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藏地区藏族白癜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527例藏族白癜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7例藏族白癜风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例0.97∶1;发病年龄在10 ~ 30岁的患者263例(49.9%)。进展期335例(63.6%),稳定期192例(36.4%);节段型97例(18.4%),寻常型293例(55.6%),混合型79例(15%),未定类型58例(11%)。皮损位于面颈部253例(48%),躯干148例(28%),上肢64例(12%),下肢46例(9%),会阴肛周黏膜16例(3%)。春季发病154例(29.2%),夏季198例(37.6%),秋季98例(18.6%),冬季77例(14.6%)。140例(26.6%)伴发其他疾病,包括甲状腺疾病85例(16.1%),且74例(14.0%)为亚临床甲状腺疾病与白癜风伴发;22例患者至少1项血清免疫球蛋白或补体水平异常,其中包括进展期18例。与稳定期相比,进展期患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检测水平显著升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4)。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海拔水平与白癜风分期(rs = -0.18,P < 0.001)呈低度相关。白癜风分期与TSH(rs = -0.12,P = 0.005)、补体C3(rs = -0.09,P = 0.041)呈低度负相关,分型与TSH(rs = -0.11,P = 0.011)呈低度相关。结论西藏地区藏族白癜风患者以10 ~ 30岁发病为主,发病部位以面颈部为主,春夏季发病多见,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高。

  • 标签: 白癜风 藏族 免疫球蛋白类,甲状腺刺激 临床特点 高原地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息肉的临床特点。方法:抽取确诊为胃息肉的60例病例,患者均于2021.05~2022.05期间就诊。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全部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息肉大小及类型、Hp感染、治疗情况等,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经统计本组60例患者中女性44例,占73.33%;年龄分布以50~70岁居多,占比60.0%;发病部位以胃底、胃体、胃窦为主,占比为80.0%;32例息肉直径<0.5cm,占比53.33%;病理类型中炎性息肉为42例,占比70.0%;60例中Hp感染33例,占比55.0%,萎缩性胃炎6例,占比10.0%;经内镜下治疗多数胃息肉患者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临床上胃息肉多发于中老年、女性群体,多发于胃底、胃体部,且病理类型以炎性为主,患者多存在Hp感染,说明胃息肉发生可能与Hp感染存在关系,所以还需深入研究患者具体发病机制。

  • 标签: 胃息肉 发病部位 息肉类型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不同部位神经胶质异位(NGH)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9例NGH患儿的临床及术前影像资料,男6例、女3例,年龄1~13个月,中位年龄3个月。患儿术前均行CT和(或)MR检查,术后随访时间12~60个月,中位时间24个月。观察病变部位、范围、大小、密度/信号等特点。结果9例患儿中,病变位于鼻部3例,其中鼻外型2例、混合型1例,长径13、13、15 mm;舌部3例,均位于舌背部,长径13、18、23 mm;鼻咽部2例,长径15、22 mm;骶尾部1例,长径18 mm。影像上病灶均呈实性肿块,边界清楚,CT上密度稍低于脑灰质,平扫CT值25~47 HU。与脑灰质或脊髓相比,病变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肿块密度或信号均较均匀,轻度均匀强化。术后随访8例无复发,1例伴有Ⅱ度唇裂的鼻外型NGH患儿术后1个月复发,第2次术后未再复发。结论儿童NGH具有典型影像特征,好发于颅外中线区域,呈类圆形实性肿块,边界清晰,密度或信号较均匀,接近脑灰质或脊髓,术后随访不易复发。

  • 标签: 儿童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神经胶质异位
  • 简介:摘要本文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甲状腺内胸腺癌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发现肿瘤细胞表达CD5、CD117有鉴别诊断意义,手术切除肿瘤是首选治疗方法,是否进行放疗、化疗及单抗治疗仍存争议。

