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实验室检查来评估良性复发性眩晕患者的前庭功能,了解其前庭功能特点。方法对32例良性复发性眩晕患者完善冷热(水)试验(calorictest)、速度阶梯试验(Velocitysteptest)、摇头试验(head-shakingnystag-mus,HNS)及颈肌性前庭诱发肌源电位检查(cervicalVestibular-EvokedMyogenicPotentials,cVEMP),同时对30例健康志愿者完善以上前庭功能检查,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上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2例良性复发性眩晕患者中,22例(68.75%)患者至少在一个水平半规管功能试验中出现异常,异常率最高的是冷热(水)试验,其次是速度阶梯试验和摇头试验。试验组水平半规管功能的异常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颈肌性前庭诱发肌源电位异常率(21.9%)明显高于对照组(3.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良性复发性眩晕患者,冷热试验、摇头试验、速度阶梯试验及cVEMP检查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全面评估患者的前庭功能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良性复发性眩晕 眩晕 前庭功能
  • 简介:目的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探讨前庭刺激对人脑加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5名健康男子进行实验。实验中受试者坐于转椅上,在下述条件下完成视觉操作任务:(1)实验测试,(2)对照测试,同时记录原始脑电资料。结果前庭刺激后,结果显示CPZ和PZ位置得到的差异波振幅均可见有显著性的改变,在前庭刺激后均明显减小。结论前庭刺激对人体的其他功能产生了明显影响,受试者在对视觉信号的感知时,特别是对需要选择的信号,明显产生了抑制现象。

  • 标签: 前庭刺激 脑功能 事件相关电位 差异波 选择性注意
  • 简介:摘要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现代社会的高发疾病,其发病与脑血管病直接或间接相关,属于一系列复杂的临床综合征。脑血管疾病是我国高发的慢性病之一,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病率逐渐上升,而该病群体的不断增多给社会和医疗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目前,尚无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有效方法,因而必须探索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为该病预防提供一些参考经验。本文以皮层下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述研究,旨在提高VCIND危险因素认识程度,提升VCIND防控效果。

  • 标签: 痴呆 血管性认知障碍 危险因素 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球不同注视方向对眼性前庭诱发肌源电位的影响,以及各方向oVEMP的眼外肌起源。方法用500Hz短纯音刺激,当受试者眼球向外上方、正上方、內上方、正前方、外下方、正下方及内下方注视时分别诱发oVEMP,比较其潜伏期和振幅改变。结果眼球上视时oVEMP振幅明显增大,以正上方时最大,向正前方和下方注视时,oVEMP振幅减低,潜伏期延长。结论眼球不同注视方向对oVEMP振幅及潜伏期均有显著影响。

  • 标签: 注视方向 下斜肌 下直肌 眼性前庭诱发肌源电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发性海绵状血管瘤手术中应用皮层脑电图指导切除癫痫病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于我院的有癫痫病史的单发性海绵状血管瘤患者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手术过程中通过皮层脑电图监测指导手术切除病灶后皮层脑电图中的尖波明显减少或消失,其中38例患者在切除血管瘤后皮层脑电破中的尖波消失,19例患者在切除海绵状血管瘤之后皮层脑电图中的尖波有所减少,扩大切除范围对周围组织进行切除,并反复监测切除后,尖波明显减少,3例患者在切除海绵状血管瘤及致痫灶,并通过皮层脑电图反复检测反复切除后仍有慢波残留。术后5个月至1年内通过对本组6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走访调查,其中Ⅰ级患者38例,占63.33%,Ⅱ级患者13例,占21.67%,Ⅲ患者7例,占11.67%,Ⅳ患者2例,占3.33%,总有效率为85%。结论皮层脑电图监测在应对海绵状血管瘤并伴有癫痫病的手术过程中,能有效的定位病灶的范围,指导手术切除癫痫病灶,术后癫痫的发作率明显下降,对控制术后癫痫发作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

