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辨证论治、剂量、使用安全性、医务人员和家长的重视度4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来分析中成药儿科临床应用的现状。强调医务人员及家长应重视中成药儿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

  • 标签: 儿科 中成药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中成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中成药提供借鉴。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5年4月至9月(6个月)间的儿科多个专科门诊共计1400张处方进行分析。结果中成药使用率高,平均使用率为65.0%;不合理率为3.64%,不合理项目包括用法用量、联合用药、诊断与用药不符、禁忌等。结论中成药的使用率较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的情况,需进一步加强监控,加强对西医师使用中成药的指导,避免和减少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发生。

  • 标签: 儿科门诊 中成药 处方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儿科中成药的临床有效性探索主要在新药的Ⅱ期临床试验中执行。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已经上市的儿科中成药品种大多未进行过临床试验,其上市后临床再评价一般也可将有效性探索作为研究目的。阐述了儿科中成药有效性探索的内容,尤其是量效关系探索的设计与统计方法,同时总结了儿科中成药有效性探索的特点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 标签: 儿科中成药 临床试验 有效性探索
  • 简介:摘要:在儿科领域中成药有着非常独特优势,深受患儿家属的青睐,目前儿科药品中都存在专用药品的种类少,研发困难,说明书标记不清楚等情况,除了药品的问题还有临床药师应用不规范的问题。这两类问题是导致中成药使用不规范、不合理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儿科中成药使用现状与管理实践,从而让我国儿童用药更有保障[1]。

  • 标签: 儿科 中成药 使用现状 管理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医院儿科中成药使用现状,为儿科中成药使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2021年为研究时限,其中2021年1~6月按照常规方法实施管理(实施前),2021年7~12月采取管理对策(实施后),各抽取32例患儿予以研究,分析儿科中成药使用及管理情况。结果:医院儿科中成药使用主要包括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儿豉翘及小儿清热解毒颗粒,实施后与实施前中成药使用差异较小(P>0.05);实施后儿科中成药不合理使用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儿科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医院儿科中成药使用存在不合理用药及不良反应问题,通过采取管理措施,可降低中成药不合理使用,保证患儿用药安全,加速患儿康复,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

  • 标签: 儿科 管理实践 不合理用药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儿科中成药的临床用药特点进行思考,评估其在儿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共计120例儿童患者,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儿科中成药治疗,而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医生的临床判断,确定使用的儿科中成药种类和剂量。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了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好转时间较短,且康复率较高。结论:儿科中成药在儿童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临床用药特点包括剂型适合儿童口服、服药时间短、疗效迅速等。因此,在儿科临床实践中,儿科中成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 标签: 临床用药 特点 儿科 中成药 思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儿科中成药的临床用药特点进行思考,评估其在儿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共计120例儿童患者,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儿科中成药治疗,而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医生的临床判断,确定使用的儿科中成药种类和剂量。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了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好转时间较短,且康复率较高。结论:儿科中成药在儿童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临床用药特点包括剂型适合儿童口服、服药时间短、疗效迅速等。因此,在儿科临床实践中,儿科中成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 标签: 临床用药 特点 儿科 中成药 思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试析我院 2018年儿科门诊中成药处方点评。方法:收集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我院儿科门诊中成药处方,每月随机抽取 5天中成药处方,共抽取中成药处方 2320张,对中成药处方进行点评,查看不合理中成药处方不何璐分布情况、处方点评主要项目情况。结果: 2320张处方中有 643张处方分布不合理,占所有中成药处方的 27.72%;其中分布不合理处方中有 64张处方属于用药不适宜处方,占不合理处方的 9.95%;分布不合理处方中有 551张处方属于不规范处方,占不合理处方的 85.69%;分布不合理处方中有 28张处方属于超常处方,占不合理处方的 4.3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018年 1月到 6月平均每张药品种数为 31,所占比例为 1.34%,注射使用率为 263,所占比例为 11.34%,抗菌药物使用率为 49,所占比例为 2.11%; 7月到 12月平均每张药品种数为 28,所占比例为 1.21%,口服液使用率为 345,所占比例为 14.87%,抗菌药物使用率为 23,所占比例为 0.9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2018年我院儿科门诊开展中成药处方点评工作,规范了我院中成药处方使用不合理情况,能够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用药,促进中成药在临床用药安全,是我院临床医师书写规范,加强中医理论知识,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成药处方 儿科门诊 不合理处方分布情况 处方点评主要项目
  • 简介:目的了解该院儿科门诊使用中成药物的具体情况,并给予用药准确性的评估。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儿科门诊开具的3806张中成药处方,对处方的药物剂型、药物类别、销售的金额等情况进行统计,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用药频度(DDDs)、销售总额、日均费用(DDDc)作为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儿科门诊应用中成药的现状,以及用药过程是否存在用药不适宜或药物滥用的情况。结果发现口服液、胶囊剂、颗粒剂、片剂、栓剂、外用制剂的药品种类较多,但胶囊剂和片剂的销售额并不在前列;所有药物均在正常的用药频度范围内,没有滥用药物的情况,基本排除根据药物价格随意增加用药的情况。结论该院儿科门诊中对中成药的应用基本合理,用药频度符合规定,无药物滥用情况。