  • 标签: 甲状腺内胸腺癌 甲状腺癌
  • 简介:摘要:现今,女性腹股沟疝问题逐渐凸显,引人注目,女性腹股沟疝患者往往与男性患者相比更易发生嵌顿或滑动疝,股疝的发病率远高于男性,经过确诊后的患者需要尽快手术治疗,就目前而言,若想根治腹股沟疝,只能采取手术疗法。本文将重点分析阐述女性腹股沟疝的临床特点及其有关治疗方法。

  • 标签: 女性 腹股沟疝 临床 治疗
  • 简介:摘要:晚期肿瘤患者往往合并脑实质或脑膜转移,其中肿瘤脑膜转移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被发

  • 标签:
  • 简介:摘要:伤口敷料是现代医学护理中较为重要的一种辅助材料,起到促进伤口愈合,保护受损组织和防止细菌渗透的作用。传统伤口敷料一般由纱布和薄纱组成,虽然能够给伤口提供一些保护,但是无法给伤口提供一个适宜的愈合环境,也无法持续递送药物,增强伤口愈合速度。因此,寻找一种既能保护伤口,又能帮助输送药物,促进伤口愈合的医用敷料是目前较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常用伤口敷料的特点临床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伤口敷料 特点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相关疾病(MOGAD)合并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自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65例MOGAD患者及96例抗NMDAR脑炎患者进入研究,分析其中8例MOGAD合并抗NMDAR脑炎患者(抗体双阳性组)的临床特点,并选择其中21例MOG抗体(+)/抗NMDAR抗体(-)患者及37例抗NMDAR抗体(+)/MOG抗体(-)患者作为对照,比较各组患者间临床特点的差异。结果(1)8例MOGAD合并抗NMDAR脑炎患者中,6例的MOGAD与抗NMDAR脑炎同时发生,2例的抗NMDAR脑炎发生在MOGAD前。自身免疫性脑炎是主要的临床表型,部分患者可合并脱髓鞘症状。患者体内均检测出MOG抗体及抗NMDAR抗体,颅脑MRI示病变主要累及皮层/皮层下白质。静脉注射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及免疫球蛋白是急性期的主要治疗方法,2例患者复发时加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2)抗体双阳性组患者与MOG抗体(+)/抗NMDAR抗体(-)组患者在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抗体双阳性组患者比较,抗NMDAR抗体(+)/MOG抗体(-)组患者中儿童比例更低,病情最重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OG抗体(+)/抗NMDAR抗体(-)组患者比较,抗NMDAR抗体(+)/MOG抗体(-)组患者发病年龄更大、儿童比例更低,癫痫、精神行为异常、收住重症监护室比例更高,病情最重时mRS评分更高,颅内病变比例更低,应用免疫球蛋白及血浆置换比例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G抗体与抗NMDAR抗体可引起不同的临床症状,而当MOGAD患者出现精神行为异常、癫痫或者抗NMDAR脑炎患者发生脱髓鞘事件时,需考虑MOGAD合并抗NMDAR脑炎的可能。

