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冷沉淀富含FⅧ因子、VWF、纤维蛋白原、XIII因子、纤维连接蛋白等,临床应用范围和用量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除用于治疗血友病A,在烧伤、外伤、DIC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多。冷沉淀中FⅧ因子极其不稳定,从全血采集到新鲜冰冻血浆的制备再到冷沉淀的制备的很多环节都会影响冷沉淀的最终质量,如何对相关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制备优质的冷沉淀,笔者单位通过多年的探索与改进,积累了一套经验,与同行共讨。

  • 标签: 冷沉淀 制备 FⅧ因子 纤维连接蛋白 新鲜冰冻血浆 纤维蛋白原
  • 简介:补骨脂素温胃颗粒制备方法分光光度法,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补骨脂素对照液适量,补骨脂的提取取补骨脂粉碎后加6倍量65%乙醇

  • 标签: 制备控制 控制研究 温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成分制备的质量控制策略。方法以2016年7月-2017年02月内本血站收集到的800份血液样本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质量控制手段,观察组采取改进的质量控制手段。利用血液抽检,从多个角度出发比较两组血液成分制备质量的优劣。结果观察组血液成分制备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落实血液成分制备过程时,应从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规范血液成分制备过程、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等角度出发,提高血液成分制备质量的控制,如此才能够提高血液质量,促使血液成分制备契合血液质量安全管理的相关需求。

  • 标签: 血液成分制备 血液质量安全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纯化水在各大制药厂和化工工厂被广泛地使用,对化工业和制药工厂的发展极其重要。纯化水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制药工厂和化工工厂所产出的产品的质量。本文主要从纯化水常见的制备工艺方法出发,对现阶段实际的纯化水制备工艺流程控制技术进行了相关的阐述,最后是对纯化水制备流程的相关技术组合方案和分析,为纯化水制备工艺的选择和安装验收运行提供相关的参考工作,为纯化水的制备工艺提供一定的经验,避免纯化水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相似的问题。

  • 标签: 纯化水制备工艺 控制技术 解析
  • 简介:中图分类号R9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53-01摘要目的为治疗痔疮提供安全快捷的新制剂。方法建立消痔洗剂的制备工艺、质量工艺及质量控制。结果本制剂质量稳定对皮肤无刺激性,对治疗内外痔有止血、止痛、消水肿等作用。结论此制剂质量稳定、疗效可靠,临床可作为治疗内外痔的新制剂。

  • 标签: 消痔洗剂 制备工艺 质量控制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以浮法玻璃配合料制备过程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该过程的控制方法和技术。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揭示了在浮法玻璃配合料制备过程中,温度、原料掺杂、成分比例以及加工工艺等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同时,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控制策略和改进方向,为优化该过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标签: 玻璃配合料 制备控制 探讨
  • 简介: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优质玻璃配合料的制备是保证玻璃生产的基础,它是生产出优质、高效、低产、低耗生产玻璃的先决条件。在生产玻璃的过程中,必须优先保证玻璃配合料的制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玻璃配合料的生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包含了很多细节,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造成玻璃质量的下降甚至造成生产失败。本文就浮法玻璃配合料的制备过程、制备工艺及控制措施进行探讨,争取为以后的配合料制备提供参考或借鉴。

  • 标签: 玻璃配合料 制备控制 探讨
  • 简介:目的建立薄荷酚软膏质量控制标准.方法薄荷酚软膏经石油醚溶解、氢氧化钠溶液提取后,在286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考察吸收度与苯酚浓度的线性关系,测定稳定性、精密度和苯酚回收率.结果苯酚含量在6~30μg*ml-1浓度范围内与溶液在286nm波长处的吸收度A呈良好线性关系,测定液8h内稳定.同一样品测定5次,RSD为0.68%,苯酚平均回收率为100.11%,RSD为0.62%(n=6).结论处方中其他组分不干扰苯酚测定,所拟定的方法简便可行.

  • 标签: 薄荷酚软膏 制备 质量控制 稳定性 精密度 回收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站成分制备质量控制作用,以提升血液样品的合格率。方法分别抽检我科2000-2006年及2007年-2014年血液样品各1300份,列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血液样品合格率。结果对照组1300份血液样品的合格率为86.77%,观察组1300份血液样品的合格率为99.46%,对比结果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提升操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规范操作流程,增强环境、设备管理及废料管理,是防止暴露,降低感染率,提升血液样品质量的有效途径。

