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就呼吸相关肺炎集束护理干预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所收治的100例呼吸相关肺炎(V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而50例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集束护理干预方法。结果研究组经过上述护理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43例(86%),有效(症状有所减轻)6例(12%),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1例(2%),总有效率98%,而对照组,显效33例(66%),有效5例(10%),无效12例(24%),总有效率76%,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通过上述的一系列集束护理干预措施,我院呼吸相关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广泛认可。

  • 标签: 呼吸机 相关性肺炎 集束化 护理干预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护理干预对呼吸相关肺炎(VAP)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ICU行机械通气患者83例,进行集束护理干预。所有患者采取头高位、加强人工护理、严格执行手卫生、镇静休眠计划等集束护理措施。观察其VAP的发生率、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病原体的改变以及集束护理干预对不同气管插管方式的影响;对照组选择我院ICU在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机械通气患者71例行常规护理。结果集束护理干预组VAP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26.5%vs45.1%,P<0.05),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也明显缩短(P<0.05);分离出的病原体菌株和对不同气管插管方式的影响,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选择适合病人的机械通气方式进行集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呼吸相关肺炎的发生率。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干预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呼吸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呼吸相关肺炎的发生于护理操作,置管时间有密切的关系,加强无菌观念,做好呼吸管理管理,尽早脱机等各种措施的综合应用是预防呼吸相关肺炎的关键。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引发相关肺炎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验组患者采取呼吸相关肺炎预防和护理措施,而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机械通气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通气治疗后相关肺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通气后第5d、第5~10d、第10d后相关肺炎发生率明显及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后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机械通气 相关性肺炎 护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呼吸使用相关肺炎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100例ICU呼吸治疗的肺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肺炎护理,观察组患者根据患者的病例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与措施,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中,观察组患者的呼吸相关肺炎发生比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并且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呼吸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结论加强对于ICU呼吸使用相关肺炎患者的病房管理以及股黯然控制,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患者呼吸管理,有利于降低与控制呼吸使用相关肺炎的发生概率,缩短患者对于呼吸的使用治疗病程,能够有效的控制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意义。

  • 标签: ICU呼吸机 使用 相关性 肺炎患者 临床护理 方法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呼吸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的预防可以通过提高护理人员对VAP的认识.病房环境管理、正确的手卫生,严格无菌操作,口腔护理管理,抗生素合理使用等措施,以减少呼吸相关肺炎的发生。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呼吸相关肺炎患者的预防和护理的方法。方法对ICU应用呼吸治疗发生呼吸相关肺炎的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2例呼吸相关肺炎,12例死亡,病死率为19.35%,50例好转出院。死亡患者中主要为绿脓杆菌和肺炎克雷白杆菌感染为主。结论掌握机械通气的易感因素和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和预防干预是呼吸降低相关肺炎发生率的重中之重。

  • 标签: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ICU呼吸相关真菌性肺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自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ICU收治呼吸相关真菌性肺炎患者行口腔护理呼吸护理及有效的治疗。结果经过有效治疗和精心护理,31例患者均康复出ICU。结论ICU呼吸相关真菌性肺炎除积极的治疗外还应重视相应的护理措施二者结合可以最大限度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提高治愈率。

  • 标签: ICU 肺炎 真菌性
  • 简介:目的探讨引起高龄患者呼吸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南楼CCU病房40例使用机械通气时间≥48h患者的相关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的2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的2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体位护理干预、口腔护理干预、护理管理干预以及护理干预等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上述两组患者VAP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P发生例数1例(5%),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的VAP发生例数7例(35%),两组患者VAP发生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χ2=3.90,P<0.05)。结论对呼吸相关肺炎患者进行科学与积极的护理干预有助于保障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高龄患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呼吸相关肺炎(VAP)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70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VAP发生情况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和机械通气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管插管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有效降低VAP发生率并减少通气时间。

  • 标签: 综合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呼吸相关肺炎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机械通气时间长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呼吸相关肺炎,全部患者共检出85株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53株、真菌10株、革兰氏阳性球菌22株。经治疗,46例好转并成功脱机,占71.9%。28例死亡,占28.1%。结论尽量减少机械通气的时间,联合各种措施预防和治疗VAP是降低VAP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 病原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护理在预防呼吸相在性肺炎(VAP)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的对2011年1—12月内机械通气的患者,对ICU护士开展预防VAP护理的专业培训、并完善相关护理指南、建立操作规范、制定质量评价标准,加强冼手,注意无菌操作,比较2010年VAP的发生率。结果护理部实施干预后,加强对预防VAP的护理措施规范培训,2010年有66例发生VAP,发生率为76.7%,而2011年有52例发生VAP,发生率为54.7%经X2检验为7.86,VAP发生率与上机时间在干预后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精细护理,注意无菌操作,注意洗手,及时更换管道,能明显的降低VAP的发生率。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鼻在机械通气患者中预防呼吸相关肺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1月入住本院重症监护病房建立人工呼吸并应用呼吸患者共60,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常规组实行湿罐进行呼吸湿;试验组用人工鼻进行呼吸湿;比较常规组和试验组病人发热、痰培养阳性率以比较两组的VAP发生率的情况。两组均做好基础护理同时采取VAP集束护理干预。结果常规组与试验组VAP发生率率分别为43.33%、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鼻可阻挡大颗粒菌尘,可以截留人工呼吸内外管道的细菌的作用,降低VAP发生率。

  • 标签: 人工鼻 呼吸道湿化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高龄病患呼吸相关肺炎临床呼吸护理。方法就我院所收治的98例高龄病患呼吸相关肺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予以治疗的同时次采取相应的呼吸护理对策。结果经过护理,98例高龄病患已逐步好转,且已成功脱机。结论在机械通气过程中要注意呼吸相关肺炎的发生,在治疗的同时还要加强护理,结合病患实际情况与护理要求,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此获得理想治疗效果。

  • 标签: 呼吸护理 高龄 呼吸机 肺炎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