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儿童参加临床试验是促进儿童用药健康发展和用药安全的重要手段,但邀请儿童参加临床试验面临的风险高于成人。为了保护儿童的利益,使其免受伤害,作为保护受试者权益重要措施的知情同意和知情同意书,在遵循一般医学伦理学原则基础上,还应考虑儿童心理、思维发育尚未完全的特点,本着保护儿童这一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尊重儿童意愿的精神进行设计与操作。

  • 标签: 儿童用药 药物临床试验 知情同意 知情同意书
  • 简介:为了引导创新药物的快速开发、控制新药研发过程中的临床风险,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于2006年颁布了“探索性新药研究”指导原则,提出在进行传统的Ⅰ期临床试验之前开展零期临床试验的概念,并取得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果。随着我国自主创新药物的研发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能够快速筛选、降低成本、减少风险、提高新药开发效率的探索性新药临床研究方法愈来愈受到关注。但在我国零期临床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相应的法规和指导原则,缺乏合理的研究设计和专业的研究人员,零期临床研究本身也存在一些局限。本文就创新药物的零期临床试验的概念、研究方法、检测方法、适用药物、优势与不足及与传统临床试验的区别等做一综述。

  • 标签: 创新药物 探索性新药研究 零期临床试验
  • 简介:摘要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建立药物临床试验质量保证体系是保证药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重要手段,建立“三级质控”保证体系,确保高质量完成药物临床试验

  • 标签: 三级质控 药物临床试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前临床医学试验中一般选用的是成人药物,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由于成人与儿童在生理功能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进而导致在用药方面也必须不同,因此选择成人药物来做临床试验根本达不到预期治疗儿科疾病的目的,反而可能会给儿童造成安全隐患。下面本文将探讨的是儿科药物临床试验的发展历史及现状,进而有效地促进儿科治疗水平的提升。

  • 标签: 儿科药物 临床试验 发展 现状
  • 简介:目的:观察口腔运动对牙周炎患者牙龈炎症程度的影响.方法:按照纳入标准选择30例牙周炎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三组各10例,然后将各组内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5例.第一步进行牙周基础治疗3个月;记录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牙周袋深度(PD)、牙槽骨吸收程度4个临床指标,第二步在牙周治疗的同时,辅以口腔运动保健治疗6个月,A、B两组方法相同,时间不同;记录PLI、GI、PD及牙槽骨吸收程度;最后,①A、B两组内,采用配对样本均数t检验,比较牙周治疗、牙周治疗联合口腔运动保健辅助治疗两种方法的效果;②A、B两组,组间比较用秩和检验,均值采用t检验.比较采用相同的口腔运动辅助治疗方法,持续多长时间更有效.结果:对于不同程度的牙周炎患者,各项临床治疗效果不同.结论:口腔运动保健可以减轻牙龈炎症,减少出血及水肿;但对菌斑、牙槽骨没有影响.

  • 标签: 菌斑指数 牙龈指数 牙周袋深度
  • 简介:根据中国《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药新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前需要进行系列的非临床研究,并以此作为背景资料。临床试验作为药物研究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研究结果最终决定一个药品能否被批准运用于临床,及其在临床上如何使用。临床试验方案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试验的成败。简述中药临床试验方案的前期基础工作以及需要注意的首要问题,包括文献基础、药学基础、药效学基础、安全性研究基础和既往临床研究基础等。

  • 标签: 中药新药 临床试验 背景资料 试验方案
  • 简介:目的:探讨当前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方法:分析在药物临床试验质量保证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解决办法。结果: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各种举措,使临床试验质量得到提高。结论: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的提高需要申办者、研究者及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各方共同努力。

  • 标签: 药物 临床试验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4种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收集使用4种靶向抗肿瘤药物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各种不良反应的类型和发生率,记录结果。结果:阿西替尼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高血压和腹泻;埃克替尼主要是皮疹和腹泻;利妥昔单抗使用时应注意其相关输液反应和感染;西妥昔单抗主要是痤疮样皮疹。结论:不同靶向药物其不良反应特点各不相同,临床医生应重点关注不同靶向药物常见或主要不良反应及其特点,及时处理重度甚至致死性不良反应,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依从性。

  • 标签: 靶向抗肿瘤药物 临床试验 不良反应
  • 简介:为保证临床试验过程规范、结果科学可靠,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同时为弘扬科学精神,保证我刊的学术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现对广大读作者发表以下重要通告:凡临床试验类论文须在正文中说明试验程序是否经所在单位或地区独立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并批准、研究对象或其亲属是否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 标签: 临床试验 护理杂志 论文 试验性 解放军 知情同意书
  • 简介:失眠是一种常见精神疾病。多种中医疗法,包括中药、针灸、穴位按摩及耳穴疗法等,已长时用于治疗失眠。在过去十年,已有许多随机对照试验检验这些中医疗法治疗失眠的疗效,亦有一些荟萃分析系统评价中医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回顾近期有关中医疗法治疗失眠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相关文章。目前已经有超过10篇的系统评价总结中医治疗失眠的疗效。最常用的治疗失眠的方剂是归脾汤、血府逐瘀汤和丹栀逍遥散。最常用的单味中药有酸枣仁、夜交藤和茯苓。失眠最常用穴位有神门、印堂、三阴交、百会、安眠和四神聪。总而言之,虽然有研究指中药、针灸、穴位推拿和耳穴疗法比安慰剂对照、苯二氮?类药物或其他疗法更有效治疗失眠,但综观这些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质量较低,因此这些看似正面的结果需要小心解读。大部份的随机对照试验被评为低质量原因为:①未清楚报告随机方法;②未使用盲法(不论是对病者或对评估者);③未清楚报告退出人数及原因。这些问题均可导致偏倚结果。将来的随机对照试验需更严谨的设计,如采用精确的诊断标准、安慰剂对照、双盲设计,用客观的量表评估睡眠,标准化的不良反应报告记录以及客观评价中医治疗失眠的优势和风险。

