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化的特点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15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入选的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O岁)和中年对照组(年龄<60岁)。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状态下动态血压参数的变化情况,动态血压昼夜异常发生率。结果全天、日间夜间平均舒张压老年组均低于中年组(P<O.05);全天、日间、夜间平均脉压老年组明显高于中年组(P<0.01);老年组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年组(P<0.01)。结论24h动态血压监测能更准确全面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为临床用药和护理提供更为合理的依据。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护理
  • 简介:资料与方法观察自2002年6月至12月在我科住院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诊断及分级采用WHO(1998)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男104例,女16例,年龄60~85岁,平均(71±6)岁,其中60~69岁组50例,70~79岁组40例,80~85岁30例.高血压Ⅰ级29例,Ⅱ级41例,计70例,为高血压组.Ⅲ级50例(并发脑血管病24例,心绞痛13例,心肌梗死6例,心力衰竭4例,肾功能不全3例),为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组.

  • 标签: 老年 高血压 动态血压 靶器官损害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规律。方法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病人58例,设高血压无糖尿病肾病组60例作对照,全部作动态血压测定,比较2组间各动态血压值的差异。结果糖尿病肾病组与对照组比较,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SBP/dSBP有显著性差异(P<0.05),nDBP、nDBP/dDBP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患者有显著的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及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减少。

  • 标签: 糖尿病 肾病 高血压 动态血压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压病(HPE)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ABPM)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无创伤袖带式动态血压检测仪监测286例老年人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组)、270例血压正常的老年人(老年组)以及272例<60岁的血压正常中年人(对照组)的ABPM。结果:高血压组ABPM24小时、白天及夜间平均收缩压(SBP)以及舒张压(DBP)均值以及SBP负荷(SBP-L)、DBP负荷(DBP-L)显著高于正常老年组和对照组(P<0.01),高血压组及老年组的脉压(PP)值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血压波动曲线类似于杓型,表示血压昼夜节律存在。高血压组、正常老年组为非杓型,表示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结论:ABPM能定量反映血压的总体情况、波动曲线和昼夜变化。对于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白天及夜间收缩压(SBP)均值以及SBP负荷(SBP-L)以及血压昼夜节律消失都预示着对靶器官有损害的危险。

  • 标签: 老年人 高血压 动态血压 SBP负荷 DBP负荷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患者心率失常以及心肌缺血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的过程中,分析动态心电图以及动态血压同步监测的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接受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同步监测的高血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情况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正常,观察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出现了减弱的趋势。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以及心肌缺血等方面问题的概率整体更高。结论:在实际针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和患者心率失常以及心肌缺血相关问题出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借助动态心电图以及动态血压同步监测的方式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方便医生更好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动态血压 血压昼夜节律变化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肺炎休克患者采用动态动脉弹性治疗扩容后血压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我院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收治的 100例重症肺炎休克患者,根据快速扩容患者平均动脉压是否升高分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对比两组一般情况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两组扩容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扩容前 MAP、 SAP、 DAP、 PP、 CVP、 GEDVI、 CO、 SVI、 PPV、 SVV、 SVRI无差异( P> 0.05), MAP有反应组 Eadyn高于无反应组( P< 0.05)。两组扩容后,两组 MAP、 SAP、 DAP、 PP、 CVP、 GEDVI、 CO、 SVI均升高, PPV、 SVV、 SVRI、 Eadyn均降低; MAP有反应组 MAP、 SAP高于无反应组( P< 0.05)。结论: Eadyn可有效指导重症肺炎休克患者的治疗,有效调节液体的输入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方案中液体复苏。动态动脉弹性治疗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重症肺炎 休克 动态动脉弹性治疗 扩容 血压变化。
  • 简介:电学中的“路”分为直流与交流电路两种.两种电路的计算及变化规律都遵循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当电路局部变化时将引发电路中的电流或导体两端电压的变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电路动态变化问题。此类问题在每年的高考中都可以看到。由此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推理分析能力.所以在学习复习时我们要领悟破题之法。从表面上看.引起变化的原因有变阻器变阻、

  • 标签: 动态变化问题 闭合电路 欧姆定律 变化规律 交流电路 分析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我院5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同步检测24h动态血压(ABPM)和动态心电图(DCG),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有半数以上患者动态血压出现异常,其中32例(64.0%)血压昼夜节律消失,DCG中有多种异常改变,心律失常39例(78%),ST-T改变有33例(66.0%),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血压改变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与心脏的关系,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 ?动态心电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同时监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09月至2022年09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均实施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同时监测措施,观察监测结果。结果:心电图改变和血压变化存在联系共有28例(46.67%),其中18例患者在心电图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身体血压出现上升变化,占有64.28%。结论:通过合理应用动态心电图以及动态血压同时监测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并且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准确反映出患者心电图、症状所存在的紧密联系,为临床疾病诊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 标签: 动态血压 同时监测 动态心电图
  • 简介:监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24小时动态血压(ambulatorybloodpressuremonitoring,ABPM),并掌握其变化规律,将有助于临床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降低其病死率。为此,我们对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进行了动态监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动态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动态血压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选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0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观察组)和同期接收的96例单纯高血压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展开24h动态血压监测,并对比两组患者监测的结果。结果在对比两组患者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昼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时,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对比中还发现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非杓型比例、晨峰出现频率均超过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24h动态监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昼夜血压变化规律,可及时调整患者治疗方案,并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动态血压 高血压 冠心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前临床上监测血糖多采用静脉或指尖毛细血管血,每次检测的血糖只是一个时间点上静态的血糖“图像”,有一定局限性。新近在临床上使用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就是一种佩戴24~72小时,

  • 标签: 血糖动态变化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毛细血管血 临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电路的动态分析是高考的热点问题.2002年高考题中恒定电流只有1道题,便是这类题型.常见题型是判定电流I和电压U怎样变化动态分析,此外还有一类判定从一种状态变化成另一种状态的变化量(△I、△U)关系问题.

  • 标签: 电路动态变化规律 2002年 高考 恒定电流 物理 电学题
  • 简介:运用“程序法”分析电路动态变化是电学的一个重要考点.分析的方法是从“局部”→“整体”→“局部”,即由部分电阻的变化判断电路中的电阻R总,采用“不变优先变”的原则确定电路各部分之间电压/电流的分配,在分析中把握以下三个原则,弄清电路这条主线.

  • 标签: 归类解析 电学 考点 电路 原则 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