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2020年新冠肺炎传播迅速,病情进展快,留观患者常情绪不稳定,心理压力大,恐惧、焦虑情绪普遍存在。此次疫情期间我院感染科通过必要的心理干预措施,保障了患者较好的心理状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发热门诊患者开展舒适护理,分析其应用效果。 方法 囊括近期( 2020 年 2 月 ~2020 年 3 月 )本院发热门诊接诊的发热患者 2000 例 ,对其开展舒适护理,分析其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 结果 在舒适护理实施后,患者的 SDS 、 SAS 评分相较于护理措施实施前显著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对发热门诊患者开展舒适护理,可有效稳定其心理情绪,有利于各项检查、治疗工作的顺利实施。

  • 标签: 发热门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舒适护理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发热是术后最常见的症状,约72%的病人体温超过37℃,41% 高于38℃。术后发热一般不一定表示伴发感染。非感染性发热通常比感染性发热来得早(分别平均在术后1.4和2.7日 ) 。本文介绍了外科手术后患者发热的甄别。

  • 标签: 外科手术 患者发热 甄别
  • 简介:[摘要]新冠疫情期间,经发热门诊排查后,我科共收治发热病人8例,其中重症1例,经过精心治疗,最终患者均康复出院,未出现交叉感染。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 发热 隔离 护理 疫情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根据我院最近一年收治的 60例术后出现发热现象的创伤骨科患者病历资料,对发热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经验性总结归纳。结果显示,手术切口引起的感染热,手术输血产生的反应热,服药引起的药物热,术前禁食水导致的脱水热为主要的发热类型和原因。其中尤以留置导尿管和切口引流管以及便秘引起的发热最为常见。针对性采取避免术后便秘、改善切口引流和导尿管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创伤骨科病人术后发热

  • 标签: 创伤骨科 术后发热 现象分析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 FUO)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FUO病因分布规律,以指导临床诊疗。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二集团军医院住院且符合FUO诊断标准的187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最终诊断将其分别归入感染性疾病组、结缔组织病组、肿瘤性疾病组、其他疾病组和未明确病因性疾病组,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热程FUO患者病因分布的差异。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187例FUO患者中,155例(82.9%)明确诊断,以感染性疾病为病因的患者为107例(57.2%),结缔组织病组为23例(12.3%),肿瘤性疾病组为15例(8.0%),其他疾病组为10例(5.3%),未明确病因性疾病组为32例(17.1%)。包含50余种疾病,位居前6位的疾病依次为布鲁菌病(20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2例,其中肺外结核8例)、尿路感染(9例)、败血症(8例)、成人斯蒂尔病(6例)、淋巴瘤(6例)。不同性别、年龄、热程FUO患者的病因分布存在差异。不同性别患者均以感染性疾病相关FUO为主;在肿瘤性疾病中,男10例,女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6,P=0.046)。感染性疾病相关FUO在各年龄段的发病率均占首位;结缔组织病好发于壮年组[6.4%(12/187)]及中年组[4.3%(8/187)],肿瘤性疾病好发于老年组[3.7%(7/187)];不同年龄组在FUO病因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27,P=0.024)。感染性疾病相关FUO患者的热程多<1个月,3个月以上热程患者多为非感染性疾病,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疾病患者间的热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93,P<0.01)。结论感染性疾病是诱发FUO的主要因素,其中布鲁菌病为感染性疾病中的首要病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为第2位病因,且以肺外结核为主。不同性别、年龄和疾病热程的FUO患者病因分布存在差异,应综合分析患者的诱发因素,制订符合患者疾病特征的诊疗计划。

  • 标签: 不明原因发热 感染性疾病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敷贴治疗社区肺部感染发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社区肺部感染发热患者120例,按照抽签的方式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常规组60例接受常规对症治疗(抗感染、补液、化痰、止咳等);观察组60例加用穴位敷贴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BC、NEUT%、血清CRP水平变化以及各时段患者体温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WBC、NEUT%、血清CRP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穴位敷贴 社区 肺部感染 发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发热患者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指导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接诊发热患者47例及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30例,共77例纳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临床研究。经采集两组血样后行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后,比较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组间、组内差异性。结果:(1)血细胞形态异常检出率:发热患者各类血细胞形态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血细胞形态学指标差异性:随患者发热程度升高,其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中MCHC、Hct、MCV及RDW-SD数据均呈上升趋势增长,且平均检测数值均高于健康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后,可在明确发热患者血细胞形态异常情况及相关指标后,对其发热病因予以大致评估,提升发热治疗针对性,提升临床用药合理性。

  • 标签: 发热 临床意义 血细胞形态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对门诊发热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我院门诊接收的108例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人性化护理。观察护理前后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更理想(P<0.05)。结论:门诊发热患者就医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有积极意义。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门诊患者 发热 心理状态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口腔颌面肿瘤根治同期修复重建患者发热率、疾病分布、发热程度及发热相关因素,为口腔颌面肿瘤根治同期修复重建患者开展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8年1-12月153例行口腔颌面肿瘤根治同期修复重建患者的资料,按照有无发热分为发热组97例和无发热组56例,分析其发热影响因素。结果153例患者中有97例占63.40%术后出现发热症状,以中度发热为主,牙龈癌和口咽癌患者术后发热发生率最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在术后血清白蛋白最低值、气管切开、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7.74、7.48、8.58,P<0.01或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感染、气管切开是口腔颌面肿瘤修复重建患者术后发热的独立影响因素(OR值为4.74、2.47,P<0.05)。结论口腔颌面肿瘤根治同期修复重建患者术后较易出现发热,重点关注气管切开患者及感染患者,加强气管切开护理,积极预防感染,减少术后发热率,使口腔颌面肿瘤根治同期修复重建患者平稳渡过围手术期。

  • 标签: 口腔 肿瘤 发热 影响因素分析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发热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的全部病例均来自 本 院 2019 年 1 月 ~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发热患者 ,共计 84 例,随机将其分为 每组各有 42 例患者的 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为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的为 干预组。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定。 结果 在 SAS 及 SDS 等不良情绪 评分 方面,干预组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 显著性 ( P < 0.05 )。 在护理满意度方面, 干预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 96.55%VS81.03% ),差异具有 显著性 ( P < 0.05 )。 结论 发热患者实施 心理干预的效果满意, 患者不良情绪 明显改善 ,护理满意度 明显升高 ,临床上 值得 进行广泛推广及应用 。

  • 标签: [ ] 心理护理 发热 心理应激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在发热门诊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发热门诊收治的 166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83),一组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展开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研究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指标优于对照, P<0.05,且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在发热门诊患者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提升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患者发热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 发热门诊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发热病人病因诊断时使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意义。方法 在 2018.5-2019.5期间选出 6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再从 2019.6-2020.6期间选出发热患者 63例进行研究,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均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然后比较各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白细胞、异常细胞等细胞阳性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 MCH、 MCV、 Hct、 MCHC等检验结果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 RDW-SD检验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使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对发热病人进行病因诊断能获得可靠依据,利于后续治疗,值得应用。

  • 标签: 发热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病因诊断
  • 简介:摘要: 组合电器 (UIS)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各电压等级中,以其优异的可靠性、安全性、免维护性而备受青睐,但在生产和安装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缺陷,一旦 GIS 发生事故就将对系统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及时发现 GIS 设备潜伏性缺陷并尽快处理是避免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本文对一起 GIS 本体发热进行研究,并最终给出发热机理及处理方案。

  • 标签: 组合电器 罐体发热 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