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期引产时,宫颈及子宫下段不成熟,强行牵拉引起的分娩痛是难以忍受的,尤其是初产妇.为了消除这种疼痛,我院把用于足月分娩的镇痛方法用于中期引产.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分娩镇痛 初产妇引产 引产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临床路径在产科初产妇剖腹及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460例入院分娩的初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临床路径,对两组产妇的满意度、护理质量的达标率、母乳喂养及母婴保健基本识知晓率及乳房肿胀的发生率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结果比较,实验组初产妇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达标率、母乳喂养及母婴保健基本知识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乳房肿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实施护理临床路径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初妇护理服务质量,使产妇获得最佳的护理服务。

  • 标签: 护理临床路径 初产妇 满意度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接技术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低危初产妇383例,其中2016年1月—3月采用传统保护会阴方法和会阴切开方法接199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2016年4月—6月应用无创接生技术为主要接方法,必要时采用会阴切开方法接生184例初产妇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会阴损伤情况、产妇满意度、新生儿窒息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率及会阴裂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窒息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接技术应用于初产妇阴道分娩有效降低了女性分娩时的会阴损伤程度,维持了女性会阴完整性,促进了自然分娩,降低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对新生儿无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初产妇 无创接产技术 会阴侧切 会阴裂伤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时体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分娩的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时体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初产妇分娩方式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72.0%明显优于对照组48.0%(P<0.05),同时观察组剖宫产率以及产程时间和产后抑郁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体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措施在初产妇护理中应用,不仅能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同时对缩短产程时间,降低产后抑郁率也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体位护理 心理干预 初产妇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妇康复治疗仪对初产妇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自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100例,将产后不同康复方案与产妇进行沟通,按产妇选择的康复方案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50例)采用康复治疗仪进行康复锻炼,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康复方式进行康复锻炼。最终两组患者的产后宫缩痛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泌乳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产后宫缩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显著并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显著,并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产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的泌乳量差异显著,并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产后排尿时间方面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采用妇康复治疗仪可以显著降低孕产妇产后出血、宫缩痛持续时间、产后排尿时间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初产妇康复治疗 妇产康复治疗仪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育舞蹈对初产妇时的疼痛程度及分娩控制感的影响。方法:以在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接收的98例处在活跃期的产妇,作为本次医学研究中心内容,并且按照产妇到我院咨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使用常规的待产方法,研究组产妇使用生育舞蹈练习法进行待产。对比患者组间的VAS疼痛评分情况,分娩控制情况。结果:研究组初产妇的疼痛评分情况与对照组初产妇疼痛情况数据相比较差异较大,研究组分娩控制情况(171.59±1.56),对照组(165.59±1.70)(P<0.05)。结论:初产妇时使用生育舞蹈干预,对产妇的疼痛有很好缓解作用,并且提升分娩控制感,值得在产妇生产过程中推广。

  • 标签: 生育舞蹈 初产妇生产 疼痛程度 分娩控制感 影响
  • 作者: 祁叶楠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3期
  • 机构: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213000
  • 简介:目的:观察助产士护理联合时体位护理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初产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与常规体位,观察组实施助产士护理联合时体位护理,记录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胎儿宫内窘迫、产妇宫颈撕裂、阴道壁血肿等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初产妇分娩过程中采用助产士护理联合时体位护理干预,可提升自然分娩率,降低不良分娩结局发生风险。

  • 标签: 助产士护理;产时体位护理;初产妇;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分娩初产妇通过联合应用中医穴位按摩以及时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运用中医穴位按摩以及时综合护理干预。结果: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横向对比产妇第1~3产程时间均为观察组较短,而新生儿Apgar评分为观察组较高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100.00%,对照组89.19%,P<0.05。结论:通过对分娩初产妇联合应用中医穴位按摩以及时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加快产妇的产程进展,有效提升分娩质量。

