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学术和经济的角度来讨论手性药物的合成方法,最可取的是不对称催化合成法,包括生物催化和化学催化.不对称催化反应的类型结合手性药物合成近年来发展迅速,应用前景十分可观.

  • 标签: 不对称 催化 酶催化 手性 合成 选择性
  • 简介:本文利用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研究了负载型镍催化剂上制备条件对CH4与CO2转化制合成气催化性能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研究表明,采用浸渍和焙烧温度为673K制备而得的10mol%Nio/γ-Al2O3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1023K和空速为2500ml/g·h下,对CH4与CO2转化反应会显示最佳的催化性能.本文还对有关实验结果作初步讨论.

  • 标签: 负载型镍催化剂 制备条件 催化性能
  • 简介:本文利用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研究了负载型镍催化剂上制备条件对CH4与CO2转化制合成气催化性能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研究表明,采用浸渍和焙烧温度为673K制备而得的10mol%Nio/γ-Al2O3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1023K和空速为2500ml/g·h下,对CH4与CO2转化反应会显示最佳的催化性能.本文还对有关实验结果作初步讨论.

  • 标签: 负载型镍催化剂 制备条件 催化性能
  •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CH2=CHR烯烃聚合反应催化剂组分,其中R为氢或G-C6的烷基或芳基,该催化剂组分包含镁、钛、卤素和给电子体,该给电子体选自通式(略)的至少一种二醇酯化合物,其中R1-R4可相同或不相同,为氢或C1-C10直链或支链的烷基、C3-C10环烷基、C6-C10芳基、

  • 标签: 烯烃聚合 给电子体 催化剂 组分 芳基 二醇
  •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CH2=CHR烯烃聚合反应催化剂组分,其中R为氢或C1-C6的烷基或芳基,该催化剂组分包含镁、钛卤素和给电子体,该给电子体选自通式(略)中的至少一种醇酯化合物,通式中的R1-R10可相同或不相同,为氢或C1-C10直链或支链的烷基、C3-C10环烷基、C6-C10芳基、C7-C10烷芳基或芳烷基,

  • 标签: 烯烃聚合 给电子体 催化剂 组分 芳基 烷基
  • 简介:研究了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水中化学毒剂的中间产物、最终产物以及催化消毒效果,发现羟基自由基是光催化氧化消毒反应的活性种子基团,它可以切断毒剂分子中的所有化学键,生成多种中间产物,并将构成毒剂分子的每种元素最终氧化成相应的矿化产物,可实现染毒水的无污染彻底消毒。在实验条件下,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反应可以较快的速度将HD、GD和VX染毒水消至安全浓度,反应的难易程度为HD>GD>VX。光催化氧化是比较理想的水中化学毒剂的消毒方法。

  • 标签: 纳米二氧化钛 光催化氧化 降解 HD GD VX
  • 简介:对获采用自催化乙醇法制装的反应历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木素的脱除分两十阶段:大量脱除阶段和残余脱除阶段;(2)木素脱除与碳水化台物的脱除和黑液的pH值关系很大;(3)成浆中保留了原料中的大部分灰分,而有机溶剂抽出物的古量则很低;(4)蒸煮至纤维分离点时浆中仍古有较高量的木素,应继续保温。

  • 标签: 制浆 木素 纤维分离 蒸煮 乙醇法 反应历程
  • 简介:通过对国内外催化裂化装置烟气催化剂采样技术和方法的分析,总结出外采样测试技术和方法是如何快速而简便的对催化裂化装置的催化剂和三旋实施有效的监控,从技术上保证了催化裂化装置的无忧运行。

  • 标签: 催化裂化装置 催化剂 烟气 采样法 监测 采样技术
  • 简介:烯烃易位反应已经被视为形成碳一碳键的一种重要手段,而近来出现的一种高活性、水溶性的催化剂将使这种反应更容易实现。由于烯烃易位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这种新型催化剂有望使相应的生产工艺变得更为环境友好且能降低其生产成本。在烯烃易位反应中,两个碳一碳双键通过反应而生成两个新的碳一碳双键,从而在工艺过程中实现了结合在碳原子上的取代基的交换。通过这种反应除了可以交换取代基外,还能用来实现环的闭合、双烯烃的生成以及聚合反应等。但这种反应必须依赖于催化剂,而直到最近,所有的水溶性催化剂都不够稳定,难以使易位反应在水溶液中高效率地进行。科学家在第二代的催化剂中加入了聚乙二醇(PEG)链。这一小小的改变却带来了催化剂化学性质的突变,使之能够溶解于水和许多有机溶剂中。

  • 标签: 有机金属催化剂 易位反应 双烯烃 水溶性催化剂 新型催化剂 工业生产
  • 简介: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麦草自催化乙醇制浆的工艺条件,并对其反应历程进行了研究。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蒸煮温度195℃、液比1∶8、保温70min(升温120-130min)、乙醇和水的比例为55∶45。蒸煮脱木素历程分析表明麦草乙醇蒸煮可分为两个阶段:大量脱木素阶段和残余木素脱除阶段。

  • 标签: 乙醇制浆 麦草 残余木素 蒸煮温度 脱木素 反应历程
  • 简介:用流动反应器、XRD、IR和DTA等方法对杂多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以及在异丁烯部分氧化中的催化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在PMO12As0.6Cu0.1Ox中加进适量的K和V得到的杂多化合物在异丁烯一步氧化为甲基丙烯酸的过程中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性能。通过调变催化剂的组成和优化反应条件,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醛总收率达67%。V和K加入到母体磷铝酸(PMO12)中增强了热稳定性,和母体相比催化剂的分解温度提高了200℃。

  • 标签: 杂多化合物 氧化 异丁烯 甲基丙烯酸 甲基丙烯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