h和1070 μg/24 h。(2)f-MN与t-MN(r=0.976,P<0.001)、f-NMN与t-NMN(r=0.940, P<0.001)相关性均较好。f-MN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低于t-MN(0.579<0.730,P<0.01),敏感度较t-MN略差(37.01%< 51.85%,P=0.036),而两者特异度相当(99.44%>96.67%,P>0.05)。f-NMN与t-NMN敏感度(90.74%< 92.59%,P>0.05)、特异度(97.78%<98.89%,P>0.05)及AUC(0.944<0.959,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N与NMN联合诊断价值较MN高(游离型:0.932>0.579,分馏型:0.960>0.730),与NMN相当。结论尿游离型NMN或总MNs对PCC诊断性能与分馏型基本相当,可满足临床需求,且影响因素较少,未来可能作为PCC筛查的替代指标。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儿茶酚胺类 色谱法,高压液相 串联质谱法 实验室临界值 尿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胰升糖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胃泌协同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转分化的胰岛分泌细胞(insulin-producing cells, IPCs)分化。方法(1)制备IPCs模型:胰十二指肠同源盒1(pancreatic duodenal homeobox 1, Pdx-1)、神经元素3(neurogenin 3, Ngn3)联合V型肌腱膜纤维肉瘤癌基因同源基因A(V-type tendon fibrosarcoma oncogene homolog A, MafA)共转染BMSCs转分化为IPCs;(2)IPCs分为4组:A组,未诱导组;B组,GLP-1诱导组;C组,胃泌诱导组;D组,GLP-1联合胃泌诱导组,高糖培养基培养7 d,RT-PCR检测各组胰岛2(insulin2)、葡萄糖激酶(GK)、巢蛋白(nestin)、胰升糖(glucagon)及Pdx-1表达水平,ELISA检测各组胰岛分泌情况。结果在高糖条件下培养7 d,各组IPCs形态出现明显变化,逐渐聚集并形成散在细胞团块,联合诱导组形成大型细胞团块,双硫棕染色呈红棕色;各组在诱导第0、3、5、7、9天胰岛分泌水平逐渐提高,且联合诱导组升高最为明显(P<0.05);与A组相比,B、D组Insulin2和GK表达明显上调,D组glucagon表达下调,C组Pdx-1表达下调,glucagon表达上调,(P<0.05);与B组相比,C组insulin2表达下调,glucagon表达水平明显上调,D组insulin2和GK表达水平明显上调,glucagon表达水平下调(P<0.05);与C组相比,D组Pdx-1、insulin2和GK表达水平明显上调,glucagon表达水平下调(P<0.05)。结论GLP-1和胃泌通过上调insulin2和GK,下调glucagon协同促进IPCs向胰岛β细胞分化。

  • 标签: 胰升糖素样肽1 胃泌素 胰十二指肠同源盒1 神经元素3 V型肌腱膜纤维肉瘤癌基因同源基因A 胰岛素分泌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黑变化调节着皮肤颜色深浅。既往研究认为,黑转运存在胞吐-胞吞、脱落-吞噬、细胞吞噬、膜融合四种途径,黑小体是黑转运的主要载体。新近研究显示,依赖于胞吐-胞吞途径的黑核在黑转运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黑核转运中黑素细胞胞吐、角质形成细胞胞吞过程及转运后在角质形成细胞内的降解过程,为难治性色素性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方向。

  • 标签: 黑色素小体 黑素细胞 角蛋白细胞 胞吞作用 黑素核
  • 简介:【摘要】 胰岛是治疗糖尿病重要手段,其不规范使用可影响治疗效果,增加低血糖风险。本文从胰岛治疗方案、治疗时机、注射装置的选择方面对胰岛规范应用进行阐述,为临床规范胰岛的应用、提高治疗效果提供借鉴。

  • 标签: [ ] 胰岛素 糖尿病 规范应用
  • 简介:摘要增生性瘢痕是皮肤创面修复过程中出现的增生性病变,涉及成纤维细胞、细胞外基质及细胞因子等诸多因素。增生性瘢痕的防治一直是临床上致力解决的难题,然而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尚无理想的根治手段。皮肤中存在的局部肾-血管紧张系统(renin angiotensin system,RAS)直接参与了创面愈合及增生性瘢痕形成的过程。在创面修复过程中局部RAS激活后,血管紧张Ⅱ(angiotensinogen Ⅱ,Ang Ⅱ)和血管紧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2种主要活性成份表达增加,并通过刺激皮肤中成纤维细胞增殖、影响胶原蛋白代谢、促进皮肤纤维化和血管增生,从而导致增生性瘢痕的形成。该综述着重阐述Ang Ⅱ和ACE分别在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对RAS拮抗剂类药物在增生性瘢痕防治中的潜在应用进行总结。

  • 标签: 增生性瘢痕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血管紧张素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