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 究 养血颗粒对脑卒中后头痛头晕的 效果。 方法: 对 201 9 年 1 月至 20 20 年 6 月 我院 的 130 例脑卒中后头痛头晕患者进行研究。 随机分为 65 例 对照组 (常规 治疗 )和 65 例观察组(联合血清颗粒治疗), 对比疗效 。 结果: 治疗前两组头痛( NRS )、 头晕( DHI )评分无明显差异( P > 0.05 ),治疗后两组头痛头晕症状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更明显, NRS 、 DHI 评分更低,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 结论: 养血颗粒在脑卒中临床 治疗 中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头痛头晕症状。

  • 标签: 养血清脑颗粒 脑卒中 头痛 头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养血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神经科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接收偏头痛患者为探查对象,共计56例,依据入院序号单双数分组,单数28例设为常规组,予以氟桂利嗪治疗,双数28例设为试验组,联合养血颗粒治疗。结果:试验组疼痛持续时间、发作频次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养血清脑颗粒 氟桂利嗪 偏头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供血不足患者采用丁苯酚联合养血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从医院收治的合并慢性供血不足患者中选择84例研究样本,此次研究从2019.06持续到2020.06,按照双盲法将8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参照组,两组各有42例,研究组与参照组分别采用丁苯酚+养血颗粒、尼莫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效果及两组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在临床疗效比较中,研究组总有效率比参照组更高,P值小于0.05,差异明显;在组间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中,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参照组,P值小于0.05,差异明显。结论:在慢性供血不足患者治疗中采用丁苯酚联合养血颗粒,其临床效果优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 标签: 血液流变学 丁苯酚 应用效果 慢性脑供血不足 养血清脑颗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唾液酸(SA)检测在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浙江省德清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胶质瘤患者60例及正常对照者60例,胶质瘤患者按照病理分级分为低级别胶质瘤组(22例)和高级别胶质瘤组(38例)。检测胶质瘤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6个月及正常对照组血清SA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低级别胶质瘤组及高级别胶质瘤组的血清SA阳性率分别为1.7%(1/60)、59.1%(13/22)和81.6%(31/38),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9,P<0.05);高级别胶质瘤组血清SA阳性率高于低级别胶质瘤组及正常对照组,低级别胶质瘤组血清SA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低级别胶质瘤组及高级别胶质瘤组血清SA水平分别为50.9(46.1 ~ 58.1)、55.6(48.2 ~ 60.9)和64.8(57.9 ~ 73.9)mg/L,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5.56,P<0.05);高级别胶质瘤组血清SA检测水平高于低级别胶质瘤组及正常对照组,低级别胶质瘤组血清SA检测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低级别、高级别胶质瘤组SA水平逐渐下降,术后6个月血清SA检测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低级别胶质瘤组:50.4(48.0 ~ 59.1)mg/L比55.6(48.2 ~ 60.9)mg/L;高级别胶质瘤组:60.1 (46.0 ~ 62.4)mg/L比64.8(57.9 ~ 73.9)mg/L](P<0.05);低级别胶质瘤组术后6个月血清SA检测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级别胶质瘤组术后6个月血清SA检测水平仍高于正常对照组[60.1(46.0 ~ 62.4)mg/L比50.9(46.1 ~ 58.1)mg/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A可用于胶质瘤的辅助诊断及预后评估。

  • 标签: 脑胶质瘤 唾液酸 生物学标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MRI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总体负担和高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联合预测CSVD患者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风险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天津市泰达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就诊的CSV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进行VCI诊断。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明确CSVD总体负担以及Hcy与CSVD患者VCI风险的独立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ROC)曲线评估CSVD总体负担和Hcy单独及联合预测VCI的价值。结果共纳入182例CSVD患者。其中,男性98例(53.8%),年龄(68.97±5.14)岁;VCI组103例(56.6%),非VCI组79例(43.4%)。单变量分析显示,VCI组年龄、糖尿病、高脂血症、空腹血糖、CSVD总体负担、Hcy、叶酸和维生素B12与非V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受教育年限、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后,高脂血症[优势比(odds ratio, OR)1.53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263~3.048;P=0.021]、CSVD总体负担(OR 1.405,95% CI 1.198~2.962;P=0.033)和Hcy(OR 1.617,95% CI 1.315~3.192;P=0.018)是VCI的独立危险因素,叶酸(OR 0.702,95% CI 0.477~0.895;P=0.012)和维生素B12(OR 0.726,95% CI 0.494~0.913;P=0.039)是VCI的独立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CSVD总体负担预测VCI的价值较低[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0.639],Hcy的预测价值中等(AUC=0.717),二者联合的预测价值较高(AUC=0.836)。二者联合预测的AUC显著大于CSVD总体负担(Z=3.860,P<0.001)和Hcy(Z=2.489,P=0.006)。结论CSVD总体负担与Hcy联合预测CSVD患者VCI风险的价值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潜力。

