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在有关毒品检验方面的工作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发展,而且近几年来各相关单位的毒品检验人员的专业技术也是得到了一个良好的提高。在新时代社会背景下我国对于标准化毒品检验工作也是非常的重视,从各类毒品的包装、运输、送检以及到最后的鉴定编写等等环节都建立许许多多的行业标准或者是部门标准,目前我们已知的毒品检验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就有三十多种,由此可见我国对于毒品检验工作是多么的重视。但事实上我国的毒品检验工作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其中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缺乏一个规范、完善的毒品检验方法评价体系。因此,本文对法庭毒物检验方法评价体系的构成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 标签: 毒物 检验方法 评价体系
  • 简介:摘要:在几千年以前,我国就已经有了毒品检验,而到宋慈时期时,可以说是毒品检验的成熟期,在这个时期也有了我国第一理论著作,也就是《洗冤集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我国的法医毒物分析和检验已经达到了纳克级别,当然检验的范围也越来越多,可以说覆盖了所有的毒物检测。在新时期下,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和进步,新的检验方法、设备和材料也越来越多,而作为司法检测的第一个阶段,毒品检验的范围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旦检验范围出现问题,那么将会影响到整个案件的检验结果,带来很严重的后果。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司法实践的法医毒物检验范围筛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 标签: 司法实践 法医毒物 检验范围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转移性尤文肉瘤的关键基因及其预后、调控。方法基于高通量数据筛选出了与尤文肉瘤(ES)转移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将DEGs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富集结果结合基因表达水平验证及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的生存分析,筛选关键基因。使用EWS-FLI1敲低的A673细胞系基因序列进行关键基因与EWS-FLI1之间表达量的相关性分析,并初步分析与ES转移相关的miRNA调控网络。结果筛选出DEGs为380个。得到2条与ES转移相关的重要通路:错配修复(MMR)通路(P=0.04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P=0.037);4个关键基因:MSH2、MSH6、CACNA2D2和MET。有61种miRNAs可能调控着关键基因的表达。ES患者的生存分析结果显示,4个关键基因的高表达量组5年生存率均低于低表达量组;TCGA数据库中肉瘤患者生存分析结果显示,4个关键基因的高表达也同样降低了患者的生存率,其在肉瘤的疾病进展中是危险因素。此外,与EWS-FLI1之间表达量的相关性分析显示,EWS-FLI1融合基因可能调控着4个关键基因的表达。结论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MMR、MAPK通路及关键基因MSH2、MSH6、CACNA2D2和MET对ES增殖、侵袭和迁移有促进作用,并且与尤文肉瘤患者的预后相关。

  • 标签: 尤文肉瘤 生物信息学 信号通路 生存分析 调控分析
  • 简介:摘要 :公路桥梁项目属于大型系统性建设项目,为了提升公路桥梁的施工安全,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对公路桥梁施工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进行研究,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以保证公路桥梁项目能够有效进行,所以,结合实际,对公路桥梁安全施工及风险控制要点,希望可以给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公路桥梁 安全施工 风险控制
  • 简介:摘要:徜徉于听书,智慧于书香。2018年我在听书的书香中走近了王阳明。2016年,我的文章获得了市教育局优秀,得到的奖品是三本书,书名是王阳明。好不容易得到的奖品于是乎我制定计划要读完这本书。

  • 标签: 听书 看书 王阳明 良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对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及毒物清除效果。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有机磷中毒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意识清醒时间分别为(3.07±1.14)d、(1.42±0.37)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15±1.22)d、(2.01±0.58)d(t=3.543、4.697,均P<0.05);观察组阿托品用量[(252.57±28.44)mg]明显少于对照组[(282.61±29.82)mg](t=3.993,P<0.05)。治疗12 h、24 h后,观察组胆碱酯酶活性分别为(1 128.64±152.49)U/L、(1 422.08±184.68)U/L,均高于对照组的(912.73±144.61)U/L、(1 165.32±173.27)U/L(t=5.627、5.553,均P<0.05)。治疗1 d、3 d后,观察组有机磷毒物浓度分别为(1.08±0.30)mg/L、(0.62±0.18)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0.35)mg/L、(0.84±0.27)mg/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2、3.713,均P<0.05)。观察组反跳、中间综合征、多器官衰竭发生率分别为3.33%(1/30)、6.67%(2/30)、13.33%(4/30),均低于对照组的23.33%(7/30)、23.33%(7/30)、36.67%(11/30)(χ2=5.192、3.278、4.356,均P<0.05)。结论血液灌流对有机磷中毒患者提高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和清除血液毒物浓度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有机磷化合物/中毒 血液灌注 胆碱酯酶类 毒物 中间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衰竭 阿托品
  • 简介:摘要1例55岁男性肝复杂泡型包虫病患者有痛风病史4年余,入院等待远程会诊结果和准备接受择期右半肝切除术时,出现双足肿胀、皮温高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示尿酸530 μmol/L,风湿因子阴性,考虑痛风急性发作。给予秋水仙碱0.5 mg口服、3次/d。首次服药后约10 h,患者出现尿失禁。考虑尿失禁可能与秋水仙碱有关,立即停用该药。停药24 h后尿失禁症状消失。患者自行再次服用秋水仙碱后尿失禁症状复现,再次停用该药后未再出现尿失禁。

