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于患者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烂溃疡性口腔黏膜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方式,观察组在患者神经症状、生命体征平稳72小时的基础上进行早期的康复治疗,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以及ADLBarthel测定患者运动功能,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ugl-Meyer、ADL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于患者脑卒中后肢体运动是有利的,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深入的推广和研究。

  • 标签: 脑卒中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早期康复治疗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功能缺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进行为期1个月的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在开始康复训练之前、训练的第15天和最后一天对患者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做观察记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未经早期康复治疗时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评分普遍较低,经过训练15天后,观察组患者的CSS评分(13.51±1.65)分、MMSE评分(22.63±1.7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患者在经过1个月的训练后,其认知功能神经功能都得到较好的改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度患者对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有着明显的改善效果。

  • 标签: 早期康复治疗 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中风后遗症期患者实施强化康复治疗对其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期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n=32)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n=32)给予强化康复治疗,而后观察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实施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组间差异显著。结论对于中风后遗症期患者进行强化康复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运动功能,还可以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中风后遗症期 强化康复治疗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脑梗塞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中应用行为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梗塞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按照其是否采取行为护理干预将其分入两组,分别为单行常规护理的40例对照组患者与行常规护理加行为护理干预的40例研究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运动功能(FMA)评分与生活能力(MBI)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FMA评分与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采取行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其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能力,促进其康复。

  • 标签: 行为护理 脑梗塞 运动功能障碍 康复效果 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事件相关电位 P3 00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我院 2015 年 7 月 -2017 年 7 月确诊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患者 20 例(实验组),总结其事件相关电位 P400特点,同时按照 1 :2配对设计的原则,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 40 例 作为对照组。结果 :( 1) 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 MMSE 和 MOCA 评分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患者符合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诊断。( 2 )两组患者 事件相关电位 P3 00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 P300 的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 。结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患者事件相关电位 P3 00具 有相对的特异性,其对早期识别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患者具有一定 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脑电图 筛查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注射与中医理疗联合对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穴位注射与中医理疗联合治疗)及对照组(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上肢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上肢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联合中医理疗,患者上肢功能得到显著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联合治疗疗效显著。

  • 标签: 中风 运动功能障碍 穴位注射 中医理疗 上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对认知功能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和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对认知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功能缺损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脑卒中患者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恢复神经功能缺损,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脑卒中 早期康复治疗 认知功能障碍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方法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来我科治疗脑卒中的患者60例,通过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BMI、性别、学历、卒中次数,进行统计学分析,以验证这些指标是否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BMI、性别、卒中次数,等均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且P值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性别和学历因为P值大于0.05,因此没有纳入本次多元线性回归。结论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BMI、性别、卒中次数,脑卒中患者的影响因素,因此在治疗脑卒中患者中,应尽量预防认知障碍的发生。

  • 标签: 脑卒中 认知障碍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家庭康复治疗对中风后遗症期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88例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与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期患者,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对患者分组,观察组44例,接受家庭康复治疗;对照组44例,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家庭康复治疗可进一步改善中风后遗症期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家庭康复治疗 中风后遗症期 运动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帕金森初诊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特征及其影响进行分析。方法此次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了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40例帕金森初诊患者以及我院同期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临床组与对照组,通过SCOPA-AUT评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自主神经症状进行评估。结果临床组的自主神经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金森初诊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较为明显,并对患者的身体不同系统功能产生了不良影响。

  • 标签: 帕金森初诊患者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n=30)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早期康复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神经缺损程度、生活质量和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MMSE评分和MB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能力综合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70.00%,观察组93.33%,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改善和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治疗 脑卒中 认知障碍 神经功能恢复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手术麻醉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是麻醉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但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清楚。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麻醉可以导致或增加老年患者POCD的发生,而且老年患者术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与麻醉的潜在关系也是近年来研究热点。现主要从麻醉药物、麻醉方法等方而对麻醉与老年患者包括POCD的术后认知功能改变的关系,临床麻醉方案实施及POCD防治提供参考。

  • 标签: 麻醉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术后认知障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其绝大部分都是由于手术过程中使用麻醉所造成的,尤其是对老年患者而言术后由于麻醉而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是较为常见的。但是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由于疼痛所诱发的手术风险,麻醉又是必须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对麻醉与来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找到减少由于麻醉所引起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则成为了麻醉学与神经功能学科所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将从麻醉药物的类型以及麻醉方法等多方面对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减少来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加速老年患者的术后恢复。

  • 标签: 麻醉 老年患者 术后 认知功能 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急性脑血管疾病的运动功能障碍的护理经验总结,促进护理操作技术流程的规范性,使肢体废用综合征的发生率降低。方法通过对19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的运动障碍康复护理进行回顾、调查后,再对这些康复护理案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90例脑血管疾病病人的关节畸形、肌肉萎缩、肢体废用综合征等情况发生的几率有所降低,生活自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好转。结论在早期对脑血管疾病病人进行合理的、有效的心理和肢体上的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或者减轻患者的肢体运动障碍,对患者来说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运动功能障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5月我科收治的一例异体肾移植术后并发神经功能障碍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该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并对其实施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控制感染、用药护理和健康教育,回顾性分析该例患者的各项临床数据。结果该例异体肾移植术后并发神经功能障碍患者术后精神状态、身体状态良好,对疾病知识及相关治疗过程知晓,护理满意度高。结论通过对异体肾移植术后并发神经功能障碍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和用药管理,可缓解患者术后的负面情绪,使其更加积极的配合术后护理和治疗,增加肾移植手术的成功率,改善预后。

  • 标签: 异体肾移植 神经功能障碍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功能障碍采用不同痴呆量表进行诊断对比情况。方法选择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00例,均为我院神经内科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分别采用CDT量表、HDS-R量表、MMSE量表测评。结果<80岁患者不同量表所得分值均高于≧80岁组,但仅CDT量表具统计学差异(P<0.05)。较高教育程度的患者各量表得分均高于较低文化程度者,具统计学差异(P<0.05)。CDT、HDS-R诊断结果具一致性的比例明显高于MMSE与CDT、MMSE与HDS-R,具统计学差异(P<0.05)。MMSE量表中,占较高比例的认知功能正常;CDT与HDS-R量表中,占较高比例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而三种量表中度、重度认知功能障碍占比无差异(P>0.05)。结论CDT量表和HDS-R量表在测评结果上,具更高一致性,二者合用,可使准确率明显提高,并确保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检出,临床治疗提供正确参考依据。

  • 标签: 痴呆量表 认知功能障碍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对认知功能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和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对认知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功能缺损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脑卒中患者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恢复神经功能缺损,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脑卒中 早期康复治疗 认知功能障碍 神经功能
  • 简介:ED是指阴茎持续不能达到和或维持足够的勃起,从而无法获得或完成满意的性生活。ED是男子最常见的性功能障碍之一。早期在西方被称为“性无能”(impotence),我国称为“阳痿”。但是这二个名词医生和患者都不太愿意接受,而ED则更确切地定义了性功能障碍的本质,因此目前全世界都应用ED对患者进行诊断

  • 标签: 勃起功能障碍 性功能障碍 男性 “阳痿” ED 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