  • 标签: 儿科门诊 中成药 用药频度 监督管理
  • 简介:摘要了解中成药儿科的应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中成药以其疗效稳定、服用方便而在儿科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在西医医生中更是普遍。但由于对中医辨证的了解不足从而在儿科应用中成药中会出现许多问题,如理论指导文件不足和缺乏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的认识,不适当的联合用药,缺乏了解有毒成分及对不合理配伍的意识不足。因此合理应用并加强保障系统,提高临床药师的水平,促进中成药儿科的应用。

  • 标签: 中成药 儿科 应用现状 思考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儿科中成药使用情况,为用药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医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期间接诊的80例儿童,共有240张处方,对处方用药特点及用药合理性予以分析。结果:儿科中成药中主要包括金莲花颗粒,蒲地蓝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消食颗粒,炎宁颗粒,银黄胶囊,小儿肺咳颗粒,复方鱼腥草口服液,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小儿宝泰康颗粒,其中220张处方用药合理(91.67%)。结论:医院儿科中成药种类较多,且用药基本合理,但需进一步加强儿童中成药用药管理,增强儿童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儿科用药 中成药 使用情况 用药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中成药儿科疾病中的应用合理性,为儿科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11月~2020年10月12日,研究对象为150名患儿与对应的口服中成药处方,对中成药使用情况、用药合理性及用药安全性予以评价。结果:150张中成药处方主要药物为开喉剑喷雾剂、复方鱼腥草颗粒、半夏糖浆、天一止咳糖浆、蒲地蓝消炎口服液。150种中成药处方中不合理用药为30.00%(45/150),包括剂量问题、用药频次、适应证不适宜等;150名患儿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33%(41/150),不合理用药明显高于合理用药发生率率(P<0.05)。结论:口服中成药儿科疾病治疗中存在较高的不合理用药问题,需要积极研究与分析,进而采取干预措施,保证儿科口服中成药的合理应用,兼顾用药疗效与用药安全。

  • 标签: 口服中成药 儿科疾病 合理应用 超说明书问题
  • 简介: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制成的药品。1服用中成药应熟悉药性,对症用药。中成药由于配伍法度严谨,若用之得当,功效显著。如安神的中成药就有几种,用于治疗心悸失眠症,但各有其特点。天王补心丹重在滋阴补虚热,用于心肾不足,虚烦心悸、失眠多梦,口舌生疮,大便干燥等症。朱砂安神丸主用于清心火、除烦热,适用心火亢盛的心神不安,怔忡失眠、夜多怪梦、胸中烦热等症。柏子养心丸重在补心气、温心阳,适用于心、气不足、精神恍惚、惊悸不安、多梦失眠、神疲乏力之症。再如感冒有风寒风热之分,风寒症恶寒发热、浑身疼痛、鼻流清涕,应该用辛温解

  • 标签: 中成药 合理使用 天王补心丹 失眠症 中医药 柏子养心丸
  • 简介:由於中成药具有疗效显著,服用及携带方便、易於保存等优点,而深受广大患者欢迎。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中成药的品种、剂型越来越多,使用也更为广泛。

  • 标签: 中成药 中医药 疗效 药具 服用 保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儿科临床治疗中,通常会采用药物治疗法,而采用的药物一般为中成药,但是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中成药还存在着很多应用上的问题,这不仅使得中成药的用药效果大打折扣,而且还会危害都儿童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中成药儿科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得中成药可以发挥出其真正的应用效用。本文就中成药儿科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简要的探究,仅供参考。

  • 标签: 中成药 儿科 临床应用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成药和西成药联合应用禁忌。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接诊的使用中成药和西成药联合进行治疗的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将其划分成两组,对照组未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了不良反应。结果: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的用药,观察组出现物理性质配伍禁忌、化学性配伍禁忌以及药理性配伍禁忌的发生率整体更高。结论:中成药和西成药联合应用的过程中,不注重理化性质的内在作用,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几率,需要加强关注,做好防控,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 标签: 中成药 西成药 联合应用 禁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成药和西成药联合应用禁忌。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接诊的使用中成药和西成药联合进行治疗的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将其划分成两组,对照组未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了不良反应。结果: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的用药,观察组出现物理性质配伍禁忌、化学性配伍禁忌以及药理性配伍禁忌的发生率整体更高。结论:中成药和西成药联合应用的过程中,物理性质配伍禁忌、化学性配伍禁忌以及药理性配伍禁忌都是发生概率较高的问题,需要加强关注,做好防控,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 标签: 中成药 西成药 联合应用 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