  • 标签: 针灸 针刺 穴位 推拿 耳穴 失眠
  • 简介:与冠状动脉金属支架相比,全降解高分子冠状动脉支架由高分子材料制成,在预定的时间内降解而降低持续性机械牵拉、异物炎性反应等风险,且能在预定时间内维持满足临床应用的机械性能,似乎成为未来支架产品的发展方向。文章结合该类产品的临床研究进展,对境内临床试验的开展提出了初步建议;该类产品开展确证性临床试验前需完成可行性试验研究,以6个月的晚期管腔丢失和30d、180d主要心脏不良事件为指标评估产品初步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境内确证性试验建议可由两个试验组成,其主要研究终点分别为12个月晚期管腔丢失和24个月靶病变失败率,确证性试验总样本量在符合统计学原则基础上不少于1000例。

  • 标签: 材料降解 冠状动脉支架 研究进展 临床试验
  • 简介: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对首发重症抑郁伴失眠患者睡眠因子的影响。方法中国地区4家中心开放研究,对伴失眠的首发重症抑郁患者进行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等,符合入选标准并且没有排除因素者进入试验。受试者在开始治疗前1天进行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的评分,并开始记录睡眠日记。同时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早餐后口服治疗,初始剂量为5-10mg/d。每天清晨与晚上记录睡眠日记,在下一次访视时返还给研究者。分别在开始治疗第7天、第14天和第30天进行随访,再次完成PSQI、ISI、MADRS、GAD-7和CGI的评分。同时包括不良事件的记录。每次随访后根据患者的疗效调整艾司西酞普兰的剂量,最高剂量为20mg/d。对人口统计学特征、生命体征以及评分量表等应用SSPS10.0软件进行ANOVA分析。结果入组患者160例,男性67例,平均年龄(42±12)岁;女性93例,平均年龄(41±12)岁。在4个访视点中体重、血压、心率每两个访视点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在4个访视点中PSQI、ISI、MADRS、GAD-7和CGI的评分逐渐减少,并且每2个访视点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开始药物治疗第7天即有明显的疗效,这种疗效从开始药物治疗的第30天仍然继续强化。艾司西酞普兰的剂量由初始剂量(9.7±1.5)mg,逐渐增加到(14.8±4.0)mg,在(14.8±4.0)mg水平发挥了比较理想的疗效。只有2例患者出现轻微头晕、心慌等不适。结论失眠是抑郁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伴失眠首发的重症抑郁症状的同时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的失眠,效果明显。本研究提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伴失眠首发的重症抑郁症患者的最佳有效剂量为15mg/d。

  • 标签: 艾司西酞普兰 抑郁症 失眠
  • 简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目前对局部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评估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相对于开放手术而言是否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将118例Ta-3N0-3M0期膀胱肿瘤患者分为2组,开放手术组(58例)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的开放手术治疗,机器人辅助组(60例)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两组患者均行体外尿路改道。

  • 标签: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机器人辅助 腹腔镜 浸润性膀胱癌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目的初步评价中药外用治疗小儿湿疹湿热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小儿湿疹外用药的临床研究设计提供范例。方法采用区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法,将240例亚急性湿疹湿热证患儿以1:1的比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小儿湿疹净软膏或安慰剂软膏治疗,疗程4周。以靶皮损形态计分和靶皮损面积为主要有效性评价指标,全身瘙痒单项疗效、全身皮损面积、中医证候疗效、单项中医症状疗效以及随访4周内的皮损复发率为次要指标;以不良事件/反应发生率为主要安全性评价指标。结果建立了用于靶皮损形态和中医证候评价的症状分级量化标准,制定了病例的纳入、排除、脱落和剔除标准,提出了保证湿疹外用药临床试验质量的办法。

  • 标签: 亚急性湿疹 湿热证 小儿湿疹净软膏 儿科外用药 临床方案设计
  • 简介: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被认定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了!这是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2014年第48号公告发布的消息.作为本批被认定具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的全国23家医疗机构之一,也是河南省唯一一家医疗机构,该院艾滋病科、肝病科、结核病科、呼吸科、消化科、中西医结合艾滋病科、中西医结合肝病科等7个专业获CFDA资格认定,其中多项专业填补了我省的空白,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的脱颖而出,也标志着该院“一专全能”发展模式迈上更高台阶.

  • 标签: 医疗机构 资格认定 临床试验 人民医院 郑州市 国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药敏试验法与常规药敏试验法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阳性血液标本,分别采取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对比两种试验方法的符合率。结果直接药敏试验法与常规药敏试验法检出革兰阴性球菌与革兰阳性杆菌符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均具有较高的符合率,但是直接药敏试验时间短、操作方便,有利于血液细菌感染检测。

  • 标签: 血液 细菌 常规药敏试验 直接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于2012年7月开展幽门螺杆菌(HP)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二年来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二年中4160例,3664人次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的观察治疗。结果3664人次中首次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2191人,阳性率59.8%。496例阳性患者经一个疗程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转阴率80%。结论14C尿素呼气试验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易行、价廉无痛苦的检查方法,值得在基层推广。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呼气试验 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