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对要求保留子宫的宫颈肌瘤患者进行经阴道剔除术与经腹腔镜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住院治疗的72例单发宫颈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35.1±4.6)岁。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将其分为经阴道组(n=36)与经腹腔镜组(n=36),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35.6±4.5)岁与(34.2±4.8)岁;宫颈肌瘤最大直径分别为(5.2±2.4)cm与(4.9±2.6)cm;对其分别采取经阴道宫颈肌瘤剔除术与经腹腔镜宫颈肌瘤剔除术。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最高体温、肛门排气时间、抗菌药物使用天数及住院天数等。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及肌瘤最大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529,0.5087;P〉0.05)。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无一例中转开腹,均无邻近器官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经腹腔镜组与经阴道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99.5±45.5)min与(78.4±25.3)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0.1±88.5)mL与(116.4±40.5)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318,2.0775;P0.05);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15.3±5.3)h与(12.9±4.2)h,抗菌药物使用天数分别为(3.4±2.5)d与(2.2±1.2)d,住院天数分别为(5.2±1.8)d与(4.4±1.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294,2.5964,2.2188;P〈0.05)。结论经阴道剔除术与经腹腔镜剔除术对治疗宫颈肌瘤均安全可行。二者均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经阴道宫颈肌瘤剔除术较经腹腔镜剔除术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而且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更短、抗菌药

  • 标签: 子宫颈肌瘤 子宫颈肌瘤剔除术 阴道式 子宫颈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手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循环结构是程序三种基本结构之一,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多重循环程序设计是教学难点。针对学生在多重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困难,运用"从常量到变量,从简单到循环"教学方法,从确定循环体入手,以循环体为核心,从内到外逐步扩展程序,形成多重循环。编辑调试程序同样从只有循环体的简单程序开始,扩展到多重循环程序,突破多重循环程序设计教学难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 标签: 程序设计 多重循环 逐步扩展 突破难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分析50例剖宫产同时子宫肌瘤挖除患者(观察组)及50例单纯行剖宫产术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患病率及住院时间等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延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患病率及住院时间等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同时挖除子宫肌瘤安全、可行。

  • 标签: 剖宫产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剔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妇科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10年-2012年以来收治接受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各有4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妇科临床上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意义。结果相对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微创手术方法除了住院时间外其余均有显著优越性;开腹手术方法在肌瘤剔除数量方面有优越性,两者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常用的子宫肌瘤剔除术有开腹和微创两种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并发症少,能够有效剔除患者子宫肌瘤,不会影响子宫正常活动,但对患者选择哪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需要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尊重其个人意愿,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

  • 标签: 子宫肌瘤剔除术 妇科临床 应用价值
  • 简介:试验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大理、怒江、德宏三个地区香菇中Ca、Mg、Fe、S、P、K,Zn,Cu,Mn等9种元素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香菇同一元素含量存在差异,其中Fe的含量差异最为明显;此外,同一产地不同元素含量也存在差异.此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可靠、高敏等特点,并且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研究结果能够为进一步探讨香菇中元素的含量与其功能的相关分析提供参考,也能够为元素的开发利用以及香菇的栽培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香菇 元素
  • 简介:摘要目的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企切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这两种临床上常用的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方法将我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院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74例)分为腹腔镜组,进行的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74例)分为开腹组。比较这两组手术在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相应的情况,并进行随访调查。结果经结果疗效分析,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都优于开腹组,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开腹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10.81%明显高于腹腔镜组总发生率5.41%,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所需的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目前比较理想的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但它也存在相应的的局限性,临床医生应在进行仔细比较后,选择适合患者的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子宫肌瘤 腹腔镜 经腹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的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7月间的剖宫产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实验组,观察组患者仅进行单纯的剖宫产术,实验组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实施个体化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24小时内的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产褥病发生率方面均优于观察组,恶露的持续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也优于观察组。结论,在行剖宫产术的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性的进行子宫肌瘤的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可减少患者手术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肌瘤剔除术 临床应用 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29-02
  • 简介:介绍了使用配有Agilent4107氮气发生器的Agilent4200微波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MPAES)分析果汁样品中的钙、镁、钠和钾等常量元素的分析方法,在分析两种质量控制(QC)测试材料时,加标回收率在90%-110%,6h中所有四种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4%。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相比,MP-AES的等离子体源在检出限和线性动态范围等性能方面有所改善,MP-AES无需使用可燃性气体,也无需使用昂贵又费时的改性剂和电离抑制剂,对标准物质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基本一致。4200MP-AES将是替代火焰原子吸收仪器的理想选择。

