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检验的质量控制中,检验质量控制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一些细节不容忽视,必须规范操作,才能有合格的检验标本。

  • 标签: 检验前 准备 符合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标本在分析阶段护理质量控制不同结果的差异,探讨在临床检验标本分析阶段进行护理干预对于标本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从我院检验科的电子病历中选取310例,从每周接受标本检验的患者中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每天选取62例,按照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5例按照常规检验流程进行,分析组1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分析阶段实施系统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结果。结果:分析组(99.35%)的合格率大于对照组(87.10%),分析组(1.29%)的出错率小于对照组(6.45%),分析组(1.290)的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387)

  • 标签: 检验标本 护理干预 质量控制
  • 简介:通过对检验分析阶段标本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规范了工作流程,堵住了诸多漏洞,避免了医患纠纷,理顺了临床科室与检验科之间的合作关系,提高了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为下一步的全程信息化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检验 护理管理 标本 质量干预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临床检验标本分析阶段护理质量控制的策略和实践应用。针对临床检验标本的种类和采集方法,提出了规范化的护理操作、高效的护理管理和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的策略。在实践应用中,需要进行样本采集的准备工作、样本采集时的操作流程和样本送检后的监控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标本采集的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 标签: 临床检验 标本采集 护理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临床检验标本分析阶段护理质量控制的策略和实践应用。针对临床检验标本的种类和采集方法,提出了规范化的护理操作、高效的护理管理和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的策略。在实践应用中,需要进行样本采集的准备工作、样本采集时的操作流程和样本送检后的监控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标本采集的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 标签: 临床检验 标本采集 护理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检验标本分析阶段护理质量的控制措施。方法将在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贫血检验的86例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检验标本不合格率。结果在检验标本总不合格率上,观察组检验标本总不合格率为51.16%,与对照组的90.70%相比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检验的过程中,标本分析阶段给予综合护理的效果良好,能有效降低检验标本的不合格率,有助于诊断治疗。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 标签: 临床检验 标本分析前阶段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我院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的现状、特点,并探讨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促进我院微生物检验分析质量控制。方法本研究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进行微生物检验的15234份样本为研究对象,对这些微生物检验标本中的不合格标本的不合格率、分布情况、原因、类型回顾分析。结果2013-2015年标本不合格率分别为20.49%、20.20、16.79%;不合格标本类型中上呼吸道标本占27.11%,尿液占9.16%,分泌物占7.06%,血液占5.74%,脓液5.30%;不合格原因主要有标本采集、标本污染、送检不及时、无菌操作意识差以及标本基本信息不全等。结论微生物检验分析阶段是一个较复杂、参与人数较多、难以控制因素多的环节,加强沟通,有效发挥职能部门的管理效能等,确保检验标本符合检验要求。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标本不合格 分析前 质量控制对策 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 在进行医学样本检验分析工作之前,对精细化管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展开探讨。 方法  选择某医院门诊部门于2020年4月至9月期间接收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测的1000例非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0份医学检验标本纳入对照组统计指标资料,并且使用传统管理干预方法。而将2021年4月至9月期间医学门诊部接收的1000例进行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测的非住院患者纳入观察组统计指标,并且对其进行精细化管理干预。分别对两组门诊医学检验样本管理效果进行分析,对两组样本送检及时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从样本采集时间、检验申请单、样本未达合格标准以及样本盛放器具等各项指标的有误份数情况来看,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指标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门诊急诊样本采集20min内送出份数、送出后20min内到达实验室份数以及门诊急诊样本送至实验室后的10min接收份数都比对照组多(p<0.05)。结论 精细化管理干预措施在样本采集检验分析的应用,能够尽可能提升优化管理效果。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医学检验 分析前阶段
  • 简介:在标枪运动的助跑、交叉步、最后用力三个阶段中,正确的身体姿势和用力顺序的建立和保持是平衡和控制身体重心的基础。理想的身体姿势是垂直旋转时髋部不发生旋转,面对助跑方向。为了帮助运动员在最后用力的进程中打开并伸直投掷臂(肩),胸部必须抬高。头部在身体旋转中应首先保持正直,随后向投掷方向略微转动。运动员必须以这种姿势进行跑和投掷。实施一种有效的持枪助跑技术对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用力顺序很重要。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身体姿势用力顺序和助跑中身体重心位置将会导致一种无效的技术动作。

  • 标签: 标枪运动 投掷训练 身体姿势 站立式练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精细化管理在医学检验分析阶段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以2020年4-5月为实施精细化管理时段,该时段临床医生开具检验申请单并得到采样执行的样本数量共计190230份,以2020年7-9月为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时段,该时段内临床医生开具申请单并得到采样执行的样本数量共计172711份。参考《临床实验室质量指标》及我院实验室制订的相关标准,评价精细化管理前后医学检验分析阶段各个环节的情况。结果:实施精细化管理后,申请单不正确、样本容器错误、样本量不正确、样本溶血、抗凝样本凝固等比例均低于精细化管理(P<0.05),住院急诊样本采样需20min内送出的样本、住院急诊送出后20min内送达实验室的样本,住院急诊送到实验室后10min内接收的样本比例均高于精细化管理(P<0.05)。结论:实施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提升分析阶段各环节的质量,从而提高检验质量,其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医学检验 分析前阶段 精细化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精细化管理在医学检验分析阶段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与论述,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从2018年6-7月实施精细化管理时段内临床医生开具的检验申请单中获取到190230份样本;同年10-11月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后时段,同样从临床医生开具的检验申请单中获取了172711份样本。以我院实验室、《临床实验室质量标准》中制定的有关标准作为参考依据,对精细化管理与管理后医学检验分析阶段各环节的情况进行统一评价。结果:与实施精细化管理比较之下,实施精细化管理后的申请单、样本量、样本容器与采样时机不正确、样本溶血、抗凝样本凝固等比例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而住院急诊送达实验室后10分钟内接收的样本、住院急诊送出后20分钟内送达实验室的样本和住院急诊样本采样需20分钟送出的样本等比例均有所上升。结论:对于分析阶段各环节的质量而言,实施精细化管理后不仅会大幅提高,连带着检验质量也是出现同样的变化。

