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张师勋的《韩国音乐史(增补)》中涉及音乐思想方面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几点,即音乐与“天”、音乐与宗教、音乐与政治、音乐与情感、音乐与美学、音乐与教育、音乐与民族。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韩国古代音乐思想和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密切关系。张师勋认为韩国音乐应该走自己的路,提倡韩国的乡乐创作,否定因袭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的做法,这是正确的。但是历史无法抹除,本文认为应积极地看待中韩关系;而反对西方中心主义也正是中国所要做的。

  • 标签: 韩国音乐 中国音乐 雅乐 正声 玄琴
  • 简介:西双版纳和景栋有着共同的佛教节庆(如泼水节、安居节等)及其他传统节日,傣族和布朗族(泰娄人)等在节日和平时的宗教文化生活中使用着同样用经典傣文书写的贝叶经和课诵经腔、一脉相承的铆钉大鼓、象脚鼓、锥锣和钹等传统乐器,由此形成了诸多共同的文化特质,并因此同属于“傣仂南传佛教亚文化圈”。如今,两个地区虽然为国界和河流所阻隔,成为“最难询访的近邻”,但其佛教文化及其音乐文化的脉络却仍然保持完好,并在当代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新的音乐现象差异及其文化认同问题,值得对之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

  • 标签: 景洪 景栋 泼水节 南传佛教 仪式音乐 文化认同
  • 简介:仪式性旅游开发的视角对充满民族信仰的仪式性节庆体育活动进行研究,认为其仪式的真实性、神圣性契合旅游仪式理论的“阈限体验”.认为从仪式性旅游的角度进行市场开发能够解决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中的创新与固守、动与静的矛盾关系,能够展现出仪式性节庆体育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原生态文化的保护.

  • 标签: 节庆体育 市场化 旅游仪式理论
  • 简介:关于回族古代音乐研究的若干思考可归纳为"三不""三法""三惑"。首先,研究回族音乐的历史应贯彻"三不"原则,而持有广义的回族音乐观,寻找多方线索,认识回族音乐的融合性:其次,将回族音乐的历史发展与回族的历史、中国音乐的历史紧密联系,将回族音乐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伊斯兰传统文化紧密联系,以探讨回族音乐的历史发展与文化格局呈现的"三法"之势,包括减法、加法与不增不减法;最后,历史地看待当代回族音乐存在的"三惑",即在回族音乐的历史发展与文化格局的认识基础上,一定程度地对其做出解释。

  • 标签: 回族音乐 回族古代音乐 回族当代音乐
  • 简介:毛南族作为一个人数较少的民族,绝大多数生活在桂西北大石山区。毛南人自古至今就有与别族通婚的习惯。在男女婚姻的问题上,毛南族有自己独特的怪现象,即青年男女可以自由谈情说爱,但要结婚必须征得父母的同意,由他们请媒人谈判包办。这样,对少部分文明开放的父母亲来说,儿女的婚姻是喜剧,而绝大部分却是悲剧。由此,在毛南族青年男女中就产生了私奔或逃婚的现象,上演着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婚姻故事。作为毛南族青年男女结婚时唱的婚礼歌,从“折棉”到最后的“敬洒”,始终贯穿着喜气洋洋的色彩,歌师们奉命唱的郡是占利祝贺的赞歌。

  • 标签: 婚礼仪式 青年男女 桂西北 大石山区 别族 敬酒歌
  • 简介:"神保祭羊"①仪式是色尔加村的一项山神祭祀活动,主要内容是为了避免一些自然灾害而对村落主要山神进行祭祀,以求得平安与丰收。本文经过田野调查将其整个仪式过程描述出来,以文化相对论的视角试图对该仪式的存在进行解释。

  • 标签: “神保祭羊” 荤祭 自然灾害
  • 简介:皇门趋势顺时开,唯有威仪不可裁。兵马从容如岁月,转天日出又重来。

  • 标签: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诗集
  • 简介:<正>包拯自39岁重登仕途直至64岁病逝,其间仕宦26年,任职多次变化,主要职掌过地方守臣、御史、谏官、三司官、监司官、军政官等。职掌内容涉及地方和京师军政、中央监察、谏诤、财政、军政等。他在宋代的人格特征是清廉刚正,主要表现在直言敢谏、公正严明、关心民众、廉洁自律诸方面,由此赢得朝野人士的普遍尊敬,当时人便敬称他为"包公"。胡适认为民间传说中

