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吸管法是测定颗粒组成的经典方法,激光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方法,近年被广泛应用于土壤和河流泥沙颗粒组成的分析中,并逐步应用到侵蚀泥沙粒径分析。为获取激光法与吸管法测定侵蚀泥沙特性指标和不同粒径的差异以及二者之间的转换关系,对18个黑土区侵蚀泥沙样品颗粒组成进行了测定和分析。采用中值粒径D50和平均质量直径MWD进行侵蚀泥沙样品特性分析,激光法比吸管法测定结果明显偏低;但2种方法测定D50和MWD具有很好的线性转换关系(R〉0.9,P〈0.001)。激光法测定的砂粒和黏粒质量分数低于吸管法测定值,测定粉粒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吸管法测定值。测得砂粒、粉粒和黏粒含量在2种方法间,均具有很好的线性转换关系(R〉0.8,P〈0.001)。进一步细分泥沙颗粒为大于中砂、细砂、极细砂、粗粉和细粉这5个粒级时,2种方法间除极细砂(R=0.764,P〈0.001)外,其余粒级均具有很好的线性转换关系(R〉0.8,P〈0.001)。

  • 标签: 侵蚀泥沙粒径分布 吸管法 激光法 转换模型
  • 简介:崩岗侵蚀产沙是崩岗侵蚀研究的重点。本研究对典型崩岗进行采样、分析,筛选出最佳指纹因子组合,利用组合指纹法对崩岗侵蚀产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层次崩岗土体的理化性质有显著差异,利用无参检验和多元判别分析筛选出粘粒含量、Fe、K为最佳指纹因子组合(累积判别率大于90%),说明指纹法可用于崩岗侵蚀产沙来源研究。同时利用多元混合模型得出侵蚀产沙中超过50%的泥沙来源于红土层和砂土层,这表明该崩岗还处在发展阶段。

  • 标签: 崩岗 泥沙来源 组合指纹法
  • 简介:颗粒泥沙在盐水中的絮凝沉降是河流泥沙向海输送过程中在河口区发生的重要现象之一。文章根据室内环形水槽实验对南汇边滩泥沙由盐度和含沙量这两种因素在不同的流速条件下的沉降特性进行了研究。该实验结果对该区域实施围垦工程有实际意义。

  • 标签: 泥沙絮凝 动水沉降 南汇边滩
  • 简介:摘要:侵蚀泥沙颗粒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泥沙的搬运和沉积从而影响坡面侵蚀过程。本文以紫色土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冲刷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坡度下侵蚀过程中粘粒含量的变化规律,比较了泥沙侵蚀颗粒(未分散)和泥沙原始颗粒(分散后)大小分布特征,分析了团聚率和富集率。结果表明:(1)泥沙颗粒有效粒径中粉粒和砂粒占整体含量的95%左右;(2)泥沙颗粒中以粉粒和砂粒富集为主;(3)砂粒是以单粒流失,黏粒是以团聚体的形式流失,粉粒的情况则要复杂得多,需要进一步细化进行再研究。

  • 标签: 侵蚀泥沙颗粒 紫色土 团聚率 富集率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颗粒在多个领域中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颗粒的粒径和粒度分布的参数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激光粒度仪具有检测准确性高,重复性好、测量范围广泛的优势,所以在粒度测量领域中占据非常的重要地位。基于此,本文对激光粒度仪在河流泥沙颗粒级配测量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究。

  • 标签: 激光粒度仪 河流泥沙颗粒 级配测量 参数设置
  • 简介:摘要:泥沙颗粒分析是对施测河流中的泥沙粒径的变化范围和各种粒径的组成所占沙重百分数的分析与测定工作,研究不同粒径泥沙在水中运动规律,为水文计算、河流综合治理等科学依据。马尔文MS2000激光粒度颗粒分析仪的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测验结果稳定可靠;具有传统测验方法所不具备的高精度、高效率。通过对泥沙颗粒移液管、筛吸结合测试法和马尔文MS2000激光粒度颗粒分析仪对相同样品进行测试对比分析结果,确定适合陕北地区河流泥沙颗粒分析应用马尔文MS2000激光粒度颗粒分析仪的相关参数。

