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井下微震监测中,各向异性模型用来获取事件位置和给出对介质实际描是十分有用的。在各向异性介质中,因为横波的分裂和奇异点的出现,使得波场的结构变得复杂。我们的研究展示了对强烈各向异性VTI介质利用速度模型校准和双偶极震源进行常规处理和运动学反演的结果。因小走时的拟合差,常用的质量评价标准,不是总正确的,人工加入各向同性介质层以降低拟合差,也可能产生非物理模型,负泊松比,事件位置的位移,

  • 标签: 微震监测 各向异性 定位质量
  • 简介:针对沾化凹陷罗家地区泥页岩进行岩石物理建模,在Backus平均理论中引入粘土矿物压实指数,考虑粘土定向排列引起的各向异性,由Chapman多尺度理论考虑裂缝系统引起的各向异性。根据储层物性特征,以水平缝为主控因素开发基于模型的反演算法,计算裂缝密度和各向异性参数。结果表明,反演的水平裂缝密度与岩心实测的水平渗透率有很好的正相关性,说明裂缝密度可作为渗透率的有效指示参数,同时也表明研究层段泥页岩的裂缝密度与粘土和石英等陆源碎屑含量呈负相关,而与碳酸盐岩含量呈正相关。同时,裂缝的存在使得纵波各向异性大于横波各向异性,裂缝密度与纵波各向异性参数呈明显正相关,而粘土含量与横波各向异性具有明显正相关性。这充分证明了岩石物理建模方法与裂缝反演技术的有效性。更多还原

  • 标签: 页岩 岩石物理 粘土矿物 裂缝 各向异性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文明礼貌是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整个幼儿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在此期间,幼儿会逐渐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但也有可能出现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当出现不文明的行为时,成人该如何帮助幼儿纠正?

  • 标签: 攻击性行为 幼儿 家园共育 道德行为习惯 文明礼貌 文明行为习惯
  • 简介:通过纳米压痕法研究了高熵合金AlCrCuFeNi2两个区域的压痕弹塑性行,分析了载荷下最大压痕深度、弹性回弹量、接触刚度、弹性能和弹性回弹能力等。研究结果表明,区域Ⅰ的弹性模量和回弹量小于区域Ⅱ的弹性模量和回弹量;区域Ⅰ与区域Ⅱ的弹性回弹率基本相同,并随着载荷的增加逐渐下降;区域Ⅰ的弹性能大于区域Ⅱ的弹性能,并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增加;区域Ⅰ弹性回复能力大于区域Ⅱ的弹性回复能力,并且随着载荷的增加逐渐下降;接触刚度S与接触深度hc基本成线性关系。

  • 标签: 高熵合金 纳米压痕 压入响应
  • 简介:摘要独生子女的任性行在生活中、学习中随处可见,令家长和老师感到大伤脑筋。怎么来认识幼儿任性行的形成,以及针对这种现象因材施教地帮助孩子纠正呢?本文用晓知以理、动之以情的感染,借助榜样的力量为实例,了解幼儿,因人而异的措施,家园合作的方法,对纠正幼儿任性行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幼儿任性行为形成和矫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选用aug-cc-pVTZ及aug-cc-pVQZ基组对不同H2-H2位形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外推出了氢分子间各向异性ab-initio作用势。依据实验数据确定出氢分子相互作用的5-体模型,在全局最优算法基础上拟合出了包含电四极矩项、多体极化作用项及三体关联项等在内的氢分子间各向异性作用势。结果验证了拟合势与ab-initio势能曲线几乎重合,两者偏差落在(-1.35K,1.29K)范围内;得出的氢分子第二维里系数与实验结果一致。