  • 标签: 单发性海绵状血管瘤 皮层脑电图 癫痫 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使用视频脑电图监测及术中使用皮层脑电图监测定位指导继发性癫痫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于我院精神外科的继发性癫痫患者110例,在手术前对其进行视频脑电监测定位,确定致痫灶与病灶一致,相近或者相侧的情况,在手术中使用皮层及深部电极进行皮层脑电图的监测定位,通过皮层脑电图的指导手术切除病灶,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定期的复查,跟踪患者7?10个月。结果手术后7~10个月内对110例患者进行跟踪调查,并将患者的术后疗效按ILAE分级标准分为6级,其中1级患者39例,2级患者26例,3级患者19例,4级患者12例,5级患者10,6级患者4例,总有效率为96.36%。结论对于继发性癫痫患者在术前通过视频脑电图监测定位确定致痫灶与之病灶的关系,手术过程中进行皮层脑电监测定位判断病灶的范围,指导手术切除病灶可有效的降低癫痫的复发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继发性癫痫 视频脑电图监测 皮层脑电图监测 手术
  • 简介: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对皮层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皮层神经元分别和BMSCs、成纤维细胞共培养及单独培养,测量神经元突起生长的长度和数量。采用ELISA测定BMSCs培养上清液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cellline-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GDNF)的含量。观察BDNF抗体和GDNF抗体能否抑制BMSCs的促神经元突起生长作用。结果与BMSCs共培养后,神经元突起的长度和数量均较单独培养组和成纤维细胞对照组明显增加。BMSCs培养上清液中,BDNF和GDNF的浓度分别为(125±14)Pg·mL^-1和(70±5)Pg·mL^-1。BMSCs培养上清液中加入BDNF抗体和GDNF抗体后,神经元的突起长度和数量明显减少。结论BMSCs通过分泌神经营养因子促进神经元突起生长。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元 再生 神经营养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拔牙对雄性SD大鼠海马CA1区、皮层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实验性SD大鼠拔牙模型,通过拔除SD大鼠一侧上下颌共6颗臼齿后1W、3W、5W观察SD大鼠海马CA1区及皮层神经元凋亡情况。检测方法对臼齿拔除SD雄性大鼠的海马、皮层进行HE染色和TUNEL染色,检测SD大鼠海马、皮层神经元细胞凋亡量。结果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拔牙组海马CA1区及皮层细胞凋亡量较假手术组较多,且胞核呈蓝黑色、核固缩、核膜下染色质聚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拔牙可能会促进海马CA1区及皮层神经元细胞的凋亡,缺牙时间越长结果越明显。

  • 标签: 牙齿拔除 细胞凋亡 tunel染色 记忆
  • 简介: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对技巧啦啦操尖子运动员的前庭器官稳定性训练进行研究.前庭器官的训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很多,但是缺乏归纳总结性的理论资料,本文通过相关研究,以期对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运动的训练提供参考.

