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我院白血病患者化疗感染相关因素,Markov模型在白血病患者化疗感染预防与护理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方法,以面对面调查结合查看病例等方式,应用个体化问卷调查表。结果Markov回归模型统计分析后,表明白血病患者化疗感染影响因素包括护理技术、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等。结论Markov模型在白血病患者化疗感染预防与护理研究中的应用为医院减少或消除医院感染提供新的手段与依据。

  • 标签: 白血病 化疗 临床感染 预防 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101-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疗恶性肿瘤病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感染发生的原因,提出对应护理干预策略。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12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70例处于化疗恶性肿瘤病人,均行IVAP。根据化疗是否发生感染将病人分为发生组58例与未发生组112例,查阅文献并结合医院临床经验纳入导致IVAP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并经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70例化疗恶性肿瘤病人发生IVAP感染58例,发生率为34.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指数(BMI)、合并糖尿病、IVAP置管时间、IVAP封管液选择、植入路径、化疗方案是影响化疗恶性肿瘤病人IVAP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植入路径、IVAP封管液选择及IVAP置管时间均为影响化疗恶性肿瘤病人IVAP感染发生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化疗恶性肿瘤病人IVAP感染风险与病人自身状况及置入操作均密切相关。应加强监测与防护,尤其对于高龄、合并糖尿病及长时间置管者,同时医护人员应加强置入路径与IVAP封管液选取培训。

  • 标签: IVAP 感染 恶性肿瘤 化疗期 影响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处于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发生感染的原因和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抽取100例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开展相关研究,以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否发生感染分为两组,分析影响患者发生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感染的主要因素和独立因素。结果:100例患者中有35例发生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感染的情况,发生率35.00%;其中年龄、体质指数和置管时间以及化疗方案等是化疗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但年龄、合并糖尿病和置管时间等是其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化疗恶性肿瘤患者自身情况和置管操作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发生感染的情况,因此,应加大对其的防护力度,重点关注高危人群,定期培训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

  • 标签: 恶性肿瘤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感染 发生原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感染防护中应用整体及终点部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共40例,将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次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患者。观察组给予整体及重点部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与数据,进行观察与记录。结果: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上所述,给予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感染防护中应用整体以及重点部位护理能够取得很好的抗感染效果,真正减少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护理安全性更好,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白血病 重点部位护理 整体护理 化疗期感染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患者围化疗恶心呕吐的有效预防护理方式。方法:划分接受化疗的50例患者至对照组(25例,采取常规化预防护理)与观察组(25例,采取预见性护理模式),并对比组间数据指标。结果:经对比,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相对更低,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亦优于对照组患者,呈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符合指征的前提下尽早实施化疗具有重要意义,但期间护理人员也应对护理工作加以优化,以有效规避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使护理工作更具预见性。

  • 标签: 化疗 围化疗期 预见性护理 恶心呕吐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接受化疗治疗时发生感染的原因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回顾血液肿瘤患者100例化疗感染效果,并通过感染多发部位、化疗后血液生化检查和化疗所处阶段来判断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感染例数为14例,感染发生率为28%,对照组发生感染例数为31例,感染发生率为62%,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析评定血液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感染恢复情况的标准是中性粒细胞计数,通过对易感部位的特殊护理和对临床表现的观察,能有效避免感染发生或尽早发现感染并采取积极的治疗对策。

  • 标签: 血液肿瘤患者 化疗期感染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接受化疗治疗时发生感染的原因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回顾血液肿瘤患者54例化疗感染效果分析,并通过感染多发部位,化疗后血液生化检查和化疗所处阶段来判断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结果血液肿瘤患者化疗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是口腔黏膜、肺部脏器、肛门周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于较少发生感染的部位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将口腔黏膜同胃肠道发生的部位的例数进行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分析评定血液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感染恢复情况的标准是中性粒细胞计数,通过对易感部位的特殊护理和对临床表现的观察,能有效避免感染发生或尽早的发现感染采取积极的治疗对策。