  • 标签: 脑小血管疾病 高半胱氨酸 磁共振成像 认知 认知障碍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小于胎龄儿、适于胎龄儿出生后血清维生素B12(VB12)、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差异并对足月儿进行行为神经评定,探讨VB12、Hcy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及小于胎龄儿发育水平。方法根据胎龄与出生体质量的关系,将符合入选条件的研究对象分为小于胎龄儿组(早产小于胎龄儿亚组、足月小于胎龄儿亚组)、适于胎龄儿组(早产适于胎龄儿亚组、足月适于胎龄儿亚组),检测其血清中VB12、Hcy水平,分析出生时血清VB12、Hcy水平与出生体质量、胎龄的关系,比较小于胎龄儿、适于胎龄儿组出生时血清VB12、Hcy的水平差异。采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法(NBNA)对生后2~3 d的足月小于胎龄儿亚组、足月适于胎龄儿亚组进行行为神经测定并比较2组差别。结果出生时血清VB12水平与出生体质量呈正相关(r=0.564,P<0.05);血清Hcy水平与出生体质量呈负相关(r=-0.569,P<0.05)。早产适于胎龄儿亚组出生时血清VB12水平高于、Hcy水平低于早产小于胎龄儿亚组[VB12:(262.07±62.25) pg/ml vs (228.21±67.27) pg/ml];Hcy:(8.47±3.81) μmol/L vs (17.53±10.56)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足月适于胎龄儿亚组出生时血清VB12水平高于、Hcy水平低于足月小于胎龄儿亚组[VB12:(431.03±113.82) pg/ml vs (254.80±72.35) pg/ml];Hcy:( 4.61±2.88) μmol/L vs (13.60±9.29)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足月适于胎龄儿亚组相比,足月小于胎龄儿亚组NBNA总分、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出生时血清VB12水平与出生体质量、胎龄呈正相关;血清Hcy水平与出生体质量、胎龄呈负相关;小于胎龄儿出生时血清VB12水平较适于胎龄儿低,Hcy水平较适于胎龄儿高,提示VB12可能影响胎儿生长发育。足月小于胎龄儿早期NBNA评分较足月适于胎龄儿明显减低,说明小于胎龄儿出生时行为神经能力已受到影响。

  • 标签: 小于胎龄儿 维生素B12 同型半胱氨酸 行为神经评定 脑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异常与小血管病( CSV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 -2020年 2月所收治的 125例 CSVD患者与 125例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分为疾病组与健康组,健康组人群均通过健康体检,无任何异常表现,疾病组患者根据核磁表现分为腔隙性梗死( LI)组 62例和白质病变( LA)组( 63例)。健康组人群与疾病组患者均使用免疫荧光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测量血清 HCY水平。检测后,对比健康组人群与疾病组血清 HCY以及高 HCY血症发生率; LI组和 LA组患者血清 HCY以及高 HCY血症发生率。 结果 检测后,疾病组患者血清 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人群血清 HCY水平;检测后, LA组患者 HCY水平显著高于 LI组患者 HCY水平,高 HCY血症发生率也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血清 HCY水平的高低与小血管疾病有着显著的关联性,尤其是在 LA中变化更为明显,可以为临床诊断 CSVD提供有利依据,积极进行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普及应用。

  • 标签: 血清 HCY CSVD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及对血清钠肽( BNP )和血尿酸( UA )的影响。 方法:将 2019 年 3 月到 2019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8 0例慢性心力衰竭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40 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 ,在此基础上 对观察组进行中医辨证治疗 ,统计两组疗效、 BNP 、 UA 水平。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5.00% 高于对照组的 80.00%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 BNP 、 UA 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 < 0.01 )。 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血清 BNP 和 UA 水平。