  • 标签: 秋水仙碱 抗痛风药 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盲弹药具有致人眩晕失明失去抵抗能力,以及使光电探测器材“盲”不能正常工作的特点,从而达到毁伤敌人的目的。基于此,本文对盲弹药技术进行了重点阐述。

  • 标签: 致盲弹药 技术原理 配方设计 性能测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61岁男性误食走马芹1 h后出现恶心、呕吐、意识不清伴四肢抽搐,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计数(WBC)21.5 × 109/L,丙氨酸转氨酶(ALT)246 U/L,总胆红素(TBil)35.3 μmol/L,肌酸激酶-MB(CK-MB)20.8 μg/L,乳酸脱氢酶(LDH)525 U/L,血清肌酐(Scr)143 μmol/L,尿酸1 338 μmol/L,血氨45 μmol/L。胸部CT示双肺多发磨玻璃密度影。诊断:急性重度走马芹中毒,中毒性脑病,吸入性肺炎,肺水肿。立即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镇痛镇静、抗感染、化痰平喘、抑制胃酸分泌、补液水化、促醒、保肝、营养心肌等救治措施,并行2次血液灌流。5 d后患者病情好转,实验室检查示WBC 12.0× 109/L,ALT 94 U/L,TBil 28.2 μmol/L,CK-MB 2.7 μg/L,LDH 452 U/L,Scr 61 μmol/L,尿酸514 μmol/L,血氨38.0 μmol/L。转急诊内科继续治疗。

  • 标签: 毒芹 植物中毒 急救医学
  • 简介:摘要1例83岁男性患者因颈椎融合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给予利奈唑胺600 mg、1次/12 h静脉滴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 g、1次/8 h静脉滴注。3 d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停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继续利奈唑胺治疗。使用利奈唑胺2周后,患者诉口干和舌部感觉异常;18 d后出现舌部中央舌苔颜色发黑,大量饮水后不缓解,此后逐渐出现牙根变黑、义齿色素沉着。考虑为黑毛舌,与利奈唑胺有关。停用利奈唑胺,给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12 d后患者舌苔恢复正常,口干、口渴现象消失,牙根颜色变浅。

  • 标签: 利奈唑胺 舌疾病 舌,毛苔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文眉所致白癜风7例。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9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诊治的7例文眉引起的白癜风,回顾其临床特点。结果7例患者文眉后1个月至1年出现数根眉毛变白,早期均表现为眉毛变白,眉部皮肤正常,眉周逐渐出现白斑,边界不清。眉部皮损反射式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特征:基底层及毛囊周围色素缺失,真皮浅、中层可见高折光无定形物(色料)。斑贴试验:文眉色料均为阴性,十二醇硫酸钠均呈阳性。结论文眉后引起的白癜风,早期眉部皮肤未见色素减退斑,结合眉部皮损反射式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特征可减少误诊。

  • 标签: 白癜风 纹身 显微镜检查,共焦 斑贴试验
  • 简介:摘要1例45岁女性患者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口服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2周后因诱发粒细胞缺乏症停药。约1个月后遵医嘱再次服用甲硫咪唑10 mg、3次/d,分别于第1次服药后约2 h、第2次用药后约0.5 h出现高热、寒战,最高体温39.5 ℃。实验室检查示血白细胞计数5.99×109/L,中性粒细胞0.91,C反应蛋白2.3 mg/L,细菌血培养阴性。考虑为甲巯咪唑引起的药物热,停用该药并予对症治疗,4.5 h后患者体温降至36.5 ℃。随访1年,患者未再服用甲巯咪唑,未再出现高热、寒战症状。

  • 标签: 甲巯咪唑 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