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长期以来,护理的安全管理和教育往往着重强调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但我认为,仅仅这样还不够,我们不仅需要强化“安全意识”,而且还应该强化“危险意识”。

  • 标签: 护理安全 危险意识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危险水平评估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2月收治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分析,选取老年心脑血管患者120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住院的青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老年患者的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和危险水平。结果通过分析发现,患者年龄在45岁以上,高血压,血糖升高等是导致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根据Framingham积分方法,老年患者的危险因素在年龄方面的发病率为100%。实验组患者的HDL-C和LDL-C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心脑血管危险水平分为高危、中危、低危三个类型,实验组患者的高危率为51.67%,中危率为12.5%,低危率为35.83%,对照组高危率为31.68%,中危率为13.33%,低危率为55%,实验组患者的高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低危率无差异,对照组低危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具有相互作用的效果,相关的危险因素可分为难以改变因素和可以改变因素,改变生活方式或采取有效药物治疗能够对抑制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危险水平 评估效果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人心脑血管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关防治策略。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120例老年患者的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对其10年内发病的危险性进行评估。结果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流行分析中老年组以年龄>45岁(100%)、高血压(54.8%)、血糖升高(27.9.0%)3项的患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老年组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集聚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10年危险水平评估中,老年组在低危和高危水平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危险因素分析和危险水平评估,可采取相应防治策略,对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对社区居民卒中危险因素知识水平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选择连云港市某社区203例居民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观察组予健康宣教,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两组居民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进行卒中危险因素知识水平调查。结果干预前,两组居民卒中险因素知识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居民的卒中危险因素知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健康宣教能提高社区居民卒中危险因素的知识水平

  • 标签: 健康宣教 社区居民 卒中危险因素 知识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燃煤电厂典型岗位群体噪声暴露水平,探索建立噪声暴露岗位危险度评估方法。方法于2020年4月,选择11家燃煤电厂295名典型岗位劳动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典型岗位群体噪声暴露剂量以及不同暴露剂量下的暴露群体比例,结合剂量-反应关系进行危险度评估。结果燃煤电厂典型岗位噪声暴露水平为(84.24±4.10)dB(A),超标率为44.07%(130/295),各岗位噪声超标率最高为脱硫巡检工(51.52%),其次为汽机巡检工(47.92%)和皮带巡检工(46.32%)。以30年为例,燃煤电厂噪声暴露岗位职业性噪声聋发病率为12.30%,发病率最高的岗位为皮带巡检工(13.21%),其他依次为汽机巡检工(12.97%)、脱硫巡检工(12.42%)、锅炉巡检工(11.59%)和化学水巡检工(6.89%)。结论燃煤电厂噪声暴露危险度较高,建议采取综合控制措施,有效降低噪声聋的发病风险。

  • 标签: 发电厂 噪声 群体暴露水平 危险度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水平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测定39例高血压患者、27例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和对照组20例健康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47.1±12.9)>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24.3±9.4)>健康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6.7±6.3)。高血压合并脑卒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是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重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有关联性。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高血压 脑卒中
  • 简介: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一论断,对于我们增强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党的建设 科学化水平 危险 改革创新精神 胡锦涛同志 居安思危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产后血压水平恢复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于医院分娩的82例妊高征产妇为研究对象,统计产妇产后42天的血压水平恢复情况,并统计相关资料,先行单因素分析,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妊高征产妇产后血压水平未恢复正常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产后42天,82例妊高征产妇中有69例(84.15%)血压恢复正常,13例(15.85%)血压未恢复正常。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BMI)、高血压家族史、睡眠障碍、负性情绪与妊高征产妇产后血压水平未恢复有关(P<0.05);经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BMI较高、有高血压家族史、有睡眠障碍及负性情绪是妊高征产妇产后血压未恢复正常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妊高征产妇产后血压未恢复正常与年龄≥35岁、BMI较高、有高血压家族史、有睡眠障碍及负性情绪等有关。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 危险因素 睡眠障碍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脂质水平变化与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初治SLE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血清脂质水平变化,并分析危险因素。结果34例初治SLE血脂异常,治疗后6、12个月,患者TC、TG、LD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DL明显提高(P<0.05);HDL异常的危险因素有IgG>16g/L、SLEDAI≥5分、抗SSA抗体阳性,LDL异常危险因素有IgG>16g/L、抗U1RNP抗体阳性,TG异常危险因素有ESR>20mm/h、抗Sm抗体阳性、SLICC≥1分、蛋白尿阳性。结论多数初治SLE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脂代谢紊乱,治疗后可明显改善血脂水平;影响血脂异常的因素较多,医师应做好防治措施,消除危险因素,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清脂质 危险因素
  • 简介:骄傲之心碰上奉承之嘴,那是非常危险的。

  • 标签: 危险 骄傲 是非
  • 简介:小蚂蚁妮娜刚刚躲过了什么危险呢?你想知道吗?那就赶快根据数字所代表的颜色,认真地在图上标注了数字的区域中涂上相应的颜色吧。

  • 标签: 初等教育 智力游戏 课外阅读 小学生
  • 简介:目的:调查我军飞行人员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的关系。方法选取全军飞行人员年度体检资料,分析比较各血压分组的血压、血脂、血尿酸、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高血压及高脂血症患病率等指标。结果①1171名中资料完整有效者1135名。分为正常血压组386名,年龄(33.4&#177;7.6)岁;正常高值血压组704名,年龄(35.0±8.3)岁;高血压组45名,年龄(44.6±7.3)岁;②飞行人员吸烟率为45.9%,超重肥胖率为58.5%,腹型肥胖率为25.9%,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3.97%、22.38%、25.99%、1.23%和17.71%;③各组间年龄、腰围和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高血压组腹型肥胖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和正常高值血压组(P<0.01,P<0.05),高血压组和正常高值血压组的BMI水平、超重肥胖率和吸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④具有1个或1个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占80.65%,各血压分组间心血管危险因素聚焦情况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结论我军飞行人员心血管危险因素存在率高,应加强对可控危险因素的干预。

