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发展变化的影响,常常被集中于对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机能调节和心血管、呼吸、神经、内分沁以及运动系统的研究上,而对体育运动疲劳后的恢复与人体的免疫功能却研究得不多。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就运动与免疫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证实了运动既能提高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又能提高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我们认为,要使人体免疫功能提高,单靠运动是不够的,还需将运动中所消耗掉的物质和各器官系统下降了的功能,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都能恢复到运动前水平的过程(即恢复),才能真正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 标签: 人体免疫功能 体育运动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恢复措施 运动疲劳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免疫肠内营养在临床中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后,对其免疫功能以及炎症控制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2015年4月—2018年2月时段到我院就诊的6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根据营养方式进行分组,划分为对照组(n=32)、观察组(n=32)。对照组行医院配制营养饮食,观察组行生态免疫肠内营养,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免疫功能以及炎症控制情况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CD4、CD8、CD4/CD8、IgG、IgA以及CRP、TNF-α指标水平(P>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畸形加重期患者而言,选择行生态免疫肠内营养方式干预的效果理想,能够帮助控住炎症情况,并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在临床中具有可观的价值。

  • 标签: 生态免疫肠内营养 免疫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病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营养护理干预对重症心梗患者免疫功能及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之间接收的重症心梗患者中随机选出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在分组处理后分别纳入对照组、研究组。为两组患者提供差异化的护理服务,并在此之后进行组间比较,以便于得到营养护理干预的作用效果。结果:首先从营养学指标方面展开组间比较,其中主要涉及到血清蛋白、总蛋白、白蛋白这三部分内容,根据护理前的数据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指标水平无明显区别(P>0.05)。根据护理后的数据调查结果加以分析可知,研究组的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其次,从免疫指标水平方面展开对比分析,通过对CD4+、CD8+、CD4+/CD8+三部分内容的调查可知,干预前组间比较无差异性,干预后研究组的表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为重症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应用早期免疫肠内营养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水平,同时对于改善患者的营养水平也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 标签: 营养护理干预 重症心梗 免疫功能
  • 简介: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广州,510630【摘要】目的:探析营养护理干预对重症心梗患者免疫功能及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本文取100例重症心梗患者进行分析,对2019年4月-2020年4月10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采取不同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营养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免疫学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免疫学指标比较发现,观察组CD8+指标降低明显,且CD4+、CD4+/CD8+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15例,对照组3例,表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营养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重症心梗患者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营养护理 重症心梗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营养护理干预对重症心梗患者免疫功能及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下半年度收诊的重症心梗患者共52例,按奇数偶数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实施营养护理干预,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在CD4+、CD8+及CD4+/CD8+等免疫功能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对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相比对照组患者均更低,经对比分析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88.46%,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营养护理干预可切实改善重症心梗患者的免疫功能,保障恢复效果,具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重症心梗 营养护理干预 免疫功能 恢复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免疫功能恢复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了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另一组则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措施。结果:1. 免疫功能恢复:接受护理干预的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有所提高。2. 护理措施的效果: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针对性的营养支持、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和适当的运动等护理措施对于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影响。结论:护理干预通过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缓解心理压力和促进运动,有助于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功能恢复。这些机制可能与调节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以及影响免疫因子的分泌有关。

  • 标签: 白血病 舒缓护理干预 心理状态
  • 简介:本研究对比观察3种不同持续时间游泳后及恢复期小鼠RBC-C3bR花环率和RBC-IC花环率的动态性变化。发现:3种不同持续时间游泳后即刻,小鼠RBC-C3bR花环率与安静水平相比均呈显著性下降,而RBC-IC花环率均呈显著性升高;其下降或上升的幅度与运动持续时间成正依存关系。恢复期,2种花环率均立即开始恢复,其中,45min组和90min组小鼠运动后恢复期RBC-C36bR花环率和RBC-IC花环率不仅迅速恢复至安静时水平,而且在某一阶段超出安静时水平,力竭组在恢复期呈渐进恢复状态,但至运动后24h未到安静时水平。