  • 标签: 尖子运动员 稳定性 啦啦操 训练 器官 技巧
  • 简介:目的:SLC26A4基因突变已被证实与前庭导水管扩大及其相关的内耳发育畸形密切相关。本研究对12例不合并前庭导水管扩大的内耳畸形耳聋患者进行基因筛查,以明确其可能的致病相关基因。方法所有患者均通过颞骨CT及内听道MRI明确其内耳发育畸形特征。知情同意后采集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对SLC26A4基因、GJB2基因等进行直接测序,序列与NCBI网站标准序列比对分析。对其中2例患者采用高通量芯片进一步测序研究,该芯片包含51个已明确耳聋致病性的基因。结果本研究检出1例携带SLC26A4基因c.2219G>T(rs111033310)杂合突变,1例携带GJB2基因c.235delC杂合突变,其他患者均未检出上述基因可疑致病突变。基因芯片检查结果显示,1例检出3种少见杂合错义突变(检出率<1%),分别为CDH23基因(rs181658753)、STRC基因(rs143613180)和WFS1基因(rs142651446);另1例检出2种新的杂合错义突变TRIOBP基因(c.6196G>A,p.Glu2066Lys)及LOXHD基因(c.1261C>T,p.Arg421Trp),及一种剪切区突变ESRRB基因(c.1057+8C>T)。结论本研究通过基因直接测序及高通量芯片测序,检测到6个基因的少见突变及新突变。包括遗传因素在内的内耳畸形及听力异常致病相关因素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内耳发育畸形 先天性耳聋 基因 突变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挂线引流术与传统切开引流术在治疗前庭大腺脓肿和囊肿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2年间来我院妇科收治的前庭大腺脓肿或囊肿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切开引流术的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挂线引流造口术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及术后切口愈合、术中出血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结论采用挂线引流术与传统的切开引流术在治疗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中的疗效相比,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挂线引流术 切开引流术 前庭大腺 脓肿 囊肿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4-0034-02
  • 简介:目的:分析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vestibularaqueductsyndrome,LVAS)患者家系的SLC26A4基因突变方式并确定其是否致病。方法采集3个特殊LVAS家系的血样,测序分析SLC26A4基因型。采用在线软件SIFT、Polyphen-2预测这3个家系中所携带的罕见突变方式的致病性,利用排除法证明c.2343+69C>A的非致病性。结果共检出5种突变方式,其中4种为致病性基因突变。先证者基因型为IVS7-2A>G/c.1594A>C,IVS7-2A>G/c.1327G>C,IVS7-2A>G/c.1667A>G,均为LVAS。基因型为c.1594A>C/2343+69C>A,c.1327G>C/c.2343+69C>A,c.1667A>G/c.2343+69C>A的受检者听力正常。结论SLC26A4基因c.2343+69C>A突变方式是非致病的基因多态;3个家系先证者的父母再次妊娠出现聋儿的风险为25%。

  • 标签: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SLC26A4 致病性
  • 简介:【目的】探讨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congenitalsensorineuralhearingloss,CSNHL)患儿的前庭蜗神经(vestibulocochlearnerve,VCN)发育与年龄的关系。【方法】应用高分辨MR技术对CSNHL患儿的双侧内耳形态及VCN进行观察、测量。应用德国Siemens公司MagnetomTrioTimMR3.0T扫描仪对43例CSNHL患儿及12例听力正常对照者进行全脑的常规T1WI、T2WI扫描,并对耳部进行高分辨扫描。T2-SPACE参数为:TR/TE1000/132ms/ms,矩阵200×200。测量所有研究对象双侧VCN的水平径、横截面积及横截面周长。每一个患者都有临床、影像和听力测验的资料。【结果】(1)CSNHL组及正常对照组左、右侧VCN横径(CSNHL:0.140,0.195;NC:0.12,0.115)、横截面积(CSNHL:0.029,0.029;NC:0.044,0.053)及横截面周长(CSNHL:0.683,0.70;NC:0.811,0.811)分别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VCN横径、横截面积及横截面周长在内耳结构正常组患儿(Ⅰ组)(R:0.095,0.029,0.708)、内耳结构异常组患儿(Ⅱ组)(R:0.097,0.028,0.688)与正常对照组(Ⅲ组)(R:0.115,0.053,0.945)方差分析,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带助听器患儿组(甲组)(R:0.096,0.030,0.696)、不带助听器患儿组(乙组)(R:0.094,0.028,0.705)及正常对照组(R:0.115,0.053,0.945)VCN横径、横截面积及横截面周长比较,甲组、乙组左侧VCN横截面积及周长、右侧VCN横径、横截面积及周长小于丙组(P〈0.05)。(4)正常对照组的VCN的横截面积和周长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P〈0.001),而CSNHL患儿的VCN横截面积和周长和年龄无明显的线性关系。【结论】内耳结构可能会影响VCN的发育。CSNHL患儿的VCN大小与年龄无明显线性关系。MRI内耳水成像能清晰显示是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必要的影像学检查。

  • 标签: 前庭蜗神经 高分辨MR 感音性聋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功能检测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早期功能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同一医院进行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80例和健康体检者8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El70和罗氏Cobas.c702检测肝功能指标和甲功五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移酶(GGT)、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I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功五项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促甲状腺激素(TSH)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常伴有肝功能损害,因此肝功能检测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早期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只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功能 甲状腺功能亢进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