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也许是受西方情态研究的影响,汉语学界有人认为汉语的同类情态词也都有“可能性”“必然性”梯度上的差别,这种认识无法解释为何汉语同类情态词存在大量的连用现象,而且它们既不是语义上的重复,也没有梯度上的矛盾。本文从维向的角度解释认识情态动词的连用现象。认识情态可细分为四个维向:“单纯标示对命题真值的确信度(一定、应该、可能)”、“凸显命题的程度性结果(得)”、“根据经验判断命题(会)”、“根据变化趋势判断命题(要)”。文章提出“只有维向差异的情态动词才能连用”的假设,根据这条假设,我们预测认识情态动词连用的可能组合。语料库中的连用实际情况,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测。

  • 标签: 认识情态动词 连用 维向 梯度
  • 简介:连用共现有连续连用和间断性连用两种情况.本文选择副词下的两个小类:关联副词和协同副词,从顺向和逆向两个角度分析其连续连用共现情况.本文所选择的关联协同副词都可以顺向连用,但是其中只有26对可以互换位置,实现逆向连用.从语义指向和语用特征等角度简要分析逆向连续连用共现受限制的原因.

  • 标签: 关联副词 协同副词 连续连用 顺向 逆向
  • 简介:固定比喻是熟语的表现形式之一,其同义性因受到其结构特点的制约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选取了"人物外貌"语义场中的约430个固定比喻,并对其同义关系进行分析,归纳了定义固定比喻同义性的标准。分别研究了单义、多义固定比喻同义性的特点及常见问题,提出了应当结合语境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观察固定比喻的同义性。

  • 标签: 固定比喻 同义性 多义性 单义性 语用
  • 简介:本文主要分析了副词“真”“太”与其他副词连用现象的异同。副词“真”与其他副词连用时,习惯位于其他副词之前。“太”与其他副词连用时,更多位于其他副词之后。副词“真”“太”都可以与否定副词“不、没、没有”连用,其中与“不”连用是副词“真”“太”与否定副词连用的高频用法。另外,我们发现,副词“真”“太”可以连用,组成“真+太+中心语”的结构。副词“真”“太”与其他副词连用时的组合顺序反映了人类认知的逻辑顺序对句子表层词语顺序的影响;副词“真”“太”连用的相对位置体现了认知上距离象似性原则对句子表层的影响。

  • 标签: 副词“真” “太”副词连用 认知阐释
  • 简介:本文着重研究如下问题:在求解有关最小值问题时,能否连用“基本不等式”,并具体说明何时可连用,何时不能连用,以及不能连用时的求解策略.

  • 标签: 基本不等式 最小值问题 连用 求解策略
  • 简介:同义换读",是指在文献中字写作A,而实际上读作与A意义相同或相近的B的语言文字现象。东巴文的同义换读丰富多彩,灵活多变,论文按照换读语言单位的大小,将东巴文同义换读分为字词同义换读和语句同义换读两类,予以举例说明。指出同义换读的性质不是词义引申,也不是同音假借,而是一种临时的语用现象。其研究对于认识东巴经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正确解读经书、探索换读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信息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其他民族古文字和普通文字学理论研究也有参考价值。

  • 标签: 东巴文 同义 换读
  • 简介:【知识荟萃】I.同义词辨析1.calm,quiet,silent,stillcalm平静的,沉着的;指无风浪或人的心情不激动。如:

  • 标签: 同义词辨析 反义词 近义词
  • 简介: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中同义语素的构词能力互有差异,其呈现的众多特点中,以日常习用性与其的关系最为突出。本文以现代汉语常用同义复音词中的同义复词作为考察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语料库分析法,从共时描写和历时比较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分析词汇的双音化、词义的概括性、语体选择以及日常习用性等特点对汉语同义语素构词能力的影响。

  • 标签: 同义语素 构词能力 现状考察 历时考察 日常习用性
  • 简介:一、同义词1.“好”的妙用①good,形容词,表示内在好、品格好、总体好;②nice,形容词。表示外表漂亮;③fine,形容词,表示天气好、身体好;④well,作形容词时表示身体好,作副词时表示动作好。

  • 标签: 同义词 反义词 集训 形容词 GOOD WELL
  • 简介:AABB式词是现代汉语常用的一种语言手段,也是古今以来很多作家喜欢使用的一种形式。AABB式具有独特的格式意义,既是一种表达增量的语法手段,也可以表示多种事物或者多种性状,或者多种行为动作的交错反复或者交替出现。而这种形式的连用,不仅是听觉的撞击、视觉的汇集,更是意蕴的多重呈现。《聊斋俚曲集》是清朝初期蒲松龄用山东淄川话写成的作品,其语言形式丰富多彩,具有较高的语言学方面的价值。作者在多处连用了AABB式,不仅是对听觉、视觉的冲击,也在渲氛围、强化人物感情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更有助于人物的神态、性格的描绘。

  • 标签: 聊斋俚曲 AABB式 节奏 意蕴 心理 情态
  • 简介:马来西亚华语是汉语的海外分支,语言架构与汉语大致相同但却有着自身特色.作者以观察语用、搜集语料、面访驻广州马来西亚留学生等方式,对“厉害”“书记”“土豆”三组词语做出客观分析,希望把两国词语异同比较研究引向深入,为汉语国际教育提供帮助.

  • 标签: 马来西亚华语 汉语 同义异形词 调查研究法
  • 简介:本文选取三组不同词性的现代汉语常用同义词,使用国家语委语料库的语料,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探讨三组词的词性、义项和搭配对象.与《现代汉语同义反义词典》的相关条目分析进行比较,指出其在同义词辨析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该词典的修订完善提出相关建议.

  • 标签: 语料库 同义词辨析 《现代汉语同义反义词典》
  • 简介:现代汉语中,同义复合词语素的构词能力有所不同,其能力差异牵涉诸多因素.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通过对汉语动词性同义语素构词能力的共时与历时考察,以“惩、罚”“飞、翔、翱”为例探析汉语动词性同义语素构词能力差异的动因,指出制约汉语动词性同义语素构词能力横向与纵向发展的语体色彩等诸多因素,并认为各语素在语体方面的分化是历时演变而成的.

  • 标签: 同义语素 构词能力 语体色彩
  • 简介:汉语同义词辨析既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时的难点,也是教师教学时的重点.汉语中有一些动词属于A、B、AB类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关于这类词的研究并不多,而且存在很多不足.因此,本文在语料库的基础上,在同义词辨析的框架下对这一类动词中的“迎”“接”“迎接”进行了分析,对比了这三个词在句中位置、词语搭配、语域分布三个方面的异同.做到以小见大,在更加客观的基础上辨析同义词,以期对对外汉语教学有所启示.

  • 标签: 语料库 同素同义 单双音节动词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