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7 个结果
  • 简介:在实地考查基础上列举了柳氏民居从选址、建筑构造、文化、民风等方面"隐"的特色,实证应用分析研究表明,该特色与其先祖柳宗元的悲剧一生及他的"谆谆教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些"隐"的理念对现代人在多方面仍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 标签: 柳宗元 柳氏民居 建筑 选址 文化 民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治疗情况。方法结合文献对我院收治2例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诊治分析。结论腋窝淋巴结活检和免疫组化分析对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治疗以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为主并辅以放疗、化疗、内分泌全身综合性治疗。

  • 标签: 隐匿性乳腺癌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药疹发病机理。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药物可作为抗原,通过口服,注射和其他途径进入机体内刺激网状内皮系统产生抗体(IgE或IgG、IgM)或使淋巴细胞致敏,此为药物反应的致敏阶段,当再次用药,抗原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作用下即可引起变态反应。

  • 标签: 药疹 发病机理
  • 简介:摘要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好发于经产妇的疾病,主要是表现为子宫内膜细胞向子宫肌壁层良性浸润,影响患者正常的生理周期和生育能力。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发病具有年轻化的趋势。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原因较多,发病机制复杂,至今仍未阐释清楚,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所以本文通过整理分析以往的文献,总结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旨在为改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病因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OBC的诊断、治疗和愈后。方法回顾分析吉林市中心医院2005年~2010年共5例OBC临床资料。结果5例均生存且未见复发或转移,其中2例已生存5年以上,5年生存率为4000%(2/5)。结论OBC是临床较为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之一;左侧乳腺多见,比一般原发癌浸润能力强,早期即出现腋窝淋巴结肿大或远处转移;对肿大淋巴结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或切除行组织学检查有助于诊断;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为常用治疗方法。

  • 标签: 隐匿性乳腺癌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化疗及放疗
  • 简介:目的评价CT检查技术对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X綫平片诊断可疑或阴性而临床体格检查怀疑胫骨平台骨折的30例患者均行膝关节CT扫描检查。对全部患者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幷与X线平片相对照。结果可疑骨折的30例患者行CT扫描,25例可见不同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对临床体检可疑而X线平片未能确诊骨折患者的检出率为83.3%.结论CT检查对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和准确性,当临床怀疑骨折而X线平片无法确诊者应进行CT扫描检查。

  • 标签: X线平片 隐匿性骨折 胫骨平台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在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MRI检查膝关节隐匿性骨折4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MRI检查共发现70处隐匿性骨折,术后诊断发现76处,MRI诊断符合率为92.15%,其中45例患者中9例为单发隐匿性骨折,36例为多发隐匿性骨折,主要发生于胫骨、股骨内以及外髁上,骨折形态多呈现网状、线状以及树枝状。MRI表现为T1WI呈现低信号且边界模糊,而T2WI呈现高信号或者线状低信号周围出现高信号,STIR呈现明显的高信号且范围增宽。结论MRI可以准确地显示膝部隐匿骨折的骨折部位以及损伤情况,诊断符合率较高,应作为诊断疑似膝部隐匿性骨折的病例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 隐匿性骨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用于隐匿性高血压临床诊治中的效果。方法本次医学观察选取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之间收治的50例隐匿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同时选择50例血压正常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动态血压监测,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监测结果。结果所有50例观察对象的平均血压水平为(129.2±40.3)mmHg,隐匿性高血压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检测指标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见,动态血压监测应用于隐匿性高血压临床诊治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动态血压 隐匿性高血压 诊治效果
  • 简介:1977年9月,在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逝世一周年之际,画家吴作人为"寄无限缅怀",取毛泽东《采桑子·重阳》词意,创作完成了一幅油画风景画《战地黄花分外香》。这件作品主要以略显横阔的视野取景构图,由近及远依次将向日葵、油菜花、水塘、梯田、水闸以及掩映在丛林中的宝塔、工厂和遥远的群山,收揽于画面的前、中、后景。

  • 标签: 创作动机 吴作人 黄花 隐匿 取景构图 毛泽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有明显胸部外伤史,临床症状明显,但常规X线检查阴性患者行多排螺旋CT扫描,并经过工作站处理后,分析其表现。结果15例患者除一例无骨折外,其余14例均发现骨折,其中,第2肋骨骨折2例,腋段肋骨骨折9例,后肋近胸椎处肋骨骨折2例,膈下肋骨骨折1例。结论多排螺旋CT是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的理想的影像手段,结合MPR以及轴位薄层图像,为临床及鉴定机构提供有价值的诊断和解剖信息。

  • 标签: 多排螺旋CT 隐匿性肋骨骨折 VR MPR 工作站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高频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隐匿型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诊治的隐匿型冠心病患者100例,将其按照诊断方式分为两组,采用高频心电图进行诊断的患者60例,为观察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高频心电图进行诊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结果采取高频心电图诊断的观察组患者的隐匿型冠心病临床诊断敏感度和准确度均显著高于采取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的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两组患者临床诊断的特异度,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频切迹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冠心病进行临床诊断时,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特征,掌握适应证,选取合适的诊断方式,或者是采取联合诊断的方式,才能够切实的提高隐匿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和诊断结果的可靠性。

  • 标签: 高频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隐匿型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通对社区高血压病发病、治疗、控制情况的调查分析,评估高血压病的患病、知晓及控制情况,旨在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减少高血压病的并发症。方法应用现场调查,结合本单位职工体检结果,分析高血压病的发病率、知晓率和控制率,定期随访、督导、健康教育等方式综合干预,分析干预效果。结论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管理和控制,是社区预防心脑血管病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质量控制是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效果的重要措施。

  • 标签: 社区 高血压病综合干预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贲门癌的发病及预防。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对各种致癌因素的有效预防,可最大程度地减少贲门癌的发生。

  • 标签: 贲门癌 发病 预防
  • 简介:摘要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重塑、肺嗜酸性粒细胞炎症及气道神经调控的变化等。有多种细胞因子和细胞、基因等共同参与哮喘的发生。本文主要从炎性介质、基因、肺泡内树突状细胞(DC)、前列腺素D2(PGD2)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等五个方面介绍哮喘的发病机制,为更好地预防与治疗哮喘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哮喘 基因 前列腺素D2(PG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