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辛亥革命前,革命党几乎完全忽略了在国内对共和理论的宣传。袁世凯主张变法救国、君主立宪,但对西方文化政治理论知之甚少。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共和的观念被大汉族主义和种族革命的膨胀性宣传所湮没。孙中山颁布的《临时约法》给袁世凯做了一个因人废法、因人修法的不良示范,袁世凯的智囊们设想的国家体制与治国方略仍然是“开明专制”,袁世凯曾经试图了解共和制的意义,主张效法美法,但他更多地看到的是中国国民素质需要提高的一面,从而淡化了对共和理论和制度的探求。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国体虽变,理念依旧,共和国的大总统袁世凯既不知道共和制国家是个什么样子,也不知道共和政体优越性在哪里。

  • 标签: 中华民国元年 大总统 袁世凯 共和
  • 简介:清末李伯元《南亭笔记》里记录了一则“鸡蛋问题”,说的是光绪皇帝喜好吃鸡蛋,一天要吃四个。四个鸡蛋也就十二三个铜钱而已,而御膳房却狮子大张口,开价三四十两银子。这样一来,光绪皇帝吃鸡蛋每年就可以吃掉一万多两白银。

  • 标签: 光绪皇帝 鸡蛋 局长 《南亭笔记》 李伯元 白银
  • 简介:廓尔喀在1856年与西藏地方签订条约后,势力不断向西藏延伸,在光绪年间,廓尔喀和西藏依然继续存在着冲突危机,廓尔喀的军事扩张以及藏廓商人长期以来积压的矛盾导致了1883年的廓商被劫掠事件。清政府为了化解边疆危机,派员积极调解西藏地方与廓尔喀冲突,此后又在筹藏与对廓交涉过程中,清朝对廓尔喀的影响也渐行渐远,但清朝始终在西藏施行完整的主权。本文依据清代档案文献、西藏地方史文献与尼泊尔、英文文献等多语种材料,对清末光绪朝西藏治理中如何面对与廓尔喀的冲突以及调解西藏地方与廓尔喀的关系做了专门探讨。

  • 标签: 西藏 廓尔喀 尼泊尔
  • 简介:唐代首批佛教官寺设立于高宗乾封元年(666),系以高宗封禅泰山为契机而诏立。乾封元年诏立的这批佛教官寺并非通过诏令统一赐额,而是以封禅泰山后各地出现的不同祥瑞分别命名。高宗乾封元年的佛教官寺还具有诸州立寺、统一度僧、观寺并置三个特征。高宗官寺的这些特征基本为之后的三次佛教官寺设立,即武周天授元年(690)、中宗神龙元年(705)和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所继承,对唐代佛教官寺制度影响深远。

  • 标签: 唐高宗 佛教官寺制度 政教关系
  • 简介: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满文稿本数量可观,特色鲜明,保存比较完整,清晰记录保存了编纂信息,反映出增删修改内容及翻译情形,体现了誊抄过程和功课的信息,能够为研究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满文本的纂修提供直接依据,补充文献记载的不足,也能够为研究清代末期满语文提供翔实的书面语语料。

  • 标签: 清代 大清会典 满文稿本
  • 简介:中远海运重工成立一年来,积极推进各项改革重组工作,在创新中增强企业经营活力,在改革中蓄积企业发展动能,谱写出新时代的华章。

  • 标签: 改革创新 海运 组元 企业经营 企业发展
  • 简介:发生在清光绪年间的伊犁将军色楞额因伊犁官钱局亏空案而与其妻莫尔登氏食用洋药,即吞食鸦片烟自杀一案,在晚清伊犁的政治生活中是一个重大事件,曾引起朝廷高度关注,此案引发伊犁官场地震,涉案官员被处理,坊间也议论纷纷。然而如此重大的案件在清代的一些大型文献资料中的记载却极为模糊或者阙载,除《清实录》有军机处奉上谕,简任长庚为伊犁将军调查此案的记载外,《清史稿》以及《新疆图志》都没有记述与此案有关的任何内容,使伊犁官钱局的亏空案与色楞额的死因扑朔迷离。多年来亦鲜见有任何研究文章论及此案,这应该与档案史料的欠缺有直接的关系。

  • 标签: 伊犁将军 光绪年间 亏空 考述 自戕 《新疆图志》
  • 简介:元祐元年前后,高丽僧统义天入宋求法,先后从北宋佛教界各宗派高僧求学问道。北宋佛教宗派如华严宗、禅宗、天台宗等对义天求法各有不同的反应,在他们的反应背后则有其各自的目的和立场。通过义天入宋求法这一独特的视角,可以发现:华严宗在北宋本已趋于式微,因义天求法而扩大了影响,在杭州获得了教寺,得以与禅宗、台宗在两浙鼎足而三;禅宗中云门一宗势力强大,对义天的造访,云门高僧对义天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他们当时炙手可热的地位及影响;天台宗与高丽渊源颇深,他们对义天的欢迎反映出已经实现中兴的天台宗有着一种恢宏的气度和雅量。

  • 标签: 北宋佛教 义天 华严宗 禅宗 天台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