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是放射卫生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获得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水平的主要检验手段。本文讲述了个人剂量监测工作现状,热释光剂量监测过程的管理方法,提出具体措施提高个人剂量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

  • 标签: 个人剂量监测 热释光剂量计 刻度
  • 简介:随着近年来液晶面板的兴起以及越来越大的尺寸,高压LCD驱动日渐受到市场的关注。该产品生产中采用了埋层注入和外延工艺,作为N型搀杂的锑注入其工艺稳定性直接影响了外延层的位错/层错缺陷。原先的锑注入监测工艺周期时间长成本高,为了寻求一种更适用于量产的监测方法,文章对锑工艺区别于其他N型注入工艺监测的原因做了进一步分析,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监测方法,通过低温快速热退火实现了短周期,剂量敏感且具有良好重复性,易于量产。

  • 标签: 注入 热退火 低温 方块电阻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加速器剂量监测系统检测分析。方法对ElektaSynergy直线加速器剂量检测系统基本构造进行分析。选取ElektaSynergy直线加速器于2016年1月至6月,100次剂量监测系统检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实际剂量对造成误差的原因进行探讨,并对比加速器校准系数的变化情况。结果造成加速器剂量偏差的原因包括防漏射铅板的滑动、电离室击穿、加速管更换、均整位移出现偏移、调制器稳压器损坏,剂量偏低率依次为9.8%、7.6%、4.5%、7.6%、3.2%。当剂量偏差较大时,校准系数的变化值也较大。结论由于部分部件的老化以及不易被发现的设备问题,都会影响剂量检测系统的准确性,使得放射剂量与治疗方案不相符,影响放射治疗的效果。

  • 标签: 加速器 剂量监测系统 检测分析
  • 简介:摘要医疗照射是指为了医学诊断和治疗的目的而使病人和受检者接受的放射照射,医疗照射在我国经过多年的实践,已形成了包括放射诊断、核医学诊断与治疗、介入放射学等多种实践,已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成为现代医疗的支柱之一,标志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但随之而来公众接受的辐射剂量水平逐年增加。因此,X射线诊断受检者的剂量水平倍受各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的普遍关注。20世纪后期许多国家或地区均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X射线诊断所致受检者的剂量水平监测。放射线个人剂量计,可以有效测量受检者在各种放射检查中所受到的辐射剂量水平。

  • 标签: 医疗照射 放射诊断 辐射剂量 个人剂量计
  • 简介:摘要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与登记是电离辐射防护和职业健康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全国范围开展监测工作以来,我国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已走过近30个年头,在辐射防护最优化、保护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我国个人剂量监测与登记工作进行分析与总结,探讨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出建议,以期进一步推进个人剂量监测与登记工作,更好地预防与控制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 标签: 放射工作人员 个人剂量 监测 登记
  • 简介:目的掌握北京市2010年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基本状况,以制定有效的个人剂量监测方案,巩固和促进本地区个人剂量监测工作的发展。方法使用LiF(Mg,Cu,P)热释光剂量计(TLD)定期监测,建立该市Access个人剂量数据库并使用TLPs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评价。结果2010年全市外照射人均年剂量位于探测下限MDL(0.138mSv/a)、0.138~5mSv/a、5~20mSv/a的人数分别占总监测人数的75.6%、24.3%和0.1%;2010年人均年剂量为0.28mSv/a,明显高于普通X射线诊断和放射治疗人员。结论该市绝大多数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水平较低,相应的放射工作环境是安全的;在放射防护实践中应加强重点工种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与防护,同时应强化相关法规的落实和人员培训。

  • 标签: 放射 个人剂量 放射工作人员 监测 北京
  • 简介:摘要目的实时监测并评估宫颈癌患者调强放疗中的在体剂量变化。方法入组12例宫颈癌患者,使用PerFRACTION™监测其分次间在体剂量。每分次治疗中均采集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图像,进行二维在体剂量验证(γ、DD指数);记录运行日志(Log)文件并进行三维在体剂量验证(γ指数);Pearson法分析患者在体剂量与治疗分次的相关性。结果EPID图像及其对应Log文件共计206组。所有患者三维在体剂量验证γ1%/1mm与治疗分次无关(P>0.05),其中94.66%分次γ1%/1mm的绝对差<1%。所有患者二维在体剂量验证平均DD3%均与治疗分次呈负相关(P<0.05),其中9例患者分次间平均γ3%/3mm>89%,该9例患者有98.57%分次平均γ3%/3mm>93%。另外3例患者分次间平均γ3%/3mm范围为38%~100%,CBCT图像显示这3例患者膀胱体积明显减小(相对变化分别为82.08%、84.41%和73.59%),靶区明显缩退(相对变化分别为38.12%、59.79%和24.46%)。结论宫颈癌放疗中PerFRACTION™结合γ、DD指数可监测治疗分次间加速器机械到位、射野跳数传输的准确性及患者在体剂量变化,可提高宫颈癌患者调强放疗的安全性及质量保证并为患者自适应放疗提供指导。

  • 标签: 在体剂量验证 γ指数 剂量差指数
  • 简介:摘要:为解决个人剂量监测工作中的监测数据管理和监测报告管理等实际问题,使用C#编程语言开发了基于WPF框架的C/S架构个人剂量监测管理系统,设计了数据录入、查询、浏览、统计、报告生成等功能,该系统运行以来,显著提高了个人剂量监测的工作效率。

