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早期预警评分的概念、使用流程、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意义进行综述,旨在为早期预警评分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从而使护理人员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早期预警评分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估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法(nationalearlywarningscore,NEWS)对急诊患者病情评估的适用性、灵敏度及特异度,从而探讨该评分法在急诊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以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诊患者3571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NEWS评估法对患者进行评估,以就诊7d内的死亡或存活作为金标准,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orcharacteristiccurve,ROC)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并且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存活组/死亡组)和转科去向(普通住院组/ICU住院组)进行分组,比较不同预后、不同转科去向的患者评分情况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以7d内死亡与存活为金标准,最大youden指数(敏感度+特异度-1)为0.629,最佳界值为4.5分,此时敏感度为88.2%,特异度为74.6%;NEWS评分法ROC曲线下面积为0.894,标准误为0.009,95%的置信区间0.877-0.911;存活组NEWS评分为(4.56±3.87)分,死亡组为(12.78±5.98)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普通住院组NEWS评分为(5.48±3.56)分,ICU住院组患者为(12.54±6.74)分,ICU住院组患者评分高于普通住院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NEWS评分法能够反映不同预后、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病情差异,对临床用于急诊患者的快速评估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国家早期预警评分法 急诊急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护理工作中引入早期预警评分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对102例ICU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实验组采用早期预警评分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ICU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0.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者在进行ICU护理的同时引入早期预警评分护理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病情,患者的满意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ICU患者 早期预警评分 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184-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制定ICU创伤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方法收集ICU创伤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通过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制定出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ICU创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使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能够有效预见护理当中的不良因素,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ICU 重症病房 创伤患者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159-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诊科急救患者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评估标准,总结出适合中国人的早期预警评分标准,为中国人的病情危重度的早期预警评估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随机选择的原则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急诊科接诊的病人1000例同时采用英式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和中式早期预警评分系统两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观察该组病例的早期预警评分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评估。结果(MEWS)系统不适合我国病人的早期预警评估,中式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是适合于我国病人早期预警评分标准的一种系统。结论中式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可及时、准确无误地早期评估中国病人的病情,能为中国人的病情危重度的早期预警评估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患者 早期预警评分 评估标准
  • 简介:“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syndrome,CRS)这一术语是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于2004年最早提出,但其概念及内容一直在演变,并不统一。直到2008年,在Ronco等发起下,由《急性透析质量创意》机构主办,在意大利威尼斯召开首届“国际心肾综合征共识研讨会”才第一次制定出CRS概念及分型的共识,此共识已于2010年发表。

  • 标签: 心肾综合征 队列研究 急性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评分 预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胎儿生物物理评分与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的关系及预后。方法分别选取40例BPS低评分与BPS正常评分产妇;分娩前均采用BPS评分法了解胎儿宫内生长及安危情况,分娩1、5、10min采用Apgar评分法了解新生儿是否有窒息情况;比较两组胎儿BPS评分与Apgar评分间的差异;分析其相关性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胎儿BP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0%VS15%)(P<0.01);观察组新生儿Apgar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胎儿BPS评分与剖宫产分娩选择呈负相关,与新生儿Apgar评分呈正相关,胎儿BPS评分越低,剖宫产率约高,新生儿Apgar评分越低。

  • 标签: 胎儿 生物物理评分 新生儿 Apgar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染病疫情早期预警指标,建立传染病疫情早期预警模型。方法我县2010年1月起建立传染病早期预警模型,对我县传染病患者早期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寻找传染病的疫情预警指标,将疫情指标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通过收集、整理、分析目标传染病的相关信息资料,评估事件发展趋势与危害程度,在事件发生之前或早期发出警报,使相关责任部门及事件影响目标人群及时做出反应,预防或减少目标传染病的危害。结论对传染病疫情早期预警的主要模型分析,能够有效的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提高了传染病疫情管理质量。

  • 标签: 传染病疫情 早期预警 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治疗早期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64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2例。康复组在常规神经科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早期康复治疗,主要采用Bobath方法,由治疗师对患者实施“一对一”的康复训练,每次40min,每日1次。对照组接受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同时并辅以传统的按摩治疗。两组患者治疗30天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Barthel指数有一定改善,康复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ADL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早期康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进行EVL之后,患者出现早期再出血的诱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EVL并且出现早期再出血的患者40例,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诱发其早期再出血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导致EVL患者出现早期再出血的原因包括五个,分别是饮食不当、剧烈的腹压活动、胃食管反流、全身状况以及情绪紧张,还有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的诱发原因。结论对于进行EVL的患者来说,进行饮食护理、腹压护理、胃食管护理等能够有效减少早期再出血现象,所以在患者进行了EVL之后,应该针对诱发因素进行及时的针对性护理。

  • 标签: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早期再出血 诱因 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08-0046-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实施护理干预对脑栓塞抑郁患者改善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62例肺心病患者为研究样本,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这62例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其中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实验组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并对61例患者进行运动功能评分(FM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A)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的比较。结果经我院研究分析发现,经运用两种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的31例患者的NFA评分更低,除此之外,试验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及FMA指数均高于对照组的31例患者,并且上述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栓塞抑郁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与机体神经及神经功能评分,对提升患者生活具有积极的作用,应推广使用。

  • 标签: 脑栓塞 护理干预 神经功能评分 影响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