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十二指肠胰腺炎(PP)是一种罕见的慢性胰腺炎,其病变累及胰头背部、十二指肠降部、胆总管远端、壶腹、后腹膜构成的"沟槽状区域"。诊断需结合症状、内镜和影像学检查,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 标签: 十二指肠旁胰腺炎 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十二指肠憩室破裂是一种十二指肠憩室罕见的并发症,由于其症状的不典型性,解剖的复杂性和广泛可能的手术操作,使得十二指肠憩室破裂也是诊断及治疗上的一大难题。本文对现有十二指肠憩室破裂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归纳整理,以期找准研究方向,总结存在的问题,促使十二指肠憩室破裂的诊断及治疗能逐步完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儿童十二指肠Dieulafoy病变在临床上罕见报道,它可以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但及时诊治比较困难。报道1例13岁男孩十二指肠Dieulafoy病变,主因消化道大出血来诊,在内镜检查和手术探查后仍没有明确诊断及有效治疗,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最终明确了十二指肠Dieulafoy病变,并通过血管栓塞得到了有效治疗。

  • 标签: 儿童 十二指肠 Dieulafoy病变
  • 简介:摘要异物吞食体内常无明显症状且可自行排出,但部分可能因误诊滞留体内而导致严重并发症。对于此类患者应综合不同诊断方式,一旦确诊应在必要时尽早治疗。笔者报道1例吞食木筷后滞留体内6年,致十二指肠穿孔后嵌入腰大肌并发腹腔脓肿的患者资料,在内镜辅助下行腹腔镜异物取出术,患者预后良好,旨在为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异物 十二指肠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 腹腔镜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术后胰瘘(POPF)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常见的并发症和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胰腺术后急性胰腺炎(AP)认识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AP是PD后不同于POPF的又一常见并发症,是POPF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与感染、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密切相关。PD后AP概念的建立,使人们对PD后早期残胰组织的病理生理改变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对POPF的发生发展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PD后AP和POPF的防治措施有了更多的思考,将进一步促进PD后临床管理水平和安全性的提升。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诊断 治疗 术后胰瘘 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胰腺癌治疗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应用的作用与意义。方法:择取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60例胰腺癌患者,将其以数字随机表法予以分组,每组30例,Ⅰ组实施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Ⅱ组实施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在手术所需时间上,Ⅱ组比Ⅰ组短,P0.05;在住院时间上,Ⅰ组与Ⅱ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清扫阳性淋巴结数目上,Ⅱ组多于Ⅰ组,P

  • 标签: 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腺癌 淋巴结清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诱因。【方法】我院2011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入院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各有50例,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对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病员追问穿孔前用药史,确定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诱因并实施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多发于春天和冬天,通过单因素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BMI指数、职业、文化程度、是否服用NSAID药物、激素应用是发病的危险因素,通过多因素分析,以上因素均为造成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发病的独立因素。结论:男性且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长期服用NSAID类药、长期使用激素等都是造成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冬春两季要格外警惕穿孔的形成。使用NSAID非甾体类抗炎药有促使溃疡穿孔,造成误诊可能的药物,应高度重视;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促使溃疡穿孔可能,NSAID+激素联合使用对老年人应十分重视穿孔并发症出现。

  • 标签: 十二指肠 诱因 穿孔 合理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十二指肠溃疡在祖国医学中属于胃脘痛的范畴,临床表现胃脘痞胀疼痛,多以久痛,饥时痛,喜温喜按,得食少愈为主要特征。疼痛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也可表现为仅在饥饿时隐痛不适。典型者表现为轻度或中度剑突下持续性疼痛,可被制酸剂或进食缓解。

  • 标签: 维吾尔医 辩证 十二指肠溃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胃十二指肠溃疡综合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8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计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率及复发率,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率及复发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较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显著改善患儿胃十二指肠溃疡恢复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童 胃十二指肠溃疡 综合护理 并发症率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实验围绕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病患展开讨论,对其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对策,分析其实际作用价值。方法:此次探究过程中,我们需要有50位真实病例的配合,为此特从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之间接收的相关病患中抽选出50位符合要求的实验对象,将这些病患划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对其提供差异化的护理服务。25位病患归到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25位病患归到实验组,采取循证护理对策。在护理结束后,就护理情况加以评析比较。结果:统计两组各自发生并发症的比例,、护理满意度水平,基于数值对比来看,实验组的表现更为出色(P<0.05)。结论:针对接受胰十二指肠手术治疗的病患而言,循证护理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抑制并发症的出现几率,同时也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改善病患的生活品质,可以给病患带来较为良好的就医体验,值得推广。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循证护理 实际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急性胰腺炎(POA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4~9 d复查上腹部增强CT评价是否合并POAP。结果60例患者中,合并POAP者13例(21.7%)。POAP组患者中胰瘘合并感染(76.9%比19.1%,χ2=15.71,P<0.000 1),术后住院天数(26 d比18 d,U=141.5,P=0.002 5),并发症严重程度(Clavien-Dindo分级≥Ⅲ级:53.8%比21.3%,χ2=5.32,P=0.02)显著高于非POAP组;两组中重度迟发性出血(7.7%比0,χ2=3.68,P=0.06),胃排空障碍(30.8%比21.3%,χ2=0.51,P=0.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发现,当患者具有高BMI指数(P=0.000 3),胰管直径细(P<0.000 1),胰腺质地软(P=0.009)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更易合并POAP;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主胰管直径≤2 mm(OR=0.005,95%CI:0.000 06~0.44,P=0.020)、胰腺质地软(OR=0.005,95%CI:0.000 04~0.47,P=0.023)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PO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POAP显著增加了胰瘘合并感染发生率,胰管直径细、胰腺质地软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POAP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腺炎 诊断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本例患者男性,32岁,因"腹痛1 d"入院。患者于2020年7月6日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入院。术前检查提示十二指肠乳头及胰头部神经内分泌肿瘤。拟行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随后术中探查见全胰灰白、质地硬,胰颈快速冰冻病理结果提示恶性病变可能,倾向神经内分泌肿瘤,遂中转开腹行全胰十二指肠加脾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G2期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肿瘤侵犯十二指肠全层及胆管肌层。术后随访18个月,患者生存情况良好。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