  • 标签: 氢分子 各向异性作用势 从头计算
  • 简介:受沉积环境影响,海底地层层理发育,各向异性介质更接近于真实海洋地质条件。对海洋各向异性研究可更好认识海底构造特征,有效地进行海底资源勘查。本文从各向异性麦克斯韦电磁方程出发,根据电磁场的无源特征引入标量位函数;利用电场和磁场的连续性分别向海底深部和海水中延拓,并将延拓后的电磁位函数在海底耦合到发射源上,从而实现海底电场和磁场的递推求解。我们首先探索如何利用海洋电阻率法识别和求解海底电各向异性特征。研究发现海底各向异性可从视电阻率测深曲线和海底视电阻率极性图进行求解。进而,我们通过海底各向异性地层中高阻体(油气藏)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发现海洋电法视电阻率在浅水区对地下高阻薄层有明显的异常反应。相比海洋可控源电磁法,海洋直流电法不受空气波影响,在浅海区油气资源勘查有着较好的优势,而前人大多基于各向同性模型进行研究,本文实现一维海洋直流电阻率法各向异性正演模拟,算法计算精度高,能很好的为二维、三维正演模拟提供理论参考。更多还原

  • 标签: 各向异性 海洋电阻率法 正演模拟 电磁场延拓算法
  • 简介:摘要幼儿任性行,在儿童心理病理学中给诊断为“儿童行为失调综合征”,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上属于非理性意志发展。任性行会影响孩子生活能力的发展,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如果不及早发现并矫正,则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 标签: 任性自我健康发展
  • 简介:针对非均质性较强的碳酸盐岩储层,综合各向异性自相容近似理论与差分等效介质理论建立了一种各向异性岩石物理弹性参数计算模型。通过对碳酸盐岩孔隙结构实验结果分析,提出了碳酸盐岩弹性参数计算的孔隙结构模型。综合使用各向异性等效介质理论与碳酸盐岩孔隙结构模型,给出了碳酸盐岩非均质储层弹性参数计算的实现方法。通过对比灰岩样品测试数据与理论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等效弹性理论模型能够描述碳酸岩盐储层速度与孔隙度变化关系,可作为碳酸盐岩储层地震数据解释的基本依据。

  • 标签: 各向异性 岩石物理 孔隙结构 弹性模量 碳酸盐岩
  • 简介:本文通过笔者亲身经历的一次教学案例,探究了对初中学生攻击性行的正确干预与反思。希望能有利于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 标签: 初中生 攻击性行为 干预 反思
  • 简介:攻击性行是儿童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反社会行为,对儿童的身体、心理以及社会性发展都有显著的不良影响。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幼儿个体内部心理因素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作为人格核心的自我意识系统,尤其是自尊受到了研究者的强烈关注。为了解当前幼儿自尊与攻击性行的特点,探明二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以淮南市5所幼儿园15个班的579名幼儿为研究对象,以《3~9岁儿童自尊问卷》和《幼儿社会行为教师评估问卷》为研究工具,请这15个班的30名教师对本班幼儿的自尊与攻击性行进行问卷评定。结果发现5岁是幼儿自尊和攻击性行发展的转折期,幼儿自尊和攻击性行均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5岁幼儿的自尊水平最高,其次是6岁幼儿,最低的是4岁幼儿,女童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男童;6岁幼儿的攻击性行水平最高,其次是4岁幼儿,最低的是5岁幼儿,男童的攻击性水平显著高于女童;幼儿总体自尊及各个维度与攻击性行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尊中的自我胜任感和重要感对攻击性行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提升幼儿的自尊水平来预防或矫正其攻击性行,为此家长和教师应尊重幼儿,保护幼儿自尊,促进幼儿人格和谐发展;为幼儿创造活动的机会和条件,使其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并提升自我胜任感;通过积极评价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增强其重要感。

  • 标签: 自尊 攻击性行为 自我胜任感 重要感
  • 简介:BIM内容库网站用户的知识分享是丰富建筑工程项目BIM构件资源的关键。激励BIM内容库网站用户分享知识,需首先了解其知识分享行为动机。基于理性行理论构建BIM内容库网站用户知识分享影响因素模型,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BIM内容库网站用户的知识分享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影响分享意愿,态度又取决于BIM内容库网站的激励机制、用户对网站和他人的信任、用户间的互惠关系以及用户的自我价值感,主观规范取决于用户的自我价值感和网站氛围。