  • 标签: 个人剂量监测 管理系统 数据库。
  • 简介:陶瓷剂量计采样是一种能对地下水和地表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长期、积时监测的新方法。这种新型采样方法减少了若干所需分析。在采样、运输或在整个采样时期为监测污染物浓度(代表平均值)而累积水样时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这种积时测量污染物浓度的原理同样也适用于河水、湖水和废水等。剂量计由一个装有适当吸附剂的陶瓷管组成。多孔陶瓷薄膜可控制扩散量。所以可使系统标准化。这种方法已被发展用于测定多环芳香羟(PAH)、易挥发的氯化碳氢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BTEX)。也可用于测定其它有机和无机水化污染物。在监测时期,吸附剂能使化合物呈线性堆积,且化合物是溶剂提取或定量热解吸的。

  • 标签: 污染物浓度 BTEX 有机污染物 废水 湖水 水样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6年大连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客观评价放射工作场所防护水平和管理水平。方法按照GBZ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的方法进行结果2016年大连市679单位共监测3975名放射工作人员,总集体有效剂量为4531.44人.mSv,年人均有效剂量为1.14mSv/a,其中医学应用为1.23mSv/a,工业应用为1.04mSv/a。结论2016年大连市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低于国家限值,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水平在调查水平之内。

  • 标签: 放射 个人剂量 监测 大连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提高放射防护水平,保障放射从业人员健康。方法对112名放射工作人员在2013年至2015年期间的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进行监测。结果2013年,112名监测人数个人剂量剂量在5mSv以下、5-20mSv以及20mSv以上的比例分别为97.32%、2.68%和0,2014年的分别为95.54%、3.57%和0.89%,2015年的分别为98.21%、1.79%和0;临床介入放射学个人剂量剂量在5mSv以下、5~20mSv以及20mSv以上的比例分别为97.22%、2.78%和0,医用诊断X射线的分别为96.67%、2.67%和0.66%,核医学的分别为97.56%、2.44%和0。结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符合国家的标准规定。

  • 标签: 放射工作人员 个人剂量 监测
  • 简介:目的研究采用新的管理方法后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探讨新形势下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督监测的有效方法。方法每年召开1次放射监测网络骨干参加的个人剂量监督监测会议,学习放射防护工作法规及防护知识、通报上年度个人剂量元件上报情况及个人受照剂量,布置新年度监测任务。及时调查处理异常受照事件。结果全市乡中心卫生院以上医疗单位定期参加个人剂量监测剂量监测元件上报率处于较高水平,放射监测异常事件减少,放射人员个人剂量逐年下降。结论规范的行政管理能促进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督监测工作的开展。

  • 标签: 个人剂量 监督监测 评价
  • 简介:近日,扬州市江都区安监局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要求,协同卫生局对全区放射工作单位放射T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情况进行了督查。据了解,该区共有放射工作单位73家,216名工作人员。

  • 标签: 放射工作人员 个人剂量监测 安监局 监测工作 督查 江都
  • 简介:摘要随着核医学应用的广泛开展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增多,潜在的职业健康问题也应该受到足够重视。目前,大多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主要是通过热释光剂量计等提供的外照射信息,并未全面开展常规内照射的监测,这可能会低估他们的年有效剂量。全面的个人剂量监测是职业健康监护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健康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核医学内照射的特点,介绍了核素的监测技术和剂量估算方法,列出了几种常用软件,从而全面客观了解和认识当前核医学工作人员的内照射相关内容,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监管政策及防护要求提供参考。

  • 标签: 核医学 内照射 放射工作人员 剂量估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亚太地区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水平,分析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个人剂量监测能力、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方法阐述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亚太地区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比对方法,对于各照射组分别从相对误差、负相对误差比例、变异系数和固有误差4个方面分析了比对结果,对于总体结果从各照射情景及各参与者响应值R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标准、技术导则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进行讨论。结果共有22个国家的30个个人剂量监测机构参加了本次比对。所有测量结果的响应值R在0.67~1.50范围内,平均值为0.96±0.16(1σ);4个照射组测量值的整体相对误差分别15.5%、16.4%、19.1%和16.6%;各照射组R的中位数与平均值相近且均接近于1.0,整体上R的分布偏向于1.0以下;24家参与者响应分布偏向1.0以下的有15家,占总数的62.5%。结论所有参加机构均达到了本次比对要求,但在剂量系统校准、质量控制及不确定度分析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建议可通过加强量值溯源和检定校准的多样性、了解现场使用场景和优化剂量计性能、系统科学评估不确定度来提高个人剂量监测机构外照射剂量监测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

  • 标签: 外照射剂量 个人剂量监测 剂量计 比对
  • 简介:摘 要:目的:对医用直线加速器剂量监测与控制系统的技术分析。方法:使用 Varian-clinac-CX机器设备为例进行分析。结果:分析了医用直线加速器在电离室、电源系统、剂量信号和通道、控制系统四方面的控制技术。结论:电离室为剂量监测控制系统的中心系统,剂量信号、控制信号在此进行质量保障调试工作,建立起计量学质量保证的基础。

  • 标签: 医用直线加速器 剂量 监测 控制
  • 简介:《今日医学要闻》报道,根据在线发表在《柳叶刀》的荟萃分析,“由患者在家自我监测抗凝治疗和调整剂量是安全的,可以减少凝血风险”。研究人员发现“实际上,

  • 标签: 抗凝治疗 自我监测 安全 剂量 患者 《柳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