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自我的社会认知研究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严格的实证研究方法,可以促进自我理论的深入发展.目前,社会认知的自我研究已经成为自我研究的新生力量.文章最后对该取向的意义和趋势作了展望.

  • 标签: 内隐社会认知 自我
  • 简介:联想测验是一种新的社会认知研究方法,在内社会认知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应用联想测验在对内刻板印象、态度、自尊以及攻击性的研究中取得了新的进展。对内联想测验本身存在问题的研究推动了它在内社会认知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及应用。

  • 标签: 内隐联想测验(IAT) 内隐刻板印象 内隐态度 内隐自尊 内隐攻击性
  • 简介:认知过程及其脑机制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社会认知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他人行为的意图及情感的认识,是人际互动的重要方面,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全面深入地对社会认知和基础认知中自动加工过程进行了研究综述,对基础认知社会认知的研究方式进行了比较。自动加工过程是社会认知和基础认知中都存在的重要过程,从脑机制研究角度,相关的电生理学指标(如N400等)都可以作为研究的指标来考察社会认知中的自动加工过程。本文从社会认知与基础认知的比较入手,介绍了各种领域的研究方法,特别是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等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

  • 标签: 社会认知 脑机制 内隐 自动加工
  • 简介:社会认知作为认知心理学中一个崭新的理论命题,是当今认知研究和社会心理学研究交织、孕育的成果。这一理论沿袭无意识维度向传统的社会认知——“主体在显意识操纵下对社会性客体的认知加工过程”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旨在揭示无意识成分参与了有意识的社会认知加工过程,其中之无意识和自动化的研究深化了对社会心理机制和本质的认识。本文拟从社会认知的无意识和自动化两个方面予以探讨。

  • 标签: 内隐社会认知 无意识 有意识 认知加工 社会心理机制 显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训练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轻度认知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认知训练组(30例),常规认知训练组(3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训练后的MOCA评分、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训练前(P<0.05),ADL评分均显著低于训练前(P<0.05);训练前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训练后认知训练组患者的MOCA评分、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认知训练组(P<0.05),ADL评分显著低于常规认知训练组(P<0.05)。认知训练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3.3%(22/30)显著高于常规认知训练组的13.3%(4/30)(P<0.05)。结论认知训练较常规认知训练更能有效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

  • 标签: 内隐认知训练 轻度认知障碍 认知功能
  • 简介:以汉语竞争性和中庸性成语词为实验材料,随机抽取大学本科生90名.采用3加工类型×2刺激材料×2测验的混合方差设计,考察体育认知成分(无意识).结果显示:1.加工类型对被试的再认测验和偏好测验有不同的影响,即表现出了实验性分离;2.良性竞争性态度是可以测量的,且影响被试的社会判断;3.竞争性态度是可以测量的,且明显影响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判断;4.当代大学生的竞争性在无意识维度上存在.体育环境或体育文化可以激发、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态度.这一研究范式将丰富、拓宽体育对个体社会化功能的认识,使之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 标签: 现代体育 内隐态度 良性竞争性
  • 简介:认知理论和缄默知识理论角度看,语感有三维内涵的概念:一指的是学习主体在进行言语活动时对语言知识和言语知识的学习;二指的是学习主体内学习的结果,是关于语言和言语的缄默知识;三指的是言语主体凭借内隐记忆,对处于潜意识中的语文知识的无意识运用。培养语感应注意实践感受与调控指导相结合,读听理解与说写表达相结合,感性积累与理性分析相结合,语感培养与人格塑造相结合。

  • 标签: 语感 三维内涵 内隐认知 缄默知识 教学原则
  • 简介:本研究借助社会认知的研究范式,从和外显两个层面对工读学生和普通学生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特点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与普通学生相比,工读生在攻击性行为外显社会认知特征上,缺乏对弱者的普遍同情心,未牢固地建立对攻击性行为作否定评价的社会道德规范意识;(2)在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特征上,两类学生都表现出偏好攻击者,而工读生的偏好的程度更强烈;(3)普通学生对中立人物的偏好率明显高于攻击者和被攻击者的总和,但工读生仍然更偏好于攻击者.