  • 标签: 中医辨证 慢性心力衰竭 血清脑钠肽 血尿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Aβ)42水平与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ascular disease, CSVD)患者认知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CSVD患者,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中文版、临床痴呆评定量表以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根据轻度认知障碍诊断标准分为认知损害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SVD患者出现认知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估血清Aβ42水平对认知损害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71例CSVD患者,血清Aβ42为(2.14±0.56)μg/L。81例(47.4%)存在认知损害,90例(52.6%)认知功能正常。单变量分析显示,认知损害组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血压、空腹血糖以及血清Aβ42与认知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吸烟、糖尿病、血压以及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后,血清Aβ42[优势比(odds ratio, OR)2.97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632~6.348;P=0.009]、高血压(OR 2.063,95% CI 1.340~5.438;P=0.021)和空腹血糖(OR 1.598,95% CI 1.167~4.156;P=0.030)是CSVD患者出现认知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β42预测CSVD患者认知损害的曲线下面积为0.700(95% CI 0.619~0.782;P<0.001)。最佳截断值为2.39 μg/L,其预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6.8%和80.0%。结论血清Aβ42与CSVD患者认知损害独立相关,可用于CSVD患者认知损害的预测。

  • 标签: 脑小血管疾病 认知障碍 淀粉样β蛋白肽 磁共振成像 神经心理学测验
  • 简介:【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 检测血清红细胞分布宽度 (R DW)、尿酸 (UA)、钠肽 (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 (CHF)诊断中的 临床应用 价值。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 我 院 收治 的 CHF患者 102 例作为 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心功能 (NYHA)分级分为 NHYA II 组、 NHYA III 组、 NHYA IV 组,每组分别有患者 36 例、 34 例 32 例;另外选择 同期住院的心功能正常患者 100 例作为对照组, 检测所有观察对象血清 R DW、 UA、 BNP水平 。结果 NHYA II 组、 NHYA III 组、 NHYA IV 组患者 血清 R DW、 UA、 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随着患者心功能分级的逐渐增高,患者 血清 R DW、 UA、 BNP水平逐渐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通过检测 CHF 患者 血清中 R DW、 UA、 BNP 水平可以协助临床医师更好地早期诊断心衰,综合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较高 。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 尿酸 脑钠肽 慢性心力衰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群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与白质疏松症的关系,以寻找可靠的生物学标志物。方法收集2016年11月至2017年9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130例老年患者电子病历,记录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压病程等一般资料和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酸、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等生化指标。采用半定量法将130例老年患者分为正常组(31例)、轻度异常组(26例)、中度异常组(32例)和重度异常组(41例)。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年龄、高血压病程、尿酸、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与白质疏松症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将年龄、高血压病程、尿酸、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白质疏松症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结果正常组、轻度异常组、中度异常组及重度异常组老年患者年龄[(73 ± 6)、(72 ± 7)、(76 ± 6)、(79 ± 7)岁,F = 10.487,P < 0.001]、高血压病程[0(0,2)、4(0,16)、2(0,15)、10(0,15)年,H = 10.711,P = 0.013]、尿酸[(274 ± 74)、(294 ± 67)、(315 ± 64)、(343 ± 120)μmol/L,F = 3.964,P = 0.010]、胱抑素C[(0.96 ± 0.29)、(1.24 ± 0.32)、(1.42 ± 0.40)、(1.84 ± 0.65)mg/L,F = 23.025,P < 0.001]及同型半胱氨酸[(10.1 ± 2.3)、(11.4 ± 2.9)、(12.5 ± 2.7)、(18.0 ± 3.5)μmol/L,F = 39.271,P < 0.00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重度异常组患者年龄较正常组、轻度异常组及中度异常组均显著增高(P均< 0.05);轻、重度异常组患者高血压病程均较正常组显著延长(P均< 0.05);轻度异常组患者胱抑素C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 < 0.05);中度异常组患者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均< 0.05);重度异常组患者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较正常组、轻度异常组及中度异常组显著升高(P均< 0.05);且重度异常组患者尿酸水平均较正常组和轻度异常组显著升高(P均< 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龄(r = 0.406,P < 0.001)、高血压病程(r = 0.263,P = 0.002)、尿酸(r = 0.293,P = 0.001)、胱抑素C(r = 0.588,P < 0.001)及同型半胱氨酸(r = 0.646,P < 0.001)均与白质疏松症具有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比值比(OR)= 1.099,95%置信区间(CI)(1.030,1.168),P = 0.003]、胱抑素C [OR = 11.345,95%CI(3.725,34.549),P < 0.001]及同型半胱氨酸[OR = 1.438,95%CI(1.262,1.638),P < 0.001]均为影响白质疏松症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是老年患者白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可以初步评价其白质疏松症的严重程度。

