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光动力对人子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1、不同浓度光敏剂对肿瘤细胞杀伤的差异,实验分组(1)空白对照组(2)单纯激光照射组(3)光敏剂+激光照射组2、不同能量的激光对子宫细胞杀伤的差异;激光能量10J/cm2、20J/cm2、30J/cm2、40J/cm2。3、免疫组化法电镜分析子宫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4、MTT比色分析。结果MTT比色法检测显示,光敏剂无浓度依赖性,不随浓度的增加而作用增强。本实验选择光敏剂(HPD)浓度为1mg/ml(P?0.05)。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显示光敏剂+激光照射组作用子宫细胞细胞24h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与其它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敏剂对子宫细胞无浓度依赖性选择性,光动力对子宫细胞的影响随着波长、功率和时间而变化的,成正比关系。本实验选择最适波长630nm,输出能量10J/cm2,时间7S,光敏剂+激光照射组较其它二组子宫细胞调亡率明显增加。

  • 标签: 光动力 子宫内膜癌 光敏剂
  • 简介:目的通过原代培养人子细胞,进而建立正常子宫的体外模型,同时观察不同月经周期内膜细胞的培养特性。方法选择因子宫肌瘤而行子宫全切术的12例患者,取子宫细胞进行分离、纯化和培养。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进行鉴定。结果12例患者中10例培养成功,在不同月经周期取材的内膜标本其培养细胞生长的数量、质量、成活率及形态上无明显差异;免疫细胞化学法结果显示,间质细胞CK19染色阴性,Vimentin染色阳性,阳性率90%,阳性细胞胞质呈棕黄色;腺上皮细胞CK19染色阳性,Vimentin染色阴性,阳性率85%,阳性细胞胞质染成棕黄色。结论本实验成功对子宫细胞进行了体外的分离培养及鉴定,为研究细胞的生长、分化和代谢以及性激素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实验模型,同时认为内膜细胞的各种培养特性不存在明显的月经周期性改变。