  • 标签: 航空医学 飞行人员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SAP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对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间四川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SAP患者,按是否并发感染分为感染组(90例)和未感染组(60例),分析感染灶的病原菌属、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血炎症因子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90例SAP并发感染患者共检出105株病原菌,其中74株(70.5%)革兰阴性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27株(25.7%)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3.8%)真菌。胆源性病因、全肠外营养时间≥1周、APACHEⅡ评分≥11分、外科干预以及呼吸道机械通气均是SAP并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发病24 h,感染组患者血IL-4为(59.1±6.2)ng/L、IL-6为(134.1±12.2)ng/L、IL-10为(146.4±13.2)ng/L、TNF-ɑ为(76.3±5.2)ng/L,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发病30 d,感染组患者血IL-4为(33.6±5.8)ng/L、IL-6为(49.2±6.8)ng/L、IL-10为(80.7±8.8)ng/L、TNF-ɑ为(28.7±5.5)ng/L,均显著低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发病24 h,感染组CD4+T淋巴细胞占比显著高于未感染组[(45.3±5.5)%比(32.3±5.2)%],CD8+T淋巴细胞占比显著低于未感染组[(20.6±4.2)%比(29.7±4.8)%];发病30 d,感染组CD4+T淋巴细胞占比显著低于未感染组[(21.6±3.7)%比(40.2±2.5)% ],CD8+T淋巴细胞占比显著高于未感染组[(48.4±4.1)%比(32.8±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SAP并发感染的菌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胆源性病因、全肠外营养时间过长、外科干预、呼吸机械通气均是SAP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SAP感染可产生过度炎症反应,导致患者免疫细胞损伤,在临床治疗时应予重视。

  • 标签: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 感染 T淋巴细胞亚群 病原菌 炎症因子
  • 简介:本文以调研上海市危险驾驶罪司法裁判情况为基础,以截至十月全市法院审结危险驾驶罪219件案件为素材,分析司法现状,总结、归纳危险驾驶罪案件的具体特点,重点剖析目前执法、司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以期能够降低危险驾驶罪施行中的不足,促使危险驾驶罪正常发展。

  • 标签: 危险驾驶罪 机动车 量刑平衡
  • 简介:<正>"随着社会生活的复杂化、科学化、技术化,对于个人而言,社会就像一个巨大的黑匣子,不可能进行主体性的控制。人们的生活主要依赖脆弱的技术手段,与此同时,个人行为所具有的潜在危险也飞跃性地增大,人们不知瞬间会发生何种灾难。"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首次提出作为现代社会核心概念的"风险社会"概念。它是指西方工业国家在经济、社会、技术和医疗结构高速改进过程中,社会机体对混乱的抵抗力完全丧失的一种社会状况。在现代化进程中,生产力的指数式

  • 标签: 危险犯 既遂 行为犯 实害犯 放火罪 刑法分则
  • 简介: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风险社会的到来,危险犯在刑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因此,明确危险犯之危险状态的判断标准,既是司法实务中裁判危险犯是否成罪的关键,也是对危险犯理论相关争议进行廓清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需要在明确危险犯中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危险状态判断的各家学说进行评析,进而提出危险状态评判的实质、时点和标准,并对具体危险犯和抽象危险犯中危险状态的判断提出基于中国立场的合理化建议。

  • 标签: 危险犯 危险状态 判断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HD住院者不同胰岛素(INS)抵抗水平下多种危险因素的分布特点。方法选择我院CHD住院者166例,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将分成四组。A组HOMA-IR≤1.53(n=36);B组1.53<HOMA-IR≤3.46(n=30);C组3.46<HOMA-IR≤5.13(n=36);D组HOMA-IR≥5.14(n=64)。运用稳定模型评估不同INS抵抗水平对CHD多种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结果C、D组腰围、FBG、2hPBG、LDL-C均高于A、B组;D组INS均高于A、B组,B、C组INS、LDL-C均高于A组;D组体质量、TC高于A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多因素分析可知,BMI、WHR、FBG、INS、TC、HDL-C均是HOMA-IR的影响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重、腰围、FBG、2hPBG、INS、TC、HDL-C的上升均为CHD合并INS抵抗住院患者的分布特点。

  • 标签: 冠心病 胰岛素抵抗 危险因素 分布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双亲均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青年血浆E-选择素(Es)、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的含量,探讨它们在原发性高血压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与遗传的相关性,为筛检高血压病高危人群、一级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父母均患高血压病的26~40岁健康青年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父母心血管风险将研究对象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和极高危组,每组各30例。选择否认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的健康青年3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集受试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分别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放射免疫法、硝酸还原比色法测定血浆中Es、CGRP和NO的含量。结果4个危险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浆中Es、CGRP的水平均升高,NO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不同级别危险组之间血浆Es、CGRP、NO含量差异有显著意义,Es、CGRP随双亲危险度增加而增高,NO水平随双亲危险度增加而降低,P<0.05。结论双亲均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青年,即使血压正常,其血浆中的Es、CGRP、NO水平已经发生明显变化,属于高血压高危人群,且这些变化可能是高血压高危人群的血压能够维持在正常水平的部分因素,并与遗传、双亲危险度有关。

  • 标签: E-选择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一氧化氮 遗传易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