  • 标签: 红细胞免疫 小鼠 持续游泳运动 恢复期
  • 简介:【摘要】目的:评判营养护理干预服务策略实施在ccu重症心梗患者中对其免疫功能和恢复情况的影响作用。方法:这次项目数据来自于本医院ccu纳入的重症心梗患者对应指标内容,选择人数有72例,选取时间是2020年05月—2021年01月,执行组别构建随机数字表形式,研究组入组36例,开展基础护理干预服务对策配合营养护理干预服务策略,参比组纳入36例,实行基础护理干预服务对策,分析两个组别并发症总体计算数值、免疫功能明显改善人数整体统计数据。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体计算数值比较参比组研究项目出现下降(P

  • 标签: 营养护理干预 ccu 重症心梗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在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将早期不同强度肢体功能锻炼进行运用对于促进患者机体恢复以及提升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 结合对比护理评估的形式展开探究,选入在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所收治的脑梗塞患者66例为对象,按照随机性抽选的形式,将其划分为2个小组,对照组(33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3例,不同强度功能锻炼)。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免疫功能,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脑梗塞 肢体功能锻炼 机体恢复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营养护理干预对重症心梗患者免疫功能及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成都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2022年1月-2023年1月66例重症心梗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33例实施普通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营养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不同护理前后重症心梗患者的免疫功能及恢复情况(营养指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营养学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护理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免疫学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护理干预在重症心梗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有利于恢复

  • 标签: 营养护理干预 重症心梗 免疫功能 恢复情况
  • 简介:摘要生物医学研究发现,免疫细胞也存在正反两方面的功能,如自身的NK/CIK/DC-CIK细胞在正常免疫调控网络的支配下,能杀灭、清除细菌、病毒、某些原虫、肿瘤细胞、炎性细胞、变异细胞、衰老、退化等各种异常细胞,并对受损伤的组织细胞进行修复。如免疫细胞在负调控作用支配下,所起的作用是相反的,不但不能维持机体健康,还要参与超敏反应和免疫病的发生。