  • 标签: 血液感染 成分科 制备 质量控制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目的研究玫瑰舒心合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对玫瑰舒心合剂采用蒸馏及水煮的制备工艺,通过制定性状、pH值、相对密度等检查项目,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该制剂服用方便,疗效确切,质量稳定。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 标签: 玫瑰舒心合剂制备工艺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汤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了解该汤剂的制备工艺。方法该复方药通过两煎常压煎药机进行煎制,用TCL(薄层色谱法)对复方丹参汤剂中的丹参主要成分丹参酮ⅡA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丹参酮ⅡA的含量用线性回归法表示在0.4498~2.2801g.L-1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8),有效成分平均回收率99.80%。结论利用两煎常压煎药将药物的有效成分可有效进行煎煮出来,减少了药效的流失,制备工艺可行且可有效对质量进行控制

  • 标签: 复方丹参汤剂 制备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樟桉软膏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用热熔法制备樟桉软膏。用化学反应法鉴别樟脑和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桉油。结果制剂质量稳定,主要成分的鉴别特征性强,重现性好。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控制标准可靠。

  • 标签: 樟桉软膏 制备工艺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肾衰胶囊,观察其在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人参、紫河车为主药,加工制成硬胶囊。结果与结论肾衰胶囊处方组成合理,工艺简单,稳定,易于掌握。治疗慢性肾衰竭尤其对氮质血症期患者疗效显著。

  • 标签: 肾衰胶囊 肾功能衰竭 质量控制 临床应用
  • 简介:以维生素C为还原剂和覆盖剂,在水溶液中制备铜纳米颗粒,并研究其催化性能。研究不同维生素C浓度对铜纳米颗粒尺寸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计(FTIR)对所制备的铜纳米颗粒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维生素C浓度的增加,铜纳米颗粒的尺寸减小。维生素C在防止纳米颗粒氧化和团聚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帮助纳米颗粒在应用过程中保持较高的稳定性。所制备的铜纳米颗粒在PMS氧化丝氨酸过程中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活性。铜纳米颗粒的催化活性随颗粒尺寸的减小而提高。铜纳米颗粒有望用于催化和环境修复领域并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铜纳米颗粒 维生素C 丝氨酸 PMS 氧化 动力学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和分析了血站成分制备的质量控制作用。文中通过实施和建立质量体系,对人、料、法、机和环五大因素进行质量监控,从而实现对血站成分制备质量的控制。血站成分制备按照相应的标准执行,加强了对血站成分制备的质量控制,满足了血站成分制备质量的相关要求。这使得血站成分制备工作更加规范,加强了对血站成分制备质量的控制力度,满足了血液质量的安全需求。

  • 标签: 血液成分 质量控制 研究和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中药外用熏洗剂并制定质量控制标准。方法药材按处方经水浸泡、煎煮、浓缩、纯化等后制备成中药外用熏洗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苦参碱的含量。结果该制剂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控,稳定性好。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单,组方合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外用熏洗剂 制备 质量控制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摘要成分血已经是临床输血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式,现在我国在成分血制备上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系统的方法,而科学有效的血液成分制备对于血液有效利用及血液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血液成分制备的主要场所是血站,当前血液制备的方法已经非常完善,血液成分制备质量控制的最主要控制对象就是控制血站工作人员操作方式的科学及正确,因此我们要从两方面对血站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及培训,一方面是要提高血站工作人员的职业技术水平,能够熟练掌握各项血液成分制备的技术并正确使用相关仪器,另一方面是要提高血站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得他们可以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尽最大努力控制血液成分制备的质量。

  • 标签: 血站 血液成分制备 质量控制管理
  • 简介:摘要为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促进中药与中医事业协同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组织开展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作为传承班的学员,2016~2018年三年期间本人已参加全国十四培训基地的学习,重点考察当地的GAP基地、中药生产企业(含饮片厂)、中药材交易市场和中医医疗机构中药房等部门,内容涵盖了中药栽培、资源保护及利用、鉴定、炮制、传统制药工艺、医院制剂开发研究、调剂等方向的中药特色技术理论与实践技术内容。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北京广安门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基地,分别听取刘力主任药师《医院中药制剂研发思路》、孙路路主任药师《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研究经验分享》、姜林教授《中药制剂研发思路与设计》内容的培训,本人从他们对于临床前配制工艺、质量指标的研究阐述中有所启发,对我院制剂止咳祛痰灵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进行了改进和控制。该制剂是根据我院临床中医师的协定处方申报的中药制剂,通过临床二十多年使用,上万例患者的验证,具有非常明显的化痰、止咳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咳嗽、急性及慢性支气管炎症,尤其适用于咳嗽痰多的病人。原先采用加水直接煎煮的方法,制剂存在澄明度差、无定性指标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其工艺进行了改进,并通过薄层色谱法加以质量控制

  • 标签: 止咳祛痰灵 制备工艺 薄层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