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成簇癫痫发作是癫痫患者尤其是耐药性癫痫患者中常见的临床现象,与患者平常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发作类型等不同,其发作后精神障碍、癫痫持续状态和病死率较一般癫痫发作高,严重影响癫痫患者及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目前关于成簇癫痫发作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尚不明确。本文以“seizure cluster”“acute repitetive seizures”及“成簇癫痫发作”作为关键词,检索“Pubmed”“万方医学”及“中国知网”数据库1990—2019年的相关文献,对目前关于成簇发作的定义、患病率、危险因素、癫痫灶定位、潜在机制及目前的治疗意见等做一综述,以期医护人员更清晰地认识及科学地处理成簇癫痫发作,降低成簇癫痫发作患者癫痫持续状态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护理人员的整体生活质量。

  • 标签: 成簇癫痫发作 急性反复性癫痫发作 癫痫持续状态 癫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发作期的脑电、心率特征及临床特点对婴幼儿屏气发作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对2016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确诊屏气发作的14例婴幼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儿脑电图检查中共监测到16次屏气发作,3次为轻度(不伴意识丧失),发作期脑电为慢-慢模式,分别持续约(23.3±5.8) s和(16.7±5.8) s。13次为重度(伴意识丧失),意识恢复时间为(16.7±12.3) s,12次发作期脑电为慢-平-慢模式,分别持续约(26.4±8.5) s、(8.0±5.1) s和(84.6±46.6) s;第2个慢波期一般为前头部突出广泛性低频段δ慢波节律开始,持续(6.7±1.5) s后演变为弥漫性慢波活动。16次屏气发作中患儿口唇发绀出现在第1个慢波期,意识丧失多出现在平期。短暂心动过缓7次出现在第2个慢波期,4次出现在第1个慢波期,2次出现在平期。结论婴幼儿轻度屏气发作脑电模式为慢-慢模式,重度多为慢-平-慢模式;第1个慢波期慢波常快速演变,意识丧失多出现在平期,意识恢复时间与平期长短密切相关;重度第2个慢波期多为额极突出广泛性低频δ节律开始,屏气发作常伴短暂心动过缓。

  • 标签: 屏气发作 发作期脑电图 心动过缓 婴幼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秦晓筱 杨华俊 王越 刘丽萍 王群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1年第02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 10007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 100070;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0007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 100070;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00070;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 100069
  • 简介:摘要连续脑电图监测是一种可实时监测重症患者脑功能变化和亚临床癫痫发作情况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神经重症病房中。在所有监测到的异常脑电图波形中,发作期-发作间期连续体不属于明确的发作期或发作间期波形但同样存在可能的发作性特征及癫痫发作的风险,其中单侧放电、频率大于2 Hz及叠加其他波形成分的异常波形可能导致癫痫发作的风险更高。然而,目前针对该异常脑电现象的研究在许多方面仍未取得一致的结论,尤其在临床治疗流程上尚无指南可循。文中将全面、系统地梳理此类波形的临床特点及可能导致癫痫发作的高风险特征,为临床及时干预、提早应对并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 标签: 脑电描记术 重症监护病房 发作期‑发作间期连续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目前在临床部分患者中观察到其发作具有节律性,但在具体形式及机制方面尚未达成共识。文中综述了关于偏头痛生物节律(昼夜节律与季节节律)的研究进展,分别从发作节律时间分布、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及产生节律性的机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掌握偏头痛患者发作规律、寻找个性化预防治疗时间、提高治疗的有效性与依从性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偏头痛 昼夜节律 季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发作儿童哮喘采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和异丙托溴铵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 2018 年 1 月—2020 年 3 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发作哮喘患儿中选择 100 例作为试验对象,按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成两组,对照组(n=50)用布地奈德 + 特布他林治疗,治疗组(n=50)在对照组治疗前提下加用异丙托溴铵。对比两组整体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心率与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免疫功能指标好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 急性发作哮喘患儿联合采用布地奈德、布特他林及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效果同样非常明显,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各指标也明显得到改善。

  • 标签: 儿童哮喘 急性发作 雾化吸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