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鼻咽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亲属之间的发病率以一级亲属最高。本文通过回顾与鼻咽家族聚集现象相关的临床研究,对鼻咽患者家族中的高危者及其筛查手段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总结,旨在为鼻咽流行区域高危人群的精准筛查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鼻咽癌 家族 亲属 筛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鼻咽是一种与EB病毒(EBV)感染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鼻咽在接受现代调强放疗技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后,疗效得到进一步提高。提高高危患者和复发/远处转移鼻咽(R/M-NPC)患者的疗效成为治疗的主要目标。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不断取得进步。随着对EBV抗原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究,免疫治疗在R/M-NPC治疗中取得了较大进展,免疫治疗联合放化疗将成为初治高危鼻咽临床研究的重点。

  • 标签: 鼻咽癌 EB病毒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简介:摘要鼻咽(NPC)是一种起源于鼻咽部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是青少年人群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青少年鼻咽的治疗通常参照成人治疗指南,但是青少年鼻咽有其自身的临床特点。对于处于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患者来说,治疗的晚期不良反应也不可忽视。寻找适合青少年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青少年鼻咽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治疗现状和有前景的降低治疗强度的策略作一论述,旨在为今后的治疗研究提供思路。

  • 标签: 青少年 鼻咽癌 诱导化疗 放射治疗 免疫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外科在初治鼻咽中的价值一直以来存在争议。初治鼻咽的外科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鼻外径路外科辅助治疗、微创外科辅助治疗、微创外科根治治疗。前2个阶段是在放化疗之前,先进行鼻咽原发灶切除术,目的是提高疗效或通过术后减量放射治疗降低放射毒性。第3阶段指针对拒绝放射治疗的“极早期”Ⅰ期鼻咽患者施行微创手术,彻底切除鼻咽原发灶,术后一般不进行放化疗,避免了放射性损伤,使“极早期”鼻咽多一个治疗选择。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鼻咽调强放疗(IMRT)后长期生存及晚期损伤,为鼻咽优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03—2009年间于四川省肿瘤医院行IMRT的132初治鼻咽患者,其中Ⅰ、Ⅱ、Ⅲ、ⅣA、ⅣB期分别为3、22、61、43、3。中位剂量73.37Gy (66~85Gy)分33次;单纯放疗20,同期放化疗112。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及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应用RTOG/EORTC标准评价晚期放射损伤。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28个月(3~191个月),全组10、15年鼻咽局控率分别为86.0%、79.9%,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2.5%、63.2%,总生存(OS)率分别为65.2%、57.1%。全组局部区域复发率12.1%,远处转移率16.7%。共53死亡,其中15死于局部区域复发、20死于远处转移、18死于其他疾病(肺炎、颅内出血、意外等);10、15年非肿瘤相关死亡率分别为11.3%、13.6%。单因素分析示年龄、吸烟史、乳酸脱氢酶、T分期、临床分期是鼻咽OS的独立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示乳酸脱氢酶、T分期、同期放化疗是鼻咽OS的预后因子。1-2级晚期损伤(听力下降、吞咽困难、龋齿、口干较高)发生率为90.4%,3-4级晚期损伤(皮肤纤维化、听力下降、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率8.5%。结论鼻咽患者IMRT后10、15年OS较好,但随着生存期延长非肿瘤相关死亡率升高;远处转移为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晚期损伤主要为1-2级听力下降、吞咽困难、龋齿、口干。

  • 标签: 鼻咽肿瘤/调强放射疗法 预后 晚期损伤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4鼻咽放疗后鼻部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及转归。患者均于鼻腔使用膨胀海绵或油纱条填塞止血后行血管内治疗,抢救成功3,死亡1鼻咽放疗术后应积极行颈部及颅内血管筛查,在对鼻出血的性质、出血部位、侧支循环充分评估后,血管内治疗能够获得安全有效的止血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咽调强放疗患者护理需求,评价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3月-8月期间收治的鼻咽调强放疗患者,总计80。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即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效果,包括情绪状况、生活质量。结果:组间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鼻咽癌调强放疗 护理干预 情绪状况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鼻咽疗效评价常采用常规磁共振评价模式,单一常规磁共振只能评估肿瘤大小变化,无法对其疗效进行精准预测。功能影像技术能进一步补充疗效预测的信息,然而,单一影像学评价在肿瘤疗效评价中有一定局限性,功能影像与生物标志物联合进行疗效评价及预测,可能为鼻咽疗效评价模式提供新选择。文章通过对鼻咽疗效评价模式的现状、功能影像技术与生物标志物的单一评价模式或者联合评价模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探讨精确并易于推广应用的鼻咽疗效评价模式提供思路。

  • 标签: 鼻咽肿瘤 综合疗法 功能影像技术 生物标志物 高危人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鼻咽的CT与MRI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鼻咽患者诊断结果,全部患者均实施CT与MRI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下鼻咽部受侵和颅底部位受侵状况检出率;结果:MRI诊断下鼻咽部受侵检出率(80.00%)和颅底部位受侵状况检出率(66.00%)均高于CT组(56.00%,40.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鼻咽患者进行诊断中,相比于使用CT诊断方式,采用MRI诊断,可提升诊断正确率,并为疾病治疗提供更加可靠指导。

  • 标签: 鼻咽癌 CT MRI 诊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