  • 标签: 脑白质疏松症 胱抑素C 同型半胱氨酸 老年人群
  • 简介:摘要:在微流体中的光捕获和生物微纳米粒子的精确控制提高微系统的分析能力,因为粒子能够传递和控制在传感 /成像位置,而不是依靠简短,短暂的相互作用。力图,在微流体通道中的力可以被用来控制细胞成像位置或者在传感区域聚集生物分子来提高检测极限。另外,基于等离子体捕获可以利用等离子体传感器捕获被分析的粒子。本文论述了光捕获与处理,强调了光流体在加强分析性能的应用,讨论了光流体在生物 /化学分析方面的潜在进展。

  • 标签: 光流体技术,光捕获。
  • 简介:[摘要 ] 目的 研究探討左西孟旦联合米力农治疗重症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的血清钠肽和尿酸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重症顽固性心衰患者 100例,选取时间为 2016年 7月— 2017年 8月,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米力农治疗,观察组采取左西孟旦联合米力农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及其代谢指标、心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钠肽水平为( 248.39±25.18) μg/L,尿酸为( 282.64±28.94) μmol/L,和对照组相比显著更低( t=28.22、 11.01, P=0.01)。观察组的 24 h尿量为( 3 695.48±370.14) mL,显著高于对照组( t=7.08, P=0.01)。观察组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分别为( 36.75±3.27) mm、( 47.82±4.52) mm,显著低于对照组( t=6.25、 3.95, P=0.01)。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为( 47.85±4.36) %,显著高于对照组( t=6.73, P=0.01)。结论 左西孟旦联合米力农治疗重症顽固性心衰,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疗效较为理想,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钠肽水平和尿酸水平。     [关键词 ] 重症顽固性心衰 ;左西孟旦 ;米力农 ;血清钠肽 ;尿酸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N-末端钠肽前体(NT-proBN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与SYNTAX评分的相关性,及NT-proBNP和Hcy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303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YNTAX评分系统2.11版本对患者进行评估,SYNTAX评分≤ 22分为低风险组(103例),SYNTAX评分23~32分为中风险组(85例),SYNTAX评分≥ 33分为高风险组(115例)。收集入院时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YNTAX评分高风险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T-ProBNP和Hcy评估SYNTAX评分高风险的最佳截断值,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评价指标患者的全因病死率,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影响AM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随访0.1~4.5(4.30 ± 0.76)年,全因死亡28例,全因病死率为9.2%(28/303)。三组年龄、吸烟率、糖尿病率、冠状动脉疾病(CAD)家族史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比例、白细胞、空腹血糖(FBG)、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肌钙蛋白T(TnT)、NT-ProBNP和Hcy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SYNTAX评分与NT-ProBNP和Hcy呈正相关(r = 0.622和0.699,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LVEF、TnT、NT-ProBNP和Hcy是影响AMI患者SYNTAX评分高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或<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评估SYNTAX评分高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7(95% CI 0.757~0.850,P<0.05),最佳截断值为1 816 μg/L,敏感度为81.03%,特异度为82.26%;Hcy评估SYNTAX评分高风险的AUC为0.743(95% CI 0.689~0.791,P<0.05),最佳截断值为17.55 μmol/L,敏感度为66.67%,特异度为79.84%。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高风险组全因病死率明显高于低风险组和中风险组(17.4%比2.9%和5.9%),NT-proBNP>1 816 μg/L患者全因病死率明显高于NT-proBNP ≤ 1 816 μg/L患者(16.2%比5.6%),Hcy>17.55 μmol/L患者全因病死率明显高于Hcy ≤ 17.55 μmol/L患者(14.2%比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多因素Cox风险回归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SYNTAX评分、TnT、NT-ProBNP(>1 816 μg/L)和Hcy(>17.55 μmol/L)是AMI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HR = 1.530、1.368、2.065、1.414、1.821和1.510,95% CI 1.108~2.113、1.012~3.485、1.810~2.356、1.248~2.714、1.606~2.064和1.278~1.783,P<0.05或<0.01)。结论NT-proBNP>1 816 μg/L和Hcy>17.55 μmol/L不仅能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病情和复杂性,又能预测AMI患者预后。

