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全固态锂电池发展过程中,固态电解质是其中的关键材料,应用固态电解质能够有效解决常规锂电池安全问题。本文对固态电解质中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以及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分别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全固态锂电池 固态电解质 研究
  • 简介:摘要:固态压铸技术是指铝合金从液体到固体(固液两相区)温度下降时的凝固过程,铝合金的显微结构是一种通过施加一定的外部影响而被球形固相包围的结构。在此温度范围内,铝合金经轻微外力挤压后,可具有固定形状,如固体或轻度流动体,在此状态下,铝合金可用于压铸。在此基础上,下文阐述了压铸铝合金固态装配支架的应用,以供参考。

  • 标签: 半固态压铸铝合金 悬置支架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为分析如何进一步利用超声振动制备固态浆料以及流变压铸成形方法,以提高高硅铝合金制作质量。使用固态压铸成形技术能提高高硅铝合金的产品质量,同时确保其使用性能:得到的抗拉强度相比于传统方法的高硅铝合金而言增强了30%左右,使得零件的整体性能得到改善。

  • 标签: 高硅铝合金 半固态压铸 成形技术
  • 简介:摘要:感官分析作为判定终产品是否合格的检验项目之一,同时也是食品加工业中研发、优化、生产加工过程中重要的检测手段,其可以较为快速直观地鉴别待检样即将进入到的流程环节。赤砂糖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中,但受限于口味、色差值等不稳定因素,易造成终产品品质出现较大波动。以绵白糖和焦糖色复配使用以代替赤砂糖使用量,通过感官分析验证以得到最优配方比例。

  • 标签: 感官分析 优化 稳定
  • 简介:采用冷却板技术,应用固态处理工艺生产高质量超高含碳铸钢(ultrahigh-carbonsteel-UHCS)零件。当有部分固体存在时,对它的微观组织和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应用固态处理工艺,改善了UHCS的微观组织,得到由细小晶粒尺寸(200-100μm)构成的独特、均匀微观组织,且完全不同于用传统的方法得到的UHCS铸件(其晶粒尺寸为520μm)。采用固态处理工艺生产的UHCS铸件,其铸态和热处理状态的抗拉强度相对于传统工艺生产的铸件要高。抗拉强度、伸长率、微粒晶粒尺寸和网状渗碳体与液体中固体部分多少的变化紧密相关,并且随着液体中固体部分量的增加,硬度值也增加。这被认为是经过半固态处理工艺处理使金属组织细化和均匀的结果。

  • 标签: 半固态处理工艺 冷却板 超高含碳铸钢 微观组织 石墨化
  • 简介:利用等温热处理技术,设计一种适于在线生产的新型ZA85镁合金。通过研究合金组织随温度和时间的演化过程,即在560~570℃等温过程中,ZA85镁合金发生反常非枝晶化行为,在等温时间为20min时同时发生初生相组织的合并长大与熔断过程,而等温时间为30min时,表现为初生α-Mg相以及合并后的枝晶熔断瓦解过程,分析讨论了ZA85镁合金非枝晶化过程与机制。

  • 标签: ZA85镁合金 非枝晶组织 等温热处理 半固态
  • 简介:采用快速液淬方法分析研究了AZ91D镁合金固态液相的凝固方式和组织形貌。结果表明:镁合金固态液相的凝固方式与冷却速度所决定的过冷度有重要关系。在液淬快冷的条件下,液相先析出α相,部分依附于初生固相晶粒结晶生长,部分在液相中独立形核生长。较大的过冷度使α相长成“毛刺状”或树枝晶状。共晶凝固按离异生长和共生生长两种方式进行,离异生长形成粗大的晶界β相,共生生长形成层片状组织。初生固相晶粒中形成的小液池,其凝固方式和结晶组织与晶间液相基本相同,但由于液相量少,共晶凝固主要以离异方式进行。

  • 标签: 半固态镁合金 液淬快冷 凝固方式 凝固组织
  • 简介:摘要:固态压铸技术作为一种前沿成形工艺,在镁合金成形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研究旨在探究固态压铸对镁合金成形工艺的改进和应用,通过系统性地分析固态压铸技术的优化路径和实际应用情况,突出其在改进成形工艺方面的重要性。结合镁合金的特性与应用,本文详细探讨了固态压铸技术对传统压铸的改进,以及在工艺、模具设计、材料处理等方面的优化。通过对成型零件特性和优势、实际案例的分析以及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的探讨,本文着眼于揭示固态压铸技术在镁合金成形工艺中的深远影响和未来发展前景。