  • 标签: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 N-甲基-D-天冬氨酸 脑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软骨发育不全(ACH)的疾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一代测序检测发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基因c.1138位点突变的胎儿共15例的临床资料(包括超声测量指标)。对胎儿父母的年龄,胎儿的头围(HC)、股骨长(FL)、腹围(AC)、双顶径(BPD)、羊水量、超声检查异常等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计算各指标的比值或Z值[即测量值与相应孕周标准值之差的标准差(SD)倍数]。ΔZH-F表示股骨发育相对于头部发育落后的SD倍数;ΔZH+A-2F表示股骨发育相对于头部和腹部发育落后的SD倍数。结果15例患儿中,妊娠中期出现表型者3例(3/15),妊娠晚期发现表型者12例(12/15)。检测孕周范围为23周+5~33周+4。15例胎儿母亲的年龄为(29.8±3.6)岁(范围:24~38岁),其中2例(2/15)为高龄(年龄≥35岁);胎儿父亲的年龄为(31.1±4.8)岁(范围:22~41岁),其中3例(3/15)高龄(年龄≥35岁)。15例(15/15)胎儿均出现股骨短小(ZFL<-2.00),ZFL值为-4.73±1.08。3例(3/15)胎儿出现头大(ZHC>2.00)。FL/HC和FL/AC分别为0.151±0.014和0.172±0.012,均小于正常值。ΔZH-F和ΔZH+A-2F分别为5.65±1.95与10.04±2.75,提示胎儿基因异常的风险性高。1例孕妇出现羊水过多表型(1/15),羊水指数为31.4 cm。2例胎儿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异常(2/15),其中1例为右侧脑室轻度扩张,1例为胎儿丘脑后上方中线部位囊性结构。结论胎儿ACH存在明显的妊娠中晚期股骨短小的特点,BPD增大及其他伴随症状不明显。建议对于妊娠中晚期发现股骨明显短小的胎儿行FGFR3基因c.1138位点检测以明确ACH的诊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作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其危害性不容小觑。而高龄老年患者因为环境、基础疾病、精神、生活习性等多种因素,其患心力衰竭的可能性要明显高于年轻人乃至中老年人,甚至因病情加重而导致死亡。鉴于心力衰竭临床症状不典型,对于高龄老人而言容易出现误漏诊的情况出现,耽误治疗进度。基于此,本文将在结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高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病理机制与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具体梳理了当下诊断以及治疗方法,以期提供交流借鉴。

  • 标签: 高龄 心力衰竭 临床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内科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 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在该院内科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内科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等临床特点,给予针对性治疗与护理,探讨其临床效果。 结果 采取针对性治疗及护理后,200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9.5%。 结论 对于内科老年患者需结合其生理、心理以及病情特点,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还可优化医院形象,改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患者 临床特点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实验方法对狂犬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研究分析预防对策。方法 实验对象选自于本市狂犬病医疗收治机构在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接收的狂犬病患者共计22人,对他们的临床治疗病历资料进行研究。考察并分析狂犬病患者表现出的临床特点、对治疗措施进行研究并分析预防对策。结果 对患有狂犬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可知,狂犬病患者中年龄主要集中在15岁至50岁之间(P<0.05);而统计性别时发现,有男性患者16人,有女性患者6人,人数之间的数据差异显著且P<0.05;另外在春夏季节狂犬病的发病人数相对秋冬季节来说也是具有显著差异的(P<0.05),除此之外病患的学历偏低的时候很很容易引发狂犬病,要加强这类人群的预防工作;根据被咬伤病患的主要情况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以加强犬类的安全管理,并在受伤后及时接种狂犬疫苗,除此之外目前还并未有更好的针对性治疗措施。结论 分析狂犬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特点,发现最有效还是以预防为主,并且在被咬伤后一定要及时接种狂犬疫苗,同时积极进行狂犬病的健康宣讲,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更加正规的饲养犬类并做好监管工作。

  • 标签: 狂犬病 特点 预防对策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软通道穿刺引流术作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疾病领域的效果,从临床的角度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特点并归纳微创治疗的优越性。方法:本次实验开展期间,按照相关要求标准筛选出100例合适的研究对象,其均是我院在2020年至2022年之间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针对这些患者而言,将依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之划分为例数均等的两组,然后分别应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展开医治。综合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表现情况。结果:调查对比血肿清除率,无明显不同(P>0.05)。经治疗干预后,组间比较预后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Barthel指数等指标水平,根据汇总整理的数据结果展开科学分析可知,在面对同一指标时,两组所表现出的数据水平差距突出,且经具体比较后发现,研究组在这几方面的表现中均略胜一筹(P<0.05)。结论:若患者出现高血压脑出血疾病,则在进行治疗时,可以应用软通道穿刺引流术,该术式可获得良好的疗效,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复患者的神经损伤,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 标签: 微创 软通道穿刺引流术 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摘要:课堂提问要创设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在知识的增长点上提问;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从学生的维度考虑,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提问。

  • 标签: 课堂提问   思维特点   思考空间
  • 简介:内容摘要:“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基本功和重要方法。阅读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