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频控阵(FDA)由相控阵发展延伸而来,作为FDA的一种,相干FDA在雷达探测领域的应用潜力获得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介绍了相干FDA雷达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其相比于相控阵雷达的主要特点,在介绍了相干FDA雷达发射波束、波形设计等方面内容后,对相干FDA雷达的信号处理方式进行了分析。

  • 标签: 频控阵 相干频控阵 发射方向图 二维匹配滤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干性与湿性羊膜移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翼状胬肉患者15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胬肉切除+干羊膜覆盖治疗,观察组进行胬肉切除+湿羊膜覆盖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与湿性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 干性与湿性羊膜移植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虚拟现实、云计算、视频直播等尖端科技的持续进步,公众对通信的传输效能与带宽的需求日益增长,相干光通信系统能够实现信息的更广泛的传递;多种光纤的非线性特性阻碍了相干光通信系统的容量的持续增长;近些年,许多非线性抑制策略已经被提出,相位共轭孪生波(PCTW)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相当有效的解决办法;PCTW能够同时抵抗线性与非线性的破坏,而且它的设计简洁、实施起来也相当容易。本文将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进行相干光通信系统中PCTW的仿真研究,以期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相干光通信 非线性效应 仿真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与生物学领域对高分辨率组织成像需求的不断增长,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技术已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非侵入性成像工具。OCT结合了光学干涉测量和成像技术,能够实现高分辨率的二维切面图像,用于探索生物组织的微观结构。然而,要完整理解生物组织的三维结构以及病变的空间分布,需要采用三维重建算法来将单个切面图像整合成连贯的三维模型。本文着眼于电子测量中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并旨在深入探讨OCT技术的原理和在三维重建领域的应用。OCT通过使用光学干涉原理,能够以微米级的分辨率在非侵入性条件下获取组织内部结构的图像,使其成为医学影像学领域的重要工具。然而,要实现对三维结构的高质量重建,需要结合先进的算法和技术。

  • 标签: 光学 测量领域 相干断层扫描 三维重建 算法分析
  • 简介:摘要我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数量快速增长,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在指导和优化PCI中具有重要的价值,逐渐发展成为心血管介入医生进行精准PCI不可或缺的工具,但OCT在我国的使用率仍较低且不规范。鉴于OCT在冠心病介入诊疗中的价值及我国的应用现状,专家组总结了既往OCT在冠心病介入诊疗中的临床证据,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及专家建议等,形成了规范及推广OCT在中国冠心病介入诊疗中应用的专家共识,以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广大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联合眼部B超在白内障术前眼底病检查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到本院接受白内障术前眼底病检查的白内障患者180例,对全部患者实施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部B超诊断,分析诊断价值。结果:部B超诊断敏感度是0.7317、特异度是0.7755、准确性是0.7556;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诊断敏感度是0.8049、特异度是0.7551、准确性是0.7778;眼部B超诊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诊断联合诊断敏感度是0.9512、特异度是0.8980。联合诊断效能高于单一诊断,P<0.05。结论:运用眼部B超诊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诊断联合诊断方式开展白内障术前眼底病检查,可为手术提供有力参考,值得运用。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眼部B超 白内障 术前眼底病检查 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应用于肺癌患者肺不张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调选我院中收入的156名肺不张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而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其分为对照组(n=78)与实验组(n=78)。对照组患者为肺炎所导致的肺不张,而实验组患者则为中央型肺癌所导致的肺不张。两组患者在接受诊断时,由医务人员采用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检测方案,对两组的相关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判断组件差异。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发现,两组患者的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检测结果中,在T2WI中中央型肺癌组织表现出高信号,阻塞不张的肺炎组织则表现为低信号,信号强度存在差异,可将此特征作为鉴别特征。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发现实验组患者的D值和D*值相较于对照组来说略低两组数据,经统计分析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实验组患者的f/%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对于中央型肺癌肺不张能够获得较好的诊断价值,医务人员可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价,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 肺癌 肺不张 诊断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诊断直肠癌患者的过程中,应用3.0T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0例直肠癌患者以及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对两类研究对象均实施IVIM诊断,判断两类研究对象在块ADC、D值、D*、f值方面的差异。结果:相比于正常直肠组织,直肠癌肿块ADC、D值更低,D*更高,差异显著(p<0.05);在f值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直肠癌患者的诊断治疗过程中,实行IVIM诊断,可以通过ADC、D值、D*、f值等参数,对患者肿瘤细胞的生理状态进行充分了解,在临床治疗中可以广泛推广。

  • 标签: 3.0T磁共振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扩散加权成像 直肠癌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OCT对NSTE-ACS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 选选择住院时间为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的180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根据预后情况,150例视为预后效果良好组,30例视为预后效果不佳组。通过对所有患者进行OCT成像,检测其OCT图像,并评估其临床价值。同时,采用多因子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在180名患者中,共发现220处病变,其中100处为细纤维帽型动脉硬化斑(TCFA),120处为非TCFA病变。共有108名患者在冠脉内置入了总计144个支架,其中140个支架成功植入,4个支架出现前降支狭窄并伴有心绞痛症状。经过统计分析,纤维帽厚度、脂质核密度、CRP和cTnI被确认为决定非ST段抬高ACS患者临床疗效的重要指标。采用 NSTE-ACS 干预预后评价方法的 AUC 为 0.899,灵敏度为 79.00%,特异度为 98.01%。最佳截断面大于 -208.08,95% 置信区间为 0.826-0.949。结论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可作为非ST段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干预措施的有力辅助工具,纤维帽厚度和脂质核心度数可作为评估干预效果的重要指标。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对病理性近视(PM)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诊断与活动性判断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PM患者40例40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眼均行OCTA和FFA检查。采用Kappa检验评估FFA和OCTA诊断PM-CNV的一致性;以FFA为金标准,计算OCTA判定PM-CNV活动性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 OCTA和FFA对PM-CNV的诊断一致性Kappa值为0.79,一致性较好;OCTA判断PM-CNV活动性的敏感性为93.5%,特异性为85.7%。 结论 OCTA对PM-CNV诊断与FFA的一致性较好,能够较准确的判定PM-CNV活动性。

  • 标签: 病理性近视 脉络膜新生血管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