  • 标签: MP-AES 果汁 常量元素
  • 简介:针对目前X摄线行李包裹安检过程中行李箱本身的走轮及拉杆及拉杆对违禁品自动探测的干扰问题。本文提出了种双能X光安检图像的包裹特征剔除方法,该方法去掉包裹特征自身的同时又不破坏被其遮挡物品的属性,这样在自动报警系统中既不会把包裹特征作为危险物品而造成误报警也不会由于遮挡了危险物品而造成漏报警,从而提高了双能X射线安检机的安检准确性。

  • 标签: 图像处理 双能X射线 包裹特征 剔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于剖宫产手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53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归入子宫肌瘤剔除组中;另选同期于我院行一般性剖宫产术的50例产妇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就其各阶段的出血情况、住院时长、手术时长等各项内容展开讨论分析。结果①子宫肌瘤剔除组产妇平均手术用时69.7min,超过对照组手术时长近11.5min,组间对比具有差异,P<0.05;②两组产妇的住院时长、各阶段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长、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为患有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于剖宫产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避免二次手术以减轻产妇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剖宫产术 子宫肌瘤剔除 疗效观察
  • 简介:现代人吃得好了,运动少了,血脂就高了。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统称为血脂。血液中的脂类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非游离脂肪酸等,它们在血液中是与不同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大部分胆固醇是人体自身合成的,少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甘油三酯恰恰相反,大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少部分是人体自身合成的。

  • 标签: 血脂异常 合理用药 甘油三酯 自身合成 脂肪类物质 游离脂肪酸
  • 简介:YB55小盒透明纸包装机烟包剔除装置频繁故障,送包座易断裂,维修耗时长、影响设备运行效率。通过对YB55包装机烟包剔除装置结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找出了引起该问题的原因。对烟包剔除装置针对性的进行改进。通过设计加装剔除辅助加速装置,对相应的电、气系统进行改进,解决了烟包下落时不能够及时离开生产线,卡坏设备零件的问题。降低了设备故障维修时间及设备维护费用,提升设备运行效率。

  • 标签: YB55包装机 烟包剔除装置 剔除辅助加速装置 维修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36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治疗,回顾性分析临床护理资料。结果36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胃肠道反应2例,术后出血1例、皮下气肿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熟练掌握腹腔镜术后护理理论与技能,加强术后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顺利康复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时行肌瘤剔除术的治疗经验,探索其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对3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术中行肌瘤剔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36例剖宫产术患者同时行肌瘤剔除效果良好,无术中、术后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产褥病率及切口愈合无异常增加。结论剖宫产术在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保证手术的安全下同时行肌瘤剔除避免了二次手术带来的痛苦、减轻经济负担,是有价值、行之有效和值得推广的。

  • 标签: 剖宫产术 子宫肌瘤 剔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和技巧、技术。方法对42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资料和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45-110min,平均手术时间为63.4min;术中出血量在38-215mL之间,平均出血量为75.5mL,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肌瘤 剔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产妇,与同期50例行单纯剖宫产术的产妇作为对照,对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时间(50±15)min长于对照组(43±1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有剖宫产指征进行剖宫产术时,只要掌握好手术指征、剔除肌瘤既能减少患者再次手术的可能性,又能减轻心理负担及经济负担,利于术后恢复。

  • 标签: 子宫肌瘤 剖宫产 剔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单纯剖宫产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产褥病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产褥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大于对照组,有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安全可行,降低二次手术率。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肌瘤剔除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总结了150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通过精心的患者手术前准备,术中管理及合适的体位摆放,熟练的手术配合,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肌瘤 手术中护理
  • 简介:采用4200型微波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MP-AES)分析米粉中的镉和其它常量、微量以及痕量元素.对标准样品(CRM)的测定值与标准值十分吻合,检出限(MDL)足以满足分析需求,并且具有出色的长期稳定性.实验中无需使用改性剂或离子抑制剂,从而简化了样品前处理过程.4200MP-AES具有出色的分析性能,可分析火焰原子吸收法(FAAS)无法分析的磷元素、能够进行多元素无人值守操作、拥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易用性,是期望获得新技术的FAAS用户的理想选择。

  • 标签: 微波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米粉 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 痕量元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剖宫产术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治疗措施与治疗效率。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自2012年9月-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41例剖宫产术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病人,将其设置成实验组;同期选取41例剖宫产术病人设置成对照组,同时对比及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结果发现,两组研究对象在手术时长方面的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同时,在出血量、产褥病发生几率、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总时长等临床指标间的比较均未表现出明显性区别(P>0.05)。结论临床上剖宫产术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本身具有较高临床价值,不仅在安全性能方面占有优势,同时还能避免病人二次接受手术,有助于减轻其身体痛苦以及经济压力,具有显著可行性,因此建议推广。

  • 标签: 剖宫产术时 子宫肌瘤剔除术 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