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所谓“喹乙醇”,又名““喹酰胺醇”、“快育诺”。喹乙醇,原是德国拜耳化学药品公司研制的一种“抗菌与生长促进剂”。在国外的商品名叫“澳拉金”。在中国称之“快育诺”。

  • 标签: 乙醇 慎用 化学药品 促进剂 商品名 抗菌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在血液中检测乙醇含量的气相色谱法。方法采用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以叔丁醇为内标物。结果乙醇在8.12~97.44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3%。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可靠,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血液中乙醇浓度的检测。

  • 标签: 血液 乙醇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40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救治、护理过程,包括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过程、心电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等,希望能为有效地治疗、护理急性乙醇中毒患者,提高救治成功率提供借鉴。

  • 标签: 急性乙醇中毒 救治 护理
  • 简介: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甘油乙醇洗手液中甘油乙醇含量的气相色谱法。方法采用直接进样法。色谱柱为HP-Innowa毛细管柱(30m×0.53mm,1.0μm),载气为氮气;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样口温度为350℃,检测器温度为380℃;柱温起始温度为100℃,维持3min,以100℃/min的速率升温至240℃,维持7min。结果乙醇、甘油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是0.12~0.36g/mL(r=0.9996)和0.0076~0.0228g/mL(r=0.9992)。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同时有效测定甘油乙醇洗手液中甘油和乙醇含量。

  • 标签: 气相色谱法 甘油乙醇洗手液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和重症患者配合气管插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86例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患者,都给予常规静脉输液;同时给予纳洛酮治疗,重症患者配合气管插管改善通气治疗。结果86例乙醇中毒患者全部治愈,无一例死亡。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重症患者配合气管插管改善通气,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纳洛酮 乙醇中毒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乙醇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条件基本相同的72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给予脱水、补液、补充维生素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分别观察、记录用药后到清醒时间,加以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症状减轻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纳洛酮治疗乙醇中毒效果显著,催醒时间短,可作为常规的首选药物。

  • 标签: 纳洛酮 乙醇中毒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离子色谱法测定饼干中乙四乙酸铁钠的含量进行探讨。方法精确称取样品8份(每份10.0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A组(精密度测定组)2份,行精密度测定试验;一组为B组(回收率测定组)6份,行加标准高、中、低浓度回收率试验。结果两份样品RSD分别为0.623%及0.539%,均小于1.0%;6份样品的回收率在90.6%-96.7%之间。结论饼干中EDTA-FeNa含量测定采用离子色谱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同时能够降低分析时间。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饼干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 含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乙醇相对密度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依据JJFl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部相对密度检查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来源、计算不确定度分量、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等步骤,对测定过程中不确定度的引入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当取置信概率P为95%时,乙醇相对密度值可表示为0.8079±0.0003。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同类型实验的不确定度的评定。

  • 标签: 乙醇 相对密度 不确定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4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74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纳洛酮静脉注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6%;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可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因其简单易行、安全有效、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急性乙醇中毒 盐酸纳洛酮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与机制分析。方法把58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依据患者从就诊到意识清醒的时间评判疗效。结果治疗组4h内苏醒27例,4h后苏醒2例;对照组4h内苏醒22例,4h后苏醒7例;2组患者不同时间内的症状改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纳洛酮 急性乙醇中毒
  • 简介:目的评价纳洛酮治疗重度乙醇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纳洛酮,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比较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疗组患者恢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纳洛酮治疗重度乙醇中毒疗效显著,催醒时间短,可作为常规的首选药。

  • 标签: 纳洛酮 重度乙醇中毒 临床效果
  • 简介:【背景】2,4-D盐是一种选择内吸性除草剂,用于清除果园、牧场、水域等环境中的藜、苋等阔叶杂草。本文明确了2,4-D盐在防除鱼塘杂草过程中对淡水鱼类的毒性。【方法】采用半静态法测试了2,4-D盐对草鱼、鲢鱼和鲫鱼的急性毒性,并明确了2,4-D盐对草鱼、鲢鱼和鲫鱼的安全浓度。【结果】随着供试鱼苗在药液中暴露时间的延长,LC50。值逐渐减小。2,4-D盐对草鱼、鲢鱼和鲫鱼的96hLC50值分别为369.27、339.20和438.47mg·L^-1。2,4-D盐对草鱼、鲢鱼和鲫鱼的安全浓度分别为36.93、33.92和43.85mg·L^-1。【结论与意义】2,4-D盐对草鱼、鲢鱼和鲫鱼表现低毒。本研究为合理使用2,4一D盐防除水生杂草提供了依据。

  • 标签: 2 4-D二甲胺盐 草鱼 鲢鱼 鲫鱼 急性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氯醋酸异丙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53例,随机分为复方氯醋酸异丙治疗组28例和常规疗法对照组25例。经过4周治疗后,观察TBIL、AST、ALT、TG的变化。结果疗程结束时,两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治疗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氯醋酸异丙对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症状的改善和肝功能的恢复有显著的疗效。

  • 标签: 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 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醇中毒后脑损伤的病情观察要点,避免病情观察不到位从而耽误患者的治疗,影响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科2008年1月-2013年7月期间24例乙醇中毒后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观察通过对意识、瞳孔、治疗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生命体征的综合地动态评价,得以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结论通过此种方法观察乙醇中毒后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病人无一例因护士病情变化发现不及时耽误治疗,影响预后。

  • 标签: 乙醇中毒 颅脑损伤 病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并注入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并注入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的30例肝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回顾。结果所有患者均穿刺一次成功,术后进行随访,硬化总有效率为90%,未发生1例严重并发症。结论肝囊肿采用在CT引导下穿刺抽吸并注入无水乙醇硬化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疗效肯定,康复快、经济等明显优势,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作为首选方法,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肝囊肿 CT 无水乙醇 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