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清创是把一个污染的创口转化为“无菌”的创口,是防止感染的重要步骤,及时正确的闭合创面是预防手和前臂开放性损伤感染的有效措施。如创面不及时闭合,必将发生不同程度的感染、渗出、水肿、粘连直至僵硬而影响手及前臂功能,所以把早期闭合创面作为治疗手和前臂开放性损伤的原则之一。

  • 标签: 手部创面 开放性损伤 修复 防止感染 前臂功能 不同程度
  • 简介:摘要创面修复具有其内在的病理生理机制,呈现复杂的网络调控性,但这些内容在我国乃至全球的医学本科教育体系未能详尽或不系统。因此,不从事创面修复研究的临床医师难以全面理解创面修复机制及其与临床进程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创面修复相关机制的理解,归纳了与临床实践相关的创面修复的序贯性、局域性、时限性特征,为创面修复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伤口愈合 机制 规律
  • 简介:干细胞治疗作为生物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近10余年来在烧伤领域的应用已显示出诱人的前景。国内将干细胞治疗作为进一步提高烧伤创面修复质量的重要方法,已经在加快创面愈合速度和减少瘢痕发生率、促进汗腺与毛囊再生及组织工程皮肤构建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 标签: 烧伤 干细胞 创面修复
  • 作者: 许淑君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4-10
  • 出处:《环球科学》2023年13期
  • 机构:珠海市日新化妆品有限公司 广东省珠海市 519000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深度烧伤创面早期处理及促进创面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 2015年 12月 -2016年 12月我院收治的深度烧伤患者 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采取即时治疗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参照组采用晚期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早期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实验组功能恢复有效率 66.67%( 24/36)及外观恢复率 75%(27/3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深度烧伤创面需要及时处理,促进创面快速修复,加快患者外观恢复及身体机能恢复,在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深度烧伤创面 早期处理 创面修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创面外露内置物的保全和创面修复临床策略。方法2016年1月—2019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收治8例伴有内置物外露的术后创面不愈合患者,其中男4例、女4例,年龄10~73岁。患者2例腹部外伤术后腹部补片外露,2例颅脑术后钛板外露,3例骨折手术后内固定物外露,1例颅脑术后脑脊液引流管外露。入院时取创面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在控制血糖、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的基础上,尽快行创面彻底清创,清创后创面面积为2.0 cm×0.5 cm~6.0 cm×5.0 cm。4例患者创面清创后直接封闭,其中1例直接缝合;1例创面局部填充富血小板血浆凝胶后直接缝合;2例采用局部皮瓣修复,皮瓣面积分别为10.0 cm×8.0 cm、12.0 cm×8.0 cm,供瓣区直接缝合;术后均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4例患者创面清创后行持续VSD治疗,待创基情况改善后,1例患者创面逐渐愈合,1例患者创面直接缝合,2例患者创面取大腿或头部刃厚皮修复。观察并记录入院时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术后创面愈合情况和随访情况。结果本组6例患者入院时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共培养出细菌10株,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所有患者术后皮片或皮瓣均成活,切口愈合,创面封闭,内置物全部保全。随访1~3年,所有患者修复创面均无复发。结论针对伴有外露内置物的术后慢性创面,在彻底清创后,可通过直接缝合或皮瓣移植Ⅰ期封闭清洁创面;组织缺损比较大、感染比较重的创面可先行持续VSD治疗,Ⅱ期直接缝合或移植皮片封闭创面,从而实现保全内置物和修复创面的治疗目标。

  • 标签: 伤口愈合 负压伤口疗法 慢性创面 内置物
  • 作者: 罗高兴 吴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1-03
  • 出处:《中华烧伤杂志》 2020年第12期
  • 机构: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市疾病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 400038,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美容科 518035
  • 简介:摘要随着生物医学与材料科学的发展,通过学科间的相互交叉融合,研制出越来越多的新型现代功能材料应用于皮肤创面修复,从而为皮肤创面的治疗提供新策略、新方法、新工具,本文就此做了一些总结。

  • 标签: 伤口愈合 皮肤创面 现代功能材料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游离小腿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足部创面的疗效。方法:20012年9月至2016年4月,对17例足部皮肤缺损患者,采用小腿后外侧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结果:17例患者游离皮瓣完全存活。术后随访5-19个月,平均8.9个月。所有患者创面一期愈合,游离皮瓣质地良好,修复足行走无明显影响,患者对疗效满意。按足部疾患治疗效果评定标准(JOA)评定,结果为79-100分,平均87.5分。结论:采用游离小腿穿支皮瓣修复足部创面具有损伤小,皮瓣更加接近受区,不适为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 标签: 创面 穿支皮瓣 游离移植
  • 简介:摘要创面修复是烧伤、整形、修复重建外科医师常面临的临床问题之一。目前临床应用的创面修复策略均只能实现病理性修复而非生理性再生。“完美”地修复缺损组织是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长期以来的奋斗目标。本文重点针对以干细胞为核心的组织再生技术和组织工程皮肤支架材料构建的新理念,就创面修复过程皮肤组织再生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总的来说,如何根据创面愈合的需要,使细胞增殖分化为功能性皮肤器官,并且在创面愈合过程对不同细胞的精确定位进行调控,重建皮肤的正常结构,仍是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 标签: 创伤和损伤 干细胞 组织工程 组织再生 创面修复 皮肤损伤
  • 作者: 彭曦 孙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烧伤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全军烧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38,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海医院 陆军第七十一集团军医院烧伤整形科,徐州 221004
  • 简介:摘要创面是烧伤最根本的问题,其修复不仅依赖有效的创面处理,还依赖患者良好的营养状态。营养支持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创面愈合的重要手段,如何使之与烧伤创面的代谢相匹配是营养治疗的难点。该文从分析烧伤创面愈合不同阶段的代谢特征入手,着重论述了葡萄糖、蛋白质与谷氨酰胺在这些阶段的代谢特点,提出了与创面愈合相适应的营养策略,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营养治疗在创面修复的作用。