  • 标签: 初产妇 中医穴位按摩 产程时间 产时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时体位护理联合责任制助产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的1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例,观察组采取时体位护理联合责任制助产,对照组为传统护理方式。收集并比较两组数据,包括分娩过程中的产程特点、分娩结局、新生儿情况等指标。结果:在实施时体位护理联合责任制助产的初产妇中,分娩过程中产程顺利进行的比例显著提高;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产妇分娩时疼痛感受减轻;新生儿APGAR评分平均值较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论:时体位护理联合责任制助产在初产妇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分娩过程的顺利性和产妇、新生儿的健康状况。通过该护理模式的实施,可以提高初产妇分娩的成功率、减少分娩并发症的发生,对于促进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推广时体位护理联合责任制助产在临床实践中应得到重视,为初产妇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产时体位护理 责任制助产 初产妇 应用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剖腹是解决难产、产科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对于挽救母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母乳中含有婴儿出生后生长所需的能量和营养,同时母乳喂养能够拉近母子之间的关系,且能降低产妇和围生儿的疾病发生率。但是剖腹初产妇难以快速进入母亲角色,缺乏对母乳喂养知识的了解,甚至存在错误认知,因而会降低母乳喂养率,另外手术操作、产后疼痛、心理情绪变化等因素会对产妇产后泌乳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延迟泌乳时间并减少泌乳量,不利于产后尽早进行母乳喂养,因此临床需要对剖腹初产妇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母乳喂养率。知信行护理模式主要包括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形成行为三个连续的过程,是一种能够改变人类健康相关行为的模式。本研究就知信行护理模式应用于剖腹初产妇母乳喂养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知信行护理 剖腹产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精神因素在分娩过程中的影响逐渐被关注,注重产妇的心理护理,根据产妇的心理状态,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帮助其正确面对分娩,以良好的心态顺利分娩,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初产妇 心理护理 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助产士的护理效果,为初产妇的顺利分娩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初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初产妇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分娩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助产士方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初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程度、新生儿健康状况。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明显好于对照,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产妇的总产程和出血量明显好于对照,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产妇的新生儿窘迫、窒息和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在助产士的全程陪护下,降低了分娩时的困难,提高了自然分娩的成功率,缩短了产程时间,降低了产妇发生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了新生儿的健康率,因此,助产士有效的提高了初产妇分娩质量,对于提高初产妇自然分娩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浅谈 初产妇分娩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产程中超声监测数据与阴道检查结果的差距,探讨时超声监测胎膜早破初产妇产程进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顺德爱博恩妇产医院收治的胎膜早破初产妇58例,临产后采用二维超声测量产程中产妇的胎方位、宫颈前后唇距离、产程进展角(Angle of progression,AOP)、胎头会阴距离(Head-perineum distance,HPD),同时行阴道检查,包括宫口大小、胎头位置、胎方位等。结果:1、超声检查判断胎方位较阴道检查方便准确(x2=10.94,P<0.05)。2、超声检查宫颈前后唇距离和阴道检查宫口大小呈线性关系,Y=0.93X-0.16(Y:超声检查宫颈前后唇距离,X:阴道检查宫口大小,R2=0.81,P<0.05)。3、阴道检查胎头位置与AOP呈正相关线性关系Y=0.07X-7.16(Y:阴道检查胎头位置,X:AOP,R2=0.68,P<0.05)。4、阴道检查胎头位置与HPD呈负相关线性关系Y=-0.71X+3.24(Y:阴道检查胎头位置,X:HPD,R2=0.38,P<0.05)。5、100%的产妇认为超声检查痛苦更小,易于接受,超声检查的 NRS评分为1.58±0.68,阴道指检评分4.86±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2,P<0.05)。结论:超声检查可用于监测胎膜早破初产妇产程进展,可作为产程处理的预测指标。

  • 标签: 产时超声 产程监测 产程进展角 胎头会阴距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初产妇用分娩球+自由体位护理,对痛与分娩控制感效果。方法:取60例初产妇分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分娩球+自由体位护理。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分娩控制感、疼痛等均优(P<0.05)。结论:分娩球+自由体位护理干预,效果理想,价值更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分娩球 自由体位 护理 初产妇 分娩控制感 产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初产妇应对疼痛时联合应用导乐分娩和中医穴位按摩的效果以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10月开始研究,至2023年10月结束,共有产妇120例,均为在我院生产的初产妇,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组名为参照组和分析组,前组实施导乐分娩,后组应用导乐分娩配合中医穴位按摩。干预完成后对效果做出评价。结果:分析组产妇分娩指标均小于参照组(P<0.05);分析组痛及新生儿窒息率更低(P<0.05)。结论:将导乐分娩配合中医穴位按摩应用到初产妇产程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不仅能够改善产妇分娩情况,还能够降低产痛程度,改变妊娠结局,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初产妇 产痛 导乐分娩 中医穴位按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知信行护理模式在剖腹初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21年6月-2023年6月期间选取我院接收的剖腹初产妇88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将常规护理患者纳入对照组,44例,将知信行护理模式纳入观察组,44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产妇产后母亲角色适应情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子宫下降速度较快,宫底高度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剖腹初产妇实施知信行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知信行护理模式 剖腹产 初产妇 母乳喂养 子宫复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