  • 标签: BIM内容库网站 理性行为理论 知识分享
  • 简介:摘要文章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观察法、访谈法以及调查分析等方法,结合做教练的体会,对攻击性行进行了相关运动归因,结果显示造成攻击性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队员身体或心理受到挫折以后的失控“行为”。同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教育措施。

  • 标签: 攻击性行为教育措施运动归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吉林省大学生男男同性恋人群性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控性病、艾滋病在该人群传播,保护男男同性恋大学生健康,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滚雪球方法在吉林省高校招募男男同性恋大学生100名,通过自填问卷调查,了解该人群性行特点。结果吉林省大学生男男同性恋人群对HIV/STD知识的知晓率较高,达到95%以上;只有23%的学生在过去一年曾接受过HIV抗体测试;60%的学生表示曾接受过有关预防艾滋病的服务;但该人群无保护性肛交比例较高,达到60%;90%的学生通过网络结识性伴侣,平均性伴数为4人。10%的男男同性恋大学生承认从事过商业性服务。结论多性伴和提供商业性服务是威胁吉林省大学生男男同性恋人群,导致性病、艾滋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加强对该人群的健康教育,为他们提供性病、艾滋病讲座和发放免费的避孕套被认为是有效防控措施。

  • 标签: 吉林省 大学生 男男性行为
  • 简介:在胡塞尔意向性的行为现象学中,意志这种实践意向性行扮演了本质性的角色。随着先验现象学方法的引入和目的论思想的发展,意志与悬搁及先验还原的内在关系也得以凸显,实践意向性行在胡塞尔先验现象学中的地位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并呈现出不断增强的趋向。虽然胡塞尔始终坚持逻辑学和实践学的平行论思想,并在早期呈现出逻辑理性居于主导的态势,但这种平行论在其中后期却倾向于一种实践理性的目的论。对于胡塞尔来说,现象学精神和先验现象学的还原对新人和真正人的塑造,根本说来是作为实践行为被实施的,这是他弗莱堡时期思考的根本问题。实践意向性行理论不仅在其现象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而且对海德格尔的实践哲学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 标签: 意向性行为 意志 先验现象学 先验还原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破坏行为障碍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干预。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收集的9~14岁破坏性行障碍的青少年患者20例心理状态及心理咨询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针对受损的社会功能,根据患者的年龄、主要症状、家长的目标以及可用资源等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经治疗痊愈4例,显效6例,好转7例,无效3例。结论明确破坏性行障碍儿童青少年的情绪认知特点,对临床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许多研究都认为治疗应该是一个结合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社区干预等的一个长期的综合治疗过程。早期预防并及时干预可以防止不良行为发展为更加严重的问题。

  • 标签: 青少年破坏性行为障碍 心理咨询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镇江新区MSM人群HIV感染状况以及性行特征。方法2015年在镇江新区通过“滚雪球”方法共招募145名MSM人群。结果MSM人群HIV阳性检测率为10.3%;知识知晓率为95.9%;93.1%的调查对象最近六个月发生过同性肛交性行,坚持用安全套的比例为44.4%;31.7%的调查对象最近六个月发生异性性行,23.9%从未使用安全套。结论镇江新区MSM人群中HIV感染率较高,无保护性的同性和异性同时存在,HIV存在向普通人群传播的可能性。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对降低精神病患者危险性行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间在我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的具有攻击行为及倾向的精神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0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治疗6个月后,由护理人员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前后患者攻击行为量表调查,统计调查结果;患者出院后,随访一年,统计两组患者危险性行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攻击行为量表显示,在接受护理之前二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各方面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出院后一年内,实验组患者发生的各种危险性行均少于对照组,两项结果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有利于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并能够有效降低危险性行的发生。

  • 标签: 综合护理 精神病患者 降低危险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