  • 标签: 工读学生 攻击性行为 社会认知特点
  • 简介:作为社会认知领域的一部分,自尊是指人们在对与自我相关或自我分离的客体进行评价时的一种态度表现,而这种态度无法通过内省的方式被意识到。目前,自尊的研究在方法采用间接测量的方式;在研究成果上主要集中于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对照性研究,自尊的应用性研究两方面。本文拟就自尊研究的缘起、研究方法、已有研究成果作尝试性探讨。

  • 标签: 内隐社会认知 内隐自尊 内隐联想测验
  • 简介:认知理论关注无意识领域的学习、记忆、知识建构的问题。本文根据认知理论的原理开发了大学英语精读的教学策略,并且据此设计调查问卷,以内蒙古地区五所大学500名学生为样本进行了大学英语认知策略应用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并未在教学中运用认知的原理开发新的教学策略。

  • 标签: 内隐认知 大学英语 精读课程 教学策略
  • 简介:目的对遗忘型轻度认知损伤(MCI)患者的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进行研究.方法为横断面研究,采用词语自由回忆、再认、自由联想和字根补笔的方法,分别测试20例遗忘型MCI患者(MCI组)和20例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对照组)的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结果遗忘型MCI组存在语义性启动效应和知觉性启动效应,遗忘型MCI组较对照组外显记忆降低,而内隐记忆无显著差异.结论遗忘型MCI患者的记忆功能呈外显记忆损害,内隐记忆保存的特点,这种记忆功能的双重性为MCI患者记忆功能康复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认识障碍 记忆障碍 遗忘 阿尔茨海默病
  • 简介:研究采用2(人名:汉族VS藏族)×2(特征词:藏族刻板词VS非藏族刻板词)被试实验设计,以“人名——特征词”的词语配对构成词表作为试验刺激,采用“学习——再认”的错误记忆研究范式,研究探讨了汉族被试在记忆和再认不同实验刺激中出现的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采用信号检测论进行分析。实验结果发现,被试在回忆再认中存在显著的错误记忆,这说明被试存在内化的民族刻板印象。结合开放式调查结果,研究认为这一民族刻板印象总体是良好、积极的。

  • 标签: 民族刻板印象 内隐 错误记忆 信号检测论
  • 简介:文章简要介绍了自尊研究的基本内容及研究范式,介绍了目前自尊与外显自尊对个体心理行为的交叉影响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在内自尊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

  • 标签: 内隐自尊 内隐联想测验 心理健康
  • 简介:“我们所知道的多了我们所能言传的。”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英国著名的思想家波兰尼(M.Polanyi)就提出了这个我们有着共识而又忽略的命题。如今,知识已成为被探究和揭示着的新的知识领域,它在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认识。探讨知识的性质特点及其与教师的关系,并以此反思我国现行的教师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内隐知识 教师教育 教育模式 自我意识 自我反思 教师专业成长
  • 简介:学习理论从人的无意识心理层面研究学习现象,从而揭示出人类另外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学习.本文意在探讨语感与学习及缄默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语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一种典型的学习,而语感的心理表征也就是学习的产物--缄默知识.同时,语感素质的提升和发展也需要外显知识的强化.

  • 标签: 语感 内隐学习 缄默知识 外显知识
  • 简介:本研究针对119名大学生,采用联想测验(ImplicitAssociationTest,LAT)和相应的外显报告法,考察大学生针对不同职业的与外显年龄偏见。结果表明,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基于职业的年龄偏见;职业年龄偏见是双向的,即有的职业偏好年轻人,有些职业偏好年长者;而且有些被试的和外显态度存在不一致性。

  • 标签: 内隐 内隐联想测验 年龄 偏见
  • 简介:利用亲社会性视频游戏和IAT测验,从社会认知的角度研究亲社会性视频游戏对高中生攻击性认知的影响,并分析影响是否具有性别差异和攻击特质差异。结果表明:(1)亲社会性视频游戏对高中生攻击性认知的抑制效应显著;(2)游戏类型和性别对内攻击性认知的交互作用显著,亲社会性视频游戏更容易对女生的攻击性认知产生抑制效应;(3)攻击特质对高中生的攻击性认知的主效应显著,并且游戏类型和攻击特质对高中生攻击性认知的交互作用显著,亲社会性视频游戏更容易对低攻击特质学生产生抑制效应。由此可见,亲社会性视频游戏能够有效抑制高中生的攻击性认知水平。

  • 标签: 亲社会性视频游戏 内隐攻击性认知 抑制效应 实验研究
  • 简介:采用标准化的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卷进行外显态度测量,以单类联想测验(SC-IAT)进行内态度测量,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显、双重态度的状况及两者关系.研究发现:外显态度上,多达84.9%的被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有积极态度;而态度上,仅有59.3%的被试持有正向态度,存在25.6%的被试外显态度和态度测量结果不一致,出现分离效应(Z=-4.690,p〈0.00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显态度和态度均积极肯定,但相关不显著,是两个独立的认知结构和评价系统.

  • 标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外显态度 内隐态度 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