  • 标签: 人子宫内膜细胞 月经周期 体外培养 免疫细胞化学法
  • 简介:目的建立人子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在位内膜间质细胞永生化细胞系。方法将原代培养的EMs患者在位内膜间质细胞转染质粒PCD2SV40T,G418筛选并进行单克隆细胞挑选,采用核型分析、免疫细胞化学、RT-PCR、裸鼠成瘤实验等方法对传代培养后的抗性单克隆细胞进行鉴定。结果首次建立了EMs患者在位内膜间质细胞永生化细胞系hEM15A,该细胞系具有子宫间质细胞特征,可连续传代,表现为正常二倍体核型,未观察到致瘤性。结论hEM15A细胞系易获得、培养难度小、细胞均一性高、存活时间长,可成为EMs的研究工作中实用的体外模型。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永生化 细胞系 间质细胞 在位内膜
  • 简介:摘要人子基质细胞蜕膜化(hESCD),是人类胚胎植入和维持妊娠的关键环节。hESCD主要是指排卵后,子宫在孕酮与孕酮受体(PGR)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生物学、形态学改变及细胞外基质重建。但是,对于孕酮-PGR信号通路在hESCD过程中的具体分子作用机制,迄今尚未阐明。笔者拟就PGR结构及其亚型,hESCD过程中孕酮-PGR信号通路的生理作用、网络调控,以及PGR水平及其功能异常与hESCD异常疾病关系4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受体,孕酮 孕酮抵抗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蜕膜化 反复种植失败 胚胎植入 女(雌)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子宫癌筛查中利用子宫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行妇科病普查120例,所有患者行子宫细胞学联合宫颈分段组织病理学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子宫细胞学标本不满意4例,细胞学标本满意率为96.7%,宫腔镜检查和分段诊刮组织病理学标本不满意为12例,其中7例为刮取组织量少而未送检,8例为刮取组织送检不满意,组织病理学标本满意率90.0%。细胞学标本满意率与组织病理学标本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子宫细胞采集器采集子宫细胞结合薄层细胞学制片技术,对子宫细胞进行细胞学检查准确性较高,能够及时筛查子宫病变情况,方便快捷、出血量少、操作简单、无痛,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细胞学 筛查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子宫癌与子宫增生危险因素,找到可以深化治疗的方案。方法随机抽取自2011年3月-2013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绝经女性以及150例未绝经女性,通过相应的观察指标,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子宫异常相关性。结果通过Logistic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在未绝经女性子宫厚度之6.8(±0.5),和子宫增生与子宫癌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P=0.02;在围经后内膜厚度超过6.8(±0.5)毫米时存在相关性,且P<0.009。结论绝经阶段的女性子宫厚度少于4.6(±0.5)无需进行诊刮;而未绝经女性子宫厚度少于6.8(±0.5)毫米,则无需进行诊刮,内膜厚度少于8.7(±0.2)毫米可以先进行常规的激素治疗,若治疗没有效果,那么再予以诊刮。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增生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就子宫癌与子宫增生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于我院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前刮诊提示子宫增生的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基于病理类型的前提下分为子宫癌组(25例)、子宫增生组(35例),对比两组的临床特征,明确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年龄48岁及以上、刮诊病理为重度子宫不典型增生的患者是发生子宫癌的危险因素;相较于无任何危险因素的子宫增生患者,伴有1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其发生子宫癌的概率较高,呈现的差异明显(P<0.05);相较于无任何危险因素的子宫增生患者,伴有2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其发生子宫癌的概率较高,呈现的差异明显(P<0.05);与伴有1个危险因素的子宫增生患者相比,伴有2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发生子宫癌的概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因素的增加,可提高子宫癌风险(P<0.05)。结论:子宫增生患者极易合并子宫癌,尤其是年龄48岁及以上、刮诊病理提示重度的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增生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K2α在子宫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6例人子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其患者年龄44~67岁,中位年龄57.5岁。子宫腺癌按2000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标准进行临床分期:Ⅰ期19例(其中肌层浸润≤1/2为11例,〉1/2为8例),Ⅱ期9例,Ⅲ、Ⅳ期8例。组织学分级按2000年FIGO子宫腺癌3级分类法:Ⅰ级11例,Ⅱ级15例,Ⅲ级10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组织标本和其癌旁正常组织中CK2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分析CK2α蛋白表达与子宫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关系。结果CK2αmRNA在子宫腺癌组织中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而CK2α蛋白在子宫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亦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但CK2α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肌层浸润程度无关。结论CK2α表达或活性增加与子宫腺癌发生密切相关,CK2α可能是治疗子宫腺癌的潜在分子靶点。

  • 标签: CK2α 子宫内膜腺癌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原发性子宫鳞状细胞癌(primary endometri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PESCC)是一种罕见的子宫癌。本文报道1例55岁患者,刮宫标本及经腹腔镜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标本组织学形态均显示不同分化程度的鳞状上皮呈浸润性生长,并见短梭形细胞,胞质丰富、透亮。刮宫标本中未见正常子宫腺体及异常腺性结构;全子宫切除标本中短梭形与鳞状上皮穿插生长,侵犯浅肌层,周围子宫可见慢性子宫炎,局灶符合子宫不典型增生;免疫表型:明确的鳞状上皮成分及短梭形细胞广谱细胞角蛋白、细胞角蛋白(CK)5/6、p63、β-catenin、CD10均阳性,CK7、CDX2阴性。患者随访8个月,身体状况良好。PESCC需要严格掌握诊断标准,除外子宫颈来源的鳞状细胞癌及子宫样癌伴广泛鳞化。该文描述PESCC组织学特点、刮宫及全子宫标本诊断难点、阐述其诊断要点,并复习和总结相关文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地塞米松与多西环素组合用药对慢性子宫炎病人子厚度、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16例慢性子宫炎病人。采取随机数字法对其实施组别划分,其中58例作为甲组,另58例作为乙组。对甲组实施盐酸多西环素片口服治疗,对乙组实施地塞米松与多西环素组合用药治疗。对比2组子宫状态恢复时间、子宫厚度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乙组子宫状态恢复时间比甲组短,子宫厚度比甲组高,炎性因子水平比甲组低,P<0.05。结论:对慢性子宫炎病人实施地塞米松与多西环素组合用药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不仅能够缩短病人子状态恢复时间,并且可改善病人子厚度以及炎性因子水平,可推广。

