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自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北京话旁称代词系统在句法、语义上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发展变化,这种发展变化在三个时期的三部典型的北京话文献《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正红旗下》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就旁称代词系统而言,历时嬗变的发生轨迹是:由18世纪中叶的“别人、人家、别人家、他人、旁人”阵容切换到了19世纪中叶的“人家、别人、他人、旁人”阵容,并最终切换到了20纪中叶的“别人、人家”阵容,期间的此消彼长、删汰整合昭然。就旁称代词个体而言,历时嬗变的发生轨迹是:1.“别人”由18世纪的炙热到19世纪的没落,再到20世纪的重新走强;2.“人家”由18世纪的初露锋芒到19世纪的首度大大超越“别人”而一枝独秀,再到20世纪与“别人”的平分天下;3.“他人”这个曾经在相当长的时段内的旁称代词家族的宠儿由18世纪的颓势已现到19世纪的英雄末路,直至20世纪的难觅踪影;4.不温不火一路走来的“旁人”由18世纪的衰落到19世纪的走向没落,直至20世纪的淡出我们的视线;5.产生于元代的“别人家”由18世纪的衰弱到19世纪的没落,直至20世纪的只留存在部分方言中而在北京话中彻底消亡。

  • 标签: 北京话 旁称代词 句法 语义 演变
  • 简介:自1750年前后到1950年前后的这200年中,北京话第一人称代词系统呈现出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在《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正红旗下》这三部代表性文献中得到充分的反映:《红楼梦》的第一人称代词系统有“我”、“我们”、“我等”、“咱”、“咱们”、“俺”、“俺们”、“奴”、“人家”、“侬”、“吾”、“余”、“予”、“朕”等14个成员,《儿女英雄传》的第一人称代词系统则有“我”、“我们”、“我等”、“咱”、“咱们”、“俺”、“俺们”、“人家”、“侬”、“我侬”、“某”、“吾”、“吾们”、“朕”、“身”、“敝”、“仆”、“余”、“予”等19个成员,而《正红旗下》的第一人称代词系统中却只有“我”、“我们”、“咱们”等3个成员.除了“吾”、“朕”、“身”、“敝”、“仆”、“余”、“予”等是对古代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的沿用之外,其他则反映了近代汉语新产生的第一人称代词的此消彼长.当然,较之这种系统的演变更为细腻深刻因而也更需要关注的是第一人称代词系统中的一些重要个体在句法、语义、语用层面的发展演变.

