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甲状腺切除术后症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甲状腺术的3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22例;手术时的中位年龄为12岁(6~17岁)。分析手术方式、病变类型、原位甲状旁腺保留数(parathyroid glands remaining in situ,PGRIS)评分、围术期钙、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等症的危险因素。结果病理改变为滤泡/乳头状甲状腺癌81.1%(30/37),结节性甲状腺肿13.5 %(5/37),Graves病5.4%(2/37)。32.4%(12/37)的患儿行颈部中央组淋巴结清扫,16.2 %(6/37)的患儿行颈部中央组+侧方组淋巴结清扫。10.8%(4/37)的患儿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40.5%(15/37)的标本中发现≥1个甲状旁腺腺体。29.7%(11/37)术后24 h内出现症,16.2%(6/37)出现症的临床症状。单因素分析提示手术方式、PGRIS评分、甲状腺最大径、术后2 h的PTH、术后24 h的PTH与术后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无永久性症发生,6个月后钙和PTH均恢复正常。结论儿童甲状腺切除术后症的发生率较高,且均在术后24 h内发生。颈部中央组+侧方组淋巴结清扫、PGRIS评分和术后2 h的PTH降低是术后症的危险因素。术后2 h监测PTH可帮助预测症的发生。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低钙血症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切除术后早期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9年6月因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切除术的715例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分析,影响术后钙水平单因素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Logistic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症297例(41.5%),其中228例(76.8%)诊断为无症状症,69例(23.2%)出现临床症状。其中性别、体重指数(BMI)、术后第1天血清钙、术后第1天PTH、术后第3天PTH、癌灶数量、CLND数量及范围是术后早期发生症的危险因素(P<0.05)。在多变量分析中,性别( P=0.003)、BMI(P=0.005)、CLND清扫范围(P=0.019)、术后第1天PTH(P= 0.033)、癌灶数量(P=0.011)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女性、体重、行单侧或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第1天PTH明显下降、癌灶数量两个以上是早期发生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低钙血症 甲状腺切除术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切除术后早期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9年6月因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切除术的715例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分析,影响术后钙水平单因素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Logistic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症297例(41.5%),其中228例(76.8%)诊断为无症状症,69例(23.2%)出现临床症状。其中性别、体重指数(BMI)、术后第1天血清钙、术后第1天PTH、术后第3天PTH、癌灶数量、CLND数量及范围是术后早期发生症的危险因素(P<0.05)。在多变量分析中,性别( P=0.003)、BMI(P=0.005)、CLND清扫范围(P=0.019)、术后第1天PTH(P= 0.033)、癌灶数量(P=0.011)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女性、体重、行单侧或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第1天PTH明显下降、癌灶数量两个以上是早期发生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低钙血症 甲状腺切除术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甲状腺术中对甲状旁腺供动脉保护方法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126例甲状腺癌采用贴甲状腺真被膜解剖法行甲状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术中确认保留2~4枚甲状旁腺。术后76例有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低于正常值,其中67例术后第7天恢复正常,其余9例术后2~4周恢复正常。31例有症症状者,在术后1月内恢复正常。18例喉返神经功能障碍者,1~6月恢复,无喉返神经永久损伤病例。结论采取正确的术中解剖方法行甲状腺术,能较好的保留甲状旁腺的供动脉、避免喉返神经损伤,减少甲状腺术后并发症。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旁腺 供血动脉,喉返神经
  • 简介:正常情况下,在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PTH)以及钙感觉受体(CasR)的相互作用下,细胞外钙离子的水平保持在2.1~2.5mmol/L的窄参考范围内。血浆总钙中大约有50%与蛋白结合,剩余的处于离子状态(游离钙),只有游离钙具有生理学活性。症很常见,可以无症状,仅有生化的异常改变,也可以是威胁生命的急症(表1)。

  • 标签: 低钙血症 细胞外钙离子 甲状旁腺素 mol/L 生理学活性 维生素D
  • 简介:1病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指包括血细胞及血浆中的各种成分。将血液采入含有抗凝剂或保存液的袋内,不做任何加工,即为。目的讨论输注。方法参考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决定输新鲜一定要权衡利弊,慎之又慎,因为当日库一些病毒尚未灭活,故有潜在的危险性,当输血量大时多输成分,少输或不输新鲜血。库存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红细胞、血浆蛋白和部分稳定的凝血因子,其主要功能是携氧和维持渗透性。

