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频脉冲治疗促进产后康复疗效临床观察。方法:研究时间区间起于2018年8月-2020年1月,研究对象为此阶段来我院接受产后康复治疗的62名患者,依照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常规与研究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参数变化及泌乳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血性恶露排出时间为(2.51±0.39)d要明显少于常规组(3.11±0.26)d,宫缩缓解时间也明显更短,宫缩疼痛评分为(4.69±0.33)分与常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统计两组患者的泌乳情况,研究组泌乳时间更早泌乳量充足人数也相对较多,P<0.05。结论:在产后康复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低频脉冲治疗类的物理治疗,可有效刺激患者乳部位和子宫肌纤维,改善患者泌乳和促进产后子宫复旧均有积极影响。

  • 标签: 低频脉冲治疗义 低频治疗义 产后康复 疗效促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T1DM)患者合并亚临床心血管疾病(CVD)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57例T1DM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临床特征和并发症情况。将既往不使用降脂、抗血小板药物且无CVD的231例T1DM患者分为亚临床CVD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1.0 mm或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1 400 mm/s,73例]和无亚临床CVD组(cIMT<1.0 mm和baPWV<1 400 mm/s,158例)。测量收缩压、舒张压,检测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变异系数(CV)、胰岛素敏感性,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指标。两组间各指标的比较采用t检验、t′检验、χ²检验或非参数检验。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T1DM合并亚临床CVD的危险因素。结果T1DM患者的CVD患病率为7.4%(19/257),亚临床CVD患病率为31.6%(73/231)。与无亚临床CVD组比较,亚临床CVD组患者年龄、病程、确诊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TG、LDL-C、非HDL-C、NLR、UACR、CV、糖尿病肾脏疾病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率更高,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泵使用率、eGFR更低(均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年龄和病程后,T1DM合并亚临床CVD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比值比(OR)=3.97,P=0.012]、非HDL-C(OR=1.57,P=0.035)、HbA1c(OR=1.23,P=0.007)、舒张压(OR=1.07,P=0.002)、收缩压(OR=1.04,P=0.005)、UACR(OR=1.01,P=0.046)和胰岛素敏感性(OR=0.09,P=0.022)。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脂代谢紊乱、长期高血糖、血压升高、蛋白尿增加和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是T1DM患者合并亚临床CVD的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1型 亚临床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普外科管道护理的持续质量改进对外科置管患者的疗效。方法:我院普外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00例外科置管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管道护理中是否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常规管道护理)与实验组(100例:持续质量改进管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9.00%),P

  • 标签: 普外科 管道护理 持续质量改进 外科置管
  • 简介: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7年8月-2019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各35例,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应用脑卒中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有效率、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继发性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显效20例(57.14%)、有效13例(37.14%)和无效2例(5.71%),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15例(42.86%)、有效12例(34.29%)和无效8例(22.86%),治疗总有效率为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神经内科 脑卒中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重症胸外伤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重症胸外科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传统保守治疗,试验组肋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疼痛程度、镇痛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肋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重症胸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肾生血汤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骨髓抑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6月-2020年3月北京市隆福医院血液科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益肾生血汤。2组均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症状、体征评分,观察化疗后出现Ⅳ度骨髓抑制的时间和持续时间,记录治疗期间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G-CSF)注射次数及输血量,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Ⅳ度骨髓抑制出现时间[(5.07±0.87)d比(3.83±1.15)d,t=4.695]晚于对照组(P<0.01)、持续时间[(7.20±0.76)d比(10.03±1.30)d,t=10.305]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重组人G-CSF注射次数[(7.2±0.8)次比(10.0±1.3)次,t=10.305]少于对照组(P<0.01),红细胞悬液[红细胞(2.5±1.5)U比(4.7±1.5)U,t=7.749]及血小板[(1.70±0.54)U比(3.13±0.86)U,t=5.879]输注量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1、2周症状、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8.208、15.129,P值均<0.01);观察组化疗后感染、出血、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7.500、10.000、4.286,P值均<0.01)。结论益肾生血汤有助于延缓骨髓抑制的发生时间,可促进骨髓抑制的恢复,减少骨髓抑制期的不良反应,提高生命质量。

  • 标签: 白血病,髓样,急性 骨髓抑制 化疗反应 益肾生血汤 药物相关副作用及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