  • 标签: 马尔文MS2000激光粒度颗分仪 遮光度 仪器参数。
  • 简介:选取南方红壤侵蚀区3种典型的侵蚀土壤坡面和3场具有代表性的天然降雨,在同等试验条件下对其产流产沙规律及降雨前后坡面土壤颗粒组成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侵蚀条件下,3种土壤的径流量表现为紫色土〉花岗岩红壤〉第四纪红黏土;产沙量表现为花岗岩红壤〉紫色土〉第四纪红黏土;通过降雨前后3种土壤表面的颗粒组成比较发现,3种土壤表面颗粒均有粗化的趋势。大量细颗粒的流失,是造成土壤退化乃至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天然降雨 颗粒组成 土壤侵蚀 过程
  • 简介:以沈阳市天柱山附近的工程弃土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方法,对25°坡面上不同土壤颗粒级配的工程弃土在1.0、1.5和2.0mm/min3种不同降雨强度作用下产生的径流量和产沙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试验所用Ⅰ~Ⅴ组土样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从1.5增加到2.0mm/min),累积产沙量分别增加12.55、7.56、12.00、8.81和10.41g,而在3种降雨强度作用下,3个最大与最小累积产沙量差值分别为6.39、11.64和13.78g;2)产沙量随细度模数的增大而减少;3)在降雨强度、坡度、降雨历时等因子一定的条件下,土壤颗粒级配对径流量的影响比较小,不同颗粒级配土壤的累积径流量差异不明显。

  • 标签: 颗粒级配 降雨强度 产沙量 细度模数
  • 简介:自1964年以来,在埃及一苏丹边境内有大量的泥沙淤积,大约有90%的淤积在苏丹,其余的10%淤积在了埃及境内。在1964年至2000年期间,阿斯旺高坝的库区里就淤积了约37亿m^3的泥沙。本文阐述了怎样利用现代湖泊除淤技术来清除泥沙沉积物。

  • 标签: 泥沙淤积 阿斯旺高坝 泥沙沉积 清淤 苏丹 库区
  • 简介:骡子是马和驴交配的结果,它继承了马和驴的优点,不但体型较大,脚力也极佳。以前交通工具不发达的时候,人们都喜欢用骡子来驮运笨重的货物,它总是不辞辛劳地上山下坡,为人们省了不少气力。

  • 标签: 骡子 泥沙 交通工具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柳河流域的泥沙特性、泥沙来源、泥沙延程变化,以及柳河泥沙对辽河的影响。关键词柳河流域;泥沙来源

  • 标签:
  • 简介:作为记者,每天都希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出现,期待自己的稿件能引发社会的关注,但这往往可遇不可求。每天面对大量的来稿、电话,在繁多的讯息中如何找到好线索,日常功夫尤为重要,需要练就火眼金睛,做有“心”人。一篇简讯做出大文章2006年1月4日,刚刚休完元旦假,一上班,我们的邮箱里塞满了众多的通讯员来稿。

  • 标签: 泥沙 新闻线索 “心” 通讯员 记者 稿件
  • 简介:耕作位移和耕作侵蚀主要是在重力作用下,由耕作工具触发的土壤侵蚀;是造成坡耕地土壤重新分布和坡耕地土壤侵蚀的重要过程之一;对坡面地形演化、土壤性质改变、土壤养分流失与重新分布、土地生产力降低、土壤碳储存变化等都有重要影响。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耕作侵蚀的基本过程和机制、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和侵蚀速率的研究进展,讨论目前研究中的不足与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不同于风蚀和水蚀,耕作侵蚀发生的动力条件是人为影响,而非自然发生的降水或风力;因而,其侵蚀过程和机制、研究方法、影响因素、侵蚀速率分布等均不同于风蚀和水蚀。耕作侵蚀主要受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人为因素驱动耕作侵蚀发生,坡面是耕作侵蚀的地形基础。人为因素主要有耕作工具特性、耕作方向、速度和深度等;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坡面的形状和尺寸、地形、坡度和土壤性质等。强烈的耕作侵蚀主要发生在坡面上部和坡面曲率剧烈变化的部位。耕作侵蚀研究主要通过基于示踪技术的实测方法,结合模型预测开展。由于耕作侵蚀、风蚀和水蚀的研究方法各成体系,通用方法较少,因而,多营力侵蚀研究难度巨大。以^137Cs为代表的核素在研究水蚀、风蚀和耕作侵蚀中均表现出独特的优势,为区分多营力侵蚀中各种侵蚀的速率和贡献提供了新的可能。

  • 标签: 耕作侵蚀 耕作位移 侵蚀速率 坡面曲率 多营力侵蚀
  • 简介:'我是老同志了,这些工作还是让年轻人去做吧,他们需要多锻炼、多磨砺。''我年纪不小了,没多少奔头了,保护好身体,过好自己小日子才是正事。'………当下,动不动把'老'挂在嘴边、暮气沉沉的党员干部并不鲜见。而这些言必称'老'的同志,许多其实岁数并不大,较之于年轻人,只不过是在岗位上多待了几个年头,或是年长了几岁而已。为什么正当年的时候就开始言'老',甚至还说成了口头禅?这

  • 标签: 提拔重用 年轻人 为人民服务
  • 简介:朋友告诉我:她的外婆老年痴呆了。先是不认识外公.坚决不许这个“陌生男人”上她的床.同床共枕了50年的老伴只好睡到客厅去。然后有天外婆出了门就不见踪影.最后在派出所民警的帮助下才终于将她找回.

  • 标签: 侵蚀 慈母 老年痴呆 派出所 外婆 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