  • 标签: 全血输注
  • 简介:我院自2010年—2011年共施行膀胱7例,年龄30岁—76岁,均为男性,其中回肠膀胱尿流改道术2例,输尿管腹壁造口1例,可控性回肠(Indiana)膀胱术4例。护理在术前、术后、出院指导三个阶段,进行各项基础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效果良好。

  • 标签: 膀胱全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或近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甲状腺术(组)、甲状腺近术(近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近组患者的手术耗时、住院时间均短于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组,P<0.05;近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明显低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甲状腺近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效果更佳,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甲状腺癌 甲状腺 全切术 近全切术
  • 简介:症的临床表现不一,从无症状性的生化异常到严重时威胁生命的病症。其病因也多种多样(表1),按照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浓度的高低可以分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或高(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相关的疾病)两大类。症最常见的病因有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维生素D缺乏或代谢异常、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及症。血清总钙浓度的正常值为2.15~2.65mmol/L。

  • 标签: 低血钙性疾病 血清甲状旁腺激素 PTH 低钙血症 代谢异常 肾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皮肤采血法取得的末梢与静脉采血法取得的静脉的白细胞计数结果的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研究比较30例婴幼儿上述两种采血方法白细胞计数结果,用较小含量配对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经统计学处理,t=1.0481.048<t0.02/2,29=1.311故P>0.02,明末梢与静脉两组WBC检验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日常血细胞分析时,尽量使用静脉标本,婴幼儿静脉取得困难时,皮肤末梢模式也是可取方法之一。

  • 标签: 末梢全血 静脉全血 比较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及近术中甲状旁腺的保护、避免甲状旁腺损伤的意义.方法分析1996年5月至2007年6月124例行甲状腺及近术患者的临床资料.63例(探查组)术中行甲状旁腺探查显露原位保护法,结扎甲状腺下动脉第三级血管,观察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情况.61例(传统组)按传统方法切除甲状腺,不探查辨认甲状旁腺.结果探查组中有2例(3%)术后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2例(19%)钙水平明显降低但无症状;20例(32%)术后3d内钙水平较术前一过性降低;29例(46%)术后钙水平正常.而传统组中分别为9例(15%)、22例(36%)、21例(34%)、9例(15%).除钙水平一过性降低以外,其他情况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无死亡病例.结论甲状腺及近术中辨认和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液供应,术后对钙水平明显降低者适量应用扩血管药物及补充钙剂,可有效防止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 甲状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与近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为研究时间段,在我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n=30)和研究组(n=30)。其中针对常规组采用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近手术治疗。分析在不同手术方法下患者的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数据比较得知,经治疗后,研究组手术指标更佳,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甲状腺癌患者治疗期间选取近手术,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有助于患者病情后期更好的恢复,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借鉴。

  • 标签: 近全切手术 全切手术 甲状腺癌 手术指标 并发症发生的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与次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生活质量。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8年12月8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子宫切除组选择子宫手术,子宫次切除组选择子宫次手术。分析出血和住院情况;治疗前后患者盆底功能、生活质量;压力性尿失禁、阴道顶端脱垂等并发症。结果子宫次切除组盆底功能、生活质量、出血和住院情况、压力性尿失禁、阴道顶端脱垂等并发症等方面优于子宫切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子宫次手术可获得较好效果。

  • 标签: 子宫全切 次全切 应用 患者盆底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甲状腺术后为患者施以预防性补钙的应用价值,观察对其甲状旁腺素与钙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甲状腺术的80例患者,将其随机编号均分2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术后给予预防性补钙,对比两组甲状旁腺素、钙水平、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在不同时间段钙水平对比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研究组在术后1h、1d、3d、5d时甲状旁腺素水平较低,P<0.05;两组在术后10d与30d时甲状旁腺素水平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甲状旁腺素、钙以及症恢复时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喉返神经损伤与呼吸困难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在甲状腺术后以及预防性补钙不会对患者甲状旁腺素与钙水平产生影响,但可预防症的发生,可促进其病情的恢复,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全切术 预防性补钙 甲状旁腺素 血钙 低钙血症
  • 简介:目的对经阴式和开腹两种子宫术的临床分析比较,评价阴式子宫术的临床价值,并掌握其手术要点及适应证。方法2006年1月-2008年2月笔者对本院子宫行经阴式子宫术(TVH)67例设为A组,无选择性经开腹子宫术(TAH)78例设为B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组无中转开腹,无术中损伤、术后感染,术后恢复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小于B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组损伤小,恢复快,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 标签: 阴式子宫全切术 开腹子宫全切术 临床分析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近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近手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甲状腺微小癌 全切手术 近全切手术 治疗效果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