  • 标签: 血液肿瘤患者 化疗期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3.0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36%,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1.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6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肿瘤患者化疗期间,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对易感部位和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避免感染发生或尽早的发现感染采取积极的治疗对策,患者满意度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液肿瘤患者 化疗 感染 综合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研究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感染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本院2006年9月至2009年9月间所收治的89例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进行了整体护理方式,并与同期的传统护理方式的化疗患者进行了效果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感染例数为23例(25.8%),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最多,其次为口腔、胃肠道、肛周感染,还包括部分血液、泌尿道等皮肤黏膜。结论为提高治疗效果、消除并发性感染的发生,就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整体护理措施,从而保证白血病患者疗效。

  • 标签: 白血病 化疗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应用预防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临床纳入2017.6-2018.6间我院骨科诊治的14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预防护理。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2.86%高于研究组4.29%(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应用预防护理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调节患者心理状态。

  • 标签: 骨科 老年患者 围手术期 肺部感染 心理状态
  • 简介:目的:对我院所收治的HIV感染患者开展手术治疗时的围手术防护流程进行分析与总结,提出更加优化的相关策略,由此避免医护人员出现职业暴露情况。方法:本研究的调查时间为2022年3月~2023年1月,样本对象为八例上述期间的HIV感染手术治疗患者,针对手术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职业暴露原因进行防护策略的优化。结果:本研究数据结果显示,八例患者均顺利的完成手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未出现职业暴露情况,体现出当前防护举措的优势价值。与此同时,本研究还针对暴露现象优化应急流程处置教育工作。结论:在HIV感染手术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加强防护意识,应用更加完善的职业防护策略,避免职业暴露情况的发生。

  • 标签: 职业防护;职业暴露;HIV感染;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发生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35例血液肿瘤化疗发生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感染原因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35例血液肿瘤化疗发生感染的患者经过上述护理后,在一段时间内感染均消除。结论血液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感染,需要做好病房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科学应用抗生素,以降低感染发生率。

  • 标签: 血液肿瘤 化疗 感染 原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治疗时,对患者感染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患者感染率。方法:对入院治疗的120例患者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对其感染部位、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同时通过血液检验等方式对患者感染情况有基本了解。结果:在观察组中,共有17例患者被感染感染概率为28. 3 % ;对照组患者中,感染人数达37例,感染率为61. 7 %,(P< 0. 05)。结论:通过对血液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中性粒细胞数量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易感染的部位进行特殊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从而为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的感染提供有效的数据基础。

  • 标签: 血液肿瘤患者 化疗期感染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大肠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感染的预防护理分析。方法:随机入选我院收治于2019年4月/2020年3月(开始/结束)80例大肠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预防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PICC置管感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ICC置管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大肠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感染护理中采用预防护理效果明显,有效降低患者PICC置管感染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大肠癌 化疗患者 PICC置管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整体及重点部位护理在白血病患者化疗感染防护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分析核心思路。方法:在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间展开此次研究,选取此期间在我院进行化疗的白血病患者52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6)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26)采用整体及重点部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感染率19.23%低于对照组53.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整体及重点部位 白血病患者 化疗期 感染预防
  • 简介:摘要归纳化疗药物对人体产生职业危害的因素,提出安全防护措施,加强专业人员的职业防护及宣传防护知识,将危害降至最低。

  • 标签: 化疗护士 配置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化疗药物在配制、用药过程中对患者及护理人员造成的伤害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方法通过加强化疗患者自我防护教育、化疗药物的静脉输液管理以及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教育等,最大程度地减轻由于化疗对患者及医务人员所造成的危害。结果总结出一些可行的方法和经验。结论从预防入手,注重安全操作,增强防护意识,提高了护患双方的身心健康水平。

  • 标签: 化疗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妇产科围术感染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6~2017年我院妇产科的围术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所采取的临床护理方法不同而分为实施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将两组感染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作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术发生感染8例占13.8%,对照组围术发生感染19例占32.8%,观察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4.6±0.8)d短于对照组(8.4±4.2)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妇产科 围术期 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总结妇产科围术感染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 2016 ~ 2017年我院妇产科的围术患者 11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所采取的临床护理方法不同而分为实施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将两组感染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作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围术发生感染 8例占 13.8%,对照组围术发生感染 19例占 32.8%,观察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 4.6±0.8) d短于对照组( 8.4±4.2) 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标签: 妇产科 围术期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