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唐朝诗人白居易晚年在洛阳居住了十八年之久,号'香山居士'。期间与龙门地区的佛教寺院关系密切,特别是对香山寺的修葺倾注了大量心血。本文通过对《修香山寺记》、《香山寺白氏洛中集记》以及大量歌咏龙门佛寺的诗歌等史料的考察和研究,揭示了他从接触佛教到融入佛教的历程,论证了他与龙门佛寺之间深厚的因缘关系。

  • 标签: 白居易 龙门佛寺 因缘
  • 简介:北周武帝灭佛,使魏晋时期迅速发展的佛教遭受重创。经过隋文帝、炀帝的努力,佛教迎来了迅速发展的新时期,山西的佛寺也在这一时期恢复并迅速发展。山西佛寺受当时政治、地理、交通、社会、统治者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呈现出分布广泛、分布均匀、各有特点且内部差异明显的特征。

  • 标签: 山西 佛寺分布
  • 简介:以五台山为代表,唐代河东地区佛教发展迅速,境内旧存和新建佛寺众多,寺院林立,各州县均有佛寺分布。受自然条件限制,在经济、政治、交通、人口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之下,佛寺分布呈现不同特点,密集程度不一。对于佛寺分布的研究,可以认识唐代河东地区佛教的发展情况。

  • 标签: 唐代 河东佛寺 分布特点 影响因素
  • 简介:来到张掖的朋友,常说这是一个温和淳朴的小城。在张掖待久了,更会说,张掖人都有一副菩萨心肠。是啊,沐浴在亚洲最大的室内卧佛的辉光中,焉能不沾一点佛光禅念!张掖为古丝绸之路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镇。丝路文化交流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是佛教的传入和普及。法国研究丝路文化的学者布尔努瓦说:"佛教沿着丝绸之路商人在西域留下足迹,而播下的幼小种子,便结出了丰硕成果。"

  • 标签: 张掖大佛寺 古丝绸之路 文化交流 真金 宝觉寺 元仁宗
  • 简介:张掖大佛寺位于张掖市甘州城区县府街东侧,与中心广场相邻,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景区,也是甘州区博物馆所在地。据考证,寺院所在地最初是建于西晋惠帝永康元年(300)的迦叶如来寺,北魏时期,梁武帝下令灭佛杀僧,寺院被毁,成为废墟。

  • 标签: 张掖大佛寺 《西游记》 壁画 故事 历史文化名城 中心广场
  • 简介:陕北佛教遗存非常丰富,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以至宋代、明代一直延续着开窟造像的传统。近年来,学界对此研究也更为关注。安塞地处西北内陆黄土高原腹地,鄂尔多斯盆地边缘,是陕西省北部自古以来的边塞之地,有"上郡咽喉"之称。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安塞一直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西部游牧文化交流共存的地带,

  • 标签: 安塞 大佛寺 图像 石窟 黄土高原腹地 鄂尔多斯盆地
  • 简介: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中印文化的相互影响下,汉地寺院的平面布局曾发生过较大的变化。该文以显通寺为例,对不同历史时期,汉地佛教寺院以塔为中心、以殿为中心、以阁为中心以及注重建筑组群的平面布局形式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显通寺 汉地佛寺 平面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