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风是目前临床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都很高的疾病。它来势急,变化快,患者自身功能的丧失是突然发生的。没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加之患者对自身病情和特点不了解,担心自己从此成了一个废人,情志刺激的强度超过了五脏的调解机能,所以产生了以情志为病变为主的抑郁

  • 标签: 中风后抑郁症 临床分析 情志刺激 发病率 致残率 死亡率
  • 简介:摘要中风抑郁在中医学里属于“中风、郁病”之合病,表现为情绪低落,自责自罪,兴趣减低等,严重者可引起自杀。治疗上注重宣阳开郁、振奋阳气、调畅神机。我院采用治郁汤治疗该病,效果显著。汤中桂枝辛温通阳,芍药酸寒益阴,二者相配,共奏宣通心阳、调和营卫之功;芍药配炙甘草,既可养血滋阴,又可酸甘化阴,益阴和营,四者相辅相成,使通阳与安神相得益彰。

  • 标签: 脑中风 抑郁症 治郁汤 观察疗效
  • 简介:摘要对针灸治疗中风抑郁的临床疗效评价。200例诊断明确的中风抑郁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抑郁,对照组不用针灸治疗,两组均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治疗前后的疗效评价。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患者针灸治疗减轻焦虑和抑郁程度,治疗前后SDS和SAS评分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治疗中风抑郁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中风后抑郁 针刺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中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临床上以情感障碍为主要表现,发生率在25%~80%之间[1]。中风抑郁所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影响患者的认知、言语功能和家庭、社会能力的恢复以及生命质量的改善,也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甚至增加脑血管病患者的死亡率。因此,对PSD患者进行系统的抗抑郁治疗已成目前中风神经康复治疗方面的一个热点。而中医药对本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现就中风抑郁的中医研究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抑郁症 中医药疗法 综述[文献类型]
  • 简介:摘要:脑中风最常见一种并发则是抑郁,其临床病发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还会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造成很大阻碍。经临床相关研究表明,患者发生中风抑郁(PSD)的治疗方式中,其中药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本文主要探讨PSD的临床发病机制,并对其进行分析,同时对中药治疗情况的进展进行有效阐述,进而为今后的PSD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中风后抑郁症病因机制 中药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脏腑推拿治疗中风抑郁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将30例中风抑郁患者采用11平行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分为治疗组、对照组15例,在中风常规药物以及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脏腑推拿治疗,治疗半个月后比较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结果两组治疗HAMD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76.6%,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脏腑推拿可进一步提高治疗中风抑郁的临床疗效,在明显改善抑郁程度的同时,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中风后抑郁症 脏腑推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中风抑郁患者的中医护理效果。方法选择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中医科接受治疗的86例中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投硬币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中医护理,一段时间对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和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护理干预之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医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05%),两组间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风抑郁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治疗,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程度,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中风后抑郁症 中医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针灸治疗中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中风抑郁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实施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HAMD评分。结果 观察组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

  • 标签: 针灸 中风后抑郁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针灸治疗中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1~2022.3月收治的70例中风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评估治疗前后的抑郁情绪变化,Barthel指数评价两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其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中风 抑郁症 针灸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从中西医两个角度来对逍遥散治疗中风抑郁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中风抑郁患者24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逍遥散联合黛力新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黛力新口服治疗。疗程8周,疗效以患者症状缓解情况进行判定。结果痊愈9例,显著好转3例,无效0例;对照组痊愈3例,显著好转8例,无效1例,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2%,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逍遥散治疗中风抑郁有肯定的疗效,且起效较快,不良反应少。

  • 标签: 逍遥散 抑郁症 临床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拟理气化痰解郁汤配合针灸治疗中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诊治的PSD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48例患者给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研究组48例患者给予自拟理气化痰解郁汤配合针灸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MSSS评分、TESS评分以及BI指数。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有效率、BI指数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的中医症候积分与MSSS积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ESS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配合针灸治疗中风抑郁,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与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神经损害功能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理气化痰解郁汤 针灸 中风 抑郁症
  • 简介:【摘要】中风患者的继发较多,抑郁就是常见的一种,中风发生抑郁,会对患者的康复积极性以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干扰,对康复进程明显延长,因此,临床中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对中风抑郁的治疗进展广泛关注。本篇文章,作者首先分析中风抑郁的发病机理,讨论临床西药、中药、针灸以及针药联合治疗进展,为中风抑郁的治疗进展提供有力依据。

  • 标签: 中风 抑郁症 针药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柴胡玖香散加减治疗中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中风抑郁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各3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抑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两组患者抑郁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其中实验组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风抑郁临床治疗中采用柴胡玖香散加减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缓解患者抑郁等不良情绪。

  • 标签: 柴胡玖香散 抑郁症 中风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中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68例中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Bartherl指数评分及HAMD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中风抑郁患者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抑郁情况,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 标签: 龙骨牡蛎汤 临床疗效 抑郁症