  • 标签: 地塞米松 多西环素 慢性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厚度 炎性因子水平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何凡桂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攀枝花市米易县人民医院四川攀枝花617200)【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230-011子宫内膜活检目前,临床妇科疾病诊断都是通过一系列的检查项目结果,共同进行疾病的诊断和评估,以提高临床妇科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在现如今所有的临床妇科检查项目中,最为常见和使用最多的就是子宫内膜活检,子宫内膜活检检查项目,是从通过腹腔镜或者是宫腔镜协助,在女性患者子宫颈中刮取一些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通过组织细胞形态、大小和类型及成分等检查和观察结果,判断患者到底是患上了什么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临床疾病诊断中需要先进行项目检查,然后通过检验结果对疾病和患病程度进行评估,子宫内膜活检检查项目的诊断准确性是非常高的,正常情况下所有的宫颈疾病都可以通过子宫内膜活检诊断出来,且对女性身体影响不大,一些女性听说要刮宫或者是取一些组织,就认为很痛,所以对子宫内膜活检产生抗拒,这是因为不少女性对于子宫内膜活检并不是十分的了解,实际上子宫内膜活检并不是很痛,这种检查方式之所以是最为常见以及最为准确的检查方式,是因为其检查准确性和检查安全性较高,且便于操作,不会对女性身体造成严重影响,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安心接受子宫内膜活检病理检查项目,且相信子宫内膜活检检查结果。2女性子宫内膜活检的作用如果女性想要了解自己的子宫是否有病变或者是子宫内膜情况,可以在来月经的六小时之内,或者是阴道不规则出血期间做诊断性刮宫,一般通过获取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依据检查结果提示看到的是月经期内膜,就说明女性内分泌不存在异常,且可以相信子宫内膜没有异常病变,不需要过分担心,若是病理检查结果是不正常的,就会在子宫内膜病理学检验报告中特别写出来的。以下是对子宫内膜活检以及检查要求,注意事项的阐述。首先,什么是子宫内膜活检?这个答案用官方的说法是,对女性患者子宫颈中取出一块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依据组织的病理学检查结果诊断疾病,因为取出组织无论是观察和检查,都可以较短时间内完成,活检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诊断更为准确一些。目前,多数子宫内膜活检都是先对可疑的癌变或者是做完宫颈刮片之后看到了可疑细胞,子宫内膜活检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使用,且等到宫颈活检的结果出来之后,就能明确女性患者到底混了什么疾病,并便于临床医生知道应该使用什么方法进行治疗,所以活检可以使得疾病治疗方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子宫上皮内瘤变(EIN)为子宫癌的癌前病变,包括子宫腺瘤型增生过长伴细胞不典型及子宫原位癌。子宫癌为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本病多发生于绝经后或更年期妇女,少数可发生在40岁以下年轻妇女。目的讨论子宫上皮内瘤变与子宫癌的诊疗。方法通过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子宫上皮内瘤变如果不及时进行诊断与治疗就容易发展成为子宫癌。

  • 标签: 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 子宫内膜癌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试验探究子宫刷筛查子宫癌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于靖江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有异常阴道流血症状或存在子宫癌高危因素的女性病患共94例。所有患者均先给予子宫刷取样,再行宫腔镜检查+分段诊刮术,两次采集标本分别送病理学检查。以宫腔镜检查+分段诊刮术术后病理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分析子宫刷的采样满意度、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94例患者中,子宫刷采样满意度为93.62%,宫腔镜诊刮采样满意度为97.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宫腔镜检查+分段诊刮术相比,子宫刷的诊断正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2.09%、47.83%、95.00%。结论:子宫刷可作为子宫癌的一种可筛查方法,临床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内膜刷 子宫内膜癌 病理学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鉴别子宫癌及子宫息肉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40例子宫癌、40例子宫息肉患者阴道超声表现。分析经阴道超声鉴别二者的价值。结果  子宫癌组子宫厚度、病灶内部回声不均匀及内膜与肌层分界不清晰占比高于子宫息肉组(P

  • 标签: 阴道超声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息肉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