  • 标签: 免疫调控网络 免疫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策略对腹膜后恶性肿瘤患儿体液免疫功能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膜后恶性肿瘤切除术患儿70例,年龄1~4岁,ASA分级Ⅱ、Ⅲ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常规组(C组)和ERAS组(E组),每组35例。E组采用ERAS策略行围手术期麻醉管理,C组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术后采用疼痛相关行为学评分法(Face, Legs, Activity, Cry, and Consolability, FLACC)评估镇痛效果,记录患儿入室前及术后24、48、72 h时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IL-6浓度以及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 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 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 IgM)水平。记录两组患儿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总用量、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住院天数和总费用。结果最终共纳入64例,C组34例、E组30例。与入室前比较,术后两组患儿CRP和IL-6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E组术后72 h的CRP及术后48、72 h的IL-6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入室前比较,术后24、48、72 h两组IgG、IgM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48、72 h E组IgG、IgM明显高于C组(P<0.05)。E组患儿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总用量均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患儿术后镇痛效果在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恢复方面,E组患儿术后首次肠鸣音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C组(P<0.05),但在术后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ERAS策略能降低腹膜后恶性肿瘤患儿应激反应、保护体液免疫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儿术后恢复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儿童 恶性肿瘤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和全肠外营养对胃肠道肿瘤根治术后患者恢复效果及对免疫指标IgG、IgM、Ig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间8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组(采用全肠外营养支持)。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人数等采取率(%)表示,组间率采取χ2检验;术前、术后血清相关指标免疫指标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采取(x-±s)表示,计量资料先作正态性检验,服从正态使用单样本t检验;不服从正态,使用配对秩和检验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没有差异(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等指标明显高于术前(P<0.05),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总蛋白(TP)明显低于术前(P<0.05),血红蛋白(HB)变化不显著。术后第8天,肠内营养组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而肠外营养组仅有ALB、PA、TP恢复正常,肠内营养组患者血清相关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肠内营养组患者发生呕吐、腹泻、腹痛和腹胀的人数均少于肠外营养组患者,总发生率5.0%(2/40)显著低于肠外营养组的30.0%(1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17,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更有效的改善患者血清相关指标和免疫力,促进快速恢复,安全高效,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胃肠肿瘤 肠道营养 胃肠外营养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恢复免疫功能及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20年3月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一病区收治的75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男40例,女35例,年龄(57.13±6.32)岁,年龄范围为43~71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n=37)与开腹组(n=38)。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治疗,开腹组采用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肛门排气时间、首次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免疫功能[表面抗原分化簇4(CD4+)、表面抗原分化簇8(CD8+)、CD4+/CD8+]及应激状态[内皮素、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10±1.31)d]、首次饮食时间[(3.08±1.18)d]及住院时间[(9.86±2.38)d]均短于开腹组[(3.24±1.67)d、(4.12±1.35)d、(12.24±3.09)d];术后第3天,腹腔镜组CD4+[(28.22±4.49)%]、CD8+[(26.18±2.67)%]、CD4+/CD8+(1.08±0.10)均高于开腹组[(24.01±3.69)%、(24.17±2.46)%、(1.01±0.09)];术后第3天,腹腔镜组内皮素[(0.77±0.36)ng/L]、IL-6[(37.18±23.25)μg/L]均较术前[(1.35±1.10)ng/L、(58.32±20.08)μg/L]降低,开腹组内皮素[(2.25±1.88)ng/L]较术前[(1.45±1.12)ng/L]升高,IL-6[(53.16±24.37)μg/L]较术前[(63.45±20.42)μg/L]降低,且腹腔镜组内皮素、IL-6均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根治术可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应激状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胃癌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 免疫功能 应激状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通过评价优秀赛艇运动员免疫机能对模拟专项比赛负荷的应答性反应与恢复特征,为运动员免疫功能的调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发现:(1)优秀运动员安静状态时的免疫指标明显低于正常值,表明经过长期的大强度专业训练,运动员的免疫功能明显降低;(2)在赛后即刻,白细胞总数及各亚类均显著升高,但各亚类升幅不等;(3)赛后3h,淋巴细胞、中间细胞、免疫球蛋白与补体水平均显著下降并接近或达到运动前水平,但中性粒细胞则逆势大幅度上升,白细胞总数略有降低,各亚类再次显著改变;(4)赛后24h,绝大多数免疫指标均已基本恢复至赛前水平,但中间细胞、淋巴细胞与C4却在赛后3h已恢复的基础上发生程度不等的回升,可能与白细胞3种亚类各自的移行方向、生物学作用及调节机制不同有关。

  • 标签: 运动生物化学 运动免疫 赛艇运动员 模拟比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腔镜肺切除术患者术后早起开展营养支持的应用效果。方法:共纳入患者72例,时间为2020年9月-2021年11月,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营养支持干预,各36例。结果:观察组引流持续、首次下床、抗生素使用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早期营养支持可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术后早期营养支持 胸腔镜肺癌切除术 免疫功能 恢复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肠内和肠外营养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恢复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胃肠道肿瘤患者68例(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的对照组(34例)与肠内营养的观察组(34例),观察患者免疫功能、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免疫功能改善好,术后恢复时间短,P<0.05。结论:给予胃肠道肿瘤患者肠内营养,能促进免疫功能的提升,促进术后恢复,整体效果优于肠内营养,值得借鉴。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胃肠道肿瘤 术后恢复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麻疹、脊灰、流脑、乙脑的抗体水平及儿童免疫状况。方法检测古楚区、黄河区和三棵树乡1-10岁儿童2785人,比较四种疫苗免疫效果。结果麻疹、脊灰、流脑、乙脑四类疫苗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82%、99.32%、96.23%、97.92%。结论阳性率均在95%以上,说明儿童接种疫苗后,绝大部分均能产生抗体。

  • 标签: 抗体水平 免疫效果 监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