  • 标签: 烧伤 代谢 营养疗法 创面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拱顶石皮瓣在创面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例需进行创面修复手术的患者,应用拱顶石皮瓣手术对其进行修复。对患者手术后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手术之后皮瓣的血运情况良好,手术1天之后将皮瓣下方的引流拔除后,有11名患者的皮瓣全部成活,有1名患者因创伤面较大、皮瓣边缘的张力大而使得皮瓣出现部分坏死现象,拆除手术线后留下了0.6cm×2.0cm的创伤面,通过对残留伤口处进行换药处理,两周后痊愈;没有患者对该手术治疗的效果不满意,非常满意的有11名,一般满意的有1名。结论应用拱顶石皮瓣手术对创面修复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拱顶石皮瓣 创面修复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异种(体)生物材料的迅速发展为烧伤、创伤和各种急慢性创面修复提供了重要的治疗手段,对创面组织的修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介绍了异种(体)生物材料在创面修复的应用以及作为真皮替代物的应用,并对异种(体)生物材料在创面修复领域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进展作了分析与总结。

  • 标签: 烧伤 创伤和损伤 伤口愈合 脱细胞真皮基质 异体皮 创面修复 真皮替代
  • 简介:肉芽创面传统的修复方法以刃厚或薄断层皮移植为主。由于薄皮修复术后对手的外观和功能影响较大,我科于1994年至1997年,应用全厚皮片移植修复手部肉芽剖面49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肉芽创面 手部 全厚皮片移植 修复术后 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皮肤创面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功能材料通过结构调节和性能整合,可以针对性地对创面进行保护并促进创面愈合,目前已在创面修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是临床创面治疗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分别就止血类、抗菌类、抗炎类、促血管化类及调控创面微环境类功能材料在创面修复的应用做一总结。

  • 标签: 皮肤 伤口愈合 功能材料 创面微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皮耐克(又称皮能快愈敷料、人工真皮)修复难愈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44例于2010年1月到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难愈性创面治疗的患者,并将其随机且平均分组,组别分别为I组和Ⅱ组。对所有患者都给予抗感染治疗,改善其微循环;另外对I组患者用聚维酮进行外敷,在进行换药治疗后,若患者的创面未愈则对其进行植皮或是皮瓣修复术,对Ⅱ组患者早期实行清创,在感染得到控制之后再实施I期外敷皮耐克,Ⅱ期植皮手术治疗。结果本案例,I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8.2±1.3)天,其中进行植皮或是皮瓣修复术的患者有12例,有6例进行换药治疗而愈合,但在愈合之后其出现疤痕增生的现象严重;Ⅱ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1.4±1.1)天,其中创面较大的患者有7例,经进行外敷人工真皮手术后,其肉芽生长符合标准,随后对其进行了植皮手术,另11例患者则对其进行了换药治疗,手术后,所有患者创面的愈合结果都令人满意,而且疤痕增生程度也不明显。结论应用皮耐克修复难愈性创面其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恢复能力强,而且也能减少术后的疤痕增生,同时也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 标签: 皮耐克 难愈创面 修复
  • 作者: 马加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卫生事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16-07-17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 2016年第7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创面的美容修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深度烧伤患者36例,根据烧伤创面的部位、大小对其进行临床美容修复治疗。治疗后2~6个月进行随访调查。结果36例深度烧伤患者经临床治疗康复训练后有效率为96.29%,2~6个月随访时患者烧伤部位皮肤恢复良好。结论对深度烧伤造成的创面及时进行美容修复治疗,创面部位不仅功能较好的恢复,还不失美观,符合美容修复的条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深度烧伤患者进行创面美容修复的具体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5年7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60例深度烧伤患者患者进行观察,对所有患者进行早期创面美容修复,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恢复情况良好,植皮成功率高达95.00%,总有效率为96.67%。随访半年,烧伤面积由(48.6±8.5)%TBSA下降到(14.5±6.1)%TBSA。结论深度烧伤患者要尽早进行创面处理,植皮后做好包扎工作,定时更换敷料,并加强术后指导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植皮成功率,优化手术效果。

  • 标签: 深度烧伤 创面美容修复 临床分析
  • 简介:1999年3月~2000年8月,共观察创面53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6例;成人41例,小儿12例;创面存在时间3周以上者18例,3周以下者35例;修复面积12~250cm2,平均(98±76)cm2.术前3d开始准备创面,清除坏死组织、脓性分泌物,用双氧水、等渗盐水冲洗,内层覆盖抗生素纱布,再用高渗盐水湿敷包扎,每天更换1次.待感染控制创面清洁,肉芽水肿消失后进行手术.

  • 标签: 创面修复 烧伤 脱细胞真皮复合移植术 肉芽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