  • 标签: 半固态压铸 镁合金 成形工艺 改进 应用
  • 简介:摘要:本研究探讨了固态压铸技术在镁合金零件成形中的显微组织与性能优化问题。首先,通过对半固态压铸工艺参数的优化,包括温度、压力和速度的调控,以及对显微组织形成过程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优化路径。其次,通过对镁合金零件性能的测试与分析,包括强度、硬度、耐蚀性能和疲劳寿命等方面的评估,系统展示了固态压铸对零件性能的优化效果。最后,针对当前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与应用前景,为进一步推动固态压铸技术在镁合金成形中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标签: 半固态压铸 镁合金零件 显微组织 性能 优化
  • 简介:研究Mg和固态加工对A356合金蠕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位错攀移控制的蠕变是占主导地位的蠕变机制,它不会受到固态加工以及进一步添加Mg的影响。Mg提高合金的抗蠕变性能主要是由于在枝晶间区域形成大量汉字型的Mg2Si。固态加工的样品表现出比铸造样品更好的抗蠕变性能,这是由于Mg在a(A1)相中显著溶解所致堆垛层错能的减少而导致的。

  • 标签: A356合金 显微组织 半固态加工 压入蠕变 位错攀移控制蠕变
  • 简介:分别采用液态挤压铸造和固态挤压铸造工艺成形ZL104铝合金连杆,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连杆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传统液态挤压铸造相比,固态挤压铸造连杆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提高了22%和17%。固态挤压铸造过程中,随着重熔温度的增加,平均晶粒尺寸和形状因子都增大;随着模具预热温度的升高,平均晶粒尺寸增大,形状因子先增加后减小;这两种情况下连杆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都先增加后减小。但随着挤压压力的提高,平均晶粒尺寸减小,且形状因子增大,连杆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此外,成形固态挤压铸造连杆的最佳重熔温度、挤压压力及模具预热温度分别为848K、100MPa及523K。

  • 标签: 铝合金 半固态挤压铸造 半固态显微组织 抗拉强度 伸长率 连杆
  • 简介:全瓷修复材料具有一定的透明性和透性,能够再现天然牙的半透明度和色深度,是目前最接近天然牙美学特征的修复材料。本文就全瓷修复材料透性的测定方法、影响因素及与天然牙透明度的匹配等方面做一综述。

  • 标签: 全瓷修复体 半透性 透射性
  • 简介:与各种高分子合成的水凝胶相比,纤维素基水凝胶具有难以比拟的优势,如环境友好性、生物兼容性、无毒及可降解性等。文中从制备方法角度归纳和总结了木质纤维纤维素基水凝胶材料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以及潜在的商业应用前景,并指出了纤维素基水凝胶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标签: 木质纤维 生物质 半纤维素 水凝胶
  • 简介:摘要:电池产业园区是以电池研发、生产、制造为主干的新兴产业。近年来,我国电池发展迅猛,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力支持。随着电动汽车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电池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交通领域的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消纳具有重要意义。在“固态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上,我们从节能减排、合理设计、高效生产为出发点,进行项目的设计。

  • 标签: 电池产业园区 设计
  • 简介:采用低温固态反应合成了一系列BaTi1-xZrxO3固溶体纳米粉末(0≤X≤0.3)。经XRD证明,产品为立方晶系的完全互溶取代固溶体。TEM形貌观察,粒子为均匀球形,平均粒径70nm。通过制陶实验,分别测定了该系列固溶体的室温介电常数、介电损失。结果发现,采用低温固态反应在BaTiO3中掺入适量锆以后,室温介电常数由纯钛酸钡的3000提高到8600,而介电损失却下降了一

  • 标签: 低温固态反应 化学掺杂 钛酸钡纳米晶 介电性能
  • 简介:摘要:与液态电解质相较,固态电解质具备更宽工作电位窗口,所以可应用高电压正极材料,获取高能量密度,实现电池大容量目标。尖晶石、三元复合材料、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均具备高电压特性,成为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最佳正极材料。本文就高电压正极材料在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应用进行分析。

  • 标签: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 高电压正极材料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