  • 标签: 近代汉语 北京话 第一人称代词 句法、语义和语用 历时嬗变
  • 作者: 顾展文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8-01-11
  • 出处:《世界文艺》 2008年第1期
  • 机构:储宏宝在解放前是新市最大的宏泰纱厂老板,在家乡还有大量田地出租,拥有万贯家产。他年过半百,身后只有一个独子储方,在新市中学高三年级读书。储妻是位贤妻良母,但自从储宏宝娶了一位年轻美貌的交际花为妾后,妻妾同住一个大院,常为家庭财产不断吵闹。几年过去,储妻未生一男半女,从此储宏宝将一切希望寄托在儿子储方身上。储方在校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特别喜爱文学,深受鲁迅、茅盾、巴金等名著的思想影响,他不喜爱父亲的万贯家产,更由于父亲纳妾造成对母亲的严重伤害,对父亲十分不满。1948年春,储方与几位同班同学通过地下党关系,秘密投奔解放区参加革命。当储宏宝夫妇得知儿子去解放区的消息后,犹如晴天霹雳击中要害,顿感天昏地黑,觉得一切都完了,因为革命随时随地有牺牲生命的可能,那么这份庞大的家业谁来继承呢?储方一去杳无音讯,使他们日夜忧急如焚。1949年春新市解放,意想不到的是储方随军南下,就在新市军管会工作。一天,储方回家看望了父母,因有任务在身,不能久留,连一顿饭也来不及吃。储宏宝夫妇这次与儿子见面,看到他英俊成熟,欢天喜地,心里一块石头落下了。建国后各方面工作逐步走上轨道,储方分配在市文化局工作,先任科长,后升为副局长。储宏宝在土改中评为资本家兼地主,土地全部分给了农民。在对私改造中工厂变为公私合营,他作为私方代表,共同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并当上了新市政协委员。储宏宝的家产虽然大部分变成公有,但看到儿子有了辉煌前程,自己有了政治地位,从一个剥削者变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没有评上地主,使他产生一种幸运感,又看到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突然感悟到儿子背叛家庭投身革命,完全正确,非常佩服儿子的选择。可是好景不长,1957年储方被打成右派,并定为极右分子,被送往偏远的一个农场劳动改造,妻子和一个刚满月的儿子就随储宏宝夫妇生活。不久,储宏宝的政协委员被免去。经过“大跃进”、“文革”的“洗礼”,储家的家产已所剩无几,过着与普通群众一样的低水平生活。“文革”初期储宏宝常被造反派拉出去批斗,备受精神折磨,后来因病而幸免。此时储宏宝推翻了自己原先的理念,觉得儿子当初的背叛完全是错误的,以至父子均尝到苦果。后来储宏宝病重去世。一年后储妾在一次车祸中丧生。储方到了劳改农场后,开始满腔怒火,后来逐渐平静,转入理性思考。他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公开课讲完,我长长舒了一口气。我心理素质一直不太好。初中的我是学校的尖子,市重点高中的推荐生,中考发挥却严重失常。语文考下来,我嚎啕大哭,大脑中一片空自,死活不愿再考下一门了,妈妈吓得没法,找了好几位老师安慰劝说我,最后虽然去了,但因为没有从失误的后悔和考试的紧张中解放出来,最终还是名落孙山了。

  • 标签: 嬗变 心理素质 重点高中 公开课 学校 初中
  • 简介:<正>一咸鱼翻身,谈何容易,这一关怕是过不去了。老金仰天长叹一口气。自从新来的领导找他谈过后,老金就开始接连失眠。你不仁,休怪我不义。这句话自心底一冒上来,他就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寒噤,随即耳旁又响起了他父亲苍老的声音:别拿

  • 标签: 咸鱼翻身 在乡下 高中同学 父子俩 跑出去 摇摇头
  • 简介:每天清晨,在天安门广场,都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伴随着国歌乐曲,鲜艳的五星红旗与日同升,历时2分零7秒.这恰好是整个太阳从地平线"诞生"的时间.在这个"巧合"的背后,有着一番故事……原国旗班的战士每天记录日出和日落的时

  • 标签: 太阳直径 地平线 国旗 地球自转 天文台 时刻表
  • 简介:现代汉语中,"‘X’+之际"格式的主要用法是表达时点,这一用法是由"‘X’+之际"的空间用法引申而来,大约在春秋时期"‘X’+之际"就已经发展出时间用法。"际"的逐级引申,带动了整个格式的发展,在古代汉语中"际"可以单独使用表达时点,现代汉语中"之际"不可分离。

  • 标签: 之际 时点 空间
  • 简介:摘要葫芦是我国栽培历史最悠久的植物之一,在古代用途十分广泛。葫芦最早记载于《诗经》,被称为“瓠”“匏”和“壶”。最初这三者均指代葫芦,后世根据葫芦的不同形状、种类将这三种名称进行细化,并且衍生出“壶卢”、“壶芦”、“蒲卢”等名称。到了现代,各方言对于葫芦也有着不同的异名。本文从古代名称演变和现代方言异名两个方面来简述“葫芦”名称的历时演变。

  • 标签: 葫芦
  • 简介:<正>我们从歙县各个地点方言的语音差异中发现,在共时的发展演变中,它们具有明显的历时特征。这些历时特征为我们正确地认识徽州方言中典型而又复杂的语音现象,指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一歙县方言在共时演变中在语音上所表现出的历时特征是很丰富的。这里仅就五个比较典型的语音现象进行分析。

