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西藏的人口环境王韶泉西藏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影响,形成了人口密度小、文化程度低、社会发育迟缓和生产力不高的特点。和平解放40多年来,西藏的人口增长很快,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自然环境的矛盾渐渐产生,但是就西藏本身而言,迄今还没有达...

  • 标签: 西藏人口 人口与环境 生态环境 西藏高原 基本国策 环境保护和管理
  • 简介:本论文分五阶段论述了我国环境恶化、人口分布情况农民起义的关系,得出环境恶化、人口密集是导致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之一。

  • 标签: 农民起义 环境 人口分布
  • 简介:世界人口总量的加速膨胀,矿产资源的逐渐耗竭,环境污染的不断恶化,人类对自然界无限掠夺的非理性行为,是十分危险的.要重视人类对于自然界的依赖性,摒弃畸形的高消费观念,树立适度消费的理性消费观.

  • 标签: 人口 资源 环境 消费观念 可持续发展 “适度消费”观
  • 简介:主干知识整合。人口城市是从人地关系角度讲述的地理基础知识。人口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人口分布的一种形式。关于人口城市的知识分散于高、初中地理的不同章节,复习时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

  • 标签: 人口 城市 知识结构 专题复习 高考 地理
  • 简介:多年来新疆人一直认为我们有占全国六分之一的国土,有丰富的地下资源和独特的气候和光热资源,靠资源优势带动经济发展被大部分人认同。本文提出由于新疆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生态系统显得特别脆弱,我们应做好新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 标签: 人口 资源与环境 经济发展中矛盾与对策
  • 简介:邓小平同志指出:“摸清、摸准我们的国情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极端的重要性。”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准确把握中国国情和深刻总结国内国际经验教训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如何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根据地情特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达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西部各省各县极其重要的课题。必须在充分掌握地情和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走出有自己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志书是全面、系统、准确的地情资料库,它对科学决策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本文仅就《纳雍县志》对人口、资源、环境的记述作粗浅的评价,不对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 标签: 《纳雍县志》 中国 地方志 编纂工作 人口问题 自然资源
  • 简介:党的十六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之初召开的一次具有时代意义的会议。会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了在未来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江泽民同志在所作的报告中高度评价了过去13年特别是近5年来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取得的显著成效;总结了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 标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人口 计划生育工作 政府工作 社会生产力 三个代表
  • 简介:<正>印度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1981年总人口为68,381万,仅次于我国,占世界人口15.53%;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221人,约高于我国一倍;农村人口占76.27%,城镇人口占23.73%;人口增长率是相当高的,如1971—81年的十年中人口增长了24.75%,城镇更高为43.1%;100万以上人口的大都市,由9座增加到12座;人口的地理分布是极其不均匀的,恒河一旁遮普平原占全印总面积的13.8%,人口却占33.3%,达227.4百万。印度人口所具有的增长迅速,分布不均和城镇人口增长快的特点,也反映在一些农业为主的国家

  • 标签: 人口增长率 人口分布 人口密度 印度半岛 城镇人口 死亡率
  • 简介:市委、市政府1月12日晚召开全市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会议强调,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发展主题,突出以人为本,着力转变增长方式,扎实有效地做好全市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努力推动我市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 标签: 人口资源环境工作 科学发展观 座谈会 转变增长方式 以人为本 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