  • 标签: 军政官 祭祀仪式 公正严明 守臣 方相氏 人格特征
  • 简介:仪式体验在西方宗教人类学领域指涉了处于宗教仪式活动中的信仰者在其生理、心理、意识等层面的内在感受,作为一个揭示了宗教现象的本质且具有宗教局内观的理论术语,宗教仪式体验一直是西方仪式学研究所不能绕开的核心问题。在此前提下,普遍存在于仪式现象中的音声因与仪式效果同步同向于局内人感官接收的关系,注定了两者间存在的某种联系。借助局内人的自述并结合笔者的田野观察,文章尝试性地以常熟散居道执行的“做七”仪式分析为例,对仪式音声如何作用于局内人的仪式体验及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 标签: 仪式音声 仪式体验 音声接收
  • 简介:五一劳动节到了,丫丫一家要去杭州旅游。不过丫丫爸爸对杭州的路况和景点分布不熟悉,于是他赶紧上网查找道路、累点等资料,忙得不亦乐乎。

  • 标签: 高速公路 古代 五一劳动节 杭州 旅游
  • 简介:<正>男人三妻四妾,女人大字不识,婆媳成天宅斗……一提起古代家庭,妹纸们就会冒出各种"杯具"联想。事实果然如此吗?咱们一起来寻找古代的最美家庭吧!寻找古代的最美家庭,这绝对是挑战人类极限的活儿。有的夫妻恍如神仙眷侣,但开启了兼容"小三儿"的模式。比如著有《浮生六记》的沈复与他老婆陈芸。文艺女青年陈芸是N多屌丝男心中的女神。但她有点儿脑残,死活要给老公纳妾。因为自己相中的"小三儿"人选被土豪截和,

  • 标签: 《浮生六记》 陈芸 沈复 女青年 有夫之妇 藤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梅山教以三元将军和梅山法主为祖师,传承的是傩术与法术,与用于狩猎的梅山巫教没有渊源关系.从师公唱本和传说分析,梅山法主是汉代成仙者梅福,梅山教中的梅山指的是因梅福修道传说而得名的道山.瑶族“游梅山”仪式所游的梅山,是祖师圣地即梅福之道山,而非祖先故地之湘中梅山峒.

  • 标签: 梅山教 梅山法主 游梅山仪式
  • 简介:译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藏族社会与死亡相关的一系列重要仪式活动,包括葬式占卜、清洗及捆缚尸体、亡灵超度,以及尸体处理等仪式。第二部分着重介绍了藏族社会与死亡、灵魂转世相关的一些宗教现象,以及天葬、火葬、水葬、土葬、塔葬等丧葬方式。作者还讲述了从甘托克到康宗、日喀则沿途的宗教文化及其内心感受。

  • 标签: 藏族社会 死亡 丧葬仪式 法事 灵魂
  • 简介:敦煌偏居西域一隅,历史上少数民族林立,民风勇武善骑射,狩猎在古代敦煌民众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对敦煌文献和莫高窟壁画中狩猎材料的释读,可知敦煌狩猎活动从最初的经济目的逐渐演变为游艺活动,带有显著的休闲娱乐色彩,尤其是鹰猎游艺更成为当时敦煌上层社会的身份象征.

  • 标签: 敦煌 狩猎 游艺
  • 简介:一、鹤文化及先唐咏鹤文学鹤属鹤形目。除南美外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鹤类中形态最美丽者为丹顶鹤.外形显著特征为朱顶露眼、雪翅修趾,形貌潇洒、飘逸脱俗,鸣中律、舞应节,古人称之为“仙人之骐骥”;国人对鹤类习惯称呼为“仙鹤”,原型也正是丹顶鹤。从这些美誉中可以看出古人对鹤的喜爱,因此在我国古代文化中随处可见鹤的身影。更由于仙鹤高洁的形象。被人们赋予了极多的内涵,或象征君子,或表达离意,或隐喻神仙,或征兆祥富,形成了十分繁荣的鹤文学。

  • 标签: 古代文化 鹤文化 丹顶鹤 文学 仙鹤 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