  • 标签: 徽州方言 阳声韵 发展演变 韵母 声母 历史阶段
  • 简介:时间副词“即将”是由单音节副词“即”和“将”并列联合使用而来,作为副词首次并列连用出现是在战国时期,成词在唐代,宋代发展成熟,但是之后用例并不多,而是到了现代才大量出现。“即将”表示在某一参照时间下,某动作或情况在短时间后将要发生,具有短时性和客观性,主要用于书面表达。“即将”的成词与语义和句法位置、韵律及双音化以及高频使用有着很大的关系。

  • 标签: “即” “将” “即将” 历时发展 动因
  • 简介:文章对古琴美学进行历时性的梳理,指出它发展的起点和动力是自娱性的功能论.正是在这种功能论的驱动下,先后产生了本体论、审美论和演奏论,形成古琴美学的几大重要板块,然后在徐上瀛那里得到综合性的表述.最后还探讨了如何使古琴美学走向现代的问题,提出在发展娱人性功能论的基础上确立以表现论为主题的思路,并尝试性地拟出8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标签: 古琴 美学 历史 功能论 本体论 审美论
  • 简介:汉字假借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性质、历史地位、产生原因、使用状况、对汉字系统的影响都很不相同,有必要进行历时考察。先秦汉字假借的实质标示了汉字表音化的运动方向;东汉以后假借衰落,形讹字、类化字必须与文字假借严格分开;唐代民间手头字中的文字假借是真正意义的写别字,与先秦假借性质不同。进行假借性质的历时考察,有利于科学理清汉字发展的趋势、准确判定汉字的性质、科学展示汉字发展的历史,帮助典籍的阅读和理解,并为现代汉字简化、文字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汉字假借 历时考察 汉字性质 汉字史
  • 简介:从共时层面看,“整整”除了搭配整数之外,还可以搭配有零头的成分;根据其实际的句法功能,“整整”应该界定为形容词。从历时层面看,“整整”的词汇化及词义的形成和“整”的词义演变是分不开的,“整整”是由“整”重叠使用发展而来的。

  • 标签: 整整 词性 词汇化
  • 简介:词义演变基本按照扩大、缩小和转移发展。"危"其义项的发展、演变对于古代汉语词义研究与探索有着重要意义。文章把"危"字词义演变的历时层分为五个时期,运用历时语言学的研究手段,根据各种古代文学史料和古文字考据成果和"危"字词义从先秦至元明清时期在不同史料文献中使用频率来研究"危"字词义在各朝代的演变过程和引申义项。

  • 标签: 词义演变 危字词义 危险 正直 引申义
  • 简介:跪拜礼是中国传统礼仪的重要部分,但是在民国时期移风易俗的潮流中,跪拜礼逐渐被握手、鞠躬等西方礼仪所替代,同时变化的还有访客待客、宴会舞会、红白喜事等礼仪习俗。不过,这种变革并非是完全西化,而经常是中西礼仪的混合。如曾经备受关注的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婚礼,就分为“西式(基督教式)婚礼”与“中国式婚礼”两个部分;而新文化运动主将胡适母亲的丧礼,也是在新旧礼俗的折中下完成的。

  • 标签: 传统礼仪 嬗变 近代 新文化运动 移风易俗 民国时期
  • 简介:6月下旬,剑南春向西北经销商通报了酒厂地震灾情,并听取了各地经销商意见,经销商中也包括西安佳福商贸有限公司经理朱小霞。而在此之前的两天,剑南春新推出的老号绵竹大曲刚刚运抵西安,朱小霞正忙着做市场论证工作;与此同时,在河南市场,定价20元的46度窖藏绵竹大曲在郑州展开铺市。

  • 标签: 绵竹大曲 嬗变 经销商 地震灾情 论证工作 剑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