  • 标签: 心肌梗塞 利钠肽,脑 高半胱氨酸 SYNTAX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内异症")患者血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与疾病分期及痛经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经腹腔镜诊断的82例内异症患者,术前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痛经评分,依据腹腔镜下所见病灶范围及特征,进行修正内异症分期法(r-AFS)评分及分期,同期选取妇科体检未发现异常的育龄期妇女75名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血清中BDNF水平,并分析内异症患者血清BDNF水平与临床分期及痛经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内异症患者血清BDNF水平为(1 082±43)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649±30)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BDNF水平在r-AFS Ⅲ~Ⅳ期患者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1 164±389)ng/L比(791±218)ng/L,P<0.001];BDNF水平与痛经程度具有正相关性(r=0.682),中重度痛经患者显著高于无痛经和轻度痛经患者[(1 292±43)ng/L比(718±36)ng/L,P<0.001]。结论内异症患者血清BDNF水平与其临床分期和痛经程度具有正相关性。

  • 标签: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子宫内膜异位症 分期 痛经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1月收治的7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单盲法分组,各35例。对比分析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及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3%,相比对照组的77.1%,前者治疗有效率更高(P

  • 标签: 中风后偏瘫 中西医结合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供更多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依据,本文对清降压颗粒与厄贝沙坦联合对其治疗的临床效果给予研究分析。方法:本文研究病例选取我院收治的 8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给予分组治疗,共分成 对照组(n=44例 )患者;观察组 (n=44例 )患者,给予对照组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清降压颗粒治疗,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有效性。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和血糖水平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均占有显著优势,两组间数据差异值较大(P< 0.05)。 结论:将清降压颗粒、厄贝沙坦联合应用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血糖水平,显著提升患者疾病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清脑降压颗粒 厄贝沙坦 糖尿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新生儿生后72 h很内的过渡变化越来越受到关注。生后72 h内的近红外光谱(NIRS)监测局部氧合证实:局部氧合水平低与脑损伤风险增加、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增加及神经系统预后不良有关。局部氧合依赖于氧的运输和消耗,而氧的运输依赖于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流灌注。内大动脉阻力指数(RI)是多普勒超声测量灌注的一个常用参数。我们旨在研究34周龄早产儿生后24 h内大脑前动脉阻力指数与局部氧合的相关性。方法这项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于2013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格拉茨医科大学新生儿科进行。采集产前病史并记录每个新生儿的相关数据(如胎龄、出生体重)。测定生后6 h内局部氧合,监测SpO2和心率(HR),所有测量均连续进行24 h。在24 h的近红外光谱测量中,新生儿专家采用头颅超声检测结构和潜在脑损伤情况,并用脑多普勒超声测量大脑前动脉的RI。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0例早产儿,平均胎龄为(32.7±1.9)周,出生体重为(1 845±485)g。平均局部组织氧合为(69.4±9.5)%,RI为(0.74±0.10),SpO2为(95.8±2.6)%,HR为(142±12)次/min。RI和局部氧合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00 1/ρ=-0.438)。RI和SpO2(P=0.336/ρ=-0.120)、RI和HR(P=0.372/ρ=-0.113)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早产儿生后24 h内的大脑前动脉RI与局部氧合之间存在相关性,RI升高与早产儿组织氧合降低有关。

  • 标签:
  • 简介:摘 要:从单元教学设计目标、学情分析、教学内容、相关教学方式和资源以及教学评价、反思教学过程等方面介绍中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里“板蓝根颗粒制备”教学单位的教学设计。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

  • 标签: 药物制剂 板蓝根颗粒制备 教学设计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