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系统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严重的可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各异,儿童SLE与成人相似,但发病率及病死率均高于成年人,易发生重要脏器损伤,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十分重要。随着对SLE发病机制的深入探究、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SLE药物治疗的进步。糖皮质激素仍然在SLE治疗中起主导作用,免疫抑制剂是治疗SLE的基石,生物制剂为SLE患者带来了福音,非特异性免疫疗法为难治及重症SLE患者争取了治疗时间,治疗方案的选择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了解儿童SLE的治疗进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控制病情、改善预后有深远的意义。现就近年来儿童SLE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治疗 进展 儿童
  • 简介:摘要系统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弥漫结缔组织病,侵犯多系统多器官。其两个主要临床特征是1.血清中出现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2.多系统受累。目前仍推荐以美国风湿病学会1997年修订的SLE分类标准作为诊断标准。SLE分类标准11项中,符合4项或4项以上者,除外感染、肿瘤和其他结缔组织病后,可诊断儿童SLE。确定儿童SLE诊断后,还需评估病情活动及病情轻重程度,SLE活动和病情轻重程度的评估是拟订治疗方案的先决条件。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系统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联合应用,患者的存活率有了显著的提高。由于疾病活动度高、早期脏器受累和更多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儿童SLE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成人,为尽早识别儿童SLE危象,通过合理治疗降低其病死率和改善长期预后,本文就与儿童SLE相关的狼疮肾炎、血栓微血管病、神经精神性狼疮、弥漫肺泡出血、心包填塞、狼疮肠系膜血管炎、灾难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和感染等危重症表现及诊治进行了阐述。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危象 狼疮性肾炎 血栓性微血管病 神经精神性狼疮 弥漫性肺泡出血 儿童
  • 简介:系统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儿童期发病患者约占15%-20%。儿童患者较成人更易出现狼疮肾炎、中枢神经受累及多脏器受损,其临床表现更为复杂、疾病进展快、预后差、病死率高。儿童系统红斑狼疮(jSLE)发病和遗传易感基因突变密切相关,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是重要的诱发因素,并和疾病严重程度和脏器受累有关。2017年ACR和EULAR联合发布了SLE新的分类标准,增加了各项诊断要点的权重积分,有助于单脏器受累患者的诊断,提高了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近年来达标控制治疗理念逐渐应用于儿童系统红斑狼疮的治疗,中、重度患者常采用诱导缓解和达标控制之后的长期维持治疗。目前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的治疗策略主要目的是早期控制病情活动、防止脏器受损,从而提高患儿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随着治疗理念和新型免疫抑制剂尤其是靶向治疗药物的应用,儿童SLE预后得到显著改善。

  • 标签: 自身免疫性疾病 风湿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儿童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系统红斑狼疮规范性治疗的意义。方法2009年—2011年我院收治的SLE患者30例。常规治疗,观察规范治疗及非规范治疗患者的预后;结果对30例患者进行随治跟踪2年;规范治疗的患者复发率低,预后好。而非规范治疗的患者复发率高,预后差。

  • 标签:
  • 简介:系统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全身自身免疫病,多发生于育龄期女性。SLE与妊娠之间相互作用,一方面,妊娠期免疫状态及生理变化可导致狼疮复发,另一方面,SLE患者在妊娠过程中疾病复发,发生狼疮肾炎加重、高血压、子痫、胎儿丢失、早产儿及新生儿狼疮等的机率明显升高。尽管风湿免疫科医师对狼疮患者的妊娠较为重视,但母亲和胎儿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因此,进一步增进对狼疮与妊娠的认识、选择合适的妊娠时机、应用安全的药物保持病情尤为重要。

  • 标签: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妊娠 并发症 管理 治疗
  • 简介:系统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可累及多系统器官的系统自身免疫病。作为SLE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感染的控制始终不尽如人意。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给整个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首位危险因素。此外,病毒和细菌感染可能作为环境激发因子参与了SLE的发生和发展,尤其是在有遗传背景的个体,往往导致了SLE发病或病情复发与恶化。

  • 标签: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感染
  • 简介:摘要系统红斑狼疮的治疗是中西医结合辅以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基础。近年来,随着各相关学科的发展,新型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干细胞移植等相继用于治疗系统红斑狼疮,并取得了显著疗效。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系统红斑狼疮儿科诊疗。方法根据患儿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在每个红斑狼疮的病人治疗期间,要注意监测疾病活动及治疗反应,尤其要注意各种毒副反应,定期测定血象、尿液、肝功能等有关检查。系统红斑狼疮合并肝损害在临床上很常见,引起肝损害的原因亦不相同,临床上应注意鉴别并及时处理。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 治疗
  • 简介:系统红斑狼疮(SLS)是一种体内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和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典型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发病居多.既往系统红斑狼疮病死率高,肾功能衰竭,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感染为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SLE基础研究深入,治疗已取得重大突破,据统计10年存活率已达90%[1].

  • 标签: 自身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紊乱 肾功能衰竭 免疫复合物
  • 简介:摘要:系统红斑狼疮是一种常见于育龄期女性之中的疾病类型,在发生之后会对女性的身体各个脏器和免疫系统形成影响,如果在妊娠期发生系统红斑狼疮,可能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妊娠结局,所以现阶段人们对这种疾病的关注程度已经越来越高。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妊娠 母婴健康
  • 简介:药物治疗是儿童系统红斑狼疮(SLE)最为关键的部分。从治疗的时间上来说,SLE像大家熟悉的高血压、糖尿病这些慢性病一样,需要长期药物治疗;从疾病的凶险程度上来说,SLE的变化更快,涉及全身多个系统损害。在疾病的活动期需要积极的药物治疗,甚至需要特殊药物及特殊治疗方式;缓解期药物可以逐渐减量。如果能够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该病是有痊愈希望的。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常用药物 儿童 长期药物治疗 系统损害 治疗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红斑狼疮(SLE)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本科初发确诊的37例SLE患儿首次住院病史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7例患儿中,男7例,女30例,年龄(10.46±2.36)岁。首发症状以发热(67.57%)、面部皮疹(64.86%)、关节肿痛(45.95%)、浆膜炎(32.43%)多见,81.08%的患儿存在血液系统受累,64.86%的患儿累及肾脏;实验室检查:ANA阳性33例(89.19%),C3下降29例(78.38%),C4下降28例(75.68%),贫血25例(67.57%),血沉快25例(67.57%),蛋白尿24例(64.86%),白细胞减少21例(56.76%),抗双链DNA抗体阳性16例(43.24%),肝功能异常13例(35.14%),抗SSA抗体阳性12例(32.43%),抗Sm抗体阳性11例(29.73%)。男性患儿肾脏损伤、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率、抗核小体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女性(均P<0.05)。结论儿童SLE女性多见,血液系统、肾脏累及率最高,男性患儿易出现肾脏损伤,以蛋白尿最常见,抗核小体抗体是男性患儿疾病活动度高于女性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儿童 临床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系统红斑狼疮(SLE)病情复杂多变、病程长、易复发。笔者通过收集20例狼疮患者的病情资料,以及对3例居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周边的患者进行跟踪调查及护理,总结了在病情观察方面应以体温、肾病症状为重点,护理方面应重视用药观察及全面系统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并做好出院指导,以防疾病复发。SLE是一种全身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急性暴发性和隐匿,病情复杂多变,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全面系统护理极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病情观察 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