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治疗慢性肾脏合并急性肠道感染患者观察肾脏影响。方法选择2014-2015年至我院肾脏内科住院的符合标准的50例患者,给予明治疗,观察治疗前、中、后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肾损伤分子、胱抑素C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肠道感染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且肾脏各项指标在治疗前、中、后变化较小或无变化。结论在治疗慢性肾脏合并急性肠道感染过程中对肾脏影响轻微或无影响,值得临床借鉴及应用。

  • 标签: 利福昔明,慢性肾脏病,急性肠道感染,影响
  • 简介:21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7例,每次给予0.2g,po,q6h,同时给予环丙沙星模拟安慰药片1片,bid,疗程5d:对照组104例每次给予环丙沙星0.25g,po,bid,同时给予模拟安慰药片2片,po,q6h,疗程5d。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止泻率分别为97.2%及97.1%;

  • 标签: 细菌性肠道感染 利福昔明 治疗组 急性 环丙沙星 对照组
  • 简介:【摘要】慢性肾脏(CKD)的影响因素多样,包括年龄、行为生活方式、饮食、代谢性疾病和遗传等多个方面。其中,年龄是CKD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CKD的发病率逐渐上升。饮食和生活方式对CKD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可导致肾脏损伤,从而引起CKD。此外,代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高尿酸血症等也会对肾脏造成损害,促进CKD的发展。控制这些因素有助于预防和治疗CKD。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肾功能异常 代谢性疾病
  • 简介:摘要是一种广谱口服抗生素,其抗菌谱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其在肠道不易被吸收,可能通过调整肠道菌群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并调节肠道免疫发挥作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目前,临床上明主要用于多种胃肠道和肝脏疾病的防治,现就在相关疾病的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利福昔明 抗菌作用 肠道菌群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伴随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及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慢性肾脏(CKD)患者可出现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缺陷,导致感染性疾病高发并成为各阶段CKD患者住院和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肺部和血流感染是CKD患者最主要的两种感染形式。不同的免疫缺陷状态对不同病原体的易感性不尽相同,诊治成功的关键在于快速明确感染部位及微生物学诊断,尽早开始病原学治疗。本文介绍了CKD常见特殊病原体(肺孢子菌、巨细胞病毒、奴卡菌及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及预防策略。对于免疫抑制状态下的CKD患者,临床随访过程中注意密切监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警惕机会性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感染 诊断 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慢性肾脏(CKD)会导致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显著变化,肠道菌群的失衡会加速CKD的进展,两者互为因果关系。故本文对肠道菌群与慢性肾脏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肠道菌群可以作为防治CKD进展的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尿毒症 肠道菌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肾脏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伤病史>3个月),包括肾小球率过滤(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的GFR下降(GFR<60ml/min)超过3个月。据调查,慢性肾脏的发病率约占总人口的11%,随着人们预期寿命的增加和糖尿肾病发病率的增长,这个比例在未来还将进一步增加。Fractalkine(FKN)是近年发现的一种趋化因子,随着人们对FKN及其受体在肾脏疾病中作用的了解,其可能成为治疗靶点。现对FKN与慢性肾脏之间的关系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Fractalkine FKN 慢性肾脏病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陈勇琴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9-18
  • 出处:《大健康报》2022年第36期
  • 机构:简阳市人民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4140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脏(CKD)管理模式对慢性肾脏3~4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在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肾脏3~4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采取慢性肾脏(CKD)管理模式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种治疗模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疾病认知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6个月后的Scr、eGFR、Alb、血磷等相关指标均好于对照组。结论对慢性肾病3~4期患者采取慢性肾病管理模式,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自身疾病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 标签: 慢性肾脏病3~4期 疾病管理 肾功能
  • 简介:摘要急性肾损伤(AKI)是临床常见的病理生理现象,其具有高发病率、高ICU住院率及高死亡率等特点;此外,AKI也是慢性肾脏(CKD)及终末期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多项研究已揭示了AKI向CKD的转化方面所涉及的多种机制,但是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手段仍无突破性进展。本文就AKI向CKD转化的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的干预提供潜在的靶点。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慢性肾脏病 机制 病理生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