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锥形束CT(CBCT)检查中,通过李量表评价不同的心理状态对检查首次成功率、图像伪影及检查时长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行CBCT检查的98例0~6岁患儿,在检查前对其活泼度、适应性、注意力、情绪、性别、年龄、家长态度7个方面进行赋分,并计算其总评分,以其总评分作为检验变量,以首次检查成功率、图像伪影及检查时长是否超过2 min作为状态变量,利用SPSS 16.0做ROC曲线,得到曲线下面积(AUC)、显著性、最大约登指数及其所对应的诊断(评判)临界值。结果首次检查成功率为78.6%(77/98),其AUC为0.949 ± 0.025,显著性P<0.05,最大约登指数为0.766,所对应的诊断(评判)临界值为15;无伪影率为67.3%(66/98),其AUC为0.873 ± 0.038,显著性P<0.05,最大约登指数为0.549,所对应的诊断(评判)临界值为15;检查时长在2 min内的比例为80.6%(79/98),其AUC为0.854 ± 0.039,显著性P<0.05,最大约登指数为0.614,所对应的诊断(评判)临界值为14。结论基于托马斯儿童气质分析理论的李量表计分法在儿童锥形束CT检查前心理评估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总评分≥14分的患儿,应当在检查前进行镇静或心理疏导,以期有效提高检查的成功率、降低图像的伪影出现率,进一步避免增加患儿所受辐射及影响检查流通量。

  • 标签: 儿童 气质 李克特量表 锥形束C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收集外用他莫司治疗儿童应性皮炎(AD)的证据和安全性相关资料,并与外用皮质类固醇进行比较。方法这是一项关于局部使用他莫司或皮质类固醇治疗的3年期随机开放对照研究的一年中期分析,共有75例患儿(55%女孩)。1~3岁的中到重度湿疹儿童被收治于芬兰赫尔辛基皮肤和过敏性疾病医院。结果两组的疗效指标: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研究者整体评价、皮肤失水、湿疹面积、血清总IgE和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有改善。然而,在基线时有早期过敏症状(血清总IgE升高、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点刺试验阳性或对空气或食物过敏原有特异性IgE)的患儿,他莫司组在12个月时湿疹部位的皮肤失水更低、湿疹面积更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与皮质类固醇治疗相比,早期他莫司治疗对AD患儿及早期过敏症状的改善更加明显。中重度AD儿童可能需要更强效安全的软膏。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在班集体当中,班主任属于引导者、 教育者和各种活动的组织者, 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对于特等 生班集体而言,特教班主任的作用不仅仅是管理,更有着特殊性。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当中如何做好听障儿童的引路人,需要做到哪些工作, 在本文当中我们做了简要的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 标签: 特生特爱 听障生 班级管理
  • 简介:摘 要:体育教学,是我国自对中小学生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来的一大重要教学内容。从新课标对小学体育教学的要求来看,其期望目标紧贴“全面发展”这一核心要素。受此次疫情的影响,学校教学工作尤其是小学体育教学,无疑面临着一场更为严峻的考验。因此,本文提出关于小学生居家锻炼的相关措施,目的是做好居家锻炼的工作,倡导积极、健康、乐观的生活方式。

  • 标签: 居家锻炼 小学生 核心素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线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本文选取了对生活经验要求高的三年级数学北师大版本第四单元质量单位《千、吨》为在线教学案例剖析教学互动的技巧。为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家校互动,意识先行,实现步调一致,合作共赢;教师在线直播时适当露脸,弥补情感缺失,更显亲切有温情;小主播上线,录制微视频微语音,课堂展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线作业点评方面,采用语音反馈,比文字更有温度。

  • 标签: 在线学习 教学互动 质量单位
  • 简介:摘要:在特殊教育学校中,班级管理需要班主任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采取和常规管理不同的管理方式,以此保障管理效果。班主任是引导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角色,要做好班级管理,需要班主任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合理设计各类管理策略。基于此,以下从几点出发分析特教班主任的管理策略。

  • 标签: 班主任管理 特殊教育 班级管理
  • 简介:摘要CD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疾病,可导致肠道纤维化、肠道穿孔、瘘道形成、肠道功能丧失,造成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降低。因此,改善CD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生物制剂的广泛使用,CD临床疗效有了大幅度提高,在CD的治疗和管理方面已有更多研究关注客观的参数变化。随着选择炎症性肠病治疗靶点(STRIDE)共识的提出,达标治疗策略逐步在临床中推广运用。然而,目前并没有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证实该目标可显著改善CD患者的预后。本文拟回顾近期关于CD治疗目标的相关文献,提供当前建议和支持证据。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达标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治疗中,头孢洛和头孢肟的疗效情况。方法:合计抽取 84 例样本资料(即:2019.10-2020.10 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随机数表法分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头孢肟与头孢洛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分析临床治疗疗效。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需要开展对症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随机法对 150例患者进行分组,讨论病情结果。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洛治,观察组则为头孢肟,分析治疗成果。结果:从治疗质量上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 70/75),对照组为 82.7%( 62/75),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此同时,在患儿退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以及咳嗽消失时间上均以观察组用时更短。最后,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观察组为 6.7%( 5/75),对照组为 12.0%( 9/75),以观察组安全性更高。结论:采用头孢肟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高,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头孢克肟 头孢克洛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 比较头孢肟与头孢洛治疗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8 月我 院儿科收治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 92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儿 46 例。所有患儿均 行常规处理,基础营养支持,维持酸碱平衡,纠正电解质紊乱,并给予止吐、纠正脱水、补液等对症处理。观察组给予头孢肟, 对照组给予头孢洛。比较两 组患儿的 临床疗效、退热时间、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 。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 97.8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2.61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 退热时间、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 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头孢肟治疗急性细菌性肠炎患者临床疗效确切,优于头孢洛,可以快速缓解患儿的 临床症状,值得临床进行大力的 推广应用。

  • 标签: 头孢克肟 头孢克洛 急性细菌性肠炎 临床疗效 临床症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IBD和银屑病都是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银屑病患者的IBD患病率有所升高。然而,银屑病合并CD,且应用IL-17拮抗剂使CD加重的病例尚鲜见报道。本文报道1例银屑病合并CD患者,经多学科诊疗模式讨论,权衡肠道病变和皮损情况,在不同生物制剂中寻求合适的转换治疗方案。

  • 标签: 银屑病 Crohn病 生物制剂 转换治疗 多学科诊疗
  • 简介:摘要外阴罗恩病(Crohn disease)很少见,可早于消化道出现病变,组织病理学形态不具有特异性,易漏诊、误诊。该病最常见的临床特征是外阴部肿胀、溃疡、肥大与化脓。该例镜下显示溃疡、增生及非干酪性结核样肉芽肿病理征象。及早明确外阴罗恩病的诊断,需要注重组织病理学形态与临床表现相结合。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