  • 标签: 医学检验 分析前阶段 精细化管理 实施效果 评价 探讨与论述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黄石市中心医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不合格标本类型、分布和不合格原因,探讨如何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的送检质量,保证临床微生物检验分析质量控制。 方法 以黄石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37163例临床标本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标本中不合格标本的不合格率、不合格标本类型、分布情况和不合格标本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不合格标本有386 例,标本总不合格率为1.04% ,不合格标本类型主要为痰标本(43.8% ),其他不合格标本标依次为尿标本(22.8 % )、血标本(19.25% )、分泌物标本(10.6%)、粪便标本(1.6% )、其他体液标本(2.0% )。标本不合格原因主要有标本污染、送检不及时以及标签信息错误。 结论 临床微生物检验分析阶段是一个较为复杂且影响因素较多的阶段,但同时又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应加强实验室与临床科室间的沟通,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的送检质量,确保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 标签: 临床微生物检验 标本不合格 分析前 质量控制对策 探索
  • 简介:刑事审阶段中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合理程序架构对于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文章从实践、规范、理论三个维度解构当前审阶段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主体混乱、程序空白、效力不足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与比较了侦查机关内部排除和检察机关外部排除的异同,明确侦查阶段与审查起诉阶段非法证据排除的不同主体和与之相适应的书面审查和听证程序的不同构造,以及完善整合审阶段非法取证实体性制裁和程序性制裁体系的可能进路。

  • 标签: 审前程序 非法证据排除 科学构建
  • 简介:图画书是促进幼儿语言和读写能力发展的重要资源。然而,在实践中,许多教师将图画书阅读等同于看图讲述.将图画书阅读教学等同于故事教学。那么,图画书阅读教学与故事教学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在图画书阅读教学中应培养幼儿什么样的核心经验?本期“儿童阅读核心经验研究专辑”将全面梳理幼儿图画书阅读的“阅读”核心经验及其发展阶段.并提供有关幼儿“阅读”核心经验培养的教育建议.同时对两个不同类型的图画书阅读教学活动加以展示和评析。期待读者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从而更有效地引导幼儿的阅读.为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阅读教学 经验 儿童 幼儿语言 故事教学 图画书
  • 简介:现代造船过程中预舾装的完整性直接影响船舶建造速度,影响坞内建造周期和码头系泊周期;还影响PSPC标准的顺利实施。从VLCC船的大型舾装件入手,研究大型舾装件的预装工艺,论证了大型舾装件安装阶段移的可行性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

  • 标签: VLCC 大型舾装件 码头周期 预舾装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实验室检测方面相关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分析标本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在检验技术上,随着新的检验技术和检验方法的不断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帮助了相关单位对标本成分的检验效果,同时在实际的检测分析工程中,所花费的时间也不多。除此之外,与检验技术配套的实验室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第三方检测机构出现之后,大量的实验室分析检测都由第三方负责,为临床医学提供了高效、准确和可靠的分析结果。

  • 标签: 检验 质量 控制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检验阶段的质量指标,建立质量规范体系,观察质量控制效果。方法选取本单位和某单位的患者作为样本,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检验标本,观察组将质量指标纳入到质量规范体系当中,加强对标本检验质量的控制。结果观察组标本保存质量不合格率为2.44%;对照组标本采集不合格率为2.44%、标本保存不合格率7.23%、溶血率2.44%。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应加强对标本采集、保存、运输质量的控制,将上述质量指标,纳入到质量规范体系中,提高临床检验阶段的标本质量,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度,为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础。

  • 标签: 临床检验 质量指标 标本不合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家庭收入、性别、年龄、血红蛋白和疾病分期等因素对透析阶段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50例透析阶段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和175例健康对照人群应用生活质量评定简表(theMOS36-itemshortformhealthsurvey,SF-36)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采集临床相关数据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男性透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生理功能(t=2.121,P=0.017)、生理职能(t=2.321,P=0.041)、躯体疼痛(t=2.412,P=0.025)和心理健康领域(t=-2.121,P=0.017)得分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年龄≤47岁的CKD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中的生理功能方面优于年龄>47岁患者(t=2.891,P=0.015),社会功能方面评分低于年龄>47岁患者(t=1.981,P=0.021).血红蛋白≤90g/L的CKD患者在社会功能领域得分明显降低(F=1.432,P=0.015).CKD4期患者生理职能(F=3.121,P=0.004)、躯体疼痛(F=1.781,P=0.045)、活力(F=1.456,P=0.034)、社会功能领域(F=2.651,P=0.021)得分显著低于CKD1-3期患者.家庭收入低于2倍最低标准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降低,尤其在生理职能(F=3.213,P=0.001)、社会功能(F=-2.231,P=0.013)、情感职能(F=3.657,P=0.001)、心理健康(F=2.476,P=0.012)领域方面.结论性别、年龄、血红蛋白、家庭收入和CKD分期是影响CKD患者透析阶段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对于临床早期评估和干预CKD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慢性肾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